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件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ppt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件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件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智能仪器设计基础(二),2/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2.1传感器的分类,物理传感器,物性型传感器 利用功能材料本身所特有的特性及效应把被测量转换为电量。结构型传感器 以结构(形状、尺寸)为基础,利用某些物理规律实现把被测信息转换为电量。,化学传感器,利用电化学反应原理,把无机、有机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转 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 核心是离子选择性敏感膜,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选择性识别和测定生物化学物质的传感器 两大部分构成:功能识别物质(酶,抗原,微生物,细胞等)电光信号转换装置(生物化学反应转换为电信号或光信号),3/48,2,1,3,4,5,6,7,8,9,10,11,12,13
2、,14,物性型:,光敏特性光电效应、光纤传感器压敏特性压电效应、压阻效应、压磁效应热敏特性热电效应、热敏电阻湿敏特性水分子亲和力型、非水分子亲和力型磁敏特性霍尔效应、磁阻效应、磁敏管色敏特性光谱型气敏特性半导体气敏,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1)物理传感器,4/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外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而产生光电子发射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入射光子能量=逸出功+光电子初动能,红限频率(截止频率)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红限频率与材料有关,而与光强无关,普朗克常数:光子频率:,电子一旦吸收了一个光子的能量,就可以立刻从金属表面逸出,所以无须时间
3、累积,响应时间不超过1ns,5/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内光电效应(1),光照射在半导体材料上,材料中处于价带的电子吸收光子能量,通过禁带跃入导带,使导带内电子浓度和价带内空穴增多,即激发出光生电子-空穴对,从而使半导体材料产生电效应。内光电效应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两种: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纯净半导体光子能量必须大于材料的禁带宽度Eg才能产生 内光电效应,能使价电子跃迁到导带的光谱的最大波长称 为截止波长,01240/Eg(nm)。掺杂型半导体光子能量只要大于施主能级与导带底或者受 主能级与价带顶能级差,截止波长01240/Ei(nm)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受到光照时会产生光生电子空穴
4、对(electron-hole pairs),使导电性能增强,光线愈强,阻值愈低。这种光照后电阻率变化的现象称为光电导效应。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有光敏电阻和反向偏置工作的光敏二极管与三极管。,光敏电阻,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6/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光生伏特效应,光生伏特效应是光照引起PN结两端产生电动势的效应。当PN结两端没有外加电场时,在PN结势垒区内仍然存在着内建结电场,其方向是从N区指向P区。当光照射到结区时,光照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结电场作用下,电子推向N区,空穴推向P区;电子在N区积累和空穴在P区积累使PN结两边的电位发生变化,PN结两端出现一个因光照而产生的电动势,这一
5、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由于它可以像电池那样为外电路提供能量,因此常称为光电池。,内光电效应(2),短路电流,开路电压,N区流向P区光生电流,正向二极管电流,PN结反相饱和电流,PN结正向偏压,波尔兹曼常数K=1.380650510-23 J/K,PN结常数,12之间,绝对温度,电子电量1.610-19,短路电流,开路电压,7/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硅光电池的特性,内光电效应(3),硅光电池的光照特性曲线,硅光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硅光电池的光谱特性曲线,8/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侧向光生伏特效应(Dember效应)当半导体光电器件的光灵敏面受光照不均匀时,由载流子浓度梯度而产生光
