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使用与维护.ppt
《计算机使用与维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使用与维护.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计算机的使用与维护,2,组装完计算机的硬件设备,就要使用计算机了。由于计算机是比较精密的设备,所以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需重视保养。只有定期对计算机硬件进行维护,才能保证各种配件的正常运行。如对维护和保养环节不够重视,轻则会影响计算机的正常运行,重则会造成配件的损坏,甚至会将存储在计算机中的重要资料丢失,造成无可换回的损失。,3,计算机的故障种类很多,平时如不注意对计算机进行维护,则易导致问题集中爆发,只好重装系统,既给自己造成损失,又给维修人员添加了许多麻烦。其实,只要平时注意维护,就可以“防患于未然”,确保计算机正常地运作。以延长计算机的寿命。,4,计算机的使用环境,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对于
2、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计算机的元器件,尤其是各种芯片,如果在高温和高湿度下运行,很容易损坏这些元器件。由于计算机内部元器件都是带电工作,因此很容易吸附灰尘。而这些灰尘对日常的使用是有很大妨碍的,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板、卡的短路。,5,在日常使用和维护计算机的过程中,有几个原则问题需要注意:在开机状态下,尽量不要对计算机的硬件设备进行安装、拆卸、移动等工作。拆装、移动、清洁配件的时候,一定要轻拿轻放,不能用力蛮干。绝对禁止把水洒到计算机的配件上,计算机的配件如果沾上水,很容易造成短路而烧毁配件。,6,计算机的清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计算机的各种配件上都会沾上灰尘和其它污垢。计算机内部灰尘过多,会造成
3、种种故障。因此,经常保持计算机内部配件和外部设备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对主机和外围设备的外壳的清洁 用干净的毛巾擦去灰尘即可(如外壳上有污垢,可以使用计算机清洁膏或去污上光剂擦除。)对主机内部板卡的清洁用干布(质地比较柔软的布)或软毛刷(或者软毛笔)擦去灰尘,灰尘较厚的地方可以用棉球蘸无水洒精擦拭,7,电脑的操作与使用时注意事项,1不要频繁地开关机,每次关、开机之间的间隔应不小于30秒。2每隔一定时间应对电脑进行清洁处理,清理的内容,主要是机箱内及电路板上的尘土,软驱的磁头及定位孔,以及光驱中的光头。这些操作应让电脑专家来为你进行。3最好不要在电脑附近吸烟或吃东西。4在增、删电脑的硬件设备时,必
4、须要断掉与市电的连接后,并确认身体不带静电时,才可进行操作。5在接触电路板时,不应用手直接触摸电路板上的铜线及集成电路的引脚,以免人体所带的静电,击坏这些器件。6电脑在加电之后,不应随意地移动和振动电脑,以免由于振动,而造成硬盘表面的划伤,以及意外情况发生,造成不应有的损失。,8,保护硬盘数据的措施,1对于你所使用的机器,必须在手头有一张系统引导盘。2、正确开机(先外设,后主机)和关机断电。3、使用不“保险”的U盘或光盘前,一定要先查毒;4、系统非正常退出或意外断电后,应尽快进行硬盘扫描,及时修复错误。,9,计算机故障的诊断步骤,1、先判断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当启动计算机后系统能进行自检,并
5、能显示自检后的系统配置情况,可以判断主机硬件基本上没问题,故障可能是由软件引起的。这时可以从光盘启动或采用分步执行的方法找出出错原因。如果出现DOS的提示符,则主机硬件故障的可能性更小。,10,2、进一步确定软件引起的故障原因如果是软件原因,则需要进一步确定是操作系统的原因、还是应用软件的原因或是病毒的原因,可以先进行查毒杀毒;也可以先将应用软件删除,然后重新安装;如果还有问题,则可以判断是操作系统的故障,这时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11,3、硬件故障的诊断步骤和方法.硬件故障的诊断步骤当排除软件故障后,就要进一步区分是主机故障还是外部设备的故障。这部分的诊断如下:由表及里 先电源后负载 先外
6、设再主机,12,.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故障诊断出来以后就要具体对其进行处理,因为计算机属于精密的电子仪器,所以对计算机硬件部分的检测要十分小心。清洁法 观察法 交换法 拔插法 比较法 测试法,13,1.清洁法对于使用时间较长的机器,主板、电源、散热风扇、软驱和外设上有很多灰尘,或由于潮湿等原因使接插部位被氧化,引起接触不良,可采用毛刷或强力吹风机清洁,总线槽上扩展板的金手指使用橡皮擦拭,这些方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2.观察法看:观察电脑各个部件的插头或连线是否正确,显卡、声卡、Modem卡、内存条等是否松动或歪斜,有无短路的导体(如螺丝),有无元件烧焦,电路板有无腐蚀等,若电源保险被烧断,可以根据
7、保险管是烧爆、烧黑或一般烧断判断殃及元件的多少。听:电脑启动时喇叭的声音提示(如Award BIOS的主板,“嘟”一声为正常,多声则有故障),硬盘运作的响声(不同品牌的硬盘的声音有所不同),风扇的声音是否正常。摸:用手去触摸CPU、芯片组和显卡主芯片的温度是否非常烫手,用手去感觉芯片是否松动。闻:刚出现问题的机器,如果发出异味,就有短路的可能。,14,3.交换法如果你怀疑某个部件有问题,拆下来,装上在其它机器中运行正常的相同部件,故障解除,说明判断正确,我们常用交换法判断故障的部件有CPU、内存、显卡、声卡、网卡、硬盘等。4.拔插法电脑的很多原因是各组件接触不良,拔插法就是指:逐一拔出总线槽上
