妊娠期母亲血液动力学改变.ppt
《妊娠期母亲血液动力学改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期母亲血液动力学改变.ppt(1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妊娠期母亲血液动力学改变,(全国学习班)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洪素英教授,前言,正常妊娠期间机体的变化增加了循环系统的负荷量,因而心脏血管方面和血液系统的变化。,心脏功能,一、心脏解剖位置 妊娠子宫不断增长,宫底位置持续长高,至妊娠最后12周横膈上升,推挤心脏向左上方移位,并稍向胸前壁及向左旋转,使心尖博动位置向左移位,心脏位置变动所引起的输廓境界改变,易误为心脏扩大。,二、心脏功能性杂音,孕期出现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者极为普遍,肺动脉瓣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并向颈部传导,半数在心尖区出现收缩期杂音,在胸首两侧缘2-3肋间腔,可听到由增租之乳房血管所发出之音响,易误诊为心脏杂音。心脏解剖位
2、置的改变,主要在妊娠末12周,可在心电图上反映出相应的变化。,三、妊娠产褥期分娩期心液动力学的变化,血液动力学变化4个高峰期第一个 2124孕周 心排血容量期第二个 3234孕周 血容量第二期第三个 分娩期第四个 分娩二周内,1 妊娠期,血容量23月上升。第一个高峰期:2124周上升35%,第二个高峰期:3234周比未孕上升3045%。,原因:(1)血液动力学 心博量上升/每次 心率上升 心脏负担加重。(2)子宫增大,膈肌上升,心向左向上移动,右心室压力增大,大血管屈曲。易心衰。,2 分娩期 第三次高峰期,第一产程:(1)宫缩/每次(500ml)宫肌层血循环回心血上升,右心房压力上升10%,心
3、排量上升20%。平均动脉上升,使左心室负担更加重。(2)宫缩宫体移动向腹膜壁减轻下腔静脉压迫,回心血上升。,第二产程:宫缩,腹肌骨胳活动周围阻力上升。屏气,肺循环压力增加,腹压上升内脏血涌向心脏。所以第二产程中心脏负担最重。,第三产程:1胎儿娩出后,子宫缩小血窦血血循环 2妊娠对下腔静脉压力消失,下肢高静脉压回心 3分娩后,腹腔内压力下降 血液内脏减少回心。4产后出血丧失部分血量。二者平衡,心功损害不全,心不胜负担易引起心衰。,产褥期 第四高峰,产后2448小时内:1子宫缩复 血体循环。2组织间隙储留液体 回血循环 所以血容量再度增加,持续2周,46周达到非孕3234周 分娩期及产褥期3天内危
4、险期 易心衰,四、总外周血管阻力,妊娠期由于血管阻力的下降及血液组成方面的改变,可以稍减轻由于心排出量增加对心脏所增加的负荷,心排出量的增加和血管阻力的下降导致全身组织血流量的增多,在妊娠早期以子宫及肾脏为主。在孕早期肾血流量较非孕状态已增加30%,同时静脉血的氧含量增多,可以满足新陈代谢之需要。,妊娠期血浆容量与红细胞容量增加不成比例,产生很大有利影响:,(1)细胞含量相对减少,血液粘稠变下降20%,血流阻力减低。可减轻心脏的重负。(2)血浆容量相对增加可引起肾血流量相应增加。(3)基础代谢率及热量产生提50%。,血压的变化,一般孕妇平均血压稍下降,以舒张压下降较多,妊娠中期动脉压降至最低,
5、舒张压下降更为明显,中期妊娠后血压又逐渐回升。妊娠期前肘静脉压不变,约为48cm水柱,但股静脉压随妊娠进展而持续增加,可增加至25cm水柱。,妊娠时心功能,右心室舒张末期与肺动脉压(右心导管检查)早期正常范围波动,20-35周部分增高,肺动脉压力轻度升高左室功能 妊娠容积负荷变大,心功能相同循环时间收缩时间间期运动耐量 轻度活动 心排出量及心搏量增加高于非孕妇,妊娠合并心脏病,据1984-1988年全国21省市、自治区孕产妇死因调查心脏病占顺位死因的第二位。国内1992年报道发生率为1.06%,国外0.5-1.3%,死亡率0.73%。,上海市1981-1995年10所教学医院报道的住院3790
