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解题模型.ppt
《【精品】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解题模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解题模型.ppt(2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典诗歌鉴赏答题模式,考试说明,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答题要求:,一.答题准确二.要点完备三.表述简洁,古代诗歌赏析题十一种答题模型,模型一:分析形象型模型二:分析意境型模型三:分析技巧型模型四:分析构思型模型五:分析语言型(风格)模型六:分析炼字型模型七:分析诗眼型模型八:分析句意型模型九:分析观点态度型模型十:分析情感主旨型模型十一:比较阅读型,鉴赏诗歌形象,提问方式:1.诗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诗人是如何借(意象)展示自我形象的?,如2010福建卷: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
2、】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什么是诗歌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游子形象,少女形象,战士形象,怨妇形象,判断下列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鉴赏人物形象的表达格式:这
3、首诗(词)塑造了(描绘了)一个(处境际遇+思想性格+身份类属)的形象。处境际遇:形象当时所处的外在环境。思想性格: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景物身份类属:游子、思妇、迁客、骚人、戍边将士、隐士,指遭贬斥放逐之人,古代诗歌鉴赏,菩萨蛮 魏夫人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绿杨堤下路,早晚溪边去。三见柳绵飞,离人犹未归。处境际遇:思想性格:身份类属:概括:,独守空闺寂寞惆怅、思念丈夫、切盼丈夫思妇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独守空闺、思念丈夫、切盼丈夫、寂寞惆怅的思妇形象。,例题:,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2.抓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描写3.抓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的
4、关键字词,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古代诗歌鉴赏,一、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 衷 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年老被闲置不用,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人:世:背景: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三山时所写。,陆游,南宋,抗金,年老被弃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诗歌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金戈
5、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鬓先秋”写出自己年老现在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州”但仍“心在天山”写出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答案示例:,诗歌塑造了一个曾经驰骋疆场而今年老被闲置不用但仍心系前线的抗金英雄形象。,古代诗歌鉴赏,二、注意环境描写 寻陆鸿渐不遇 僧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天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注释 陆鸿渐:即茶圣陆羽。曾授太子文学,不就,后隐居苕溪。有茶经传世。带:近。郭:泛指城墙。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高洁不俗,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古代诗歌鉴赏,答案示例:,1、形象:2、形象特点
6、:3、形象意义:,前四句写陆鸿渐所居环境幽僻、高雅,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后四句写西邻对他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潇洒。,塑造了一个高洁不俗、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逸高士形象。,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三:注意人物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垂钓小儿这个形象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试作分析。,(1)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2)特点:垂钓小儿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
7、小孩的聪明(机灵)。,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5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6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7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 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8.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理想的形象 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
9、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9.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 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10.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 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11.孤傲高洁、独守节操的形象 如柳宗元的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i欸乃(开船的摇橹声)一声山水绿
10、。”诗中的渔翁来去自如,仿佛是这山水中的精灵一样,与山水合一,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孤傲高洁,遗世独立。,12.积极乐观,笑傲人生的形象。如苏轼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答题步骤:,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什么形象,这个形象什么特点。2.诗中是如何体现这一形象的?3.诗人通过塑造这个形象要表达什么感情?,访隐者【宋】郭祥正 一径沿崖踏苍壁,半坞寒云抱泉石。山翁酒熟不出门,残花满地无人迹。【注】坞:山坳。山翁:此处指隐者(2)结合第三、四句,赏析“隐者”的形象第一步:诗人描写了一个山中隐者的形象第二步:诗人描写隐者过着足不出户,独饮自己酿造的酒,门外落花满地,无人造访,无人
11、洒扫的隐居生活。第三步:表现了隐者避世脱俗,随性自然的情怀。也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练一练,白云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注:天平山在苏州市西二十里。唐敬宗宝历元年(825)至二年,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期间在天平山游玩所做。,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处境际遇思想性格身份地位,渴望摆脱俗务,胸怀淡泊、精神闲适、具有出世归隐思想,仕人,概括形象,答: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2.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首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比,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
12、无牵无挂,泉水淙cng淙,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最后两句问清清的白云泉水,何必向山下奔腾飞泻而去,给纷扰多事的人世推波助澜,写出了作者不想继续呆在官场,渴望摆脱俗务的思想。,野步 宋周密 麦陇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周密:南宋文学家,宋德祐间曾任义乌(今属浙江)令等职。宋亡隐居不仕。野步 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4分),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者形象,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登
