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的管理与实践.ppt
《车间的管理与实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的管理与实践.ppt(16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车间的管理与实践,第一讲、车间管理人员定位职责,1、车间是企业的生产作业单元,车间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产品“质量、成本、交货期”各项指标的完成,伴随着微利时代的到来和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的今天,车间管理在企业中将扮演愈加重要的角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水平,适应当前严峻形势的需要,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难题。,2、车间生产现场如何有效发现问题,持续改进?很多事情需要依靠下属和同级部门共同努力,可是经常是出了问题后,人人相互推脱,害怕承担责任,事情一误再误,如何有效的与他人沟通和协调,如何激发下属的主动性和责任心?是车间主任日常管理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第一讲、车间管理人员定位职责,3、我们每天总感到忙
2、忙碌碌,工作做了不少,管理还是理不出头绪,好象“东一榔头、有时生产过程不稳定,有时机器故障和产品质量问题常常发生,又好像“按下葫芦瓢起来”。,第一讲、车间管理人员定位职责,第一讲、车间管理人员定位职责,4、车间主任既要带领车间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又要有效地管理生产现场的进度、质量、成本和人员。如何进行车间管理和生产过程控制,如何协同其他部门共同处理现场的各种问题。怎样才能当好车间主任,对车间实施最有效的管理与控制,是摆在每个车间主任的难题。,是车间管理的设计者、领导者、组织实施者,是企业与员工联系的联络者,是上级指令、指示的传达贯彻执行者,是车间组织绩效的负责者,第一讲、车间管理人员定位职责,是
3、企业发展战略的践行者,1,2,3,1,4,5,看管型车间(保障型)-循环呼吸系统,保全型车间(辅助型)-神经免疫系统,操作型车间(运转型)-四肢骨骼系统,综合型车间(服务型)-,第一讲、车间管理人员定位职责,生产型车间(制造型)-消化吸收系统,1,2,3,1,4,5,第二讲、车间三大标准,1、工作标准、(1)原则:以设定的具体工作岗位从事的具体工作为准星进行制定。(2)明确工作内容,即告诉员工,我在这个岗位上,要干哪些事情。(3)明确职责和权利。(4)明确考核-告诉员工:干什么?,第二讲、三大标准,2、技术标准、(1)定义:技术标准是指重复性的技术事项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规定。(2)分类:技术标
4、准分为基础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工艺标准、检测试验方法标准,及安全、卫生、环保标准等。,第二讲、三大标准,2、技术标准、(3)技术标准有三个方面的特点:a、拳头企业形成的标准。各个企业通过向标准组织提供各自的技术和专利,形成一个个产品的技术标准;b、产品的标准的一致性。企业产品的生产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进行,所有的产品通过统一的标准,设备之间可以互联互通,这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销售产品;c、技术共享。标准组织内的企业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共享彼此的专利技术。,第二讲、三大标准,2、技术标准、(4)车间层面更加关注的是员工实际使用具体操作、动作、行为的操控标准。-告诉员工: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第二讲、三
5、大标准,3、管理标准、(1)定义:标准规定的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规定、办法、流程等即为管理标准。(2)制定标准“3化”原则-规范化、体系化、指标化,管理标准090906.doc,第二讲、三大标准,3、管理标准、(3)内涵:一般有“生产管理、设备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本管理、民主管理、事故管理、绩效管理-(4)注意两个必须:一是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二是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符合车间实际状况-告诉员工干好了怎么样,干不好怎么样?,管理标准090906.doc,第三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一、车间管理具体分类:,管理分类doc,生产 设备 质量 安环 成本,事故 人员 民主-,第三讲:如何提