6、65例分娩中,合并心脏病2680例,(0.71%);死亡15例,(0.56%)死亡专率为3.96/10万,占孕产妇总死亡数的12.40%。,近15年来,由于对链球菌感染的及时治疗,风湿热减少,风湿性心脏病也随之减少。而天性心脏病因各种诊断技术的进步与心脏外科手术的发展,己能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活到生育令者越来越多。风心与先心之比由3:1,下降为1:4,国外报导己逆转为1:1或1.5:1。,其它心脏病,如心律失常,妊高征心脏病,围产期心肌病等发生率显著增加,反映了产科工作者对心脏病认识水平的提高也同时反映围产保健尚需进一步加强。,(一)病理生理改变 1、妊娠期血液动力学,(1)血容量增加:妊娠期
7、血容量增加,是妊娠期最主要的血液动力学改变。非孕期时血容量3250ml,孕6周开始血容量逐渐增加,至孕32-34周达高峰,平均增加35-45%。,(2)心排出量增加,孕期心率每分钟约增加10-15次。心博出量增加在孕32-34周达高峰,平均增加30%,以侧卧位最为明显。,(3)血压的变化,下肢静脉压可因增大的子宫压迫而升高。仰卧位时压迫更明显,下肢静脉回流受阻,回心血量减少,可引起仰卧低血压综合征。心输出量减低1.2升/分。,2、分娩及产后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临产后,由于宫缩时对子宫血窦的挤压,回心血量增加,每次宫缩时约有300-500ml。血液进入循环。能量及氧消耗均增加。使心脏负荷加重。,
8、第二产程时除子宫收缩外,腹肌和骨骼肌都参加活动,使周围循环阻力增加,当用力屏气时,肺循环压力增高,另一方面腹压加大时,使内脏血液涌向心脏,因此第二产程中,心脏负担更加重,心排出量较孕期增加60%。,由于在分娩过程中,血液动力学的急骤改变,患有心脏病的产妇易在此阶段发生心力衰竭。产后24-48小时之内,组织内大量水分回到体循环,经肾脏排出,此时期血容量有所增加,伴有心脏病者,也易在此时事期内发生心力衰竭。,3、心功能不全。,妊娠合并心脏病时,由于心脏的代偿能力差容易引起心功能不全。心率增快主要是心室舒张期缩短。心率过快时,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心室舒张期过短,心室充盈不足,心排出量减少;心肌过度肥厚
9、,不仅增加氧耗量,亦减弱心肌收缩力和减少心排出量,引起体循环不足而出现左心衰,左心衰又导致肺循环淤血,肺动脉高压,出现右心衰,体循环不足时,循环血液重新分布,肾脏血液减少最明显,其次为四肢及腹腔器官。而心脏血流减少不明显。,右心衰时,引起全身静脉淤血,出现颈静脉怒张,肝大、肝区压痛、下垂部位甚至全身水肿。另外,左心衰引起左心房扩张,尤其在有心瓣膜病变如二尖瓣狭窄时更为明显。可出现房扑、房颤等心律不齐。心律不齐可加重肺淤血并促使左心房内附壁血栓形成。血栓脱落可引起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栓塞,4、正常妊娠期的生理变化与心脏病之病理体征之区分,正常妊娠时可有下肢浮肿、过度活动后可有轻度心悸、气短,心浊音界
10、轻度扩大,肺动脉瓣区、心尖区及锁骨下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亢进,第二心音分裂(妊娠晚期),不要误诊为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脏病者:,严重的进行性的呼吸困难,甚至为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咯血。劳力性晕厥。紫绀和杵状指。舒张期杂音。收缩期杂音以上,粗糙而时限较长。严重的心律失常。局限性或弥漫性心界扩大。出现肺动脉高压征象。,(5)早期心衰的诊断,孕妇早期心衰的症状:轻微活动即感胸闷,气急和心悸,休息也不能恢复。休息时心率大于110次/分,呼吸大于20次/分。夜间睡眠中胸闷、气短憋醒无心外原因可解释。肺底出现小水泡音,咳嗽后仍存在。辅助检查,心电图异常,心脏超声见房室充盈改变,应考虑为早
11、期心力衰竭。,治疗原则,1.治疗或中断发病原因及诱因。2.减轻心脏负荷 纠正心律失常,尤其是快速心律失常。减轻心脏(阻力)负荷:应用血管扩张剂或间接扩张血管药,解除心内与血管梗阻使循环路径畅通。减轻心脏前(容量)负荷,使用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解除瓣膜返流或心内、血管分流。,3.改善心功能 用强心甙类或其它心肌正性药物,若有心脏压塞应纠正。4.支持疗法与对症处理总之,心衰的主要治疗原则 为扩血管(畅通血循环)利尿(排水)加强心脏功能(加泵)。,治疗决策选择1.了解心衰的病因和诱发因素2.了解发病机制,例如心脏前负荷加重,抑或后负荷加重,还是前后两者均加重。掌握心脏的基本病理特点及对泵功能的估计,
