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ppt
《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章 饱和碳原子上的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分子中的任何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都可称之为取代反应。根据反应底物的结构和进攻试剂的性质可分为三种类型:亲核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一.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亲核取代反应的通式:,底物为中性,亲核试剂带着一对孤对电子:,底物为中性,亲核试剂带有负电荷:,底物带有正电荷,亲核试剂带有孤对电子:,底物带有正电荷,亲核试剂带有负电荷:,二.反应机理,1.单分子亲核取代(SN 1)反应机理,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正碳离子的生成:,第二步 亲核试剂进攻正碳离子:,第一步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例如:二苯基氯甲烷在丙酮的水解反应:
2、,按SN 1 机理进行反应的体系:叔卤代烷及其衍生物和被共轭体系稳定的仲卤代烃及其衍生物,例如:氯代叔丁烷在丙酮的水解反应:,按SN 1 机理进行反应的体系:叔卤代烷及其衍生物和被共轭体系稳定的仲卤代烃及其衍生物,2.双分子亲核取代(SN 2)反应机理,动力学研究表明:此类亲核取代反应的速率与底物的浓度和试剂的浓度同时相关:,二级反应,新键的形成与旧键的断裂是同时发生的,旧键断裂时所需的能量,是由新键形成所放出的能量提供的。,S N 2 反应机理:,在过渡态中,亲核试剂的孤对电子所占有的轨道与中心碳原子的 p轨道交盖的程度与离去基团与中心碳原子的 p轨道的交盖程度相同,按 SN 2 机理进行的
3、底物特征:,不被共轭体系稳定的伯、仲卤代烷及其衍生物,3.离子对机理,介于SN1 与 SN2 之间的机理,建立在SN1机理基础之上。,底物解离成正碳离子是经几步完成的,形成不同的离子对:,解离的正负离子形成紧密的离子对,整个离子对 被溶剂化。,溶剂介入离子对后,正负离子被溶剂隔开,形成溶剂分隔离子对。,离子完全被溶剂包围,形成溶剂化的自由离子。,三个阶段:,亲核试剂可以进攻四种状态的底物,从而得到不同的产物。,4.分子内亲核反应机理(SNi),有些反应,如醇和SOCl2作用生成氯代烃,该反应的立体化学特征是a-碳构型保持,不同于SN1和SN2反应,从而提出反应是在分子内进行的,即分子内亲核取代
4、反应。,氯代亚磺酸烷基酯分解为氯代烷的反应是两步进行的,第一步与SN1机理相似,生成离子对中间体。,第二步是离去基团的一部分从正面进攻C+,其结果构型保持。,支持这一机理的根据是:光活性的2-辛醇与SOCl2分别在乙醚和吡啶中进行反应,前者得到的产物构型保持,后者的产物构型翻转。,以乙醚为溶剂,其极性弱,在醇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氯代亚磺酸烷基酯和氯化氢后,大部分的氯化氢逸出,在取代反应一步,Cl来自氯代亚磺酸烷基酯的分解,同样因为乙醚的极性弱,不利于电荷的分离,在离子对中,Cl带着一对电子从正面进攻烷基正离子,得到构型保持的产物。,然而以吡啶为溶剂,醇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的氯化氢会与吡啶发生酸碱反
5、应而生成盐,从而使Cl-游离出来,成为有效的进攻试剂,它从离去基团的背后进攻氯代亚磺酸烷基酯的中心碳原子,发生SN2反应,得到构型翻转的产物。,例:氯甲酸烷基酯受热分解成RCl和CO2同样是分子内亲核取代反应机理。,在某些亲核取代反应中常遇到这样两种情况:实际反应速度比预测反应速度明显增加;反应物手性碳原子在反应前后构型保持不变。而这两种情况的发生,常常是因为在离去基团的b-位(或更远的位置)有一个带有未共用电子对基团所致,称为邻位参与机制。,5.邻位参与机理,如b-氯代二乙基硫醚的水解比b-氯代二乙基醚快10000倍。主要是由于硫与氧相比,其给电子能力和可极化度大许多,C-S键比C-O键的键
6、长长,硫原子具有较强的亲核性。且在b-氯代二乙基硫醚分子中,硫原子处于与反应中心有利的位置,可借助分子内亲核取代形成张力较大的三元环硫鎓离子中间体,它进一步水解开环,生成产物。,如光学活性的a-溴代丙酸在浓NaOH中水解,得到构型转化为主的产物;但在稀NaOH中水解,由于羧基的邻位参与作用,得到构型完全保持的产物。,三.反应的立体化学,反应的立体化学与反应机理相关,(1)SN2机理:,由于试剂从离去基团的背后进攻中心碳原子,所以产物发生构型转化Walden转化。,Nu:,+L-,(R)-(-)-2-辛烷25D=-34.25对映体的纯度=100%,(S)-(-)-2-辛醇25D=-9.90对映体
7、的纯度=100%,(2)SN1机理,试剂从正碳离子的两面进攻中心碳原子,形成一对外消旋产物。,正碳离子越稳定,消旋化程度越大,消旋化,事实上,SN1反应往往也会伴随构型转化产物:,当C+不是足够稳定时,由于L 的屏蔽效应,Nu:从 L 背后进攻中心碳原子的机会增大,故构型转化增多。,光活性的2-辛醇与SOCl2分别在乙醚中进行反应,得到的产物构型保持。,以乙醚为溶剂,其极性弱,在醇与亚硫酰氯反应生成氯代亚磺酸烷基酯和氯化氢后,大部分的氯化氢逸出,在取代反应一步,Cl来自氯代亚磺酸烷基酯的分解,同样因为乙醚的极性弱,不利于电荷的分离,在离子对中,Cl带着一对电子从正面进攻烷基正离子,得到构型保持
8、的产物。,(3)分子内亲核反应机理(SNi),如光学活性的a-溴代丙酸在浓NaOH中水解,得到构型转化为主的产物;但在稀NaOH中水解,由于羧基的邻位参与作用,得到构型完全保持的产物。,(4)邻位参与机理,四.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主要因素是:底物的结构亲核试剂的浓度与反应活性离去基团的性质溶剂效应,1、SN1反应:对于SN1反应,决定反应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底物离解为碳正离子,因此,反应底物离解的难易及离解生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与否,是影响其反应速率的关键因素。,(一)底物结构的影响,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 正碳离子的生成:,第二步 亲核试剂进攻正碳离子:,第一步是决定反应速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饱和 原子 取代 反应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9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