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萃取食品.ppt
《超临界萃取食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临界萃取食品.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十一 章 超临界萃取食品,一、超临界萃取食品的概念,液、气两相呈平衡状态的点。,临 界 点,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的PT性质,临界状态,指其气态与液态共存的一种边缘状态,在临界温度下气体被液化的最低压力,临界压力(Pc),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的PT性质,临界温度(Tc),能被液化的最高温度,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的PT性质,超临界流体,指超过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的状态,介于气态和液态之间,兼有气体和液体的某些物理性状。,临界温度:即能被液化的最高温度,临界压力:即在临界温度下气体被液化的最低压力,超临界流体特性溶解度: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着流体相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超临界流体具有较高的类似液体的密度和
2、溶解度。传递性质超临界流体是一种低黏度、高扩散系数易流动的相,所以能又快又深渗透到包含被萃取物质的固相中去其热传导性大大超过浓缩气体,基本与其液体在同一数量级能溶于液相,从而降低与之相平衡的液相黏度和表面张力,并提高平衡液相的扩散系数,有利于传质在临界点附近时超临界流体的热传导性对压力变化很敏感,超临界流体的选定(关键)分为极性和非极性溶剂具备条件:化学稳定性,对设备无腐蚀性;临界温度不能太低或太高,最好在室温或操作温度附近;操作温度应低于被萃取溶质的分解或变质温度;临界压力不能太高;选择性好;溶解度高;萃取溶剂容易获取且价格便宜。如食品工业中常用CO2(还无毒无臭安全)超临界流体的选择性提高
3、溶剂选择性的基本原则:操作温度应和超临界流体的临界温度相接近,超临界流体应和待分离溶质的化学性质接近夹带剂(改性剂/共溶剂)在纯流体中加入少量与被萃取物质亲和力强的组分以提高其对被萃取组分的选择性和溶解度。,利用超临界流体作为溶剂,在超临界区内,与待分离混合物中的溶质具有异常相平衡行为和传递性能,且对溶质溶解能力随压力和温度改变而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变动这一特性而达到溶质分离。,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临界萃取食品,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的PT性质,二、超临界萃取食品的发展简史,1822年,发现超临界现象1879年发现超临界流体有特别强的溶解能力1943年,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诞生20世纪60年代,超临界装
4、置出现,开始应用于工业1978年德国HAG公司建立了世界第一套工业化超临界流体萃取装置(脱咖啡因),标志超临界流体萃取食品诞生!近20年迅猛发展,我国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超临界流体技术的开发和研究,初级应用90年代开始推广、产业化,快速发展目前已同国际接轨,三、超临界流体萃取基本原理,利用在超临界点附近温度、压力的微小变化可导致溶质溶解度发生几个数量级的变化,通过控制温度和蒸汽压力,使其有选择性萃取食物中某一组分;由于超临界流体密度和介电常数随密闭体系压力增加而增大,极性增大,可利用程序性的升压有选择性、依次把不同极性、不同沸点和不同相对分子量的成分进行分步萃取;然后借助减压、升温的方法使超
5、临界流体变成普通气体,被萃取物质自动析出,而超临界流体循环使用。,萃取,分离,四、超临界流体萃取主要设备,溶剂压缩机萃取器(核心)温度及压力控制系统分离器(通过减压或升温使超临界流体汽化,从而使溶质与超临界溶剂分离的装置),五、超临界流体萃取工艺流程,常规(控压法)(广泛)控温法(少用)适用于:溶解度对温度变化敏感,且不易热分解的物质吸附法等温等压下,溶剂在萃取器中萃取溶质,然后借助吸附材料来吸附萃取液中的溶剂。超临界CO2流体精馏流程,固体物料、得到多为混合物,脂溶性液体分离、对萃取混合物分离,C,D,B,通过控制系统压力,改变溶质溶解度以达到分离目的适用于:从固体物质中萃取脂溶性和热不稳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界 萃取 食品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5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