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防静电讲义.ppt
《防雷防静电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雷防静电讲义.ppt(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防雷防静电讲义,普什安全环保监督管理部李宁,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00,工程建设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24号,国家标准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由国家机械工业局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2000 年10月1日起施行,原规范中相应的条文同时废止。现予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000年8月24日,修订内容为第三章第334条;第六章全部条文,第334条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防直击雷接地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并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在共用接地装置与埋地金属管道
2、相连的情况下,接地装置宜围绕建筑物敷设成环形接地体。,第二章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条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要求分为三类。遇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第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
3、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4、,第条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5、;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第三章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三章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条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防雷电波侵入的措施。第条 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置与其它设施和建筑物内人员无法隔离的情况下,应采取等电位连接。,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一、应装设独立避雷针或架空避雷线(网),使被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大于5m5m或6m4m(一类防雷建筑)。二、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
6、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三、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电缆等金属物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3m.四、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金属屋面周边每隔1824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
7、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五、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屋内接地干线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的连接,不应少于两处。第条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雷电波侵入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低压线路宜全线采用电缆直接埋地敷设,在入户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二、架空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埋地或地沟内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与防雷
8、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三、当建筑物高于30m时,尚应采取以下防侧击的措施:1从30m起每隔不大于6m沿建筑物四周设水平避雷带并与引下线相连;230m及以上外墙上的栏杆、门窗等较大的金属物与防雷装置连接。,在电源引人的总配电箱处宜装设过电压保护器。第条 当树木高于建筑物且不在接闪器保护范围之内时,树木与建筑物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5m。,防雷击电磁脉冲,第612条 一个信息系统是否需要防雷击电磁脉冲,应在完成直接、间接损失评估和建设、维护投资预测后认真分析综合考虑,做到安全、适用、经济。第613条 在设有信息系统的建筑物需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情况下,当该建筑物没有装设防直击雷装置和不处于其它建筑物或物体
9、的保护范围内时,宜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采取防直击雷的防雷措施。在要考虑屏蔽的情况下,防直击雷接闪器宜采用避雷网。,说明 防雷击电磁脉冲是在建筑物遭受直接雷击或附近遭雷击的情况下,线路和设备防过电流和过电压,即防在上述情况下产生的电涌(Surge)。若建筑物已按防雷分类列入第一、二或三类防雷建筑物,它们已设有防直击雷装置。在不属于第一、二或三类防雷建筑物的情况下,用滚球半径60m的球体在所涉及的建筑物四周及上方滚动,当不触及该建筑物时,它即处在其它建筑物或物体的保护范围内;反之,则不处于其保护范围内。,第614条 在工程的设计阶段不知道信息系统的规模和具体位置的情况下,若预计将来会有信息系统,应在
10、设计时将建筑物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配电的保护接地系统等与防雷装置组成一个共用接地系统,并应在一些合适的地方预埋等电位连接板。说明 现在许多建筑物工程,在建设初期甚至建成后,仍不知其用途。许多是供出租用的。由于防,雷击电磁脉冲的措施中,建筑物的自然屏蔽物和各种金属物以及其与以后安装的设备之间的等电位连接是很重要的,若建筑物施工完成后,要回过来实现本条所规定的措施是很难的。这些措施实现后,以后只要合理选用和安装SPD以及做符合要求的等电位连接,整个措施就完善了,做起来也较容易。,屏蔽、接地和等电位连接的要求,所有与建筑物组合在一起的大尺寸金属件都应等电位连
11、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但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避雷针及其接地装置除外。在需要保护的空间内,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双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中文词条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录B滚球法英文词条名:B.0.1 按照滚球法,单支避雷针(按闪器)的保护范围应按下列方法确定:1 当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滚球半径(HR)时(图),避雷针在被保护物高度的XX,平面上的保护半径和在地面上的保护半径可按下列公式确定:(1)D为电击距离,它取决于被保护物的级别,对于、类保护对象,D的值分别为20m,4
12、5m,60m。(2)h为防雷器顶端到被保护平面的高度。(3)L=V*T,通常情况V=106m/s.Rp=2Dh-h2+L(2D+L),GB12158-200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静电导体static conductor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小于或等于1106m(即电导率等于或大于110-6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小于1107的固体表面。静电亚导体static sub-conductor在任何条件下,体电阻率大于1106m,小于11010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大于1107,小于11011的固体表面。,3.3静电非导体static non-conductor在任何条件下,导体电阻率大于或等于
13、11010m(即电导率小于或等于110-10Sm)的物料及表面电阻率等于或大于11011固体表面。3.4最小点燃能量minimum ignition energy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影响物质点燃的各种因素均处于最敏感的条件,点燃该物质所需的最小电气能量。,间接接地indirect static earthing 为使金属以外的静电导体、静电亚导体进行静电接地,将其表面的局部或全部与接地的金属体紧密相接的一种接地方式。爆炸危险场所explosion endangered places 爆炸性混合物(气体及粉尘)出现的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预防措施的场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防雷 静电 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8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