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行医相关问题.ppt
《非法行医相关问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法行医相关问题.ppt(1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非法行医相关问题分析,2,一、无证行医的相关概念(一)无证行医的法律适用(二)诊疗活动的定义、表现(三)取缔的性质二、执法文书的书写三、非法行医的行刑衔接(一)二者关系(二)司法解释(三)移送中的有关问题,3,一、无证行医的相关概念,(一)无证行医的法律适用无证行医是指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开展诊疗活动的违法行为。根据开办(设置)者分类:1、无证行医者为执业医师 2、无证行医者为法人单位3、无证行医者为其他个人,4,(一)无证行医的法律适用,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
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5,1、无证行医者为执业医师,执业医师法 第十九条第一款 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第三十九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
3、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6,理由,(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特殊法优于一般法原则的适用。执业医师法是专门用来调整医师执业行为的特殊法,是上位法,故医师的执业活动应适用本法;(2)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行为属牵连性违法行为。医师擅自开办医疗机构的目的是行医,其擅自开办医疗机构只是为了达到行医目的采用的一个方法(手段),二者是牵连行为。这一牵连性违法行为同时触犯了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两个法律规范规定的法律后果比较,医师法显然比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法律后果更重。因此,根据牵连性违法
4、行为择一重罚处理原则,对于医师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的,应适用执业医师法。,7,卫生部关于取得医师执业证书的医师在家中擅自诊疗病人造成死亡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428号),根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医师应当在注册的医疗机构内执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医师在家中擅自诊疗病人的行为违反了上述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根据情节轻重,按照执业医师法第三十九条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予以处罚。,8,注意,执业医师法 第十四条 医师经注册后,可以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的医疗、预
5、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第三十九条 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9,2、3、无证行医者为法人单位和其他个人(非医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 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10,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
6、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可以根据情节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11,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 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并处以三千元以下的罚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没收非法所得和药品、器械,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因擅自执业曾受过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二)擅自执业的人员为非卫生技术专业人员;(三)擅自执业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四)给患者造成伤害;(五)使用假药、劣药蒙骗患者;(六)以行医为名骗取患者钱物;(七)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
7、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形。,12,理由,(1)“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是一般违法主体,不应适用特殊法;(2)对开办者和行医者不是同一人的,对行医者可将其作为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第(二)项的法定加重情节来考虑;(3)法律实践中较为可行。,13,卫生部关于对农村非法行医依法监管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监督发2004312号),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诊疗活动,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必须有合适的场所和与开展医疗活动相适应的设施、设备。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为非法行医。医疗机构擅自变更执业地点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处理。,14,卫生部关于对非法采供血液和单采血浆、非
8、法行医专项整治工作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4224号),1.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第四十四条规定予以处罚:(1)使用通过买卖、转让、租借等非法手段获取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2)使用伪造、变造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开展诊疗活动的;(3)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药品经营机构开展诊疗活动的;(4)医疗机构未经批准在登记的执业地点以外开展诊疗活动;(5)非本医疗机构人员或者其他机构承包、承租医疗机构科室或房屋并以该医疗机构名义开展诊疗活动的。,15,卫生部关于对医疗市场监督执法中有关法律适用问题的批复(卫政法发200581号),一、对个人未取得医疗机
