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心规划定位、招商管理及万达案例解析(凯德).ppt
《购物中心规划定位、招商管理及万达案例解析(凯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购物中心规划定位、招商管理及万达案例解析(凯德).ppt(17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购物中心规划定位、招商管理及万达案例解析,1,中国北京,王 锐,20120317-18,目录,第一讲:商业地产发展的概念第二讲:论购物中心规划、招商、营运三者间的关系第三讲:浅谈购物中心的规划设计第四讲:第三代万达广场步行街业态规划指引第五讲:万达广场开业招商工作管控要点第六讲: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2,3,第一讲:商业地产的发展概述,现代商业地产的起源,严格说来,美国是现代大型购物中心的诞生地,其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由西尔斯罗巴克(Sears,Robuck&Co)公司所规划建造的许多独立的商店街,它们远离市中心,处于城市边缘地带,具有初步的整体规划,同时附设了免费的停车场,这也是
2、现代购物中心的雏型。而被视为大型购物中心鼻祖的,是土地建筑商人尼克斯于20年代中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所规划兴建的Country Club Plaza,其目的在于提供住宅区内居民一个可以享受消费服务的场所,具有统一管理的商店承租户、特定而远离道路的停车空间,以及全面统一的管理策略,而这些特色,都成为日后大型购物中心所遵循的基本规范。,中国商业地产的发展,中国的购物中心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在经济较发达的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陆续发展起来。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项目:深圳的友谊城 广州的天河城 上海的港汇广场,商业地产产品的类型:,购物中心 商业街 城市综合体,万达商业地产的发展历程:,2002-
3、2003第一代-单体店2004-2005第二代-组合店2006开始的第三代-综合体,购物中心的三种属性,1、购物中心具有商业属性。这一点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因为购物中心是以零售业态为主,与餐饮、娱乐、休闲、服务等多种业态组合在一起的产品。商业属性是购物中心的外在表现形式。,购物中心的三种属性,2、购物中心具有地产属性。购物中心从土地竞拍、规划设计、开发报建到建造施工管理等都是属于地产的范畴。因此,购物中心本质上具有地产属性。地产属性是购物中心的载体。,购物中心的三种属性,3、购物中心具有金融属性。购物中心是一种金融产品。购物中心的开发过程是从“融资”到“开发经营”到“再融资”的过程。开发商不仅可
4、以源源不断地从购物中心的经营过程中获取现金流,还可以通过物业的持有和经营带来增值而获得更高的资本回报。金融属性才是购物中心的核心。,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困难,1、购物中心的开发需要依靠规模经济效应,而土地资源的稀缺和投资规模以及成本的大幅上升,增加了开发商资金的压力和投资的风险。,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困难,2、国内购物中心开发商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没有充足的资本和资金链的保障,购物中心开发商很难持续发展。,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困难,3、购物中心开发商因规划、定位、业态组合、招商、经营方面的理论、经验和能力不足,增加了购物中心的经营风险。有些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导致彻底失败。,购物中心发展过
5、程中的困难,4、由于商户的资源以及商户的连锁发展能力有限,使得购物中心的招商困难,并且容易造成千店一面,而缺乏竞争优势。,购物中心发展过程中的困难,5、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了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和水平的提升。由于人才短缺带来的人力成本的提高,也增加了商业地产经营的风险。,中国商业地产发展的现状,发展水平尚未达到饱和状态规划布局不合理和不均衡造成了饱和的假象井喷式爆发带来企业之间竞争的恶化未来3-5年市场面临重新洗牌,商业地产企业应具备的几个基础条件,1、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充足的资金作为 项目运作的保障;2、具备地产开发、营销的丰富经验;3、具备一定的商业资源积累;4、有较完善的地产开发和商业运