12、3.血管扩张剂与间接扩张血管药物的应用急性心衰时,由于交感因子或体内诸多加压因子代偿性增高,几乎所有的病人肺小动脉及周围小血管均处于收缩或痉挛状态,使左、右心室阻碍,负荷加重,从而导致或加重心衰。因此治疗心衰应用血管扩张剂开辟通路。治疗中应用血管扩张剂或间接扩张血管药已成了首选。,不论利尿或加泵(心脏正性药物),必须畅通循环通路。使用血管扩张药,畅通循环后,利尿或加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对气促、胸闷、紫绀等、可选用血管扩张剂或间接血管扩张药。如妊高征、充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衰则应用血管扩张剂。扩张剂有不同类型.,应用血管扩张剂或间接扩血管药物注意事项(1),(1)因不可逆转的梗 阻引起的肺淤血如重
13、度二尖瓣狭窄所致的咯血,用血管扩张剂有时可加重咯血,且能使体循环有效血流量更降低,应慎用或不用。,注意事项(2),(2)血浆渗透压过低者,应用血管扩张剂,可使血管内液外溢于组织间隙或浆膜腔内,加重浮肿或水肿,应适当提高血浆渗透压后,使用血管扩张剂,才能获得满意效果。,注意事项(3),(3)血管扩张剂,特别是容量血管扩张药,可使回心血量减少,暂时缓解或改善心衰症状。但反复使用后,使血容量增加,而加重心衰,因此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应适当应用。,妊娠期心衰治疗,目前国内外学者大多认为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综合征群,由于对该征群在血液动力学方面研究的进展从而在治疗上也随之产生了创新、改革,特别是血管扩张和
14、大量间接扩张血管药物和非强心甙类心肌正性药物的应用,以及手术对心内分流,瓣膜病变与大血管病变的矫治,过去单纯用强心甙药物治疗方法已弃用。,妊娠期心衰可分为妊高征心衰 先心风心心衰、围产期心肌病心衰、贫血心衰、甲亢心衰、胸部畸形导致呼衰 心衰,以及心律紊乱传导阻滞性等。按不同病因治疗心衰。,(二)心脏病种类,1、瓣膜疾病(1)二尖瓣狭窄:妊娠期血液动力学的改变,有两种潜在威胁。,威胁(1),由于二尖瓣狭窄,阻碍血液流动,如不能耐受妊娠增加的心输出量,特别在分娩期,产后和向心血量增加使肺循环血量增多,均易发生肺水肿和右心衰竭,如伴有室上性心动过速,舒张期充盈时间缩短,肺水肿加重。,威胁(2),如果
15、充盈压突然下降,可出现低心输出量,可引起病情变化甚至死亡。二尖瓣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时,应在妊娠期前,行二尖瓣分离术或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达到纠正二尖瓣狭窄。如妊娠期出现肺水肿,经治疗未能改善者,妊娠期可行二尖瓣分离术,,我院近十二年中,有三例妊娠合并二尖瓣狭窄并发心衰,经二尖瓣分离术后,继续妊娠,后行剖宫产,母婴均健在。必要时球囊扩张术,但妊娠球囊扩张术须大量X线透视,故尽量避免。同时二尖瓣球囊扩张也常发生低血压,影响胎儿血流。二尖颁分离术采用超声心动图进行诊断,而不用心导管来诊断。,(2)二尖瓣关闭不全: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二尖瓣返流使得左心房负荷和左心室舒张期负荷加重。左心室收缩时,部分血流倒
16、流入左心房。左心房接受肺静脉回流的血液,和左心室返流的血液,因此左心房负荷增加,导致左心房压力增高,单纯二尖瓣闭锁不全,一般可通过心搏量和射血分数增加来代偿,所以很少发生左心衰竭。若在孕前已有左心室严重损害,可出现左心衰,甚至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全心衰竭。,3)主动脉瓣狭窄,常为风湿性或先天性,常发生流产、早产或先天性异常。如在孕前就有症状如心绞痛、晕厥或充血性心衰史,均不宜继续妊娠。应在孕前采用球囊扩张介入性手术来解除狭窄。以防妊娠期发生夹层动脉瘤破裂,故未纠正狭窄前不宜妊娠。如无症状者,一旦妊娠,应严格限制活动,并防止低血容量的发生,(4)主动脉瓣闭锁不全,妊娠期心率加速使舒张期缩短,血容量增