8、的扩展卡,如故障解除,说明问题出在刚被拔出的那块卡子上,如拔到只剩下显卡时,故障依然,就可以怀疑问题出现在显卡或主板上,若内存条有多条,也可以采用上述方法。,15,5.比较法同类型的机器,或者安装相同软件环境的机器,它们的设置和运行环境可以相互对比借鉴。6.测试法测试法分为仪器测试和软件测试。利用仪器测试电脑组件上的元件是否被损坏,例如使用插在总线槽上的测试卡检查主板是否正常;软件测试是在显示正常的情况下,使用软件测试电脑部件是否正常,并显示测试报告。电脑故障诊断是一项经验性较强的工作,只有不断观察,不断总结,才能够准确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16,硬盘分区,随着硬盘制造技术
9、的不断更新,硬盘的容量也越来越大可以对硬盘进行分区操作,将一块大容量的硬盘根据需要划分为几个容量较小的分区目前常见的分区格式包括FAT16、FAT32和NTFS等对硬盘进行分区是使用分区软件来进行的。使用最广泛的分区软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Fdisk分区软件,其他还有如Disk Genius、DM、Partition Magic等,这些分区软件各有优缺点,17,分区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是以DOS操作系统为基础建立的分区,它们都属于DOS分区。其他操作系统(如Linux等)为基础建立的分区(如ext、swap等分区格式)是非DOS分区操作系统会对驱动器进行映像,为主分区和逻
10、辑分区分配相应的盘符。主分区的盘符首先被分配,然后再对逻辑分区的盘符进行分配在对硬盘分区时首先应该创建主分区,之后即可创建硬盘的扩展分区,在扩展分区中划分逻辑分区,18,在创建好了硬盘的分区以后,还必须激活硬盘的主分区,否则不能正确地安装操作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查看硬盘分区信息来了解硬盘的分区划分情况。删除磁盘分区的顺序与创建硬盘分区的顺序是完全相反的,即先删除非DOS分区(如果存在),再删除逻辑扩展分区,然后删除扩展分区,最后删除主分区在分区完毕后,就可以对硬盘进行格式化(高级格式化),只有格式化后的硬盘才能够使用硬盘的格式化分为低级格式化和高级格式化两种,19,调整硬盘分区,在对新硬盘分好区后
11、,如果对硬盘分区的大小结构不满意,可将分区删除后再重新分区,但是对一些有重要数据的硬盘,就不能使用这种方法,这时可以采用无损分区的方法来解决。无损分区是利用一些专门工具软件重新调整硬盘的分区表和数据的保存位置,能够实现在改变分区大小时不损坏硬盘的数据。常用的无损分区软件有Partition Magic和Disk Genius等。下面以Disk Genius软件为例来介绍怎样进行无损分区。,20,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硬件包括主机和外设,2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 外 存:软、硬盘、光盘、闪存 网络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系统,软件,外
12、部设备,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硬件,主机,内存,CPU,操作系统:Windows、Unix、Linux语言处理程序:C、Pascal、VB等 实用程序:诊断程序、排错程序等,办公软件包、数据库管理系统,22,软件系统,软件定义所谓软件就是在计算机硬件上运行的各种程序系统和文档资料。它和硬件有密切的联系,没有软件的硬件称为“裸机”,没有任何用处。同样的硬件,配置不同的软件,其功能也大不一样。如DOS与Windows。计算机软件分类: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正版VS.盗版,23,应用程序,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是硬件与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有些软件既可以认为是系统软件,也可以认为是
13、应用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24,系统软件是管理、监控、维护计算机资源(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 程序设计语言 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处理程序 工具软件,系统软件,25,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用户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编制的各种程序。如各种工程计算、模拟过程、辅助设计和管理程序、文字处理和各种图形处理软件等等。,26,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所有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的一组程序,计算机硬件与其它软件的接口用户和计算机的接口,操,统,作,系,27,28,常用操作系统,1.DOSMicrosoft公司研制的配置在PC的操作系统 单用户命令行界面操作系统 从4.0版开始成为支持多任
