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doc
《《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f I work hard and persist, I will be able to succeed.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 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学习游子吟,了解诗意。2、理解游子吟一诗所表达的情感。3、朗读、背诵、默写游子吟发展目标:在阅读中领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时重难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诗意。2、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2、搜集有关写母爱的诗、文。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简介作者。2、揭示课题。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吟:一种诗体的名称,本课为“吟咏”。二、检查预习情况。1、自由读诗句,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
2、同桌互读,并纠错。3、抽读,大家评。三、指导朗读。1、老师范读,让学生画出节奏。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四、学诗。1、让学生对照注释,了解诗句大意。2、同桌(或小组内)交流。3、抽学诗讲解诗句意思,其余的可以补充。五、欣赏诗歌。1、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然后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2、说说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六、背诵诗歌。七、延伸。将自己搜集的写母爱的诗、文,朗诵给大家听。八、老师总结。九、作业。1、抄写、背诵游子吟。2、完成课后思考题。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认识7个生字,会写6个字。交流识字方法。2、从诗中受到启发,学习感受母亲的爱,并学习关心自己的
3、母亲,在家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语言的精练,喜欢读古诗。教学准备学生:观察母亲的言行,感受母亲对儿女的爱。教师:生字卡片,朗读录音,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好妈妈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学习生词,朗读并背诵古诗,感受母亲对儿女的关爱,能关爱自己的父母。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歌曲,引出课题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非常熟悉的歌,你们想不想听呢?放世上只有妈妈好。师:是的,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的确,这份爱让我们刻骨铭心,不尽感激。2、揭示课题: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唐代诗人孟郊写的一首歌颂母爱的诗游子吟。(板书:游子吟)游子:古人
4、把离家在外的人叫“游子”。“吟”是诗歌的一种形式。二、合作学习,初读古诗师:请孩子们自由地读古诗。1、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初读古诗。2、学习小组长拿卡片,让其他同学读。同学间相互纠正字音的落实情况。3、抽生读古诗。师相机范读。三、再读古诗,读出韵味1、学生自读古诗。师:在读中,大家一定明白了不少问题,愿意互相说一说吗?(可以同桌讲,也可以小组说,谁认为自己说得好还可以站起来说。)2、自己在哪些地方不懂,提出来。体会“寸草心”“三春晖”。四、观察图景,感悟古诗1、学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多媒体课件展示:夜深了,油灯下,母亲还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1)师:你看到了
5、什么?(母亲灯下缝衣服)(2)母亲此时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表达,从多方面感知母亲对儿子的爱)(3)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2、学习“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多媒体课件展示。静景:阳光下,路边生机勃勃的小草。动景: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师:第二天清早,太阳出来了,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此时,母亲会说些什么呢?孟郊的感受是什么呢?(学生自由说)师:孟郊抚摸着身上的衣服,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不就像这春天里太阳的光辉吗?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板书: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师:在这里,作者把母亲对自己的恩情和太阳对春