6、升车间管理,l,二、状态分析1、员工的状态:价值观、凝聚力、执行力、向上力、学习力、自我管理力-。2、制度的状态:制度是否完善、流程是否合理、标准是否具体、执行是否准确、管理是否到位-。3、主业的状态:指标、安全、技术、管理-,第三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l,三、原因查找:(1)制度、标准是否有良好的制度(有标准、有度、有效、)。(2)员工训练员工是企业的核心,员工素质的高低是通过训练提升的,某种程度上讲是由管理者决定,但最终员工执行力决定成败(谁执行、谁控制、谁的责任)。(3)员工活力(学习力)员工处于观望、等待、依赖的阶段,(学习力需要有目的性、动力、激励机制、持续性)。,第三讲:如何提升车
7、间管理,l,(4)员工对主业的责任感?(员工的问题吗?下属的问题吗?我们的问题)。(5)车间对员工服务、指导?(管理的连贯性、持久性、改善机制由谁去决定)。(6)方向、目标?(员工、下属不知道努力的方向)。(7)员工实际利益需求的定位?(经济价值、自身价值、社会价值)。,第三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四、明确方向1、管理: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来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上级的任务,而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则是车间领导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2、方向目标与工作:并不是有了工作才有方向目标,而是相反,有了目标才能确定每个人的工作。”,第三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3、车间领导:车间领
8、导的工作中首先要制定目标,决定目标应该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应该做些什么?其次,车间领导从事组织工作应包括:分析所需的各项活动、决定和关系;对工作进行分类,把工作划分成各项可以管理的活动,又进一步把这些活动划分成各项可以管理的作业;把这些单位和作业组成为一个组织结构;选择人员来管理这些单位并执行这些作业。再次,车间领导从事激励和信息交流工作。还有是测量、评价。最后,一个管理人员要培养人,包括他自己。,第三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管理分类doc,五、抓紧行动:1、完善制度与机制2、改善心智模式3、搭建学习平台4、搭建现场运用技能提升平台5、搭建精准操作平台6、搭建创新超越平台-,第三讲:如何提升
9、车间管理,六、车间主任工作的重点和重点关注思考的几个问题1、车间主任要对车间要有一个认真的分析、深刻的剖析找出车间管理提升的突破口。2、车间主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经常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寻求和研究车间管理的指导理论3、要有正确的理论(理念)作指导-心中要有一盏灯,第三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4、要构建车间共同愿景5、要有明确的车间指标体系6、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车间文化7、车间工作的“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8、如何才能使员工“一次作对、次次作对”9、如何抓好员工的“操作”(精准操作)10、要主动推行TNPM,11、构建车间绩效评价体系12、提升员工的“人力资本”13、要持续不断的制定流程、完善流
10、程、优化流程14、要持续不断的制定标准、完善标准、优化标准15、要为员工搭建展示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平台16、要持续不断的为员工创造学习氛围17、实施情智管理不断的挖掘员工的潜能18、实施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第三讲:如何提升车间管理,第四讲车间管理提升案例剖析,某钢厂天车车间,有职工203人、天车38台,担负着炼钢生产系统个区域,个作业环节的物料吊运任务,是炼钢厂设备最多、操作跨度最大、危险因素最多、不可控因素最多的车间。,创和谐车间的探索与实践,车间情况简介,车 间 主 要 任 务,创建和谐车间是提高炼钢生产效率与企业快速发展和谐统一的需要,创建和谐车间是推进天车本质安全与企业整体
11、安全和谐统一的需要,创建和谐车间是推动车间管理水平提高与践行企业文化和谐统一的需要,1,2,3,一、创和谐车间的背景,1、以“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创建和谐车间的思想统领2、以“零缺陷”理论和“自我实现”激励理论作为创建和谐车间的理论基础3、以“精准、高效、和谐”发展战略作为 创建和谐车间的行为准则,二、和谐车间的理论指导,“和”左边一个“禾”字旁,意为禾苗粮食 右边一个“口”字旁,意为人之口嘴 连起来为:人人有“食”吃,即为“和”。,“谐“左边一个“言”字旁,意为言语说话 右边一个“皆”字旁,意为“都”“大家”等 连起来为:大家都可以说话,人人都有话说为“谐”,“和谐”“人人有饭吃,大家都有发言
