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基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效液相色谱基础.ppt(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效液相色谱仪基础,福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液相色谱基础,常见的分离方式,化学物质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离不开分离,我们常见的分离方式有以下几种:蒸馏、离心、电泳、过滤、色谱等,其中色谱分离是最重要和有效的手段。色谱法的分离原理是:溶于流动相(mobile phase)中的各组分经过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时,由于与固定相发生作用(吸附、分配、离子吸引、排阻、亲和)的大小、强弱不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又称为色层法、层析法。,液相色谱基础,本世纪初,俄国科学家茨维特(M.S.Tswett)提出经典液相色谱法后,色谱分析法取得了迅速的发展,3040年代发
2、展了柱分配色谱、纸色谱,50年代发展了气相色谱法、薄层色谱法,60年代发展了凝胶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70年代发展了高效毛细柱气相色谱法,80年代发展了毛细管电泳、电色谱,90年代出现了光色谱。,液相色谱基础,茨维特实验的原形1906年茨维特用右边图示的实验装置使用液体淋洗的办法实现了多种物质的分离从而确立了色谱分析法。从此这个实验方法就成为:经典液相色谱法 时至今日这种方法还被广泛地应用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工作者改进了液相色谱柱的填料,从而就出现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几种英文缩写的解释:HPLC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ghyHPLCHigh
3、 Pressure Luquid ChromatograghyHSLCHigh Speed Liquid ChromatograghyHRLCHigh Resolution Liquid Chromatograghy,液相色谱基础,HPLC的特点和优点,HPLC有以下特点:高压-压力可达1530Mpa。高速-流速为0.110.0 ml/min。高效-可达每米5000塔板以上。在一根柱中同时分离成份可达100种。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灵敏度可达0.01ng。同时消耗样品少。HPLC与经典液相色谱相比有以下优点:速度快-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 min内即可完成。分辨率高
4、-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灵敏度高-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荧光和电化学检测器可达0.1pg。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色谱柱可分离不同的化合物。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液相色谱基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 经典液相色谱法 柱 长:1025cm 10200cm口 径:210mm 1050mm粒 度:550um(2500目300目)75600um(200目30目)柱 压 力:220MPa 0.0010.1MPa柱 效:2103 5104/m 250/m进 样 量:10-610-2g 110g分析时间:
5、3分钟1小时 120小时,液相色谱基础,基本概念和术语,1色谱图和峰参数色谱图(chromatogram)-样品流经色谱柱和检测器,所得到的信号-时间曲线,又称色谱流出曲线(elution profile)。基线(base line)-经流动相冲洗,柱与流动相达到平衡后,检测器测出一段时间的流出曲线。一般应平行于时间轴。噪音(noise)-基线信号的波动。通常因电源接触不良或瞬时过载、检测器不稳定、流动相含有气泡或色谱柱被污染所致。漂移(drift)-基线随时间的缓缓变化。主要由于操作条件如电压、温度、流动相及流量的不稳定所引起,柱内的污染物或固定相不断被洗脱下来也会产生漂移。色谱峰(peak
