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ppt
《会计学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学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账户与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 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 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 第四节 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会计基本方法之一,会计基本方法之二,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一、会计科目二、账户三、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一、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意义(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及分类,(一)会计科目的概念与意义,1.会计科目的概念 2.会计科目的意义,1.会计科目的概念,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对象,会计科目,2.会计科目的意义,是复式记账的基础;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1.会计科目的设置
2、原则2.会计科目的分类,(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及分类,1.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全面性:应全面反映会计要素的内容。相关性: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统一性、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简明、适用:,2.会计科目的分类,会计科目一般由会计准则、制度等统一规范。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和“固定资产”等。会计科目按反映会计要素内容的需要设置,企业会计科目一般可分为以下六类。,资 产,负 债,所有者权 益,收 入,费 用,利 润,会计要素,会计科目,提醒注意:企业会计准则等与会计学教材对会计科目的不同分类方法,利润类归并入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与费用类的一部分合并为损益类费用类的一部分独立为
3、成本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会计学教材对会计科目的分类方法,费用类,利润类,主要区别,会计科目的分类(教科书),会计科目表,会计科目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在明细科目中,可以根据会计核算和经营管理的需要设置二级科目、三级科目等。,2.会计科目的分类,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总括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科目。如银行存款、固定资产、应付账款等科目。,总分类科目,应付账款,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详细具体地反映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科目,它是在某一总账科目下按照经济管理的需要设置的,是设置明细分类账户的依据,用来辅助总账科目反
4、映详细、具体的经济内容。,总分类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应付账款,按债权人名称,红光公司,海天集团,二、账户,(一)账户的概念(二)账户的结构与内容,会计基本方法之一,(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按照会计科目在账簿中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工具)。,会计科目,+,账户,会计基本方法之一,(二)账户的结构与内容 1.账户的结构:由名称和一定格式组成 2.账户的组成内容(见下图),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账户名称(设置依据:会计科目),业务内容,业务发生时间,记录依据,余额,余额方向,3.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中用来登记有关业务增减变动金额的那部分结构。
5、,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账户的基本结构,4.账户基本结构的简化形式T形账户,T形账户是教学中常用的账户形式,实务中极少采用,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账户的基本结构,在哪一方记增加或减少由记账方法和经济内容所决定,5.账户能够提供的信息指标,上期结转来的余额,本期增加金额合计,本期减少金额合计,会计期末结余金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合计本期减少发生额合计账户的期末余额结转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账户如有期初余额,一般应登记在账户中记录增加额等的那一方,三、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两者的核算内容相同。区别:会计
6、科目没有结构,不能记录发生的经济业务,账户具有结构,可分类、连续地记录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内容。,第二节 复式记账原理,一、记账方法概述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会计基本方法之二,一、记账方法概述,记账方法: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一定的符号,在账户中登记各项经济业务的技术方法。(一)单式记账法:记录现金、存款、债权债务等。一般不反映实物。(二)复式记账法:,(一)单式记账法1.基本做法 通常只对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即货币资金)的收付、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即往来账项)的结算涉及的账户加以记录,而对实物增减涉及的资产账户等则不予记录(当然也不必设置这些账户)。,借方 原材料 贷方,借方 应付账
7、款 贷方,经济业务 购买材料1 000元,货款尚未支付。,单式记账,1 000,不予记录,2.单式记账法的缺点(1)会计账户体系设置不完整,不能全面、系统的反映经济业务之间的来龙去脉;(2)账户之间的记录缺乏相互联系,不便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因此,单式记账法早已被复式记账法所取代。,(二)复式记账法1.复式记账法的定义 复式记账法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发生时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全面记录的一种记账方法。,会计基本方法之二,借方 原材料 贷方,借方 银行存款 贷方,经济业务 企业用银行存款3 000元购买材料。,复式记账,3 000,3