6、草的恩情相比,表达了作者对母爱难以回报的感叹,让我们把对父母的愧疚,对父母的热爱融入自己的朗读中。五、读议释疑,体会古诗1、学生齐读古诗。2、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这首诗,看谁读得。(找伙伴读、找老师读、自己读、男女生对读、表演读。)3、老师有一位朋友,他非常喜欢这首诗,还配了音乐,你们想听听吗?再次投映图景,播放课文配乐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真正体会慈母对儿女的深情,激发孩子们对母亲的热爱之情。4、老师从你的语言和动作中感受到了你们就是孟郊,谁来吟咏这首诗?(指名吟诗)你觉得他吟得怎么样?5、看着同学们吟得这样好,老师也想读一读,好吗?读完后给我评评。六、自学古诗,再现创新师:
7、孩子们,你们真棒!这首诗用简洁直白的语言,给我们展示了慈母不辞辛苦,为临行的孩儿飞针走线的细节,让我们感受到了母亲对儿子的无限关心和爱护。这样的母亲怎不值得我们深情赞颂?你的妈妈关心你吗?怎样关心的呢?(学生自由说)师:既然你的妈妈那么关心你,那么爱你,你该怎样对待你妈妈呢?(学生自由说)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好妈妈,再现图景(雨天接“我”回家,深夜送“我”上医院;妈妈下班累了,“我”端上热茶,给妈妈揉肩)七、指导书写1、教师在田字格里范写一遍生字(提示:注意笔画笔顺)。2、师:“归”、“临”分别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呢?(感知左右结构的字)3、师:“密”、“游”由哪些部分组成?(感知上中下、左中右
8、结构的字)“迟”呢?(半包围结构的字)4、口头扩词练习。八、课堂练习1、抄写生字。2、朗读、背诵古诗。九、课外延伸拓展1、把这首诗的意思讲给爸爸、妈妈听。2、尝试读一读另一首诗。晨起缝破衣郑燮晨起缝破衣,针线不成行。母年七十四,眼昏手又僵。装绵苦欲厚,用线苦欲长。线长衣缝紧,绵厚耐雪霜。装成令儿暖,母衣单薄凉。不衣逆母情,衣之情内伤。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3【活动目标】1、初步理解古诗的主要含义,学习按照古诗的韵律、节奏朗诵。2、感受古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学会体贴、孝敬母亲,激发心中热爱母亲的情感。【活动准备】游子吟视频,游子吟背景图,歌曲游子吟。【活动过程】一、听故事游子吟,渗透古诗意境。
9、1、听故事引题从前唐朝有个诗人叫孟郊,有一次,他要出远门了,他的母亲忙着给他缝制着衣裳,夜深了,母亲还在油灯下一针针一线线地逢着,她想,儿子这次出远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第二天清早,母亲把孟郊送到村外,她望着儿子说;“郊儿,你可要早点回来呀。”孟郊听了不住地点头,他看到母亲的头上又多了几根白发,眼睛湿润了,孟郊无摸着身上的衣裳,注视着那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象春天里太阳的光辉,沐浴着阳光的小草,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太阳的恩情啊。母亲的爱孟郊永远铭记在心理,就在他五十岁那年写成一首的古诗叫游子吟。2、提问理解古诗意境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都干了什么事情?古诗的题目叫什么?是谁写
10、的?二、借助视频、古诗新唱,初步欣赏、理解古诗。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古诗,把握古诗的韵律、节奏,请幼儿欣赏。提问:你在古诗里听到了什么?(老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完整的诗句回应)2、借助视频再次欣赏古诗,熟悉理解古诗。帮助幼儿理解“游子、寸草、三春晖”等词语的含义,幼儿尝试跟念古诗。3、欣赏古诗新唱游子吟,帮助记忆古诗内容。三、通过朗诵古诗游子吟,进一步理解古诗。1、根据图片,引导幼儿完整朗诵古诗。2、请个别、分组、集体等朗诵形式进行朗诵表演。3、根据图片,教师给幼儿解释古诗游子吟的意思。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孟郊写的,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
11、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四、联系生活,情感迁移。1、情感迁移,师幼互动,幼儿说说母亲关心自己的事情以及自己帮母亲做什么。2、结束语:晚上,小朋友可以把古诗作为礼物朗诵给妈妈听,并向妈妈说:“妈妈您辛苦了,谢谢妈妈”等话语表达对妈妈的爱。附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活动反思】本次期中开课是开展古诗教学,我选择的是游子吟,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乐意欣赏古诗游子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母子情意,大概理解游子吟的意思,从而教育幼儿从小学会体贴,孝敬父母,懂得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
12、恩,我在活动过程我首先对古诗的理解上做到胸有成竹,深透了解古诗内涵,然后设计适合自己班的教学方法,用故事的形式让幼儿了解古诗游子吟诗中意思及作者的表达的母爱思想感情。用欣赏古诗游子吟的情感,诵读游子吟,然后师生互动说说母亲的关爱及自己以后怎样报达母亲。通过活动,使幼儿进一步知道母亲的母爱是伟大的,任何力量都替代不了的。教育幼儿长大以后一定要好好报达母亲。活动中对于多媒体的有效运用还值得深入去挖掘,对于如何让幼儿理解古诗也是有待改进。游子吟德育渗透教学设计4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的含义,了解母亲的辛苦和对孩子的慈爱之情。2、感受故事的凝练,能够按照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有感情地进行朗诵。3、增进浓厚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游子吟 游子 德育 渗透 教学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