12、权,即为”和谐“,字面上的“和谐”之道,+,=,(一)和谐车间的定义,和谐车间是以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统领,以“精益生产、零缺陷”为基点,以优化流程、细化标准形成的刚性管理为基础,以情智投入和文化建设形成的柔性管理为保障,通过实施精准操作、精密点检和绩效评价,实现“一次做对、次次做对”;通过提升人力资本,培育团队精神,形成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打造出“操作一钩准,设备运行稳,管理无缺位”的特色品牌团队。,三、和谐车间的定义和内涵,(二)和谐车间的内涵,“和谐”是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氛围,是集不同而获得的高层次上的动态平衡;“精准”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和严密准确的行为过程,是意识和行为
13、的良好状态;“高效”是精准过程产生的效果,是和谐的有机组成部分,没有精准就没有高效,也不会形成和谐。精准、高效是形成和谐的必要条件,和谐是精准、高效的必然归宿,是“刚性”与“柔性的动态平衡。(下页框图),精准,高效,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和 谐,必然归宿,三、和谐车间的定义和内涵,三、和谐车间的定义和内涵,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和谐之根基,1,管理提升,激活人力,和谐之支撑,2,创新创效,实现和谐之动力,3,(二)和谐车间的内涵,三、和谐车间的定义和内涵,刚柔并济、动态平衡是创建和谐车间的灵魂,4,“人人融洽、车人合一、配合默契、行(为)规(章)一致”是和谐车间重要标志,5,精益生产、零缺陷是创建
14、和谐车间的基点,6,(二)和谐车间的内涵,三、和谐车间的定义和内涵,1、“人人融洽、人机合一、配合默契、行(为)规(章)一 致”是和谐车间重要标志。2、工作的“零缺陷”是创建和谐车间的基点。3、管理的刚柔并济、动态平衡是创建和谐车间的灵魂和动力支撑。,(二)和谐车间的内涵,三、和谐车间的定义和内涵,车间愿景构建与提升,精准操控保转炉准时冶炼 高效链接保铸机恒速拉钢 落实责任保制度落地生根 和谐管理保团队同荣共赢,共同愿景,车间工作目标,“4零”:行为0违章,操作0不良,生产0停滞,设备0故障“3不”: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伤害,“1完成”:完成炼钢生产物料吊运任务“1专多”:培养一岗
15、多能全流程天车工,工作目标(4311),目标,(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精管设备,刚性的制度是构建和谐车间的根基。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制度建设,促进职工与设备的“车人合一”,促进职工的工作行为与炼钢生产环各项规章制度相符合,达到“行规一致”,实现4311之目标。(见右框图),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改进提升+构建多层次点检维护体系,优化流程细化标准开展劳动竞赛推广优秀方法,建立绩效评价体 系,精准操作,绩效评价,精管设备,(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1、实施精准操控,为实现“行规一致”提供技术保证,零缺陷告诉我们按程
16、序操作是保证安全的基础,也是把我们的吊运工作“一次做对”的真正诀窍。,优化565工艺吊运流程,操 作 5 不 离,细化标准,促“行规一致”,随着炼钢生产工艺结构不断优化和天车运行效率的不断提高,需要我们不断地对各类操作技术标准进行补充完善。2008年,我们根据炼钢生产形势和天车运行出现的新变化,凝智慧、齐动手,对操作技术标准进行了完善、更新。细化了天车作业7大重点环节的63项操控标准,全新制定了天车作业重点环节操控标准,使天车操作更具标准化、制度化、长效化。为引导职工加强日常操作过程的自我控制,增强职工对炼钢生产组织模式不断变化的适应能力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制度保障。,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
17、,细化操作标准,对列队上岗、上下天车、操作运行等每一个操作节点进行写实分析,制定出明确的操作技术标准;根据生产现场情况,对物料吊运操作工艺流程进行分解,以秒为单位确定各环节运行时间,制定工艺链接时间控制目标标准。,细化标准,促“行规一致”,车间积极发动职工对现场工作的每一个节点进行写实分析,发挥职工自主工作的积极性,新制订和完善了更为明细的操作技术标准、操作时间标准、废钢配斗标准、操作应急预案标准等6大类122项标准,为职工的工作行为打下了标准化基础,促进了“行规一致”。,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车间持续开展“33455”步进台阶劳动竞赛,每日一统计,每月一总结,每季一考评。极大地调动了
18、职工的精准操作积极性。(参见下页框图),车间通过设立创新创效奖,推动职工对操作中的“绝招、绝活”进行总结提炼。“大车零位滑行法”“磁吊精准配斗法”等12项优秀操作法,通过推广,提高了吊运精准度,上下配合更加默契。,职工在车间支持下自发成立了“磁吊精准配斗”、“减少电机烧损”等技术攻关小组,使技术难题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解决。,全方位促进行规一致多管齐下 狠抓落实,开展劳动竞赛,推广优秀操作法,成立攻关小组,强化“一钩准”,车间通过设立精准操作奖、开辟专门场地等工作,引导职工开阔眼界,借鉴经验,勤学苦练,练就“一钩准”的硬功夫,使“天车运行稳、吊运一钩准”成为操作新亮点。,多管齐下 狠抓落实 全方位
