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课件第九讲.ppt
《财政学课件第九讲.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课件第九讲.ppt(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国家预算二、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三、预算管理体制概述 四、中国分税制改革,第九讲 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本讲主要阐述国家预算的一般理论,核心问题包括预算管理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以及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具体来说,国家预算和预算管理体制,-掌握国家预算的含义-了解国家预算的分类、原则 预算执行、调整、决算的程序-理解预算管理制度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政府采购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内容-掌握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分税制和转移支付制度的概念-掌握中央和地方之间划分支出范围和税收收入的依据-掌握我国现行分税制的基本内容,一、国家预算,(一)国家预算及其类别(二)国家预算级次
2、及预算管理权限(三)国家预算原则,(一)国家预算及其类别1.国家预算的含义2.国家预算的类别和名称,国家预算是一国政府编制的预算年度内财政收支的平衡计划表,是国家的基本财政计划。它的首要功能是反映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形式上看,国家预算是一个具有法律地位和技术性的文件,是财政年度的预期收入和支出一览表;内容上讲,任何一国的国家预算都应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收入和支出的种类及数量,以及从这些种类和数量上表现出来的收支性质和作用;2)国家机关在处理这些收支问题上的关系以及它们所处的地位和责任;3)在收入和支出的实现上所必须经过的编制、批准、执行、检查等财政过程;4)为实现收支计划的顺利进行而规定的
3、规章制度。,国家预算的类别和名称,以预算形式的差别为依据:单式预算:复式预算:以预算分项支出的安排方式的差别为依据:增量预算:零基预算:,(二)国家预算级次及预算管理权限国家预算级次:有一级政府即有一级财政活动主体,有一级预算。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总预算。我国国家预算级次:国家预算:五级预算:,国家预算管理权限(预算法的核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各级政府的职权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规定各级财政部门的职责,(三)国家预算原则1.公开性2.可靠性3.完整性4.统一性5.年度性,二、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和建设,(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二)编制部门预算(三)
4、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五)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一)推进依法理财,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 1.加强和改善预算编制工作 2.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 3.加强对超收收入使用的监督 4.严格控制不同预算科目之间的资金调剂 5.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二)编制部门预算1.编制部门预算的背景和意义:-按支出性质而不按部门单位编制的影响2.部门预算的内容:-将本部门所属各司局、各基层单位所需各类不同性质的资金,综合为统一平衡的部门预算,财政部只按部门口径统一审核、批复、划拨。,(三)实行政府采购制度1.政府采购制度的含义2.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我国政府采购法的基本内容:1.政府采
5、购法的宗旨和原则2.政府采购当事人3.政府采购方式4.政府采购程序和政府采购合同5.政府采购的对外开放要循序渐进6.财政部门在政府采购中的职责,(四)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1.我国过去国库支付制度及其存在的问题2.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含义3.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思路和措施,(五)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1.什么是“收支两条线”管理2.“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进展及其进一步完善,三、预算管理体制概述,(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一)预算管理体制及其类型1.预算管理体制的内容2.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1.预算管理体制及内容:是处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以及地方财政各级之间的财政关系的
6、基本制度。核心问题是各级预算主体的独立自主程度以及集权和分权的关系问题。是国家预算编制、执行、决算以及实施预算监督的制度依据和法律依据,是财政管理体制的主导环节。,预算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确立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一级政权构成一级主体 据历史记载,我国在夏商周三代就设立了管理支出的“天官冢宰”系统、管理收入的“地官司徒”系统来进行财政管理。清朝初年,总管国家财政的机构称户部,清末改为度支部。民国初年改为财政部。与政府管理体制相适应,目前我国的财政管理机构分为:中央、省、市、县、乡。,预算管理权责的划分-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即确定各级财政以及同级财政各管理部门之间在财政分配和管理上拥有的权限和应
7、负的责任。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权责划分,在我国是以两者行为目标的差异性为基础和前提的,而两者行为目标的差异性又是以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为基础的。,财政收支划分(核心内容)-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依国际经验,政府间财政收支结构的共同现状:收入结构划分以中央政府为主,支出结构的划分则以地方政府为主。即在年度财政收支总量中,划归中央政府掌握的收入要超出其实质性职权范围的一定比例,而地方政府所承担的职责则往往超过其直接收入划分所拥有的财力。收支结构非对称性安排的原因:1)保证中央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主导地位,维护中央政府的权威性;2)公共需要受益范围的区域性,各地企业与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的差别性,由地方政府
8、针对需求提供比中央政府提供更为便利。,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是中央政府为均衡各地方政府的财力状况,协调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对全国整体经济实施宏观调控,将中央掌握的一部分财力转移给地方政府使用的一种调节制度,是财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转移支付制度的目的:一是为地方财政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弥补收支差额,以增强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能力;二是中央政府通过对地方财政的财力补助,使其行为符合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实施要求;三是地方政府提供的某些公共需要或服务具有外溢到其它地区的可能,需鼓励其提供这种公共服务;四是分级财政体制下,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而造成
9、地区间的财政能力相差悬殊,通过转移支付制度的实施,可促进地区间财力状态均衡化;五是中央政府可以利用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国家某些特殊社会目标的实现。,2.预算管理体制的类型:划分依据:财力的集中与分散、财权的集权与分权程度。核心问题是地方预算是否构成一级独立的预算主体。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四种类型 1)高度集中的预算管理体制(5378)2)以中央集权为主,适当下放财权的体制(79-80)3)中央对地方实行多种形式的预算包干体制(80-94)4)建立在分税制基础上的分级预算管理体制(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世界各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二)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简介1.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2.