6、)-组分流经检测器时响应的连续信号产生的曲线。流出曲线上的突起部分。正常色谱峰近似于对称形正态分布曲线(高斯Gauss曲线)不对称色谱峰有两种:前延峰(leading peak)和拖尾峰(tailing peak)。前者少见。,液相色谱基础,基本概念和术语,色谱图,液相色谱基础,拖尾因子(tailing factor,T),用以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也称为对称因子(symmetry factor)或不对称因子(asymmetry factor)。中国药典规定T应为0.951.05。T0.95为前延峰,T1.05为拖尾峰。峰底-基线上峰的起点至终点的距离。峰高(peak height,h)-峰的最
7、高点至峰底的距离。峰宽(peak width,W)-峰两侧拐点处所作两条切线与基线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W4半峰宽(peak width at half-height,Wh/2)-峰高一半处的峰宽。Wh/22.355标准偏差(standard deviation,)-正态分布曲线x1时(拐点)的峰宽之半。正常峰的拐点在峰高的0.607倍处。标准偏差的大小说明组分在流出色谱柱过程中的分散程度。小,分散程度小、极点浓度高、峰形瘦、柱效高;反之,大,峰形胖、柱效低。峰面积(peak area,A)-峰与峰底所包围的面积。,基本概念和术语,液相色谱基础,基本概念和术语,2定性参数(保留值)死时间(dea
8、d time,t0)-不保留组分的保留时间。即流动相(溶剂)通过色谱柱的时间。在反相HPLC中可用苯磺酸钠来测定死时间。死体积(dead volume,V0)-由进样器进样口到检测器流动池未被固定相所占据的空间。它包括4部分:进样器至色谱柱管路体积、柱内固定相颗粒间隙(被流动相占据,Vm)、柱出口管路体积、检测器流动池体积。其中只有Vm参与色谱平衡过程,其它3部分只起峰扩展作用。为防止峰扩展,这3部分体积应尽量减小。V0Ft0(F为流速)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从进样开始到某个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的时间。保留体积(retention volume,VR)-从进样开始
9、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流出溶剂的体积。又称洗脱体积。VRFtR,液相色谱基础,3柱效参数理论塔板数(theoretical plate number,N)-用于定量表示色谱柱的分离效率(简称柱效)。N取决于固定相的种类、性质(粒度、粒径分布等)、填充状况、柱长、流动相的种类和流速及测定柱效所用物质的性质。在一张多组分色谱图上,如果各组分含量相当,则后洗脱的峰比前面的峰要逐渐加宽,峰高则逐渐降低。用半峰宽计算理论塔数比用峰宽计算更为方便和常用,因为半峰宽更易准确测定,尤其是对稍有拖尾的峰。N与柱长成正比,柱越长,N越大。用N表示柱效时应注明柱长,如果未注明,则表示柱长为1米时的理论塔板数
10、。(一般HPLC柱的N在1000以上。)若用调整保留时间(tR)计算理论塔板数,所得值称为有效理论塔板数(N有效)。理论塔板高度(theoretical plate height,H)-每单位柱长的方差。实际应用时往往用柱长L和理论塔板数计算。,基本概念和术语,液相色谱基础,基本概念和术语,4相平衡参数分配系数(distribution coefficient,K)-在一定温度下,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浓度之比。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
11、(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在同一色谱条件下,样品中K值大的组分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长,后流出色谱柱;K值小的组分则滞留时间短,先流出色谱柱。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
12、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在HPLC中,固定相确定后,K主要受流动相的性质影响。实践中主要靠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及pH值,以获得组分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及适宜的保留时间,达到分离的目的。,液相色谱基础,基本概念和术语,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k)-化合物在两相间达到分配平衡时,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量之比。因此容量因子也称质量分配系数。容量因子的物理意义:表示一个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的时间(tR)是不保留组分保留时间(t0)的几倍。k0时,化合物全部存在于流动相中,在固定相中不保留,tR0;k越大,说明固定相对此组分的容量越大,出柱慢,保留时间越长。容量因子与分配系数的不同点是:K取
