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与脱位-诊断分型及治疗.ppt
《骨折与脱位-诊断分型及治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折与脱位-诊断分型及治疗.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I 上肢,1.肩关节和肱骨近端,肱骨头的前脱位是最常见的一种(95%)。进一步可分为喙突下(最多)、关节盂下、锁骨下和胸廓内脱位。67-76%的病例伴有大结节背侧的肱骨头塌陷骨折,还有50%病人伴随相连接的关节盂下缘的骨破裂(Bankart损伤)。,后脱位少见,占所有肩关节脱位的2-4%。75%的病例合并前肱骨头塌陷骨折。伴小结节撕脱联合损伤预计占病例的25%,但常常被忽略。,上脱位和下脱位非常少见,下脱位的特殊形式是直立性脱位(由极度外展创伤产生,关节头外旋到关节盂下而肱骨干直立在上方)。,诊断前脱位:疼痛,可见到和触摸到肩峰下塌陷。上臂不同程度外展。手不能放在对侧肩上(Dugas征阳性)
2、。后脱位:疼痛,可见到和触摸到肩峰下塌陷。上臂处于外展位,肩关节活动受限。直立性脱位:上臂外展在头侧。,常见伴发损伤前脱位:肱骨头后方塌陷,不同程度的前唇-囊复合体撕脱,可能还有骨撕脱或关节盂前缘骨折;大结节骨折;40岁以上出现肌腱袖破裂;腋神经损伤,部分臂丛损伤。后脱位:头区前方出现 Hill-Sachs损伤,关节窝区后方出现Bankart损伤。直立性脱位:并发唇囊复合体撕脱的大结节骨折;40岁以上出现肌腱袖破裂。,治疗新鲜脱位复位必须在无痛或麻醉条件下,根据Arlt、Kocher、Hippokrates法进行。20岁时再脱位的概率大约为90%,30岁时再脱位的概率大约为50%。进一步的不同
3、措施:脱位骨折(大结节骨折、唇缘撕脱)进行手术。根据病人工作进行安全的稳定:稳定手术(开放、关节镜)。否则保守治疗:固定2-3周,此时注意肩关节活动。陈旧性脱位主要是在麻醉条件下复位。如果脱位长达数周或数月必须手术复位。,2.肱骨近端,损伤机制相对年轻的老人由强烈的直接损伤引起(跌倒、摩托车事故等)。超过50岁的可以因细微的直接创伤引起或由上肢伸展位跌倒引起。很少由电休克或癫痫大发作引起。轻微创伤引起的病理骨折(MM、转移代谢性疾病。,骨折分类,AO分类法AO分类法区分为3组A组包括关节外骨折,即2段骨折(简单的结节撕脱和外科颈骨折)。B组为2处或3段骨折肩关节脱位的外科颈骨折,一个结节骨折。
4、C3段或4段骨折组包括合并或不合并肩关节脱位的解剖颈骨折。,大结节撕脱11A1 外科颈嵌插11A2 外科颈移位11A3,关节外3段骨折,外科颈嵌入11B1 关节外3段骨折,外科颈处非嵌插骨折11B2 合并肩关节脱位的关节外3段骨折11B3,关节内,轻度移位骨折11C1 关节内脱位骨折11C3 关节内,合并明显移位的嵌插骨折11C2,诊断:疼痛,姿势固定,肩关节活动受限,摩擦音,肿胀,血肿。常见伴发损伤:旋转肌肌袖破裂:活动受限,在复原的方向上主动被动(外展-上抬受损)。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复杂骨折有30%出现损伤),伴有三角肌轻瘫与神经自律性减弱,伴发相应躯体损伤的臂丛后根损伤。血管损伤:大
5、约5%的4段骨折病人出现腋动脉破裂和血栓形成。临床:外周血管搏动减弱,感觉异常,发绀,显著肿胀。慢性合并症:旋前、后动脉血供中断引起的肱骨头坏死。胸壁创伤:在全部4段骨折中出现率为2.5%,外科颈骨折移位伴发气胸和气血胸的胸内损伤罕见。,治疗:,肩关节长期处于固定位(7-10天)关节囊迅速挛缩导致疼痛性肩强直。无论是保守或手术,各种治疗目的是使关节早期活动。没有或很少移位 保守治疗(解剖位置好、肱骨头结节完整的2段骨折)。结节上附着肌束的牵拉可引起骨折块移位。大结节后上方移位对肩峰下产生冲击引起疼痛强直,外展受限,应行手术。具有高度肱骨头坏死危险的骨折:4段高骨折(11C)脱位骨折(11C3)
