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doc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doc(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The way to grow is to know how to shut up and work hard, to be low-key and humble, to learn to be strong, and to be the person you want to be in every cherished day.勤学乐观天天向上(页眉可删)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 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1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材分析】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教学目标】知识目
2、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二、讲授新内容板书:第1课繁盛一
3、时的隋朝1、南北重归统一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2.隋朝的统一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
4、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板书:(581589618)1隋朝统一的原因2隋朝统一的意义提问:看图隋朝的疆域四至。(相当于现在中国除去内蒙西藏的领土大小。南边到越南,东边到朝鲜交接,北边到内蒙南边,西边到新疆以西。)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杰出皇帝。领导完成祖国南北方的重新统一。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三、大运河的开通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时间:公元605年。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
5、天津、北京)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3.开运河的意义四、隋朝的覆灭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18年,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板书设计】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
6、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1隋朝统一的原因2隋朝统一的意义3.隋朝初年经济繁荣1表现:人口、垦田、粮食2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二、大运河的开通1.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六省)2.时间:公元605年3.开运河的原因(目的)4.开运河的意义三、隋朝的覆灭618年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2第2课 贞观之治【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唐朝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本课的重点是“贞观之治”。唐朝是我国历少有的封建盛世。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的开明思想和政治远见,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是罕见的。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
7、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贞观之治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建立、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统治等基本史实,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二帝的开明思想及其开明政策,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一定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做出恰当的
8、评价。对于初中学,他们评价一个人物,往往会带有感情色彩,从“好”或“坏”出发,而不能客观地分析,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掌握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即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看他对历史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任务作出恰当的评价。【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回忆隋朝的繁盛,然后思考“为什么如此繁盛的隋朝很快就灭亡了”,使学生理解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化了社会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在农民起义过程中,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一、唐朝的建立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
9、城:长安出示唐朝疆域图,强调唐朝长安城的位置。二、贞观之治出示材料:贞观十八年(644年),太宗又谓曰:“汝(指太子李治)知舟乎?”对曰:“不知。”曰:“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贞观政要教戒太子诸王学生讨论这段话的含义及从中可以得到的结论:由于唐太宗对君民关系认识较为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贞观年间,他的治国政策和措施就是依据这一思想而制定的。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盛世出现的表现:4.盛世出现的原
10、因:过渡:在唐朝历出现了我国的一位女皇帝,大家知道是谁吗?三、女皇帝武则天介绍武则天经历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最后,引用郭沫若对其统治评价的话:“政启开元,治宏贞观。”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小结:唐太宗、武则天都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唐朝的繁荣强盛,对他们的统治应给予肯定。【板书设计】一、唐朝的建立时间:618年开国皇帝:唐高祖都城:长安二、贞观之治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吸取隋亡的教训2.贞观之治的表现: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方面3.盛世出现的表现:4.盛世出现的原因:三、女皇武则天1
11、.武则天的措施:一是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二是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三是科举制的发展,四是设北庭都护。2.不足:用酷吏,滥杀无辜,修寺庙。人教版历史下册教学设计范例3新文化运动教学目标分析:知识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掌握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分析,指导学生从历史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与影响,从而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阅读书中有关白话文的材料,培养学生对于历史新事物的鉴别和理解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陈独秀蔡元培、等人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
12、神和先锋作用,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使命(2)感受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她的两面旗帜就是“民主”与“科学”,新时代的青年必须增强民主与科学意义。教学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教学难点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矛头对准孔教?一、导入20世纪初期,在北大的讲坛上出现一种奇怪的现象。既有从海外归来的、西装革履的大力宣传新思想的进步人士;也有拖着长辫子、身穿马褂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遗老,他们相互抨击对方的思想观点,出现了激烈的思想冲突。通过这次思想交锋,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新思想,中国出现了第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今天我们学习了“新文化运动
13、”,大家就会有所了解。二、授课过程(一)、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学生们回忆一下辛亥革命的成果是什么?(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师:中华民国成立后,从西方传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受到知识阶层,尤其是青年学生的欢迎。(学生活动: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一小节的内容,了解新文化运动的背景是什么?)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国家支持袁世凯称帝;袁世凯死了之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动荡局面之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给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侵略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时机。面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革命任务,先进的中国人继续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强调: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领域里的延续。)2、经济方
14、面: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就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3、思想文化方面: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成果之后,利用人们失望的情绪来诋毁民主共和,妄图使人们相信只有尊孔复古才能救中国,为其复辟大造舆论。于是中外反动势力大搞尊孔复古,重谈“三纲五常”,使思想界乌烟瘴气,但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观念深入人心,袁世凯的行为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于是他们以西方的民权、平等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为武器在思想领域里向封建思想发起猛烈地冲击,新文化运动兴起。(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学生活动:结合课文了解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具体
15、情况如何?结合小字,了解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学生回答后,老师评价点拨。)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2、前期的指导思想:民权、平等、达尔文的进化论3、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蔡元培先生的主要思想:“思想自由”:实质是让新思想能在北大得以传播;“兼容并包”:鼓励新思想的倡导者占领封建文化的阵地。正是由于蔡元培先生的这种进步的思想,使北大成为当时中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学府,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北大里,在新青年这个主要阵地中,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了要以新文化取代封建旧文化,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下边我们来学习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历史 下册 教学 设计 范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