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课件第八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课件第八章.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一、财政平衡的概念p373 财政平衡是指国家预算收支在量上的对比关系,按我国的计算口径,是指当年的收支对比而言。,第一节 财政平衡,对财政平衡的理解,(一)财政平衡是一种相对平衡稳固平衡:财政结余/财政收入3%基本平衡:财政赤字/财政收入3%完全平衡:财政结余或赤字/财政收入2%,对财政平衡的理解,(二)财政平衡是静态平衡又是动态平衡1、看财政平衡有一个年度之间的衔接问题2、财政收支之间存在一定的时滞,二、财政平衡三种形态,(一)稳定平衡:总量平衡,结构平衡(二)脆弱平衡:总量平衡,结构不平衡(三)虚假平衡:账面平衡,实际不平衡、传统体制下由于统购包销制度,形成虚假
2、收入抵减真实支出的平衡2、当前体制下,主要表现为财政挂账和企业挂账,三、财政平衡的计算口径,(一)对赤字的理解 预算赤字 决算赤字 赤字财政,(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p376,1、小口径赤字:又称“硬赤字”计算公式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2、大口径赤字:又称“软赤字”计算公式 赤字或结余=经常收入经常支出,3、两种不同计算口径的不同p376,债务收入视为正常收入 小口径 债务的还本付息视为正常支出 债务本金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大口径 不视为正常收入和支出 利息的支付计入正常支出,(三)不同国家对债务的处理方式p376,1、前苏联和
3、一些发展中国家将公债收入 列为正常的财政收入 2、西方大多数发达国家将债务收入作为 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 3、日本把国债分为建设国债和赤字国债。4、我国1950年发行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1981年发行的国库券以及1993年以来发行的公债均用于弥补赤字,其他年度发行的公债均列入财政收入,四、我国经济中的财政赤字,(一)我国财政赤字是改革和 发展中的赤字 1、支持了国企改革 利改税、减税让利、财政贴息、税前还贷、提高出口退税率、政策性亏损补贴 2、支持了价格体制改革 价格补贴,(二)未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原因,1、有利的社会经济环境奠定了坚定的基础(1)2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实际产出率实际利率,长
4、期赤字可行(2)在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中,赤字动员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闲置资源和能力,不仅提高了产出水平,还增加了货币的需求,而没有通胀的效应(3)政府的管理能力在计划体制下得到培养(4)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易容纳大量的预算赤字,(二)未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原因,2、大规模的财政补贴对平抑物价起了很大的作用3、及时而迅速的政策调整保持了宏观经济稳定 1988年1989年 1993年1995年 1998年2002年 2003年2008年 2008年至今,五、我国财政赤字的弥补形式,(一)增加税收(二)动用历年财政结余(三)发行政府公债(四)财政透支,第二节 财政政策,一、财政政策的概念 p
5、395 财政政策是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一)税收1、特点:无偿性、固定性、强制性2、作用形式:税种、税率、税收优 惠、税收惩罚,二、财政政策工具 P401,(二)公共支出1、特点:立竿见影、社会效应强2、作用形式:支出规模和方向,二、财政政策工具,(三)政府投资1、投资方式:有偿的财政贷款、无偿的财政拨款2、作用形式:投资总量和结构,二、财政政策工具,(四)公债1、特点:有偿性、财政货币政策的联动效应、排挤效应、收入效应2、作用形式:公债发行的总量、种类以及公债偿付利率的高低,二、财政政策工具,三、财政政策的分类p404,(一)根据财
6、政政策调节经济 周期的作用来划分 1、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经济波动 自动发挥稳定作用 经济趋于平稳,2、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汲水政策 补偿政策 医治经济萧条 使用范围 全面干预 只有公共投资 实现工具 公共投资、税收、转移支付等、公共投资不超额 开支额度 收支可超额 民间投资 调整对象 社会有效需求,(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1、扩张性财政政策 社会总需求 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 赤字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二)根据财政政策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2、紧缩性财政政策 社会总需求 又称盈余性财政政策 结余性财政政策,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二)根据财政政策
7、在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3、中性财政政策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社会总需求=社会总供给,四、财政政策效应,(一)财政政策效应的含义 1、财政对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有效作用 2、在财政政策的有效作用下,社会经济作出的反映,(二)四种财政政策效应,1、“内在稳定器”效应 能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状况下自动发生作用,使宏观经济导向稳定。(1)税收:公司所得税、累进的个人所得税(2)政府支出:转移支付、福利救济、失业救济金、最低生活保障等,2、货币效应,()政府投资、公共支出、财政补贴等本身形成一部分社会货币购买力,从而对货币流通形成直接影响。()公债:在总量不变条件下,货币资金的再分配。,3、社会
8、效应,指财政政策的提出和实施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研究财政政策的社会效应,对于检验财政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对于政治的安定和社会秩序的稳定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4、乘数效应,(1)投资或公共 支出乘数效 应,4、乘数效应,(2)税收乘数效应 投资 税收 另一部门收入 需求,4、乘数效应,(3)预算平衡乘数效应 增加 当政府的支出与税收 相等时,减少 扩大 扩大 国民收入的 正好等于政府支出的 减少 减少,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一)货币政策简介 1、概念 p411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调整货币供应的基本方针及其相应的措施。是由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
9、政策等政策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政策体系。,(一)货币政策简介,2、货币政策的核心 是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形成一定的对比关系,进而调节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二)不同的政策组合,1、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2、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3、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4、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一)货币政策简介,3、货币政策的分类 社会总需求 膨胀性 紧缩性 中性,从总量调节出发,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松的财政政策 松的货币政策,税收 政府支出 社会的总需求,法定准备金率 利息率 货币供给规模,可以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紧的财政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税收 政府支出 社会的总需求,法定准备金率 利息率 货币供给规模,可以有效地遏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但可能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紧的财政政策 松的货币政策,税收 政府支出 社会的总需求,法定准备金率 利息率 货币供给规模,可以有效地遏制需求膨胀与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但货币政策过松,也难以制止通货膨胀,松的财政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税收 政府支出 社会的总需求,法定准备金率 利息率 货币供给规模,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地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这种政策组合,会积累起大量的财政赤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5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