13、决于组分、流动相、固定相的性质及温度,而与体积Vs、Vm无关;k除了与性质及温度有关外,还与Vs、Vm有关。由于tR、t0较Vs、Vm易于测定,所以容量因子比分配系数应用更广泛。选择性因子(selectivity factor,)-相邻两组分的分配系数或容量因子之比。又称为相对保留时间(美国药典)。要使两组分得到分离,必须使1。与化合物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分配性质、柱温有关,与柱尺寸、流速、填充情况无关。从本质上来说,的大小表示两组分在两相间的平衡分配热力学性质的差异,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液相色谱基础,基本概念和术语,5分离参数分离度(resolution,R)-相邻两峰的保留时间之差
14、与平均峰宽的比值。也叫分辨率,表示相邻两峰的分离程度。当W1W2时,R1。当R1时,称为4分离,两峰基本分离,裸露峰面积为95.4%,内侧峰基重叠约2%。R1.5时,称为6分离,裸露峰面积为99.7%。R1.5称为完全分离。中国药典规定R应大于1.5。提高分离度有三种途径:增加塔板数。方法之一是增加柱长,但这样会延长保留时间、增加柱压。更好的方法是降低塔板高度,提高柱效。增加选择性。当1时,R0,无论柱效有多高,组分也不可能分离。一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变选择性:a.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及pH值;b.改变柱温;c.改变固定相。改变容量因子。这常常是提高分离度的最容易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流动相的组成来
15、实现。k趋于0时,R也趋于0;k增大,R也增大。但k不能太大,否则不但分离时间延长,而且峰形变宽,会影响分离度和检测灵敏度。一般k在110范围内,最好为25,窄径柱可更小些。,液相色谱的分类,液相色谱的常用分离方法键合相色谱法,何为键合相色谱法:将各种不同的有机官能团通过化学反应共价键合到硅胶(载体)表面的游离羟基上,而生成化学键合相,并进而发展成键合相色谱法。键合相色谱法的起因:化学键合相色谱法是由液液分配色谱法发展起来的,分配色谱法虽然由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由于机械涂覆在载体表面的固定液的流失,使分离能力及分离选择性降低,而且流失的固定液也会给检测器带来噪声,也不适合进行梯度
16、洗脱操作。鉴于此种情况,人们就发展了键合相色谱。键合相色谱法的优点:化学键合固定相对各种极性溶剂都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何热稳定性。由它制备的色谱柱柱效高、使用寿命长、重现性好,几乎对各种类型的有机化合物都呈现良好的选择性,特别适用于具有宽范围k值的样品的分离,并可用于梯度洗脱操作。键合相色谱法已经逐渐取代了液液分配色谱法,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在当今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液相色谱的分类,液相色谱的常用分离方法键合相色谱法,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类:根据键合固定相与流动相相对极性的强弱,可将键合相色谱法分为正相键合相色谱法和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键合固定相的极性大于流动相的
17、极性,适用于分离油溶性或水溶性的极性和强极性化合物。反相键合相色谱法:键合固定相的极性小于流动相极性,适用于分离非极性、极性或离子型化合物,其应用范围比正相键合相色谱法更广泛。据统计在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约7080的分析任务皆由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来完成。,液相色谱的分类,键合相色谱的类型及其应用范围,液相色谱的分类,使用键合固定相应注意的问题,(1)硅胶键合相的稳定性 键合相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键合的有机官能团在硅胶表面的覆盖程度,覆盖量大或呈多分子 覆盖层时会增加其稳定性。通常正相键合相的稳定性要低于反相键合相反相烷基键合相的 稳定性与使用流动相的pH值有关,通常水溶液的pH应保持在28之间,pH8