14、务的操作系统。2.Windows 图形用户界面,Windows 98,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Vista,29,常用操作系统,3.Unix分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服务器/客户机体系4.Linux由UNIX发展而来,源代码开放5.OS/2为PS/2设计的操作系统,用户可自行定制界面 6.Mac OS较好的图形处理能力,主要用在桌面出版和多媒体应用等领域。用在苹果公司的Power Macintosh机及Macintosh一族计算机上,与Windows缺乏较好的兼容性7.Novell Netware 基于文件服务和目录服务的网络操作系统,用
15、于构建局域网。,30,几种常见的操作系统简介世界上每一类、每一种计算机上都配置有操作系统,在巨型机、大型机上的操作系统功能是极其强大的。不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通常接触的还是配置在小型机和微型机上的操作系统,下面我们仅对微型计算机上常用的几种操作系统作以简单介绍。1MS-DOS操作系统 MS-DOS是美国Microsoft公司为IBM PC微型计算机开发的一个单用户、单任务磁盘操作系统。DOS曾经是IBM PC微型计算机及其兼容机上的主流操作系统,风靡一时,虽然现在DOS的辉煌时期已经过去,但处于Wind_ows9x下,DOS仍然举足轻重,要真正用好Window9x,就需要全面了解DOS。MS
16、-DOS的功能有以下三个方面:(1)磁盘文件管理(2)输入输出管理(3)命令处理,31,MS-DOS取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它最初的设计思想正确及追求的目标恰当。作为微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注重“个人”特性,强调使用方便,为用户的上机操作和应用软件开发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DOS是微型计算机上使用最广、很受用户欢迎的一种操作系统,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硬件的飞跃发展和DOS本身存在的限制问题,使得DOS不能适应当今需要,其原因是它具有以下的局限性。(1)内存寻址空间的限制:常规内存仅能使用640KB。(2)缺乏系统保护机制:系统内部机制公开,缺乏系统的自 我保护和安全机制。这
17、也是PC机上计算机病毒泛滥的主 要原因。(3)缺乏对多任务的支持:早期的DOS不是支持“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只是一个单任务的操作系统。,32,2Windows操作系统 遵照用户对操作更方便、直接和灵活的要求,Microsoft公司推出了一种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的新颖的操作系统,称为视窗(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是一系列基于图形界面、多任务操作系统,用户通过窗口直接使用、控制和管理计算机。Windows版本的发展 Windows操作系统是Microsoft公司从1983年开始研制,1985年推出了Windows1.x版本,1987年又推出了Windows2.0版,1990年推
18、出的Windows3.0,在计算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使得微型计算机的操作方法和软件的开发过程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Windows3.0是一个里程碑,它在市场上的成功奠定了Windows操作系统在IBM PC系列微机领域的垄断地位。1992年推出的Windows3.1版、1993年推出的Windows NT和1995年推出的Windows95,更完善了系统的性能,更确立了Windows在IBM-PC系列微机中的主导地位。之后又推出了Windows98、Windows2000、Windows Me、Windows XP、Windows2003、WindowsVista。,33,3UNIX Unix
19、 系统于1969年问世,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最初Unix是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的Bell实验室为DEC公司的小型机PDP-11开发的操作系统。后来,又凭其性能的完善和良好的可移植性,经过不断的发展、演变,并广泛地应用在小型机、超级小型机甚至大型计算机上。从此Unix名扬世界,众多的用户在不同档次的计算机上争先恐后地使用它。,34,由于PC 机硬件性能的提高,Unix操作系统又被移植到微型计算机上。可以说,Unix是在微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中功能最完善,安全性能最好的一种操作系统,它具有以下一些主要的特点:(1)先进完善的系统管理功能。(2)系统内核精悍,便于维护和扩充,核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 使用 维护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3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