19、促进行规一致,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1)创新设备管理方式,大力改善设备性能,天车主梁加型加固,提高承载能力和安全系数,(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精细点检是指特别关注重点、关注细节、关注安全装置,善于捕捉第一感觉,更多地采用科技手段,并渗透于日常操作和交接班工作,拓展到与专业检修人员联合实施的无缝隙、无边界点检。,(2)构建多层次设备点检维护体系,(一)狠抓刚性的
20、“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推行TNPM,实施“4+1”精细点检 推行由“日常点检、包机点检、专项点检、联合点检和问题揭示”组成的,“4点1揭”设备精细点检模式,加大了设备点检的覆盖范围、点检频次,增大了点检力度,强化了与电工、钳工之间的协同作战能力,完善了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了职工点检设备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实现了“车人合一”。,(2)构建多层次设备点检维护体系,(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车人合一”是天车的重要
21、特点,没有完好的设备做基础,“一钩准、钩钩准”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此,我们强调搞好设备的重要性,通过实施精细点检,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与检修,努力创造人与设备的自然和谐,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使设备隐患发现更加准确,信息反馈更加顺畅,问题处理更加及时。,四、创和谐车间的做法,(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夯实和谐之根基,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3.精细点检的实施,按程序工作是一次做对的基本要求,严格按程序操作可以防错、防漏、防忘,这是任何人都应养成的良好习惯,它可帮你省心、省事、省时,按照逻辑的因果关系一次做对。,细化点检标准:,对A、B、C3类天车点检标准进行了细化,形
22、成了56项226条。该标准量化、具体、特别关注细节重点。(如 A类天车键部位点检标准)。,“6”字点检隐患现:车间根据职工多年的点检经验总结了“闻、看、听、摸、测、试”。“4”张卡片来串联:即设备日常点检卡片、A类设备点检卡片、设备检修申报卡、设备检修服务跟踪卡片,用4张卡片串联整个过程。,实施了设备点检646处理程序,“6”项处理不漏项:为了将精细点检落到实处,车间设立了六项处理。(设备检修台帐、电机更换台帐、钢丝绳更换台帐、吊具检查台帐、传动装置检查更换台帐、车间考核台帐)。形成了:实施点检协调处理效果评价考核奖励信息反馈“五位一体”的闭环管理方法。,把39部天车分配到各个班组,成立包机组
23、,设立包机激励。按照设备点检保养标准,每月组织两次检查,把检查评比结果,作为是否全额发放包机奖的主要依据。对职工点检发现隐患和 及时处理隐患,给予奖 励,提高员工积极性。,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包机点检奖励标准,(2)构建多层次设备点检维护体系,(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及时掌握设备信息,提高问题处理效率 车间引导职工完善了对设备信息卡片、台帐的填制。各区域工长和值班调度长根据职工上报的设备信息卡片中反馈的信息及时掌握设备运行的最新情况,做好相应的检查、协调、处理工作,将可能造成事故发生的各种隐患
24、以最快速度消除,最大程度地减少和杜绝了设备出现非计划停机或事故对炼钢生产的影响。,(2)构建多层次设备点检维护体系,(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开展问题追溯问责,推动实现预知维修为实现设备预知维修,最大限度地提高职工,特别是包机人、专检人的主观能动性,车间实施了设备问题追溯问责制度和包机设备问题预知预控制度,通过建立专门的设备问题追溯分析台帐和包机设备预知预控台帐,对设备隐患和问题的出现,进行较为有效地预测与控制,许多隐患被消灭在了萌芽状态,确保了设备稳定、高效运行。,职工初培禹作为设备专检人,点
25、检设备一丝不苟,他运用多种工具、多种方式先后6次发现天车钢丝绳断丝较多和车轮裂纹等隐患。09年2月18职工隗洪建通过精心点检发现加料2#天车主钩160Kw电机转子轴窜动约10mm,避免了电机烧损。2008年天车设备故障率由去年同期的0.91下降到0.71;停机1小时以上的较大天车故障由07年的43起降低到08年的21起,降低了51.2%,并杜绝了重大设备事故发生。,(2)构建多层次设备点检维护体系,(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制度建设,夯实和谐之根基,四、和谐车间管理与实践的做法,2、精管设备,为“车人合一”奠定坚实基础,3、完善绩效评价体系,推进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一)狠抓刚性的“两精一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车间 管理 实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5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