10、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的要点 第一,一级政权一级预算主体,各级预算相对独立,自求平衡;第二,明确政府职能前提条件下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责(事权),在此基础上再划分各级预算支出职责(财权)范围;第三,收入划分实行分税制;第四,实行转移支付制度进行预算调节;第五,适应各国体制和国情,具有相对稳定性;,世界各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模式 1)联邦制下的预算管理体制-分权型(以美为例)行政上分联邦、州、地方三级,三级之间无上下级隶属关系,各自独立行使宪法赋予的权力。财政管理体制实行彻底的分税制:全国没有统一税法,三级政府各有自己的财税法律,对本级预算实行独立编制、审批、执行的管理制度
11、,各级财政具有完全的独立性。联邦政府主要目标:维护稳定,调整财政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发展良好的宏观环境;州、地方的财政支出:基础设施与教育、文化服务等项目是支出的重点,目标侧重于效益。各级财政收入:联邦税收占总额的59%以上,州政府税收占总额的20%以上;税源的划分上,联邦政府以征个人所得税为主,州政府以征一般销售税为主,地方政府以征财产税为主。,2)中央集权型的预算管理体制(日本)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中央统一领导下,根据事权与财政相结合的原则,实行统一财政预算和分级管理的一种体制模式。日本是中央集权制国家,行政上分为中央、都道府县和市町村三级。在法律上都道府县与市町村是平行的行政机构,其政府财
12、政预算也是平行的关系。通过实行分税制,中央政府集中了全国税收的70%,而地方政府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70%,主要通过中央对地方政府大规模转移支付来实现。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之比为21左右,财政支出之比为11.6左右。,3)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的混合预算管理体制 原来实行以集权为主的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的国家,如法国、日本正逐步向权力分散化发展,出现了寻求集权与分权适度结合的发展态势。目前,法国是这种预算管理体制的代表。法国的政权结构是中央、省和市镇三级。因此,法国实行三级预算管理体制。,2.收支划分的基本理论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或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区分公共需要的层次性的基本标准:-公共需要的受益范
13、围,即受益原则,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原则。全国性公共物品和地方性公共物品-公共需要的层次性:收入(以受益范围为标准)和支出(提供收入来源)的层次性:中央和地方向反,多级预算存在的理论依据都有其共同性,主要是公共需要的层次性和集权与分权的关系,体现在职能原则和受益原则两方面。职能原则 所谓职能原则,就是按照各级政府所执行的特定职能或任务来分配财政工作的原则。财政职能包括稳定职能、分配职能和资源配置职能,要依不同公共产品的受益区域而定。稳定职能一般都由中央财政承担;分配职能也主要由中央政府来执行;资源配置职能一般应由地方政府来执行。,受益原则 一般受益原理:公共产品可以供所有的人享用,但多数公共产品
14、的享用都受到区域性的限制。一般地说,有些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是全国性的(比如国防、太空保险、最高法院等),应由中央政府提供;有些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是地方性的(比如当地的消防队、治安警察和路灯等),须由地方政府来提供。,我们可以用下列图表,表示职能和受益范围 1.私人商品和劳务 2.地方街道公园 3.消防和管理 4.司法系统 5.教育设施 6.国家防务,1,2,3,4,5,6,根据各种公共产品的不同受益范围确定各级政府的职能,并以此为依据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政管理权限,这就是划分各级财政的利益原则。但现实生活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政职能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它们之间存在交错的部分,有些职能事实上是
15、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实施的。这种情况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共有的职能。例如,促进收入的合理分配。二是某项事业或工程属于中央政府职能范围,但出于效率或其他方面的考虑,应由地方政府分头去办,成为事实上的政府职能共有和政府财政责任共负,但以中央为主的局面。三是某项事业或工程属于地方政府职能范围,但由于其成本或效益涉及到其它地方政府管辖地区,应由中央政府帮助协调,联合有关的地方政府协作承担。,2集权与分权关系 公共需要的层次性作为一般标准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一般标准,但各国差别很大,则取决于政治体制和现实国情。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发展史,集权是轴心,分权围绕集权进行调整。恩格斯“集权是国家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政学 课件 第九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5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