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免疫项目检测路径及结果分析讲.ppt
《部分免疫项目检测路径及结果分析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分免疫项目检测路径及结果分析讲.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抗TP、抗HIV、抗HCV的检测路径及结果分析,德阳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刘利洪,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Ab)检测路径及结果分析,一、梅毒血清学检测程序,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ELISA、TPPA等),梅毒血清学检测程序的比较,(1)先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RPR、TRUST等)进行初筛,再以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PA、TPHA、TP-ELISA等)进行确认。优点: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价格低廉,使梅 毒检测的成本可以保持在低水平 缺点: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敏感性较差,导致临床上易出现漏检的情况(2)同时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优点:这是
2、从技术上而言的最佳方案 缺点:人力和试剂成本较高(3)先进行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阳性时再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 优点:可分清现症病人或既往感染,人力和试剂成本较低。,二、梅毒的血清学试验(1),梅毒血清学实验方法分为两大类: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原血清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作为抗原检查血清中的反应素,用于初筛试验及疗效观察。可以分为以下四种试验,原理基本相同:1、性病研究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由于试剂需现配现用,故而国内实验室很少采用。但VDRL是唯一可用于神经性梅毒诊断的血清学方法。2、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
3、R):在特制的纸片上进行,加入一定量特制的炭粉,可使抗原抗体出现凝集,用肉眼可观察结果。3、甲苯胺红试验(TRUST):在试剂中加入甲苯胺红代替炭粉颗粒,使结果更易于观察。4、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USR),梅毒的血清学试验(2),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缺陷:1、特异性:由于在多种疾病,如急性病毒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静脉吸毒者以及怀孕妇女中均可出现反应素,所以此类试验有时会出现假阳性反应。2、敏感性: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有时出现弱阳性或阴性结果,而临床上又像二期梅毒,此时应将此血清稀释后做定量试验,如出现阳性结果,则为抗体过量引起的前带现象。12二期梅毒病人可出现此现象
4、而发生梅毒血清假阴性反应。此外,由于感染梅毒后反应素的出现晚于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体,晚期梅毒反应素又可能转阴,因此这类试验不适于一、三期梅毒,对隐性梅毒和神经梅毒也不敏感。因此此类试验做梅毒初筛时,存在一定数量的漏检。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的优点:1、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表现为滴度随疗程逐渐下降,故可以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2、此类方法价格低廉。,梅毒的血清学试验(3),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用梅毒螺旋体作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体IgM和/或IgG抗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常用的有以下五种方法:1、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2、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
5、)3、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4、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5、梅毒螺旋体快速诊断试验(TP-RT),梅毒的血清学试验(4),荧光梅毒螺旋体抗体吸收试验(FTA-ABS)FTA-ABS是所有螺旋体试验中最敏感的方法,特异性也很高,被认为是检测梅毒的“金标准”。但是,该方法在技术操作上也是最困难的,试验的操作以及结果的判读都必须加以核实。试验可靠性的关键是标准化的结果判断、高质量的荧光标记抗体以及适当的稀释度。由于实验室操作繁琐以及主观判读经常产生错误结果,因此增加标记荧光标记染料的复染可以减低标准化过程中的错误并增加其可读性及重复性。实验需有优质的荧光显微镜和技术
6、熟练的操作人员才能得到准确的结果,故常不被临床实验室作为首选方法。,梅毒的血清学试验(5),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原理:用超声裂解的梅毒螺旋体为抗原,致敏经醛化 鞣化的羊或禽类红细胞,此致敏红细胞与人血清 或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结合,产生肉眼可观察的凝集反应优点:该方法比FTA-ABS易操作且稳定性好,它的敏感 性除早期梅毒外与FTA-ABS相似,对大样本进行 批量检测时,TPHA也比FTA-ABS易操作,是国内实验室常用的梅毒螺旋体确证试验方法。不足:由于红细胞具有生物活性,可能产生非特异性凝 集,且保存时间较短,批间差较大,故实际使用中 也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国内使用的商品化
7、TPHA试剂盒均未通过国家的批批检,梅毒的血清学试验(6),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原理:TPPA的原理与TPHA基本相同,它以人工合成的惰性明胶颗粒代替TPHA试验的红细胞作为载体。是TPHA的升级产品。优点:1、试剂稳定,批间差小2、结果判读更为清晰明确3、敏感性和特异性较TPHA进一步提高4、通过了国家的批批检,梅毒的血清学试验(7),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试验(TP-ELISA)原理:以梅毒螺旋体抗原包被聚丙乙烯板,再加入待检血清以及酶标抗原,形成双抗原夹心,同时检测IgG、IgM抗体。少数试剂采用间接法,检测IgG优点:1、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2、价格较低,适合于对大量样品的筛查
8、3、可实现操作的自动化、客观化不足:各家ELISA试剂盒采用的抗原和工艺不同,使测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产生较大的差异,临床实验室在选用ELISA试剂前应认真进行评估,梅毒的血清学试验(8),梅毒螺旋体快速诊断试验(TP-RT)原理:双抗原夹心免疫层析试验或间接法免疫渗滤试验,多采用胶体金进行标记,同时检测IgG、IgM抗体(双抗原夹心法)或单测IgG抗体(间接法)优点:1、简便、快速,不需要特殊的仪器2、适合于单人份操作,可用于较紧急的场合 不足:1、临床评估资料不多,敏感性、特异性尚有待进 一步考查2、无法实现自动化,结果判断主观3、测定结果受温度和时间的影响较大4、未通过国家的批批检5、价格
9、较高,梅毒血清学检测的几个特点,(1)在最初的两周可能是阴性结果(2)FTA-ABs、TPPA和TP-ELISA在所有阶段都最敏感(3)VDRL和RPR在三期梅毒期可能为阴性(4)VDRL-CSF仅用于诊断神经性梅毒,梅毒检测各种方法的比较,血清学实验结果的解释:,梅毒血清假阳性反应(1)技术性假阳性反应:如实验室操作错误,标本溶血等,如重复试验,无梅毒患者血清试验成为阴性。(2)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因非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是非特异性的,在其它一些疾病,尤以感染性疾病,也可释放心拟脂至血液中,产生反应素,如麻风、麻疹、疟疾、传染性肝炎、病毒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非典型性肺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分 免疫 项目 检测 路径 结果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