6、电势的效应。光电磁效应(PEM效应)半导体受到强光照射,并在光照垂直方向外加磁场时,垂直于光和磁场的半导体两端间产生电势的现象称为光电磁效应,它可以看成是光扩散电流的霍尔效应。贝克勒耳效应(Becquerel效应)贝克勒耳效应是液体中的光生伏特效应。当光照射浸在电解液中的两个同样的电极中的任一个电极时,两个电极间将产生电势的现象称为贝克勒耳效应。,内光电效应(4),9/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光纤传感器(1),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一种与以电为基础的传感器迥然不同的传感器,它以光学测量为基础,是一种把被测量的状态转变为可测光信号的装置。它由光发送器、敏感元件(光纤或者非光纤的)、光接收器
7、、信号处理系统以及光纤构成。由光发送器发出的光经过源光纤导引到敏感元件,在这里光的某一性质受到被测量的调制,已调光经接收光纤耦合到光接收器,使光信号变成电信号,最后经信号处理系统处理。光纤传感器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功能型传感器(Function Fiber Optic Sensor),又称FF型光纤传感器;另一类是非功能传感器(Non-Function Fiber Optic Sensor),又NF型光纤传感器。前者是利用光纤本身的特性,把光纤作为敏感元件,所以又称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后者是利用其他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的变化,光纤仅作为光的传输介质,用以传输来自远处或难以接近场所的光信号,因此
8、,也称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优点:电绝缘,抗电磁干扰,对被测场不产生干扰,高灵敏度,容易实现对被测信号的远距离监控,几何形状有多方面的适应性,传输频带宽(30MHz10GHz),电气无源系统(无可动部分,无电源),万能传感器:电流、磁场、电压、电场、温度、速度、位移、加速度、压力、流量、浓度、pH值、振动、音响、射线、图像等。光纤传输的光波,可以分解为沿纵轴向传播和沿横切向传播的两种平面波成分。后者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上会产生全反射。当它在横切向往返一次的相位变化为2的整数倍时,将形成驻波。形成驻波的光线组称为模;它是离散存在的,亦即某种光纤只能传输特定模数的光。通常纤芯直径较粗时,能传播几百个以上的
9、模;而纤芯很细时,只能传播一个模。前者称为多模光纤,多用于非功能型(NF)光纤传感器;后者是单模光纤,多用于功能型(FF)光纤传感器。,10/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光纤传感器(2),光线由折射率为n0的外界介质(空气n0=1)射入纤芯时实现全反射的临界角(始端最大入射角)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播时,其功率随距离L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可以通过损耗系数来衡量光纤链路的损耗特性,标准单模光纤(SMF)在1550 nm的损耗系数为0.2 dB/km,色散使信号不同的成分传播速度不同,使信号在目的端产生码间干扰,给信号的最后判决造成困难,色散用色散系数衡量,带宽距离积,D()为色散系数,标准单模光
10、纤在1550 nm处色散系数为17 ps/kmnm,例子:考虑一个工作在1550 nm的系统,光源谱宽为15 nm,使用标准单模光纤D=17 ps/kmnm,那么系统带宽和距离乘积:BL 1 Gb/skm,11/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光纤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场(光矢量),振幅矢量,频率,相位,光强调制(振幅),偏振态调制(方向),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光纤传感器(3),光波强度调制,利用被测对象的变化引起敏感元件的折射率、吸收和反射等参数的变化,而导致光强变化来进行检测。光纤微弯效应光强度调制技术(亮场微弯造成光纤芯功率变化;暗场微弯造成光纤包覆层内光功率变化);遮光式光强度调制技术(动光
11、纤式,动光闸式,动栅式,反射式)。,12/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光波偏振调制技术,Pockels效应和Keer效应:线偏振光通过晶体发生双折射,如果在晶体两端施加电极并在电极间施加一个高压电场,外加电场的方向与通光方向一致(纵向调制),外加电场引起晶体不同方向的折射率发生变化,从而造成偏振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光速产生变化。由于速度的差异,正交的两偏振光穿过一定厚度的晶体后会出现光程差,进而造成合成光波出现相位差,该相位差与外施电场成正比。相位差的变化引起偏振方向改变,通过检偏器使得光强被调制。这种原理可以用于测量高压。Keer效应与Pockels效应类似,但是外加电场垂直于通光方向,使得相
12、位差与外电场的平方成正比。,光纤传感器(4),检偏器与起偏器正交,且与电场方向呈45,光强I的表达式,Pockels效应,Keer效应,13/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光弹效应:对晶体施加应力会造成不同方向折射率的变化,进而引起双折射光波的光程差,造成合成光波的相位差和偏振面的变化。这种原理可以被用于测量压力、声、振动和位移等。,光波相位调制技术,利用被测对象对敏感元件的作用,使得敏感元件的折射率或传播常数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光的相位变化,但是光电探测器不能直接感知相位的变化,必须采用光纤光波干涉技术进行检测。通常利用光弹效应的声、压力或振动传感器;利用磁致伸缩效应的电流、磁场传感器;利用电