6、作体系;5、有专业的、稳定的团队操盘。,购物中心的选址,1、城市区位2、交通条件3、经济发展水平4、城市整体规划5、人口分布及结构6、用地性质7、用地指标8、财务测算,第二讲:论购物中心规划、招商、营运 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一部分 购物中心的规划,一、购物中心规划的主导者购物中心规划的主导者到底应该是谁?是规划设计院还是经营管理团队?我认为购物中心规划的主导者应该是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团队规划设计院是负责通过设计技术手段将这些需求体现在建筑设计之中。,小结,购物中心的开发商应该先建立经营管理团队,再委托规划设计院进行规划设计;而不是本末倒置的先委托规划设计院设计,再建立经营管理团队。,二、购物中心
7、规划的几点认识,购物中心是由零售、餐饮、娱乐、休闲、服务、健身等多种业态,以主力店、次主力店、小商铺等不同形式组合在一起的集合体。不同的业态在建筑体量和建筑空间上有不同的需求。,购物中心规划的整体性,购物中心无论是在建筑结构上还是在形象上都应该是一个整体,而不应该是简单的多元组合体。购物中心的作用,就是要将多种业态、多种功能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产生关联性的互动作用,使得每种业态和功能的效应都扩展到最大,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综合性效应。这种效应是任何一种单一业态所无法比拟的。只有保持购物中心的整体性,才能真正发挥出购物中心的集聚效应,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和投资回报。,案例一,深圳万象城,其中的
8、主力店就有芮欧百货、顺电、华润超市精品店、华纳影城、运动100和真冰溜冰场六家主力店。华润超市在地下一层,芮欧百货是一至三层,华纳影城和运动100在三层,顺电和溜冰场在四层。这些主力店都没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而且都是和步行街小商铺直接连接,和步行街小商铺的结合非常紧密,让消费者在购物时很难察觉到是进入了主力店还是小商铺。合理的规划使人流动线更加合理,整个购物中心基本上没有死角。,购物中心规划的横向性,购物中心应根据消费者的不同购买能力和消费习惯,在进行规划布局时进行横向分布,而不是纵向分布。在同一个楼层,品牌定位或面对的消费者应该在同一个水平上。在整体定位上,从一楼至高楼层,商品档次从高档逐渐
9、降低。在业态布局上,低楼层以承担租金能力强的零售业态为主,适量配置餐饮和配套服务业态;高楼层以承担租金能力较低但能够吸引大量客流的餐饮、娱乐、休闲为主,适量配置零售业态和配套服务业态。,购物中心主力店与步行街的规划布局,购物中心引进主力店的目的和原则是什么?用较低廉的租金,较长的租约年限,较低的租金递增率引进主力店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主力店的经营和集客能力,为购物中心带来人流,达到提升步行街小商铺的生意额,从而达到提高购物中心租金收益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购物中心的规划原则是,将主力店规划布局在购物中心相对人流较少的两端或离主街较远的位置。,购物中心餐饮业态的配套设计,现在的购物中心,餐
10、饮业态都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餐饮业态规划的面积比列也在不断地提高。餐饮业态存在着延时营业的问题,因此需要为餐饮业态设计独立的对外垂直通道。相对应的也会存在安装独立空调系统的问题,主机的安放在设计时就要预留出空间来。,购物中心餐饮业态的配套设计,应该为餐饮商户设计专门的货物运输通道,否则会造成货物运输通道和顾客通道的交叉。餐饮的经营面积扩大,湿垃圾房的配置也要相应增加。还包括外店招和广告位适量配置。,购物中心次主力店的“订单化”,“订单式”地产已经成为了购物中心发展的趋势。但现阶段购物中心的“订单式”模式还仅仅局限于主力店。随着购物中心与次主力店的合作越来越紧密,以及对购物中心研究的不断深入,
11、次主力店的“订单化”也应该逐步纳入规划设计体系。很多购物中心在筹备招商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由于商铺设计的房产技术条件无法满足需求,而导致一些次主力店无法引进的状况发生。也有一些次主力店达成了合作意向,但在进行房产技术对接和装修设计的时候,为了能满足双方的规范要求,而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沟通和协调。,第二部分 购物中心的招商,一、招商的统筹与分工 购物中心的招商工作一般分为主力店、次主力店和步行街小商铺三个层面。这就需要招商工作既要在规划和定位上进行统筹,也要按照专业进行分工。两者的有效结合,才能够令招商工作既具备专业化的优势,又不容易犯本位主义,造成无序竞争而产生内耗。,一、招商的统筹与
