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ppt
《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魏晋时期的哲学思想及代表人物.ppt(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近四百年的社会动荡,在文化上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的第二次大融合。魏晋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主要是以玄学(见魏晋玄学)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它是适应门阀士族夺取统治权力和维护身份等级特权的需要而兴起的哲学思潮,它融合儒道,提倡“三玄”(老子、庄子、周易),以老庄解易,用道家的自然无为之说来维护儒家传统的纲常名教。,一.背景分析,具体表现在: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时期。2、政治上,门阀士族把持政权;经济上亦然,表现为对南方的开发。3、思想发展的趋势:两汉神学经学随汉政权的衰落而失势;道家思想转入宗教信仰;道儒合流形成了新道家思想。4、社会心理因社会动荡处于裂变之中,人们渴望清净。5、科学
2、技术有新的发展,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1.玄学:特指兴起于正始年间的以老庄易经典为对象,研究自然与名教关系、言与意关系的新道家思潮。(1)它是道家老庄一派的变种(2)它又是与儒家紧密联系的学术思潮:名教出自自然,承认名教的存在(3)玄学立足于道家而又调和儒道,何晏既著道德论,又以道家思想注论语;王弼既注老子,又以道家观念注周易;阮籍既著达庄论,又著通易论。所以玄学家将王弼注的老易和向秀、郭象注的庄,并称为“三玄”。“三玄”是玄学思想的根基。,二.魏晋玄学 玄学思潮的形成和演变,2玄学产生的原因:(1)玄学是汉代儒家经学衰落的必然结果(2)汉代察举制度的腐化,清议之风及“形名”之学兴起(3)
3、王弼在周易略例中提出了“得意忘言”之说,实直接开创了玄学的先声。汤用彤先生说:“王弼首倡得意忘言,虽以解易,然实则无论天道人事之任何方面,悉以之为权衡,故能建树有系统之玄学”。(魏晋玄学论稿)故玄学的形成直接是由王弼开始的。(汤先生的话并不正确,历史上第一次提出言意之辩的是荀粲,他认为圣人之意是难以言论的。),3.玄学的意义 王弼说:“玄,谓之深也。”向秀和郭象也将“玄”字解释为“玄冥”。玄冥即幽深、玄远之意。玄学的根本意义当然是玄远之意,所以玄学即玄远之学。具体说来,玄学的意义有三个方面:(1)抽象本体的学说:即是说,玄学不讲具体的道理,而是探求玄理,创立玄论,大讲玄言。(2)抽象义理的学说
4、:即是说,玄学不讲具体的文句,不论具体的事务,不谈具体的人和物,而专讲一般的抽象的义理。(3)人生境界的学说:即是说,玄学不追求具体的生活形态,而追求精神上的玄远,人格上的高尚。,4.玄学的哲学主题“自然”和“名教”的关系 玄学家在哲学上所探究的主题是天人之际。天即天道,即宇宙观;人即是社会之事,总概地讲就是探讨天道和人道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具体到玄学中去看就是探讨宇宙之“自然”和社会之“名教”之间的关系。探讨“自然”之本体,在中国古代就是“有”与“无”的问题。对“有”和“无”的本体论的不同的意见,使得魏晋玄学分为三个派别,即贵无派、崇有派和无无派。,5.玄学的境界“玄冥之境”、“忽惶之庭”玄
5、者,冥也,默然无有也。始,母之所出也,不可得而名,故不可言同名曰玄。而言同谓之玄者,取于不可得而谓之然也。不可得而谓之然,则不可以定乎一玄而已。若定乎一玄,则是名失之远矣。故曰玄之又玄也。“夫惟无名,故可得遍以天下之名名之。然岂其名哉?”贵无派讲“体无”,郭象讲“冥及”,这是玄学家对这种境界的表述:“体大”、“冥物”。这就是平常讲到的“混沌”。,6.玄学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1)玄学是上承汉学,下启理学的关键性环节(2)在学风上,玄学家以义理解经,一扫汉代经师烦琐的训诂、谶纬之风。(3)这是中国古代哲学史极自由、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而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富于思辩的一个时代。,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魏晋 时期 哲学思想 代表人物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