13、致伸缩的电场、电压传感器;利用Sagnac效应的旋转角加速度传感器(光纤陀螺)。这类传感器灵敏度很高,但是必须采用特殊光纤以及高精度检测系统,成本很高。,法拉第磁致旋光效应:线偏振光通过一个晶体传播可以理解为一个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组合,当对晶体施加一个与通光方向一致的磁场,则由于磁场造成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传播速度出现差异,从而经过一定厚度的晶体后出现光程差,进而造成光矢量(偏振面)逆时针或顺时针产生旋转,通过检偏器引起光强的变化。这种原理可以被用于测量磁场或电流。,光纤传感器(5),14/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Sagnac效应:两束光脉冲沿着半径为R的圆形光纤环路(或
14、矩形)向着相反的方向被发送,则它们以同样的速度运行同样的距离到达光纤的末端;但是,如果在此过程中光纤环路本身也在转动,在光脉冲从发送端到达光纤末端的过程中,光纤环路产生一个偏转角,那么两束光脉冲到达光纤末端距离会出现轻微的差别,这种差别引起合成光波的相位差,从而产生干涉现象。,光纤传感器(6),15/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3,正压电效应:当沿着一定方向对某电介质加力而使其变形时,会在一定表面上产生电荷,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回到不带电状态。逆压电效应:当在电介质的极化方向施加电场时,这些电介质就在一定方向上产生机械形变或机械应力;当外加电场撤去时,这些变形或应力也随之消失。,压电效应,4
15、,当力被作用于单晶硅时,硅晶体的电阻率发生显著的变化,称为压阻效应。压阻效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压阻效应,5,某些电磁材料受到机械力F(如压力、拉力、弯力、扭力)作用后,在其内部产生了机械应力,由此引起铁磁材料的磁导率 发生变化。这种由于机械力作用而引起磁材料的磁特性的变化的物理效应称为压磁效应。,压磁效应,16/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6,两种导体的接触电势:各种导体中都有大量的自由电子,不同金属自由电子的密度是不同的。例如,金属A和B的自由电子密度分别为na和nb,并且nanb,当A和B金属接触在一起,A金属中自由电子向B金属中扩散,这时A金属由于失去电子而具正电位,B金属由于得到电
16、子而带负电。这种扩散一直到动态平衡为止,而得到一个稳定的接触电势。该电势除了与材料有关,也与温度有关。单一导体的温差电势:对一根均质的金属导体,如果两端温度不同,分别T和T0(TT0),则在两端也会产生电动势,这个电势叫做汤姆逊电势。,热电效应,7,电阻的电阻率一般都与温度相关,故可用于测量温度。热敏电阻是用一种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敏感元件,其特点是电阻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并能直接将温度的变化转换为电量的变化。,热敏电阻,8,由于水分子有较大的偶极矩,故其易于吸附在固体表面并渗透入固体内部。水分子这种吸附和渗透特性称水分子亲和力。水分子吸附在物体表面或渗入物体内部后,物体的电气物理性能发生变化,
17、利用这种变化可构成多种水分子亲和力型湿敏传感器。例如金属氧化物陶瓷吸收水分子后发生长度、电阻、电容等性能发生变化可 构成湿敏传感器。,水分子亲和型湿敏特性,17/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9,(1)微波湿敏传感器:微波在含水蒸气的空气中传播时,由于水蒸汽吸收微波产生一定的损耗,损耗大小随波长而异,在22.235GHz时,微波损耗量最大。利用这种特性可以构成微波湿敏传感器。(2)红外湿敏传感器:水蒸汽能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利用这种现象可构成红外湿敏传感器。,非水分子亲和型湿敏特性,10,金属或半导体薄片放在磁场中,磁场垂直于薄片,当薄片通以电流时,在薄片的两侧会出现电势差,这个电势差就称为
18、霍尔电压,这样的效应称为霍尔效应。霍尔电压可以用运动载流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发生偏转来加以解释。,霍尔效应,11,一个长方形半导体材料(常用InSb锑化铟)沿长度方向有电流通过时,若在垂直于电流片的宽度方向上施加一个磁场,半导体片长度方向上就会发生电阻率增大的现象,这种现象就称为磁阻效应。磁敏电阻便是利用半导体磁阻效应制造的。,磁阻效应,12,磁敏二极管:当磁敏二极管外加正偏压流过电流时,随着所受磁场的变化,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也发生变化,其本质与载流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有关。磁敏三级管:磁敏三级管的基极电流和电流放大系数均具有磁灵敏度。,磁敏管,18/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13,判断