18、.5会引起基 体硅胶的溶解。(2)键合相色谱分离的重现性 使用键合相时经常会遇到,同一类型的键合相,因生产厂家不同,或生产批号不同,而表 现出不同的色谱分离特性,为此应在实验室中准备一定数量相同批号的键合固定相(或色 谱柱),以保证分析结果有良好的重现性。(3)键合相色谱分离的选择性 在反相色谱分析中,使用同一种ODS固定相,并用两种极性参数P值相近,但由不同溶剂 组成的流动相时,会由于“溶剂诱导选择性的变化”而获得不同的结果。(4)键合相的再生 使用键合相色谱柱时,由于大量极性或非极性样品的连续注入,会引起固定相对样品的吸 附、缔合等不良效应,而使柱分离性能变差,引起峰形变宽或拖尾等现像此时
19、应及时对色 谱柱进行再生处理。对正相键合相柱可用11甲醇氯仿流动相来进行再生;对反相键合 相柱可用甲醇流动相再生,若效果不好,可使用丙酮、二甲基酰胺或约0.01mol/L无机酸水 溶液进行再生。,液相色谱的分类,键合相色谱对流动相的要求,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中,除了固定相对样品的分离起主要作用外,流动相的恰当选择对改善分离效果也产生重要的辅助效应。对流动相的要求如下:(1)用作流动相的溶剂应与固定相不互溶,并能保持色谱柱的稳定性;所用溶剂应 有高纯度,以防所含微量杂质在柱中积累,引起柱性能的改变。(2)选用的溶剂性能应与所使用的检测器相匹配。如紫外吸收检测器,就不能选用 在检测波长有紫外吸收的溶
20、剂;若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就不能使用梯度洗脱(3)选用的溶剂应对样品有足够的溶解能力,以提高测定的灵敏度(4)选用的溶剂应具有低的粘度和适当低的沸点。使用低粘度溶剂,可减小溶质的 传质阻力,利于提高柱效。另外从制备、纯化样品考虑,低沸点的溶剂易用蒸 馏方法从柱后收集液中除去,利于样品的纯化。(5)应尽量避免使用具有显著毒性的溶剂,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液相色谱仪的组成,淋洗液,色谱柱,检测器,数据处理,液相色谱仪的组成,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所用固定相颗粒极细,因此对流动相阻力很大,为使流动相较快流动,必须配备有高压输液系统。它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最重要的部件,一般由储液罐、高压输
21、液泵、过滤器、压力脉动阻力器等组成,其中高压输液泵是核心部件。对于一个好的高压输液泵应符合密封性好,输出流量恒定,压力平稳,可调范围宽,便于迅速更换溶剂及耐腐蚀等要求。常用的输液泵分为恒流泵和恒压泵两种。恒流泵特点是在一定操作条件下,输出流量保持恒定而与色谱柱引起阻力变化无关;恒压泵是指能保持输出压力恒定,但其流量则随色谱系统阻力而变化,故保留时间的重视性差,它们各有优缺点。目前恒流泵正逐渐取代恒压泵。恒流泵又称机械泵,它又分机械注射泵和机械往复泵两种,应用最多的是机械往复泵。,输 液 泵 的 概 述,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高压输液泵的吸液冲程,吸液:柱塞由泵腔向外运动从单向阀进口向上形成较低压
22、力,进口单向阀被打开,流动相进入泵腔。由于系统压力大于泵腔压力,出口单向阀被关闭。,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高压输液泵的排液冲程,排液:柱塞向泵腔内运动,进口单向阀关闭。出口单向阀打开,流动相进入色谱系统。,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单 向 阀 介 绍,进口单向阀,出口单向阀,进口单向阀安装在泵头的下部出口单向阀安装在泵头的上部这样有利于气泡的排出,阀体是不锈钢的,里面装宝石小球,安装在阀体进口端的是宝石球座,在出口处装有筛网。液体向反方向流时(从上往下)球落入宝石球座内,阻止液体回流。,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双柱塞并联输出泵,原理:双柱塞并联输出泵是由二个相同结构的泵头按照并联接法而构成,由于凸轮的凸点
23、差180度,所以两根柱塞杆的运动永远相反,使色谱系统内的流动相的脉动减小,流量平稳。优点:两个泵头结构对称,输出流量脉动小。缺点:结构较复杂,维护麻烦,成本较高。,液体出口,液体进口,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双柱塞串联输出泵,原理:同样采用凸轮、双柱塞结构,但是两个泵头的腔体体积差一倍,有单向法的泵头称为主泵头,无单向阀的泵头称为副泵头,副泵头的体积比主泵头小一倍。整个泵运行时,主泵头泵出的液体有一半进入了色谱系统另一半储存在副泵头内,主泵头在吸液时,副泵头将储存的液体泵出进入色谱系统,这样周而复始,使色谱系统内的流动相脉动减小,流量平稳。优点:结构较并联泵简单,维护容易,装配简单,成本低。缺点:
