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精华版).ppt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精华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精华版).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二、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A、坡度的识别,C、高度的判读和计算,B、地形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山脊,山谷,试一试:下列有河流发育及流向正确的(),A,中间疏四周密,密集,稀疏,中间疏四周密,稀疏平直,800米,500米,200米-500米,0米-200米,起伏不大,边缘陡峭,坡度较陡,沟谷较深,坡度和缓,四周高中间低,平坦广阔,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5种基本地形,6、海底地形判读,(1)海岸线:,0米等高线,(2)岛屿:,(3)大陆架:,(4)大陆坡:,(5)海沟:,(6)海岭:,-200米,坡缓,-200米,坡陡,深
2、,陡,0米等高线闭合,中间数值大,巨大的海底山脉,二、等高线地形图,1、概念:,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A、坡度的识别,C、高度的判读和计算,B、地形的识别,、地形图的解读,(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n条等高线,等高距为d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米H(n1)d米。,例证:如图所示,求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两点之间有3条等高线,等高距为100米,利用公式可得A、B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200米H400米。,(3)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
3、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高。具体如上面右图所示:已知:ab如果ca,则da,即“大于大的”。如果cb,则db,即“小于小的”。,C,1)、求 P点海拔,O点海拔,B、49H50,C、59H60,D、60H61,2)、O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为()m,练习: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A、40H41,(810mP820m),(860mO870m),相对高度公式:(n-1)d H(n+1)d,(40mH60m),(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A、150
4、m,B、250m,C、251m,D、149m,(2)例3:判断陡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顶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A、59m,B、99m,C、199m,D、259m,500米,600米,200米,300米,陡崖的判断:该图中崖顶高度、崖底高度和相对高度各是多少?,陡崖高度的计算,此陡崖最高点海拔范围为,500米 H最高 600米,,陡崖最低点海拔范围为,200米 H最低 300米,,则陡崖的相对高度范围为(n1)d H最高 H最低(n1)d,(3)根据崖顶和崖底海拔高度算出陡崖的相对高度(),A、150m,B、250m,C、251m,D、149m,2)例3:判断陡
5、崖底部和顶部海拔高度,并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1)陡崖顶部的甲点海拔可能为(),A、59m,B、99m,C、199m,D、259m,D,A,A,-200m,-100m,0m,100m,200m,300m,300m,200m,100m,0m,100m,200m,等高线,等深线,最高处300m,最低处-300m,A,B,地形剖面图,根据坡度陡缓情况。如果是先陡坡后缓坡,则可以看到;如果是先缓坡后陡坡,则无法看到。(如下图中左图和中图所示)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看到。(如下图中右图所示),例: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等高线 地形图 判读 应用 精华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19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