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学概论-第三章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ppt
《老年学概论-第三章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学概论-第三章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老年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第三章,学习目标:,1.掌握社会老年学的主要代表性理论(七大理论)2.老年学研究设计中使用的基本变量,学习内容:,1.学习并掌握老年学的主要理论,理论的定义、用途、观点、优缺点。2.老年学研究设计中基本变量的年龄、队列和测量时间。,1,2,目 录,老年学的主要理论,老年学的研究方法,一、脱离理论二、活动理论三、连续性理论四、老年亚文化群理论五、年龄分层理论六、相互作用理论七、角色理论,第一节 老年学的主要理论,理论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对于实证发现进行明确解释的构建”,为人们如何去审视和分析研究中所观察到的现象提供一系列的视角。理论的用途是以一种系统的、累积的方式 来“构
2、建知识和理解”,以保证实证发现和已有知识的结合,同时指引人们在未来获取更多的知识。由此可见,理论在科学发展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什么是理论?,从目前老年学的研究和发展来看,许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对于老年学的相关理论并不是太重视,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于实证数据的分析和实证模型的总结工作方面。而忽略了基础的丰富和发展,从而造成了目前老年学“数据丰富,理论匮乏”的局面。,老年学“数据丰富,理论匮乏”的原因,?,生物学理论观点,社会学理论观点,现有的老年学理论,一、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又被称为撤退理论或休闲理论,是老年学提出的第一个主要理论。,脱离理论认为,老年期生活被认为是和中年期生活不同的另一段
3、生活,而不是中年生活的延续。,脱离理论的主要观点:1、老年人身体衰弱,形成了脱离社会的生理基础。2、脱离过程可以自己启动,也可能由社会启动。3、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有利于社会继承。4、脱离过程具有普遍性和不可避免性。,优缺点:,虽然脱离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年期社会老龄化的事实,但总的基调是消极、被动的。随着人类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脱离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老年学家的批评,认为该理论忽略了老年人人口现象的复杂性,过于简单化,忽视了老年人的个体差异、脱离所造成的弊端以及脱离理论的文化特征,将老年人脱离社会绝对化。,二、活动理论 该理论认为,老年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只有参与才能使老年人重新认识自我
4、,保持生命的活力。其要点可以被归纳为:“进入老年时期,老年人所扮演的非强制性角色的来源越多,就越不会因为失去强制性的角色而情绪低落。在成年期,这种强制性角色通常置于首位。”,1、老年时期的角色与成年期不同,老年期的角色属于非强制性的,更加符合个人意愿。2、非强制性角色有助于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3、非强制性角色的数量与老年人的精神状态成正相关。,这段话包含的意思:,活动理论的观点基于四个假设之上:,第一,老年人的角色丧失越多,参与的活动就越少;第二,老年人的自我认识需要在社会活动中形成和证明;第三,自我认识的稳定性源于角色的稳定性;第四,自我认识越清楚,生活满意度越高。,上述四个假设阐明了一种
5、逻辑关系,即生活满意度源于清晰的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源于新的角色,新的角色源于参与社会的程度。,张俊昌,1938年8月出生,原九台造纸厂工作,现退休在家,居住在九台市苇子沟镇杨家村一社。张俊昌在造纸厂退休后,赋闲在家,坚持退休不退岗,由于居住在杨家村一社,所以对杨家村的村容村貌、村路建设等公益事业非常关心,他组织多名老党员组成村级义务监督小组,自任小组长,特别在村村通水泥路建设过程中,他和老党员们每天坚持在工地上监督工程质量,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作业环节都会及时提出监督小组的意见,得到了施工方的认可和群众的好评,使村村通杨家段小泥路工程得以圆满的峻工。,案例:,近几年老人虽然年龄大了,但工作精神不
6、减当年,积极开创致富门路,搜集致富信息。前些年开了个酒厂,安置10多人就业,年消耗玉米100吨,年创利润3万元。他以着不服老的工作精神,从2006年起又开始种植黑木耳。虽然一直住在农村,但对黑木耳栽培技术一点不懂,听别人讲黑木耳种植管理相对容易,可如果对接菌、灭菌技术关键环节把握不好,就会造绝收的重大损失。为此,他不怕劳累,远去蛟河多次学技术,学管理。在生产过程中,他不敢有丝毫含糊,重要的技术环节不让任何人插手,就象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黑木耳种植生产全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年他栽培黑木耳(春耳)2万袋,现已获得好收成,(秋耳)1万袋,预计全年可收入4万元。做为一名老党员,他始终坚持党的宗
7、旨不动摇,甘心做人民的公仆。他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不忘记众乡邻,帮助5户农户种植黑木耳12万袋,哪户有了困难,他都积极帮助解决。,优缺点:,活动理论在现实世界中虽然得到了许多实证调查和社会现象的支持,但是也暴露出一些不足。该理论并没有考虑个性和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在老年人参与过程中的影响,比如,同样的社会活动,有些老年人参与的非常愉快,而有些老年人却无法从中获得乐趣。此外,活动理论也未能有效解释个人经历与老年人晚年活动需求的关系。一般来说,中年期的活跃性格应该是老年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前提,但实际上有些中年期开朗活跃的人,步入老年阶段后却喜欢安静悠闲的家居生活,不愿意涉足社会活动。,三、连续
8、性理论 连续理论的重点在于解释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差异性。连续性理论认为,人们中年期的生活方式会延续到老年期。换句话说,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响。连续性理论以个性的研究为基础。个性:个体特有的感知方式和生活方式。,美国学者理查德(Richard)、利夫森(Livson)和彼得森(Peterson)曾对87位年龄在5584岁的老年人的调适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按人格的调适状况将老年人的性格结构分为五种。,(1)成熟型(MatureType)具有这种人格特性的老人从幼年至中年,环境顺遂事业成就,从而能够平稳地进入老年,对于退休和老化能够理智地表示接受,不悲观、不退缩、既不过于
9、进取也不过于自我防卫。,(2)摇椅型(RockingChairType)这类老人属于依赖型的人,不拘小节,也无大志,把退休看成是解除责任的一个有利时机,正好安享晚年而不用在工作单位里忙忙碌碌。他们对于老迈并不恐惧。,(3)防卫型(ArmoredType)这类老人防卫心很强,固执刻板,通常在年轻时工作勤奋负责,遵守规范,重视事业方面的成就及贡献。退休后比较不能适应晚年生活,依然想寻找工作,期望通过忙碌的工作来保持活力和消除对衰老的恐惧。,(4)愤怒型(AngryType)这种人格类型的老人通常在年轻的时候碌碌无为,甚至有失败和遭受重大挫折的经历,因而到了晚年就非常伤悲,但这类老人常将自己的失败归
10、咎于客观因素,或者埋怨环境太差使其无法发展,或者指责他人从中作梗致使自己不能作为,等等,故而常常牢骚满腹,愤世嫉俗,常和别人发生冲突。情绪方面的失衡,又会导致这类老人在生理方面的病症,最终影响健康和寿命。,(5)自怨自艾型(Self-HatersType)这种类型的老人和愤怒型的老人相比较,相同之处在于年轻的时候事业都没有成就,或者遭受重大挫折,总之,人生处处不顺利或不得志;两者不同之处在于愤怒型的老人常把自己的不得志都归罪于别人,而自怨自艾型的老人则只埋怨自己,认为都是自己不努力或者没能力才虚度终年。因此,心里郁闷、沮丧、消沉、常有“人老珠黄不值钱”、“活着没有意思,只有死才能解脱”的消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老年学 概论 第三 理论 研究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1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