24、脉动比并联泵略大。,液体出口,液体进口,液相色谱仪的输液泵,FL2200高压输液泵系统,步进马达,凸轮,缓冲器,排放阀,旋钮,压力传感器信号,往进样阀,排放,流动相进口,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 外 检 测 器UV-DETECTOR,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原理:基于被分析组分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选择 性吸收定量基础:朗伯比耳定律,AKCL优点:1)对温度和流速不敏感 2)可用于梯度洗提缺点:仅适用于测定有紫外吸收的物质,紫 外 检 测 器 的 原 理,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液 相 紫 外 检 测 器 介 绍,光 源:氘灯(190nm600nm)光电转换:
25、光电池单色器:滤光片 信号处理:对数放大器 光栅分光 用微机进行AlogIo/It计算流过池:分析型 控制电路:对整机进行控制 制备型,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外光源的获得,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液 相 紫 外 检 测 器 单 色 器 介 绍,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 外 检 测 器 电 路 框 图,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外检测器的分析结果之一:色谱数据图,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外检测器的分析结果之二:光谱数据图,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对 检 测 器 的 要 求,高灵敏度可重现的设置合适的带宽快速或可变的时
26、间常数宽的线性响应范围容易使用及保养具自我诊断功能符合GLP规范,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衡 量 检 测 器 的 指 标,噪音:没有样品时检测器的最大输出信号漂移:检测器在一段时间内响应值的变化重现性:检测器有关分析的参数的稳定性线性动态范围:最大线性响应与最小检出限之比最小检测限:样品产生两倍或三倍于噪音信号的浓度信噪比注意:最小检测限不是一个单纯的检测器指标,它实际上是评比整个色谱系统的指标,包括了色谱系统、分离机理、色谱柱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信噪比亦是如此,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外检测器的流过池,检测原理:基于流过池中的样品溶液对光产生吸收有信号差。,液 相 色
27、 谱 紫 外 检 测 器,朗伯比耳定律,光能量:Io=透过溶液的光能量It=透过样品的光能量光通量(透过率):T=It/Io吸光度:A=-log(T)=log(Io/It)吸光度:A=KcL,T-浓度曲线,A-浓度曲线,低浓度样品,高浓度样品,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同紫外检测器灵敏度有关的因素,信号强度(S)从朗伯比耳定律可看出:样品的种类样品的浓度和进样的体积检测池的长度所使用的波长,检测器的时间常数噪音(N)流动相所使用的波长,灯的能量检测器的时间常数非检测器的因素:电噪音、泵脉动,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外检测器的流动相影响,不同种类的溶剂有其不同的截止波长溶
28、剂质量的好坏对其截止波长有影响为何溶剂质量影响截止波长?1.含紫外吸收的杂质2.溶解在其中的氧气3.缓冲液溶剂的紫外吸收,液 相 色 谱 紫 外 检 测 器,紫外检测器的流动相影响,流动相的背景吸收减少线性范围流动相的背景吸收会导致检测器的最低检测限变坏很多用作流动相的溶剂会产生背景吸收,另一种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二 极 管 阵 列 检 测 器DIODE ARRAY DETECTOR,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二 极 管 阵 列 检 测 器检测原理和紫外检测器一样色谱定性依据比紫外检测器更强有力 常规紫外检测器的定性分析:仅能依靠峰保留时间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定性分析:1)采集三维谱图2)峰纯度检验