17、加,但自主动脉回流左心室的血量却趋减少,一般能顺利度过妊娠与分娩。,(5)肺动脉瓣狭窄:,多为其他心脏病时伴有肺动脉瓣狭窄时为畸形的一部分。,2、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有左向右分流者,耐受妊娠好,但流产率超过10%,婴儿先心发生率升高,而右向左分流者,孕妇和胎儿死亡率高。,(1)左向右分流:,常见者为房间隔缺损,室间膈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1)房间隔缺损:,常见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不论是原发孔型、继发孔型或静脉窦型缺损,妊娠通常能很好耐受。偶可出现充血性心衰,约5%孕妇出现心律失常,胎儿死亡率约15%,10%以上婴儿有先心病。如并发肺动脉高压,尤其肺血管阻力升高,孕妇和胎儿死亡率明显升高。,2
18、)室间隔缺损:,充血性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10%,母有室缺的10%左右婴儿患先心病。如无并发症,一般能耐受妊娠与分娩。,3)动脉导管未闭:,是主肺动脉沟通的最常见的形式。分流位于主动脉发出的锁骨下动脉的运端,通过未闭的导管进入左肺动脉,导致左心房、右心室和主动脉肺动脉血流增加,使左心室负荷加重。一般能耐受妊娠与分娩。但麻醉产后出血引起低血压时,肺动脉血流返流入主动脉,引起严重紫绀和休克,故应避免低血压。,(2)右向左分流:,对孕妇和胎儿死亡率均升高,孕妇常伴有紫绀,当血红蛋白超过20g,自发性流产80%,而紫绀程度轻或血红蛋白无明显增高者,自发流产可降至50%。,1)艾森曼格氏
19、综合症:,症状为右向左分流或双向分流。分流水平可在主动脉肺动脉间或在心房心室间,主要并发症状为肺栓塞、心衰、昏迷或各种心律不齐。往往40岁前死亡。,1)艾森曼格氏综合症(续),孕妇末梢阻力有所降低,但肺动脉阻力不降低,仍处于高压状态,并有右向左分流和肺灌注量降低。分娩后血循环动力学改变和并发妊高症时,更加重了该症的严重性,孕产妇死亡率高达33%。,2)心室肥大占先心14.5%,多数患者有较严重的肺动脉闭锁,右心室压力增高,通过室间隔缺损孔引起右向左分流。主动脉右位的程度也影响右向左分流程度。肺脏缩小,有紫绀,杆状指和昏厥或癫痫样抽搐。一般说,患者于幼年即死亡,偶可存活到成年并分娩成功。,2)(
20、续),如孕妇红细胞压积60%,末稍动脉氧饱和量低于80%,右心室压力超过120mmHg,预发极差,易发心衰,细菌性心内膜炎和脑栓塞,分娩后体循环和左心室压力显然降低,比右向左分流更危险,孕产妇死亡率达12%。,3)艾伯斯坦畸形(Ebsteins anomaly):,是右向左分流的一种常见疾病,可不伴肺动脉高压。无症状无明显右向左分流右室流出道梗阻者尚能忍受妊娠。否则由于妊娠期系统血管阻力下降,孕妇可有血栓、充血性心衰及心律失常加重,因此不应怀孕。,4)大血管转位,如果分流能使患者活到生育期年龄,妇女能完成妊娠并使婴儿存活。,(3)马凡氏(Marfan)综合症:,常为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它是由
21、于结缔组织发育不良,主动脉壁薄弱,中层弹力纤维稀疏,由于酸性粘多糖类物质替代,易产生断裂和囊状坏死。马凡氏综合症的妊娠,增加心血管并发症的机率,孕妇死亡率为4-50%,多数死亡是由于血管解离或破裂。,(3)马凡氏(Marfan)综合症(续),其主动脉根部明显扩张,常大于40mm。病人一经确诊,不应怀孕。因妊娠后弹性组织松弛和脉压差增大,并发夹层动脉瘤和主动脉瘤破裂的危险性更大。如果病人坚持妊娠,应严格限制活动,控制血压。胎儿成熟后,择期行剖宫术。,二、妊娠合并心律失常,妊娠合并心律失常临床并不少见,心律失常可因妊娠发生生理性改变,也可因起质性心脏病所致。妊娠期的心律失常一般分为 1)无并发症良
