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检查技术.ppt
《颅脑CT检查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颅脑CT检查技术.ppt(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CT检查技术第六节 颅脑CT检查技术,山西运城护理职业学院 常海婷,第六节 颅脑CT检查技术,一、颅脑平扫(一)横断面扫描1.适应证 颅脑外伤、脑肿瘤、脑血管性病变、颅内炎症、先天性畸形及新生儿疾病、脑白质病及脑萎缩、脑积水等。2.扫描注意事项(1)解释说明:检查所需的时间及扫描过程中机器发出的声响。(2)异物处理:摘掉影响摄影的物品(金属发卡、耳环等)。(3)镇静处理:扫描过程需被检者体位保持不动,不能配合者需镇静处理(成人:肌注安定;儿童:水合氯醛)。,3.检查体位和扫描范围体位:被检者仰卧位,头先进,头置于头架中,下颌内收,两外耳孔与检查床面等距;头颅和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中线
2、重合;正中冠状面与扫描定位水平线重合;扫描基线一般取听眦线(听眦线垂直于床面)或根 据被检者情况和诊断需要另定。范围:从扫描基线开始连续向上扫描至头顶;下方应显示颅底各结构,上方应到达顶叶;四周应包括头部皮肤在内。,4.扫描方式和参数(1)扫描基线:听眉线(EML)、听眦线(OML)、听眶线(RBL)。听眉线为扫描基线:清晰显示幕下第四脑室及幕上基底节。听眦线为基线:同时显示三个颅凹。听眶线为基线:层面经过眼窝、颅中凹、颅后凹的上部,但颅前凹、第四脑室及枕大孔未能显示。,听眉线(EML),听眦线(OML),听眶线(RBL),(2)扫描方式及参数采用侧位定位像,非螺旋扫描,层厚、层距510mm,
3、扫描视野250mm,若发现较小病变时,可在病变区加作薄层扫描。也可不做定位扫,直接进行非螺旋轴位扫描,基线对准听眦线行第一层扫描,逐层退床往头顶方向扫完全部颅脑,层厚、层距510mm。,颅脑CT横断面扫描范围,5.图像后处理观察脑组织结构时:窗宽75100Hu,窗位3050Hu。观察颅骨结构时:窗宽15002500Hu,窗位400700Hu。对于颅脑外伤的被检者,常规要求拍摄脑组织窗和骨窗CT片。,脑组织窗和骨窗图像,(二)冠状面扫描1.适应证 当疑有垂体瘤、鞍区占位、颅底病变、小脑病变以及大脑凸面病变时可做冠状面扫描,但已经不是首选的检查方法。2.扫描注意事项 首先应去掉影响摄影的物品(发卡
4、、金属义齿等),告知病人此体位可有不适,要求被检者在检查的过程中,必须保持体位的固定。3.检查体位和范围体位:被检者体位有颏顶位和顶颏位两种,一般顶颏位较常用。范围:颅脑冠状面扫描范围应从额叶到枕叶。鞍区扫描范围应根据蝶鞍 大小而定。,冠状面顶颏位-CT扫描定位线(俯卧),冠状面颏顶位-CT扫描定位线(仰卧),4.扫描方式和参数 均采用头颅侧位定位像,非螺旋扫描。颅脑扫描应倾斜扫描机架使扫描层面尽可能与OML垂直,层厚、层距810mm,FOV200250mm。鞍区扫描应尽可能与蝶鞍后床突平行或与鞍底垂直,层厚、层距13mm,FOV150200mm。5.图像后处理 颅脑冠状面观察条件同常规横断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颅脑 CT 检查 技术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