12、分工,购物中心的招商工作应该从项目的整体来进行统筹。从项目的整体定位到各个商业业态的组合,从不同业态的定位细分到每个楼层的业态布局都应该遵循统一的原则。经过科学分析获得的定位是整个购物中心招商和日后经营的灵魂。合理的业态组合和规划布局是购物中心成功招商和旺场经营的前提和保障。,一、招商的统筹与分工,从购物中心的成功经验来看,百货主力店是购物中心最重要的主力店之一。引进一家具备较强经营管理能力的百货店能减小购物中心经营的风险性。但是百货店与购物中心小商铺之间存在着商户资源的交叉,在招商时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矛盾如何明确各自的定位,对目标客层进行细分,达到互补的作用,从整体上统筹购物中心的招商工作是化
13、解这一矛盾的必要手段。成功的购物中心通常会将购物中心与主力百货店的定位进行错位。,案例,深圳的万象城就是将高档世界级奢侈品牌规划布局在了购物中心,主力百货店引进的是中高档流行定位的芮欧百货。深圳中信广场则是主力百货店引进的是以经营高档奢侈品牌为主的西武百货,将中高档流行时尚品牌规划布局在了购物中心步行街。,二、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模式,随着上海IFC、正大广场、港汇购物中心和北京大悦城这种类型购物中心的产生,购物中心是否需要主力店成为了业内很多人士探讨的话题。购物中心不一定都是统一的模式,完全可以针对不同的商圈采取不同的组合模式。,二、购物中心的业态组合模式,购物中心的立地交通条件好,商圈客流量
14、大,消费者购买能力强,消费者对流行时尚的认知度高,就应该采取没有主力店,以次主力店和小商铺为主的组合模式。购物中心追求规模经济效应,因此购物中心的建造规模越来越大,项目一般都在城市的非主流商圈,这样的购物中心一般培育期都会比较长。为了缩短培育期,必须尽快吸引客流,打造人气。这种类型的购物中心就需要引进多家自身集客和经营能力都很强的知名主力店。,三、购物中心主力店和小商铺的平衡,在购物中心发展的不同阶段,主力店和小商铺的配比应该寻求一种平衡,既要保持购物中心经营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提升购物中心的租金水平。因此在购物中心建立的初期,为了吸引足够的客流来维持购物中心的经营,必须牺牲大量的面积引进主力店
15、。主力店和小商铺的配比可以为7:3或者6:4。,三、购物中心主力店和小商铺的平衡,随着购物中心的逐步发展和成熟,这个配比应该发生反方向变化。目前行业内关于主力店和小商铺的比例一般是4:6。,四、引进品牌商家和追求经济指标的平衡,购物中心在招商的时候都会遇见这样一个难解的课题,那就是:是引进优质品牌商家,形成符合购物中心定位的理想品牌组合,损失短期租金收益,追求经营的稳定性和长期的租金收益;还是追求短期的租金收益而放弃引进优质品牌商家,导致购物中心品牌定位组合的混乱,而加大长期经营的风险性?,四、引进品牌商家和追求经济指标的平衡,当前大多数购物中心的招商是以引进优质品牌商家为主导思想。这就是为什
16、么现在的购物中心除了采取租赁这种传统的合作方式之外,还导入了百货店通常的合作模式:保底抽成和联合经营。,案例,北京的新光天地 不惜重金引进世界级知名品牌进店合作,虽在初期损失了经济上的利益,但由于定位明确,商品组合合理,顾客满意度高,缩短了项目培育期,打造了整体形象和品质,保障了长期经营的稳定性,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增长。,第三部分 购物中心的营运,购物中心的经营管理者为租户提供的管理服务分为三个层面。最初为购物中心的租户提供的是物业管理服务,这是经营管理的初级阶段;其次是有了规范租户行为标准、服务标准、陈列标准、环境标准等一系列标准制度,对租户进行统一管理服务,这是经营管理的中级阶段;
17、最后是将购物中心视为用主力店、次主力店和小商铺三种不同形式或零售、餐饮、服务、娱乐、休闲等不同业态组合而成的产品进行经营的阶段,这是经营管理的高级阶段。,第三部分 购物中心的营运,企划活动是购物中心营运的手段和形式,也是购物中心营运管理的核心。早期的购物中心由于将小商铺进行销售而无法实现统一营运,只能是为租户提供物业管理和基础的营运管理服务。现在的购物中心开发商更多的是将物业产权自己持有,为了达到物业保值、增值的目标,必须要面对如何经营好购物中心的问题。经营管理团队的工作也要从物业管理和基础营运管理向经营的层面转变。,规划、招商、营运三者的关系,规划就好比是宴请宾客时决定吃什么口味。是粤菜、川
