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囊性变的机理和鉴别.ppt
《股骨头囊性变的机理和鉴别.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股骨头囊性变的机理和鉴别.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股骨头囊性变的发病机理和鉴别,股骨头囊性变,囊性变是对骨组织在影像学上存在局限低密度透光区,类似囊状改变征象的描述。股骨头囊性变是股骨头在影像上存在囊变区。可以存在多种疾病的不同阶段,发生的机理也不完全相同。,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发病机理: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所导致的囊性变是由于股骨头骨内组织缺血坏死后吸收与新骨产生的不平衡所致,囊变区主要为纤维肉芽组织。X线显示整个股骨头多发透亮区,坏死区域距关节面较骨关节炎囊性变远,关节面可由于负重而塌陷。MRI显示典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T1加权像改变为股骨头残存骨骺线,临近或穿越骨骺线的蜿蜒带状低信号区,以及低信号带包绕高信号区或混合信号区。T2加权像可出
2、现双线征。建议的扫描序列为T1及T2加权像,对可疑病灶可另加T2抑脂或短T1反转恢复(STIR)序列。增强MRI对早期股骨头坏死检测特别有效。崔旭,赵德伟,古长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塌陷预测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23(2):193-197.,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股骨头缺血性骨坏死所导致的囊性变发生于距股骨头负重区关节面较远的骨组织(10mm),对应关节面关节软骨存在;股骨头内气体也是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重要征象,气体多出现于塌陷的股骨头内,呈圆形或卵圆形,单纯或与软组织密度结构一起充填于伴高密度硬化边的圆形或类圆形囊腔内。囊腔长径0.5 1.8 cm,多位于股骨头边缘皮质
3、下,偶尔出现于近股骨头中心的病变区边缘部。,退行性骨关节病,出现囊性变的机理:软骨损伤后(1)软骨下骨承压增加并发生反应性成骨(2)软骨下骨亦可发生坏死,加以关节囊内压力增高,滑液渗透到软骨下骨内形成多个小囊状透亮区,大小2 20mm不等,囊内可为粘液样或脂质样物质,也可为疏松纤维组织或蛋白样物质,周围被纤维组织和(或)反应性骨质硬化所包绕。X线片表现为骨性关节面下单发或多发圆形、类圆形透光区,边界清楚,常伴有硬化缘或硬化条带。CT对软骨下囊性变的显示更清楚,为多个或单个低密度骨质缺损区,圆形或类圆形,多有宽窄不一的高密度硬化边围绕,可形成气液平面。MR表现:多呈长T1、长T2液性信号,信号均
4、匀,边缘清楚锐利;囊腔以疏松结缔组织为主时,则呈长T1、略长T2信号;当液体、气体和纤维组织混合存在时,T2W信号明显不均,边界不清。王子轩,刘吉华,曹庆选,等.骨关节解剖与疾病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74-475.,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出现股骨头囊性变时,常会被误诊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臼发育不良性髋关节骨性炎发生于髋臼壁的囊性变较股骨头内的多,且前壁较后壁多;在CT上股骨头囊性变与髋臼囊变相似,也呈多发小囊变或孤立型假囊肿,多发囊变与髋臼硬化带相对应的部位也呈串珠样排列。这种串珠样囊变是髋臼发育不良骨关节病的特点之一;,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出现囊
5、性变的机理:髋关节是人体负重关节,髋臼发育不良时,由于髋臼浅平、倾斜度过大、顶部和前唇短小、股骨头外前上方覆盖不全,使股骨头有向外、向前和近侧移位的倾向。这种三维空间上的异常导致生物力学改变造成关节不稳和有效负荷面积减少,持重中心外移,使应力点过于集中于关节外上方狭小的区域,当该部承受的压力超过关节软骨所能承受的极限时,软骨发生变性、损毁,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硬化和囊变。囊变的病理同退行性骨关节病。,囊性变的鉴别,并非所有的股骨头囊变都是缺血性坏死:原发性髋关节炎和髋臼发育不良性骨关节病均可导致髋臼或股骨头的囊性变,这种囊性变在病理上是滑液沿硬化区骨裂隙长期浸入所致。囊性变边缘光滑清晰,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股骨头 囊性变 机理 鉴别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1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