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社会因素与健康.ppt
《行为、社会因素与健康.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为、社会因素与健康.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行为、社会因素与健康,公共卫生学院张 贺,行为与健康,主要内容,行为的定义、分类及行为类型介绍 行为与健康的关系 健康促进的定义、策略 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模式,(一)行为的定义、分类,行为即我们的所作所为 严格的定义:行为是具有认知、思维能力、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人,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刺激下,通过内心的判断而发生的一种相对固定的反应,行为的定义,-这种反应可能外显也可能内隐-行为由五个基本要素构成:行为主体、客体、环境、手段、结果 简示:刺激 有机体 行为反应 S O R,行为的定义,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年龄,行为的定义,人类行为的生物性,屈曲性,力量,基本的身体功能,其他,行为的定义,人类行为
2、的社会性,“人不可能生存在真空中”“人生不能无群”,家庭,家庭,学校,工厂,家庭,社区,学校,工厂,家庭,社区,文化、经济、政治因素,学校,工厂,行为的分类,以是否与人们的健康或疾病有关:健康无关行为(用左手吃饭还是右手吃饭?)就医行为 健康相关行为 促进健康行为 日常生活行为:危害健康行为以致病类型为标准:A型、C型行为以是否成瘾为标准:成瘾和非成瘾性行为,常见行为类型简介,一、促进健康行为1.基本健康行为 定义: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益于健康的基本行为。如:合理营养、平衡膳食、积极锻炼、适量睡眠和积极的休息,2.预警行为 定义:指预防事故发生前和事故发生时正确处置的行为。如:使用安全带、溺水、
3、车祸、火灾发生后的自救。,常见行为类型简介,3.保健行为 定义:指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如定期体检、预防接种、及时就诊、遵医嘱服药等。,常见行为类型简介,4.避开环境危害的行为:定义:主动回避生活和工作的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因素的行为。如: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积极应对紧张事件5.戒除不良嗜好:戒除烟、酒、赌博等行为。,二、危害健康行为1.不良生活方式(习惯性行为)2.致病行为模式(A、C型行为)3.不良疾病行为4.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常见行为类型简介,1.习惯性行为定义:就是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行为,又称习惯性行为,是构成生活
4、方式的表观内容。特征:-动力定型:亦即人们在完成行为时不必耗费很多心智和体力。习惯性行为常是非常轻松自如的,有时甚至在无意的状态下进行的。,-潜袭性:长期作用于人,而自己对其危害却一点也不知晓。-累积性:在无意中长年累月完成的。其造成的影响非但不能在短期内消失,而且很容易积累下来,直到最后产生严重后果。,-可塑性:习惯行为对健康影响较轻,每次持续时间也不太长,如能及时中止不良行为,可消除损害健康的源泉。-泛影响性:许多习惯行为对健康影响都无器官特异性,影响范围很广。,常见的不良习惯行为:-不良饮食行为:禁忌或偏爱(妇女产期饮食禁忌、嗜糖、嗜盐)、“食不厌细,脍不厌细”、母乳喂养率低-吸烟行为:
5、我国是吸烟大国,据调查表明,15岁以上男性成人吸烟率是60.01%,每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者为39.75%-缺乏体育锻炼,-酗酒行为:无酒不成宴,不醉不成礼,灌酒之风盛行-失眠:睡眠不能持续或睡眠质量不高。,快速反应:A型行为有什么特征?进攻性 雄心勃勃 竞争性强 一心想到工作 缺乏耐心 时间紧迫感强,2.致病行为模式 A、C型行为 一般A型行为的冠心病发生率、复发率及死亡率比非A型行为者高2倍以上。,快速反应:C型行为有什么特征?内向、善思 安静 被动胆小、善克制 内在行为比外在行为丰富生动,C型行为是一种与肿瘤的发生有关的行为模式,3.不良疾病行为 疾病行为指个体从感知到自身有病到疾病康
6、复全过程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如:疑病、不及时就诊、不遵医嘱。,迷信行为:人们对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不能理解,便想象存在鬼神、上帝、命运等超自然力量在左右人的生命,逐渐产生关于生命的超自然信仰。正因为迷信将疾病归因于超自然的东西,相信迷信的人往往在患病时不去寻求医学的帮助,即明显影响人们求助于迷信方法的治疗。用迷信方法“治病”,延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4.违反社会法律和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不仅直接危害行为者个人健康,又严重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如:吸毒、性乱等行为。,(二)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人的行为既是健康状况的反应,也对健康发生巨大影响。,初级卫生保健 社 区 范 围 行 环生 卫 为 物
7、 生 和 境学 保 生 健 活 因因 方 服 式 素素 务 健 康,1.行为对健康影响的分类:-自我健康影响:主要通过心理(精神)和生物两方面实现。如行为未达目标的心理挫折等造成的不利健康影响;通过行为摄入不利健康的物质,如吸烟、酗酒等。-他人健康影响:个人的行为通过社会感应和心理感应,对他人的心理情绪和社会特性产生影响。个人的行为给环境带来污染。,-环境健康影响:包括群体行为构成的社会风尚、风俗习惯、社会精神面貌等,这些既是群体健康的表现,又会进一步影响个人健康。,行为与健康的关系,2.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危害 不良行为、生活方式成最大“杀手”,行为与健康的关系,胚胎时期 父母吸烟、喝酒:
8、畸形和先天性疾病出生后 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婴幼儿时期 喂养不当、饮食不卫生:营养性 贫血、偻病儿童少年时期 饮食、起居不合理:脊柱弯曲、龋齿、砂眼青少年 朋友的影响,家庭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老年期 生活方式不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糖尿 病等,发发发发发,行为与健康的关系,不及时增减衣服者:易感冒 养鸟、养猫、养狗:动物传染的疾病增多 同性恋、吸毒:艾滋病的传播 白领患糖尿病机会较高:缺乏运动;经常外出用膳;静态活动为主。,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可致癌症(80%):肺癌:长期吸烟与被动吸烟乳腺癌:高脂肪、高热量膳食食管癌:霉菌污染食物、腌制食品胃癌:高盐、烟熏、煎炸及霉菌污染食品大肠癌:长期高脂肪、低
9、纤维膳食宫颈癌:不洁性生活等,3.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好处人类的健康和长寿,40依靠遗传和客观条件,其中15为遗传因素,10为社会因素,8为医疗条件,7为气候条件;60依靠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研究认为,良好的生活方式使年龄在40岁的中年人,其健康程度与20岁的具有不良生活方式的青年人的健康情况几乎相等。,美国加州对6928名成年人进行5.5年追踪观察,结果发现:遵守下列67项健康行为的人群比只遵守03项的人群期望寿命延长11年。,7项生活方式:(1)减少夜生活,每天吃早餐;(2)每天睡眠78小时;(3)一日三餐间不吃零食;(4)保持标准体重;(5)有规律的体育锻炼;(6)不吸烟
10、;(7)不饮酒或少量饮酒。,(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1.倡导(advocacy)2.增权(empowerment)3.协调(mediation),健康促进的五个主要活动领域,1.制定公共政策(健康政策)2.创造支持环境(健康环境)3.加强社区行动(社区行动)4.发展个人技能(健康技能)5.调整服务方向(健康服务),行为改变的理论和模式,行为改变理论的分类按用途分:解释行为的理论行动的理论(指导行为改变的理论),按作用对象来分:个体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健康信念模式、自我效能理论、阶段变化理论人际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群组水平的行为改变理论:社区组织、社区发展理论,(四)行为改变的理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行为 社会 因素 健康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