9、构执业许可证非法设立诊疗场所进行医疗活动的行为,应当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处罚。,16,无证行医,1、无证行医设置者(医师)执业医师法39条 医师在家中擅自诊疗病人根据2005428号批复;按照执业医师法39条和条例第44条予以处罚2、无证行医设置者(非医师)条例第44条和实施细则第77条 视为无证行医:a.对外承包科室根据2004224号批复第一条第(五)项:依据条例44条与46条分别对承包方与发包方行政处罚 b.对外出租房屋根据2004224号批复第一条第(五)项:依据条例44条与46条分别对承租方和出租方行政处罚 c.医疗机构擅自变更执业地点根据2004312号/20
10、04224号批复;依据条例44条行政处罚 d.个人未经批准设立诊疗场所进行诊疗活动根据200581号批复:依据条例44条行政处罚 e.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布医疗广告根据医疗广告管理办法20条:依据条例第44条予以处罚,17,(二)诊疗活动的定义、表现,诊疗活动:是指通过各种检查,使用药物、器械及手术等方法,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活动。(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第一款),诊疗活动三要素:检查、诊断、治疗,18,卫生部法监司关于对“洁齿”行业如何进行卫生监督的答复,上海市卫生局:你局沪卫法(2000)6号关于“洁齿”行业
11、如何进行卫生监督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洁齿在牙医学中的正式名称为洁治术,主要是通过清除堆积在牙齿上的可致病的牙石与菌斑,消除牙龈的炎症,保持健康的牙龈,达到预防与治疗牙周疾病的目的。洁齿是对牙周疾病的基础治疗,系医疗行为,应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业医师法的有关规定时行监督管理。二000年十一月二十三日,19,卫生部关于农村接生员和乡村医生执业行为相关问题的批复(卫基妇发20042号),四川省卫生厅:卫生部1989年发布的家庭接生常规,对家庭接生的条件、对象、接生准备及接生过程中的程序、用药、各种异常情况的诊断、处理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因此,家庭接生属于医疗行为。二00四年一月二日,20
12、,卫生部关于对使用医疗器械开展理疗活动有关定性问题的批复卫医发2004373号,北京市卫生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规定,“理疗”属于诊疗活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不得开展诊疗活动,否则为非法行医。此复。二00四年十一月十一日,21,卫生部关于对穴位按摩治疗近视等有关问题的批复卫医发2004380号,安徽省卫生厅: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规定,利用药物和穴位按摩治疗近视、弱视等眼部疾病属于诊疗活动范畴。二、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展诊疗活动,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此复。
13、二00四年十一月十六日,22,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医推拿按摩等活动管理中有关问题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545号),一、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在疾病诊断的基础上,按照中医理论和诊疗规范等实施中医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方法,属于医疗活动,必须在医疗机构内进行,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二、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应当由在本机构执业的卫生技术人员实施,不得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开展内此类活动。三、非医疗机构开展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活动,在机构名称、经营项目名称和项目介绍中不得使用“中医”、“医疗”、“治疗”及疾病名称等医疗专门术语,不得宣传治疗作用。,23,卫生部关于刮取口腔粘
14、膜脱落细胞进行疾病易感性基因检测有关问题的批复(卫医函2008114号),上海市卫生局:一、刮取口腔粘膜脱落细胞进行疾病易感性基因检测属于诊断行为,故属于医疗执业行为。二、目前,刮取口腔粘膜脱落细胞进行疾病易感性基因检测尚未列入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卫医发2007180号)。此复。二00八年三月二十九日,24,卫生部关于静脉采血进行隐性血栓检测属于诊疗活动的批复卫医政函2008490号,上海市卫生局: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相关规定,通过静脉采血进行隐性血栓检测,是一种通过检查对疾病作出判断的行为,属于诊疗活动。此复。二00八年十二月一日,25,(三)取缔的性质,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
15、执行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1998第15号)四川省卫生厅:你厅关于在贯彻执行中有关问题的请示(川卫政发1998第012号)收悉。关于在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涉及对行政处罚法有关法律条文的理解问题,我们请示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根据法工委的意见,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26,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1998第15号,根据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开办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取得执业许可证方可行医。执业医师法第39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44条
16、规定:“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这里的“责令其停止执业活动”,应视同为“取缔”。,27,关于对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执行中有关问题的批复卫法监发1998第15号,卫生行政部门对未经批准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违法行为进行取缔,是一种行政强制措施,不是行政处罚,不适用行政处罚法第42条关于听证程序的规定。食品卫生法及其他卫生法律、法规中涉及非法生产经营予以取缔的,请参照本批复执行;此复。卫生部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八日,2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主席令第49号,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第一款 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
