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骨与陶渊明.ppt
《魏晋风骨与陶渊明.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风骨与陶渊明.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陶渊明,识史:魏晋风度赏诗:陶渊明诗,一、魏晋风度,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风流自赏,历史现场:王子猷雪夜访戴,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一百余里的连夜跋涉,到了门口兴尽而返,这样的事情王子猷做得出,东晋很多人都会做。他们不为情所迷,不为世俗所困扰,不为礼法所制约,而以自然而然的心性来驱使真我之情,做到挥洒自如。任诞放浪,不拘形骸,彰然形成中国历史上猎猎的“魏晋风度”。,时代背景:,社会动荡,政乱频仍,曹丕代汉、司马氏代
2、魏、八王之乱、永嘉之乱 生命无期度,朝夕有不虞阮籍 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全者 阮籍传 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太平广记,魏晋是中国古代士人的自觉时期,玄学盛行,清谈日隆,司马氏借名教专权滥刑,依附于曹魏集团的人士往往以老庄的崇尚“自然”的思想来对抗以六经为思想基础的“名教”,从而导致玄学的兴起。“玄”本义是黑色,作为老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观念,有微妙深远、看不透的神秘意思。魏晋思想家奉老子、庄子和周易为“三玄”,崇尚以老、庄学说为依据而辨析名理的“玄谈”,因此其思想学说被称作玄学。,名士风度:,饮酒服药 神仙容止 任诞放达 玄学趣味,他们畏惧早死,追求长生,服药炼丹,饮酒任气,高谈老庄,双修
3、玄礼,既纵情享乐,又满怀哲意,这就构成似乎是那么潇洒不群、那么超然自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所谓魏晋风度;药酒、姿容,论道谈玄,山水景色成了衬托这种风度的必要的衣袖和光环。李泽厚美的历程,寒食散:即五石散,五石即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石琉黄等。,饮酒服药,重生首先要活着,魏晋文人受老庄思想的影响,普遍关注着个人的生命形态和人格本体。他们追求形体生命的永恒。他们吸收了庄子有关养生的理论,结合道教的修炼、长生、登仙的理论和中医的养生术,加以阐发,形成了他们独特的养生理论。药与酒成为魏晋文人的生活必需品。,服食这种药之后,由于药性猛烈,服食了这种药之后不能静止下来休息,必须走路运动来散发药力,否
4、则毒性攻心,引发生命危险。因此,魏晋人服药后走路散发,名曰“行散”。,刘伶病酒,渴甚从妇求酒,妇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饮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甚善。我不能自禁,唯当祝鬼神自誓断之耳。便可具酒肉。”妇曰:“敬闻命。”供酒肉于神前,请伶祝誓。伶跪而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便引酒进肉,隗然已醉矣。世说新语任诞,魏晋文人认识到人既然必有一死,在时间长河中,人的一生是那么短暂,不如把握现在,追求高密度的生活。,因为他们更失去了对长寿的希冀,所以对现刻的生命就更觉得热恋宝贵,放弃了祈求生命的长度,便不能不要求增加生命的密度。王瑶,药和酒能把人
5、带到“身与物化、物我两冥”的逍遥境界。散药和酒能使人废“形”获“神”,体“道”悟“本”。,神仙容止,尚美活得要有品味,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世说新语 王仲祖有好仪形,每览镜自照曰:“王文开那得生如馨儿?”时人谓之达也。又酷贫,帽败,自以形美,乃及帽肆,就帽妪戏,而得新帽。裴启语林 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世说新语,修饰容貌,以“形”传“神,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世说新语 王子猷、子敬曾俱坐一室,上忽发
6、火。子猷遽走避,不惶取屐;子敬神色恬然,徐唤左右,扶凭而出,不异平常。世以此定二王神宇。世说新语 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书亦如故。世说新语,追求雅量,声色不动,任诞放达,任真活得要有个性,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日:“嘻!杀父乃可,至杀母乎?.坐者怪其失言。帝日:“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日:“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禽兽之不若。”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之,尽哀而
7、还。阮籍传,玄学趣味,清谈活得要有用,何晏为吏部尚书,有位望,时谈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见之。晏闻弼名,因条向者胜理语弼曰:“此理仆以为极,可得复活难不?”弼便作难,一坐人便以为屈。于是弼自为客主数番,皆一坐所不及。张辽叔作自然好学论,嵇康持不同意见,便作难自然好学论;时人有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便作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对方又作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嵇康复作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学术气氛非常浓厚。,宗白华:“(他们)向外发现了自然,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尚自然真性情,从整体来看,魏晋士人这个群体在逆境中锲而不舍、执著追求乱世中一种更积极更有意义的人生,以及在追求过程中表现出的那种任真自然、高标独
8、立的行应值得后人思考应抱之以“同情的态度”。,风是风韵、风貌 度是气度、态度 风度的本质是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内在品格的美学显现。魏晋风度是在魏晋这个特定的时期形成的人物审美形态,伴随魏晋玄学兴起并与玄学倡导的玄远精神相表里,是指魏晋士人的个性气质、人生态度、价值追求等在言谈、举止、趣味、习尚等日常生活中的外在表现。,魏晋风度,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王国维,任何一个人载文学史上的价值并非由他自己所决定,而是在同整体加以比较中才能得以判断。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杰出成就和卓越贡献,
9、也只有把他放在魏晋作家群中加以比较,才能得出中肯的认识和结论。,思想:,渊明在官场里混那几年,像一位“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千金小姐,强逼着去倚门卖笑。那种惭耻悲痛,真是深刻入骨,一直到摆脱过后,才算得着精神上解放了。梁启超陶渊明之文艺及其品格,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贷。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朱熹,安贫乐道和崇尚自然是陶渊明人生思想的两大支柱。,构成真风流的四个条件,玄心:玄远之心洞见:旨深言约妙赏:美的感悟深情:情深意重,冯友兰论风流,“玄心”玄心可以说是超越感,福祸成败及生死存亡置之度外,超越自我而达到无我的人生境界。,“玄心”玄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魏晋 风骨 陶渊明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3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