29、3)光谱库检索4)可以发现单波长检测时未测到的峰,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吸收值(AU),波长(nm),时间(min),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三维色谱图,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示 差 折 光 器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液相色谱仪的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的原理:任意一束光由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两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而发生折射现象.折光率是一个无量纲的常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和光在某种介质中的速度之比定义为该介质的折射率,其大小表明了介质光密度的高低。示差折光检测器是通过连续测定色谱柱流出液折射率的变化而对样品浓度进行检测的。示差折光检测器的特点:1.通用型检测器2.灵敏度不
30、高,检测限在10-6g/ml 10-7g/ml3.对压力和温度很敏感4.对流动相的要求低5.不能用于梯度淋洗,示 差 折 光 器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液相色谱仪的手动进样器,六通阀进样器是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最理想的进样器,它是由圆形密封垫(转子)和固定底座(定子)组成。美国Rheodyne公司的六通阀进样器最为通用,各大HPLC仪器制造商大都以此产品作为仪器的进样器。,液相色谱仪的手动进样器,样品装填状态(LOAD),手动进样器原理图,注射状态(INJECT),工作原理:1、手柄位进样(Load)位置时,样品经微量进样针从进样孔注射进定量环,定量环充满后,多余样品
31、从放空孔排出;2、将手柄转动至进样(Inject)位置时,阀与液相流路接通,由泵输送的流动相冲洗定量环,推动样品进入液相分析柱进行分析。虽然六通阀进样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寿命长、日常无需维修等特点,但正确的使用和维护将能增加使用寿命,保护周边设备,同时增加分析准确度。如使用得当的话,六通阀进样器一般可连续进样3万次而无需维修。,液相色谱仪的手动进样器,六通阀进样器的使用及保养(仅供参考)1.手动操作 手柄处于Load和Inject之间时,由于暂时堵住了流路,流路中压力骤增,再转到进样位,过高的压力在柱头上引起损坏,所以应尽快转动阀,不能停留在中途。在HPLC系统中使用的注射器针头有别于气
32、相色谱,是平头注射器。一方面,针头外侧紧贴进样器密封管内侧,密封性能好,不漏液,不引入空气;另一方面,也防止了针头刺坏密封组件及定子。,液相色谱仪的手动进样器,六通阀进样器的使用及保养(仅供参考)2.装液 六通阀进样器的进样方式有部分装液法和完全装液法两种。使用部分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最多为定量环体积的 75,如20ul的定量环最多进样 15uL的样品,并且要求每次进样体积准确、相同;使用完全装液法进样时,进样量最少为定量环体积的 3至5倍,即20uL的定量环最少进样60至100uL的样品,这样才能完全置换样品定量环内残留的溶液,达到所要求的精密度及重现性。推荐采用100ul的平头进样针配合2
33、0ul满环进样。也可根据进样体积的需要自已制作定量环,一般不要求精确计算定量环的体积,譬如,一根名义上10uL的定量环,实际是9uL还是11uL并不重要,因为被测样品和校正样品的进样体积保持一致,在计算结果时误差都被抵消了。,液相色谱仪的手动进样器,六通阀进样器的使用及保养(仅供参考)3.维护与保养 进样样品要求无微粒和能阻死针头及进样阀的物质,样品溶液均要用0.45u的滤膜过滤,防止微粒阻塞进样阀和减少对进样阀的磨损。为防止缓冲盐和其它残留物质留在进样系统中,每次结束后应冲洗进样器,通常用不含盐的稀释剂、水或不含盐的流动相冲洗,在进样阀的Load和Inject位置反复冲洗,再用无纤维纸擦净注射器针头的外侧。并且不定期的断开色谱柱做全阀冲洗。另外一种清洗方法是:采用进样阀附件中的特殊清洗头(乳白色,聚四氟乙烯材料的),配合1mL以上的医用注射器,用纯水和甲醇清洗定量管,清除定量管、排放孔及排放管道中残留的样品中的缓冲盐和有机物。,液相色谱仪的手动进样器,六通阀进样器的使用及保养(仅供参考)4.样品的处理 如果进样样品无法去除微粒,则在进样时使用针式过滤器,此时可改用医用的1mL一次性注射器,配合进样阀附件中的特殊针头使用。此种办法最为经济合算,因为医用的一次性注射器价格低廉。需要注意的是,针式过滤器有水性的和油性的区分,不要用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