8、000,2.复式记账的优点(1)账户体系完整,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面反映;(2)能够清晰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增减分明;(3)能够将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有机地联结起来对应关系清楚。,(4)便于检查所有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二、复式记账的理论依据和基本原则(一)理论依据: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即各种业务的发生,起码会引起两个会计要素(或同一要素中的两个项目)发生增减变化。体现了如下规律:运用会计方法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动记录下来,即复式记账。,(二)基本原则1.以会计等式为记账基础。,2.对每项业务必须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等额记录。,3.定期汇总的全部账户记录必须
9、平衡。根据以上原则进行复式记账,一定会计期间的所有账户之间会形成如下两个方面的自动平衡关系:,复式记账法的种类,第三节 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由来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提供的核算指标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五、会计分录的编制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一、借贷记账法的由来1.产生:大约在12-13世纪起源于商业经济比较发达的意大利,总结于14世纪末,并逐渐流传于全世界。2.演进:借、贷二字最初只表示“借主”与“贷主”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及其增减变化,随着会计记录业务内容的丰富,逐渐演变为单纯表示各种财产物资增减变化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记录经济业务的
10、一种复式记账方法。,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将每一个账户都固定的分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部分,账户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借”和“贷”作为纯粹的记账符号,既不单纯的代表增加,也不单纯的代表减少,对于一个账户而言,借方和贷方究竟哪方记增加,哪方记减少,则要根据账户的性质及其核算内容来决定。,账户名称借 贷,记账符号与账户结构“借”与“贷”。,总 账会计科目:原材料,作用1:表示账户登记方向,应与借款、贷款严格区别!,作用2:表示增加或减少,作用3:表示余额方向,借、贷符号含义的双重性 每个符号既表示“增加”,又表示“减少”。对于六类账户,其含义有特别界定。,借,贷,资产类账户应用举例,企
11、业用银行存款40000元购买机器设备一台。,资产、费用类账户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重要说明:期末时,资产类账户应当有余额;费用类账户一般没有余额(在期末时一般要将费用类账户当期发生额全部结转入利润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对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和利润类账户的含义,借,贷,负债类账户应用举例,借入短期借款60000元,存入银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应用举例,将资本公积10000元转作实收资本。,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额、减少额和余额在账户中的登记方法:,重要说明:收入类账户一般没有期末余额,也没有期初余额。(在期末时一般将收入
12、类账户的当期发生额全部转入利润类账户),登记增加额,登记减少额,期初余额,期末余额,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提供的核算指标,上期结转来的余额,借方发生额合计,贷方发生额合计,会计期末结余金额,资产类期末余额期初借方余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贷方本期发生额账户的期末余额结转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账户如有期初余额,一般应在账户借方,三、借贷记账法下账户提供的核算指标,借方 实收资本 贷方 期初余额 250 000(1)50 000本期发生额 0 本期发生额 50 000 期末余额 300 000,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期初贷方余额贷方本期发生额借方本期发生额账户的期末余额结转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账户
13、如有期初余额,一般应在账户贷方,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1.基本内容 有借必有贷 账户登记方向。借贷必相等 账户登记金额。,【例】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应用。,公司收到投资者投资50 000元,已存入银行。,借贷记账法对发生的任何类型经济业务都要采用以上规则在账户中加以记录!,关于经济业务(交易或事项)的类型1 基于经济业务影响会计等式中要素的分类,资产 负债 所有者权益,关于经济业务的类型2 基于经济业务影响综合会计等式中要素的分类,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类型一:影响等式双方要素,双方同增,如例1,类型二:影响等式双方要素,双方同减,如例2,类型三:只影响等式左方要素,有增有减,
14、如例3,类型四:只影响等式右方要素,有增有减,如例4,【例1】资产与权益同时增加。如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资本金50 000元存入银行。,权益既包括所有者权益,也包括债权人权益(负债),本例指前者。本例为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还有资产与负债同增和资产与收入同增等情况。(见下例),资产与负债同增。如企业购入材料货款未付。,资产与收入同增。如企业销售产品收到货款。,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增加的其他业务,【例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如以银行存款60 000元归还银行短期借款。,本例中的“权益”是指债权人权益。本例为等式双方要素同时减少。有些业务会表现为资产与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如退还投资者
15、投资。,【例3】资产内部有增有减。如企业收回客户前欠购货款160 000元,存入银行。,本例为等式左方资产要素内部增减。有些业务会表现为资产、费用要素之间有增有减。如企业用银行存款购买办公用品。,【例4】权益内部有增有减。如企业从银行借入短期借款90 000元,直接偿还前欠远航公司的货款。,本例为等式右方要素内部增减。该例属于负债要素内部有增有减。权益内部增减有时也会表现为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有增有减。如债权人将其借款转为向企业投资。,结论:从以上举例可见,在借贷记账法下,每笔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记入一个账户的借方,同时也记入另一个账户的贷方,并且记录的金额相等。这样就形成了借贷记账法特有的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会计学 第四 账户 复式 记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4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