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ppt
《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货币中性与非中性的争论,一、古典学派的货币中性论,(一)现金交易数量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I.Fisher)。一定期时期内社会所需要的货币总额必定等于同期内参加交易的各种商品和价值总和。MV=PT 由于所有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资料不容易获得,而且人们关注的重点往往也在于国民收入,而不在于总交易量,所以交易议程式通常被写成下面的形式:MV=PY,(二)现金余额数量说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庇古(A.C.Pigou)和罗伯逊。他们认为,人们基于便利和安全动机而保留在手边的现金余额就是货币需求。庇古:罗伯逊:M=KPY 剑桥学派:,二、凯恩斯学派的货
2、币非中性论,(一)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又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所谓流动性偏好,就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不愿持有股票和债券等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凯恩斯认为,人人瓣货币需求由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所共同决定。1.交易动机 个人和企业收入的取得与支出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差,为了保证日常正常的交易和再生产,他们就必须克服这种收入、支出在时间上的不一致所造成的困难,因而就需要经常在手边保留一定的货币余额。,2.预防动机 未来是不确定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常有各种意外的情况出现。为提防有不虞之支出,或有未能预见的有利进货动机,人们除了在手边持有日常
3、交易所需货币之外,还必须再保留一定量的货币余额。3.投机动机 这种为投机目的而持有的货币余额为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交易动机、预防动机两个层面上的货币需求基本与利率无关,而主要取决于收入水平的大小,并且与收入水平同方向变动。用函数式表示为:投机动机层面上的货币需求是当前利率的反函数。其函数式表示为:,两种货币需求函数合并: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另一显著特点就是当利率降至一非常非常低的水平后,货币需求则会变为无限大。,“凯恩斯革命”,凯恩斯的危机理论“三十年代大危机”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灵活偏好规律,消费需求不足
4、,投资需求不足,总需求不足,沈括梦溪笔谈204载,北宋仁宗皇佑二年,江浙严重饥荒,“殍馑枕路”。“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范仲淹“乃纵民竞渡”,己“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监司弹劾:“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范“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凯恩斯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在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
5、来降低利率,通过利率降低诱使投资扩大,进而增加就业,增加产出。但是,扩大货币供给、降低利率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拉动总需求的作用,要受货币需求状况的影响。当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化非常敏感时,增加的货币供给多会被增加的货币需求所吸收,而很难刺激投资,使总需求扩大。当出现“流动性陷阱”时,增加的货币供给则完全被货币需求所吸收,导致货币政策失效。,(二)凯恩斯学派对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1.鲍莫尔模型假设:1、人们有规律地每隔一段时间内取得一定收入T,支出则是连续和均匀的;2、生息资产一律采取短期政府债券的形式;3、每次出售债券与前一次出售时间间隔及每次的出售量C都相等。支出总额为T,每次变现金额为C,每次买
6、卖证券手续费为b,市场利率为i。设X代表持有现金余额的总成本,则有:最小化X,可得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平均余额为:,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易量每增加一个单位,现金需求增加0.5个单位;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现金需求下降0.5个百分点。西方经济学家对鲍莫尔模型的修正大多是围绕着利率变动及交易量变动与交易性货币需求变动的数量关系进行的。美国经济学家布伦纳梅尔泽认为,货币需求对交易量的弹性并不是一个常数,而是一个变数。当交易量变小时,这一弹性箱下限0.5靠近;当交易量变大时,这一弹性箱上限1靠近。美国经济学家米勒和奥尔认为,现金需求对交易量的弹性并不存在一个精确的值,在1/3至2/3之间变化
7、。还有人计算出,交易性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总是低于0.5。,2.托宾的资产选择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发展了希克斯和马柯维茨等人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选择理论。这一理论被认为是对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重要发展。托宾由此将投资者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风险中性者,二风险厌恶者;三是风险偏好者。托宾认为,绝大多数投资者都是风险回避者,风险中立者和风险爱好者都只是极少数。所以,他以回避风险的投资者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假设:1、资产的保存形式不外货币和债券两种;2、持有货币的收益为零(不考虑物价变动),持有债券的风险为债券价格下跌所导致的资本损失;3、现实生活中的绝大多数都属于风险回避着。设投资者所
8、持有的债券数量下限为零,上限为全部资产。假定全部资产是一个给定的量,用Q表示,T表示资产的预期收益,A表示风险总额,u代表每单位债券所包含的风险,r代表债券利率,g代表预期的资本收益,则可列出下列方程组:T=Q(r+g),A=Qu,解此方程组,用去除以消去Q,得T=(r+g/u)A,式说明了预期收益和风险的关系,是下图中投资机会轨迹线OC的方程,r+g/u即投资机会轨迹线的斜率。投资机会轨迹线表示适用于投资者的预期收益与风险组合的市场条件。从理论上说,投资机会轨迹线应有无数条,图中的OC1、OC2表示在不同利率(r1、r2,r2r1)水平下的投资机会轨迹。,风险回避者会不断的调整债券和货币的持
9、有额,直到最后减少一单位债券或最后增加一单位货币所带来的正负效应相同时为止。,三、货币学派的新货币数量说,现代货币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米尔顿弗里德曼(1912-2006年),美国经济学家。1946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任芝加哥大学教授,1967年曾担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兼任美国全国经济研究局研究员;退休后任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1912),其主要著作有实证经济学论文选、消费函数理论、货币稳定方案、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货币最优数量论文集和自由选择等。,(一)影响人们实际持币量的因素 1.总财富。2.财富构成:财富构成即
10、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的构成比例。3.持有货币和持有其他资产的预期收益 4.影响货币需求的其他因素,如对货币的“嗜好”程度等。,(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在分析讨论上述四个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货币需求函数:若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则可得实际货币需求函数:弗里德曼认为,影响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实际上只是恒常收入,即 由于恒常收入的变化是缓慢的,而不像利率那样经常波动,这意味着货币需求及其函数都是稳定的。,(三)弗里德曼货币理论的政策含义:具有高度稳定性的恒久收入对货币需求起主导作用,其他一些易变因素如利率、价格变动率等对货币需求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从总体上看,货币需求函数是稳定的,经过
11、努力,货币需求量是可以测量的,问题的关键只在于,货币当局能否按货币需求量控制货币供应,使货币供应量稳定增长。,弗里德曼的“看不见的手”,“人们本来是出于好意,是为了增进自身的利益。但现在即便是最起劲地鼓吹福利国家的人也不得不承认,结果是令人失望的。在政府活动的领域,正如在市场中一样;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但它的作用正好同斯密的那只手相反:一个人如果一心想通过增加政府的干预来为公众利益服务,那他将受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去增进同他的盘算不相干的私人利益。这一结论将在本书一些章节考察政府行使权力的那些领域时得到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无论是建立安全(第四章)或平等(第五章),或是促进教育(第六章),保护消
12、费者(第七章)或工人(第八章),还是防止通货膨胀和促进就业(第九章),总之,在政府行使权力的一切领域,都证明了这一点。”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罗斯弗里德曼: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自由选择导言。,货币需求函数简化:M/PF(Y,r)。弗里德曼计算出美国18671960年这段时期利息率每增加或减少1,人们对真实货币的需求只减少或增加0.155,他计算出,美国18691957年这段时期,真实国民收入每增长1,人们的真实货币需求将相应增加1.394,货币流通速度降低0.8。后来的研究表明,即使考虑到恒常收入效应,货币需求对利率通常也是敏感的。长期的统计研究表明利率表动对企业的投资具有重大影响,利率波动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货币 中性 争论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5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