18、菜、日本料理还是韩国烧烤。定好主味口后要计划好冷菜多少道,热菜多少道,主食吃什么,甜点吃什么,喝什么酒水饮料;招商就好比是将海鲜、蔬菜、水果、鸡、鸭、鱼、蛋等原材料按照合理的价格采购回来;营运就好比是大厨师将这些原材料进行搭配,然后煎、炒、炖、炸、煲、煮、焖、涮,再配上油、盐、酱、醋、姜、葱、蒜、辣等调料,最后成为一桌色、香、味俱全,令人大快朵颐的佳肴盛宴。,第三讲:浅谈购物中心的规划设计,购物中心规划设计要点,1、总体规划 2、建筑设计3、外立面设计4、空间设计5、交通动线设计6、景观设计7、照明设计8、装饰设计,迪拜mall,五国购物中心,香港IFC,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
19、,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购物中心的动线设计,购物中心的交通组织,购物中心的交通组织,购物中心的交通组织,购物中心的交通组织,购物中心的交通组织,购物中心的交通组织,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空间设计,购物中心的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的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的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的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的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的外
20、立面设计,购物中心的外立面设计,购物中心的内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内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内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内装设计,购物中心内装设计,购物中心内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内装设计,购物中心内装设计,购物中心内装设计,购物中心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店装设计,购物中心的店装设计,购物中心店装设计,购物中心店装设计,购物中心景观设计,购物中心的景观设计,购物中心的景观设计,购物中心的景观设计,第四讲:第三代万达广场步行街业态规划指引,一、业态分类及面积占比基
21、本原则,万达广场步行街的商业业态分为服装服饰、餐饮、生活配套服务三类。三个业态的面积占比大致为:餐饮面积占比40%-60%;服装服饰面积占比20%30%;生活配套服务面积占比20%-25%。,一、业态分类及面积占比基本原则,在制作规划布局图时,用蓝色表示餐饮业态;用黄色表示服装服饰业态;用红色表示生活配套服务业态。用小方图形标示商铺内厨房预留点位;用小圆圈图形标示商铺内预留上下水点位;用小三角形标示商铺内预留卫生间点位。,二、基本结构、各楼层布局和定位,基本结构根据集团规划研究院的规划设计,第三代的万达广场步行街一般分为三层。总建筑面积在2万至4万平方米,套内租赁面积在1万至2万平方米。,二、
22、基本结构、各楼层布局和定位,各楼层布局及定位一层规划为:品牌服装服饰旗舰店、连锁知名餐饮、生活配套服务(银行、药店、数码产品等);二层规划为:个性特色服装服饰、休闲餐饮、生活配套服务(家居用品、儿童用品、美容美发、儿童早教等);三层规划为:中式正餐、西式快餐、地方特色餐饮、风味小吃、休闲水吧等。,三、商业业态规划指引,各楼层的商品组合可由不同业态进行组合,甚至穿叉布置,但同一楼层的消费客群及消费购买力要尽量保持一致,使客流达成共享。为带动二层的人流和经营,一层的服装服饰旗舰店及连锁知名餐饮可考虑采用一拖二的形式规划,形成一、二层的互动。,三、商业业态规划指引,步行街一层的入口处是客流聚集的地方
23、,但在二、三层相对应的位置一般会成为死角。因此,建议步行街入口处尽量采用一拖二形式布局,或在二、三楼的对应位置规划为知名餐饮或目的性消费很强的品牌店。中厅处是步行街形象展示的重要区域,应规划为知名服装品牌店或咖啡等休闲餐饮为主。,三、商业业态规划指引,考虑到商家的持续经营能力问题,珠宝、男装、儿童、家居、内衣等小业种在布局时,应至少有3-5个品牌集合,形成消费环境。否则必须是品牌知名度高或商品特色突出的品牌店。建筑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下的步行街里,咖啡、中式快餐等不宜数量太多,以最多1-2家为原则;规模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也要适当控制咖啡和中式快餐的占比。,三、商业业态规划指引,业态布局时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购物中心 规划 定位 招商 管理 案例 解析 凯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5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