19、颜色的传感器,任何物体的颜色都可以分成红、绿和蓝三种基色,光谱型色敏传感器采用衍射光栅和棱镜等分光器,对光进行分光,测定每种基色波长的强度来判断颜色。,光谱型色敏,14,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是利用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为气体敏感元件所制成的一种传感器装置,由于半导体材料的特殊性质,气体在半导体材料颗粒表面的吸附可以导致材料载流子浓度相应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半导体元件的电导率。,半导体气敏,结构型:利用某些物理规律,但是必须依靠紧密设计的结构来保证,电容式传感器压力、加速度、位移、重量、形变和液位等电感式传感器位移、差压变压器式传感器位移光栅传感器精密的直线位移和角位移,19/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
20、(2)化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是利用电化学反应,把有机和无机化学物质的成分、浓度等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最常用的是离子选择性电极,利用这种电极来测量溶液中的pH值或某些离子的活度,如K、Na、Ca等。电极的测量对象虽然不同,但其测量原理却大同小异,主要是利用电极界面(固相)和被测溶液(液相)间的电化学反应,也就是利用电极对溶液中离子的选择性响应而产生电位差。电位差是和被测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型关系的,所以测出其反应过程中的电位差或其影响的电流值,即被测离子的活度。化学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离子选择性敏感膜,可分为固体膜和液体膜。,活度:电解质溶液中参与电化学反应的离子的有效浓度,与溶液的浓
21、度存在定量关系。不同种类离子选择电极的问世,为选择性测定离子活度提供了方便。根据能斯特方程,离子活度与电极电位成正比,因此可对溶液建立起电极电位与活度的关系曲线,此时测定了电位,即可确定离子活度。,电化学反应:电池(铅蓄电池、固体电池、燃料电池等)、电解(向电解质或熔融电解质通电在电极引起的氧化还原反应)、电镀技术、电泳技术(溶液中带电粒子(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现象,利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移动速度不同而达到分离的技术称为电泳技术)。,20/48,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质选择性的识别和测定生物化学物质的传感器。生物活性物质对某种物质具有选择性亲和力,也称其为功能识别能力,利用这种单一的识别能力
22、来判断某种物质是否存在,其浓度是多少,进而利用电化学方法进行电信号的转换。,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3)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生物传感器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为功能识别物质,其作用是对被测物质进行特定识别。这些功能识别物有酶、抗原、抗体、微生物及细胞等。用特殊方法把这些识别物固化在特制的有机膜上,从而形成具有对特定的从低分子到高分子化合物进行识别功能的功能膜;其二是电、光信号转换装置,此装置的作用是把在功能膜上进行的识别被测物所产生的化学反应转换成便于传输的电信号或光信号,其中最常用的是电极,如氧电极和过氧化氢电极。如果采用光学方法来识别在功能膜上的识别反应,则要靠光强的变化来测量被测物
23、质,如荧光生物传感器。,21/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2.2 传感器的构成方法(1),基本型,基本型是一种只用敏感元件构成的传感器。包括:能量变换基本型、辅助能源变换基本型和能源控制基本型3种。,所谓传感器的构成方法,就是用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之间的不同组合方法,去达到检测各种参数的目的。根据传感器的各种组成,其构成方法框图如图2.1所示,可将传感器分成如下几类:,图2.1 能量变换基本型,(a)能量变换基本型,22/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2.2 传感器的构成方法(2),特点1,传感器从被测对象本身获得能量,不需外加电源,敏感元件就是能量变换元件,故也称为无源传感器;,特
24、点2,它是利用热电平或传输现象中的一次效应构成的。由于一次效应存在逆效应,因此输出对输入(被测对象)有负荷效应;,特点3,输出端所输出的能量不可能大于被测对象的能量。,基于光生伏特效应的光电池;基于热电效应的热电偶;基于压电效应的压电式力传感器,23/48,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2.2 传感器的构成方法(3),硅光电池,例,当入射光照射P型区时,若光子能量hv大于半导体材料的禁带宽度,则每个光子会激发出一个电子空穴对,越接近P型区表面,电子空穴对浓度越高,则在P型区由表及里产生电子空穴浓度差。入射光所产生的空穴浓度比原有热生空穴要低得多,而入射光所产生的电子则向内部扩散。若在其复合之前到达P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仪器设计基础课件第二讲 智能仪器的输入 智能 仪器 设计 基础 课件 第二 输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50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