22、性心律失常;2)心脏病患者的心律失常。两者对心功能影响不同,临床处理与预后亦不同。,(一)类型,1、窦性心动过速 系窦房结发出的冲动超过100次/分,简称窦速。与妊娠期血容量增加或孕妇精神紧张促使原有此病者发病,2、过早搏动,简称早搏,分窦性、房性、房室交界性和室性早搏,系由异位节律点兴奋性增高所致。,(1)窦性早搏 少见,临床上无病理意义。(2)房性早搏 偶发者无重要意义。持续性或频发性以及二联律、三联律等提示为病理性。,(3)房室交界性 偶发者无重要意义。连续性或伴房性或/和室性早搏,提示心肌损害。(4)室性 可见于器质性心脏病。频发性,尤其是二联律、多源、多形及连续性者提示为病理性。,3
2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常见为阵发性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可见于平时健康者。也可见于先心房间隔缺损、二尖瓣狭窄、预激综合征或洋地黄中毒等。,4、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1)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往往伴有二尖瓣脱垂和QT延长综合征。可见于洋地黄中毒、低钾血症、酸中毒等。(2)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为致死性心律失常。,5、缓慢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缓 窦房结频率低于60次/min,心率50次/min以上者,一般无任何症状。心率低于50次/min或心功能减退者,可有心悸、胸闷、头晕,甚至昏厥。心房率低于40次/min,有窦房传导阻滞可能。洋地黄治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常是洋地黄中毒的早期症
24、状。窦性心动过缓通常预后良好,除非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由于窦房结冲动形成或传导障碍,或二者均有者所致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室率40次/min、快慢综合征及阿斯氏综合征者,预后差,可能会突然死亡。,6、心脏传导阻滞,(1)窦房阻滞 分完全性和不完全性。完全性多见于风湿性心脏病晚期、洋地黄中毒等。不完全者多见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高血钾,各种心脏病所致左心房增大,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心肌病等。,(2)房室传导阻滞 分I度、II度I型、II度II型及III度。,I度指室上性冲动通过房室传导系统的时间延长,但均能传入并激动心室,可见于迷走神经兴奋,缺血性心脏病,先心或洋地黄药物
25、引起等。,(2)房室传导阻滞(续),II度I型指绝大多数位于房室交界内的传导延缓,为生理性或病理性延长所致;II度II型指主要由房室交界区以下(结下)绝对不应期病理性延长或伴有轻度相对不应期延长所致。,(2)房室传导阻滞(续),III度指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由于房室传导系统的绝对不应期占据了整个心动周期,使室上性冲动不能下传至心室,是一种危险的心律失常,应积极处理。,(3)左束支传导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不完全性与完全性的病理意义相似,只是心肌病变较轻,预后稍好。完全性提示心肌有弥漫性病变,预后差。,(4)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见于正常妊娠,但更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孕产妇。,7、预激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妊娠期 母亲 血液 动力学 改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