13、幽州台歌(唐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注释幽州台(在今北京市):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试分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知人论世:公元696年,契丹攻陷了营州,陈子昂奉命出征,带兵的将领武攸宜是个草包,接连打了几次败仗,陈子昂提了很多建议,也未被采纳,眼看着报国的良策无法实现。有一天他登上了幽州台,想起了战国时广招天下的燕昭王,悲愤之极,写下了这首登幽州台歌。,1、本诗通过直抒胸臆的手法塑造了一位胸怀大志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而感到孤独悲伤的封建士大夫形象。2、诗人登楼眺望,俯仰古今,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
14、作者感慨万千。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可以感受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3、诗歌表达的是对统治者不能重用贤才的不满和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悲哀。,贫 女 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分析下面诗歌的人物形象:,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2、她
15、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3、诗人借她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贫 女 秦韬玉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贫苦家庭出身,从未见识绫罗软香;也想托媒说亲,就为贫穷暗自悲伤。谁能欣赏风流高雅,格调不同凡响;世人都爱追求时髦,盛行异服奇装。敢在人前夸口,我有善绣巧手一双;却不涂脂画眉,与人争艳取胜斗强。最恨年复一年,拈针引线辛勤刺绣,专门为了他人,时时赶制陪嫁衣裳。,送人归京师 陈与义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
16、村落日梦悠悠。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注】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答:_,2010江西卷,思念故土,有家难归,子规,又叫杜鹃,布谷鸟的别称。望帝:周朝末称帝,后来禅位退隐,因伤亡国之痛(一说因“欲复位不得”),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又叫杜宇,因其声若“不如归去”,也叫子规。,二.鉴赏诗歌物的形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鉴赏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
17、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诗歌的事物形象:有比喻性意义的形象,象征性意义的形象,还有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问: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比喻性意义形象,题竹石画 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象征意义的形象:,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
18、西南北风”,常被用来象征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题。闻 雁 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 塘 赵 嘏g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问: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这就是要求对大雁的意象进行鉴赏),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使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的浓浓乡愁。,如何理解这些特殊含义?,1抓物象的特点:,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
19、阳边。注释: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临江。悬:端端正正地高挂。,“行舟”“乡书”“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身在江南旅途,而神思在洛阳故里,表现了诗人思念亲人的感情。,旅途,小松(唐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刺头:指松树苗长满松针,又直有硬。杜荀鹤:出身寒微,屡试不中,后因设法得到朱温赏识才居要职。问题:分析小松一诗歌的寓意.,2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一方面,反映了作者“出身轻微也能成就大业”的观点;另一方面讽喻世俗小人以身取人、目光短浅、趋炎附势的本质。,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
20、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分析古代诗歌可以从这些事物的特有内涵入手。下面举例说明。,3抓物象的特殊内涵。,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分类:,一、送别类意象二、思乡类意象 三、愁苦类意象四、高洁类意象 五、爱情类意象 六、闲适类意象 七、战争类意象,一、送别类意象:南浦、长亭、灞桥、杨柳、酒、芳草二、思乡类意象:月亮、鸿雁、鲤鱼、杜鹃、羌笛、寒衣、捣衣声三、愁苦类意象:落花、流水、月亮、芭蕉、梧桐、丁香、夕阳、沙鸥、西风、孤雁、杜鹃、猿啼、鹧鸪、酒四、高洁类意象:梅、兰、竹、菊、荷花、松柏、冰雪、玉,五、爱情类意象:大雁、青鸟、连理枝、比翼鸟、并头莲、鸳鸯、红豆、红叶六
21、、闲适类意象:五柳、东篱、三径、白云、东皋、海鸥、白鸟七、战争类意象:投笔、请缨、长城、楼兰、柳营、羌笛,2010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 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商风:秋风。怆悢(ling):悲伤。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答:高洁(超然脱俗或清高);志向远大(心忧天下),在古代,凤凰是尊贵、崇高、贤德、吉祥的象征,含有美好而又不同凡俗之意。,咏风 王勃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
22、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这是一首咏物诗,王勃笔下的“风”具有怎样的品质?请作简要赏析。答:诗中的”风“是能处处为人着想,慷慨奉献的形象。,肃肃凉风飘然生起吹散林壑浊热,让人顿觉清爽它驱散涧上的烟云,使我寻到涧底人家卷走山上的雾霭,现出山间的房屋 她来去虽是无形无迹,却慷慨惠施,行止仿佛一个有情有意之人 日落西山、万籁俱寂之时,她吹响松涛奏起大自然的雄浑乐曲,给人以欢娱,北陂(bi)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北陂:北边池塘边 南陌:与北陂相对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诗中的杏花是妖娆美丽、孤芳自赏、不愿同流合污
23、的形象。诗人将花比人,以”作雪“和”成尘“作比喻,形成对比,用”纵被“和”绝胜“强调了作者即使死亡也要保持高洁品质,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感情。,池塘的春水环绕着杏花,满树繁花与满池花影互相辉映即使像雪样被春风吹落,也胜过南陌杏花碾为尘。,模型二:鉴赏意境型,西 楼 曾 巩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此诗描写什么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海浪连天,汹涌而来,又咆哮着远去,北风呼啸,雷声阵阵。这种壮美景象的描写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气势。从而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结合注
24、释,阅读下面这首诗,描绘一下这首诗的意境。听张立本女吟高适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注:“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装。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常见描写意境特点用词,雄浑壮阔 苍茫辽远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清幽明净 清新明丽 孤寂冷清 恬静优美 幽僻冷寂高远深邃 淡雅幽静 萧瑟凄凉,示例: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秋月高悬,月光冰冷如霜,凉爽的庭院中一位戴着高冠,衣着飘逸的少女轻移莲步,独自徘徊,她紧蹙双眉,时而依阶沉思,时而以玉钗敲击着阶下的修竹,忽而又笑逐颜开,低吟
25、清歌一曲。,高考试卷上的提问方式: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某些词语的内涵是什么?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模型 一 分析诗歌意境型,答题步骤:第一步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既忠实于原诗,又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第二步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模型 一 分析诗歌意境型,答题步骤:第三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古典 诗歌 鉴赏 答题 模式 解题 模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3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