17、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29,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主席令第49号,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九条 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3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主席令第49号,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条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设定。尚未制定法律,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
18、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3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主席令第49号,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七条 行政强制措施由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权不得委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可以实施法律、法规规定的与行政处罚权有关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行政机关具备资格的行政执法人员实施,其他人员不得实施。,3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
19、法(主席令第49号,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十八条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实施前须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经批准;(二)由两名以上行政执法人员实施;(三)出示执法身份证件;(四)通知当事人到场;(五)当场告知当事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救济途径;(六)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七)制作现场笔录;(八)现场笔录由当事人和行政执法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当事人拒绝的,在笔录中予以注明;(九)当事人不到场的,邀请见证人到场,由见证人和行政执法人员在现场笔录上签名或者盖章;(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程序。,3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主席令第
20、49号,2012年1月1日起施行),第二十七条 行政机关采取查封、扣押措施后,应当及时查清事实,在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对违法事实清楚,依法应当没收的非法财物予以没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销毁的,依法销毁;应当解除查封、扣押的,作出解除查封、扣押的决定。,第二十五条 查封、扣押的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34,二、执法文书的书写,35,36,一、案件受理记录,案件受理记录作为内部工作文书,一般不对外,其作用是记录无证行医违法行为案件线索。,37,首部应记录案件来源、案发单位(人)、受理时间,正文应记录无证行医违法行为案情摘要,尾部为经办人处理意见及负责人意见,首部,正文,尾部,
21、38,无证行医违法案件来源,在卫生监督管理中发现的;,卫生机构检测报告的;,社会举报的;,上级卫生行政机关交办、下级卫生行政机关报请或有关部门移送的。,根据案件来源不同,尽可能详细了解并填写当事人个人信息,以及无证行医违法情况,包括当事人姓名、性别、民族、联系方式等,重点记录无证行医违法行为时间、地点、人物及情节后果等,其中投诉举报办理记录可作为原始材料一并归档。,39,二、立案报告,立案报告作为内部工作文书,一般不对外。,40,首部,首部应记录:当事人、案件来源、受理时间、发案时间、发案地点,正文,正文应记录:案情摘要、经办人意见,尾部,尾部应记录:负责人审批意见,41,要点:首部填写应注意
22、与案件受理记录内容衔接。案情摘要应当围绕卫生行政部门受理无证行医案件符合立案条件而展开,具体在无证行医违法案件中,要简要描述当事人无证行医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性质和程度等,经办人意见要指明当事人违反医疗法律、法规、规章的名称和具体条款,提出立案建议。立案必须符合卫生行政处罚程序第十五条规定。,42,三、现场检查笔录,现场检查笔录属于证据类执法文书,是重要的直接证据,在无证行医案件中经查证属实后,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要求客观实录,不加评论,应该用纪实、叙述的写作手法来记录检查的情况,切忌在笔录中作评论、推断;应贴近案情,详略得当。在无证行医案件查处现场主要确认无证行医的违法事实,尤其
23、要对药械总体方位、摆放、数量、包装标签等加以描述。现场检查笔录要注重与询问笔录、照片、录像等相关证据相互印证,形成证据链。,43,正文记录要素:行医场所描述:简要描述环境、外观、方位地点、室内布局,可以与现场照片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诊疗行为描述:现场如有患者,则详细记录患者正在接受诊疗的情况(拍照并制作询问笔录);对现场发现的药品(注明方位尤其注意是否有假药劣药)、器械、医疗废物、处方、收据、登记本、标牌、证照、广告宣传等进行记录(拍照、登记保全)。行医资质描述:记录行医人(单位)是否能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如能提供,需拍照并详细记录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上显示的内容;记录行医人是否能提供行医资
24、质情况,如能提供,需拍照并详细记录有关资质信息。,被检查人对笔录内容无异议的,就要让被检查人逐页在笔录页末“被检查人阅后签名”上方的空白处写上“以上笔录属实”,并签名确认。,44,现场检查笔录书写五要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取证现场检查笔录四种不能记:1、没有亲眼看到的不能记;2、分析判断的不能记;3、群众举报的不能记;4、管理相对人所讲的不能记。,45,46,四、询问笔录,询问笔录是指卫生行政执法人员在无证行医案件调查过程中,为查明事实、收集证据,而向无证行医者、患者、房东、邻居等案件知情人调查询问时所作的笔录,属于证据类法律文书,在查处案件中是重要的证据之一。要点:询问要有2名以上卫生
25、监督员共同进行,事先要针对无证行医案件中不同被询问对象,确定询问要点。现场有患者的首先要询问患者,尽可能询问2人以上,患者年龄不足18周岁的应询问陪同人员。询问笔录的时间、内容等不能有逻辑错误,询问过程中不得使用威胁等形式。,47,四、询问笔录,询问内容应当包括被询问人提供的与案件有关的全部情况。由于询问笔录必须当场制作,因此,要求调查人员必须熟悉案情,事先准备询问提纲。询问时应首先核实被询问人身份的基本要素。其次是重点围绕违法事实涉及问题进行询问,主要查清违法主体的基本情况,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违法的过程、手段,涉及的物品、违法所得,违法的原因、动机、目的及造成的危害后果等,为准确认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非法 行医 相关 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88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