6、球形骨折(外科颈)(11C)青年人治疗目标是解剖复位。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和骨质破坏,应尽量选用钢丝张力带内固定。,3.肱骨干,损伤机制直接力作用(工业和汽车事故)通过作用于臂的间接外力作用整个上肢的强力旋转,骨折分类,AO分类:简单骨折(12A)2段骨折粉碎骨折(12B)3段骨折,复杂骨折(12C)有2个中间片段有3个中间片段超过3个中间片段诊断疼痛、肿胀、血肿、错位运动受限、闭合/开放骨折常见伴发损伤:桡神经损伤,但横断骨折和粉碎性骨折=90%的神经损伤是可逆的。,治疗,保守治疗:Desault或Gilchrist绷带、Sarmiento吊带手术治疗:开放性骨折、伴发血管或神经损伤、多处创伤
7、病人的骨折和同一肢体联串骨折需要手术稳定。一般使用钢板或闭合性髓内钉。伴有广泛组织损伤的开放性骨折用外固定器进行稳定。病理性骨折肿瘤切除后,可用骨水泥和钢板或髓内内植物固定。可能的并发症:手术后运动时疼痛可能提示不稳定。骨折缝隙、内植物处的骨质溶解,二次内植物移位和骨痂形成提示骨折不稳定。局部红肿及炎症增大,骨折和内植物区骨质溶解是可能感染的放射学征象。4个月后的错位意味着延迟愈合。8个月后的断端硬化提示假关节。对营养不良性假关节,在骨折部位使用钢板或交锁式固定针直到愈合,同时要植骨。,4.肘,骨折AO分类:关节外13A关节内单髁13B关节内双髁13C,上髁骨折:外上髁13A1 干骺端(简单骨
8、折13A2 粉碎骨折A3),关节内单髁 外侧、失状走向13B1 内侧、失状走向13B2 冠状走向13B3,关节内双髁:干骺端和关节简单走向骨折13C1 关节内粉碎骨折13C3 关节内简单骨折、干骺端粉碎骨折13C2,诊断:,疼痛、肿胀、血肿功能受限骨折范围邻近神经的偶发损伤(正中、尺、桡神经)髁上伸展位骨折导致肱动脉损伤,偶发桡神经、尺神经麻痹或断裂。常见伴发损伤:桡骨小头骨折软组织合并损伤:尺神经损伤少见,并发于内上髁骨折、关节内双髁骨折。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少见,因关节外横断骨折肱动脉损伤 经髁和髁上横断骨折引起的非常少见,所有的伸展型骨折可能的并发症:骨折片断坏死或吸收;延迟愈合;因过度
9、负重的情况下局部出现不稳定或因不稳定的内固定刺激形成大量骨痂;内植物断裂;假关节;错位;感染;关节病。,治疗:,保守治疗:石膏夹板 关节桥固定器手术治疗:开放复位和稳定的内固定的目的是重建肱骨远端解剖,减少错位和不稳定性,尽可能早期活动。单髁骨折根据骨折片的大小用螺丝钉或钢板内固定。双髁和髁上骨折用2个钢板分别进行外侧柱和内侧柱的稳定。复杂关节内骨折采用鹰嘴截骨入路尽可能的解剖重建。用张力带进行鹰嘴的内固定。髁上和双髁骨折在明显骨质疏松症的情况下偶尔仅用2对交叉Kirschner针,之后使用石膏夹板固定4-6周。,5.桡骨近端和尺骨近端,损伤机制:在前臂旋前位肘关节伸直的情况下跌倒手着地。力通
10、过桡骨传导至肘,桡骨小头挤压肱骨小头。在内翻或外翻应力的作用下出现颈部、中央塌陷性或粉碎骨折或出现边缘劈裂骨折。肱骨小头可出现骨和软骨的损伤。,骨折分类(AO):,A2和B2累及桡骨小头,而A3、B3和所有的C骨折是桡骨和尺骨联合损伤。关节外骨折21A2桡骨结节撕脱2.1简单桡骨颈骨折2.2桡骨颈粉碎骨折2.3累及关节面的骨折21B2简单骨折2.1无关节面压缩的粉碎骨折2.2有关节面压缩的粉碎骨折,且伴骨折片段移位2.3,按照AO分类的划分:,尺骨和桡骨的关节外骨折21A3尺骨和桡骨简单骨折3.1一骨的简单骨折和另一骨粉碎骨折3.2两骨的粉碎骨折3.3伴有另一骨关节外骨折的一骨关节内骨折21B
11、3尺骨关节内骨折和桡骨关节外骨折3.1尺骨关节外骨折和桡骨关节内简单骨折3.2伴有关节面受累的一骨粉碎骨折3.3,尺骨和桡骨的关节骨折,尺骨和桡骨关节简单骨折21C1-鹰嘴和桡骨小头骨折21C1.1-桡骨小头和冠突骨折21C1.2关节内简单骨折及另一骨关节内粉碎骨折21C2-桡骨小头简单骨折和鹰嘴粉碎骨折21C2.1-桡骨小头粉碎骨折和鹰嘴简单骨折21C2.2,两骨关节内粉碎骨折21C3,两骨的3段骨折21C3.1-尺骨超过3段骨折21C3.2-桡骨超过3段骨折21C3.3,诊断,疼痛、肿胀、血肿、桡骨小头压痛、旋前/旋后疼痛、由于骨折移位引起旋前/旋后受限骨性伴发损伤在增强的直接或间接力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骨折 脱位 诊断 治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9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