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第三章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ppt
《经济社会学第三章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社会学第三章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ppt(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第三章 理性选择与经济生活,第一节 理性选择范式的源流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第四节 理性选择理论面临的挑战,网络资源,中国社会学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社会学视野网:人大社会学视野论坛榕树社会学在线:http:/美国社会学协会:http:/www.asanet.org/,【内容提示】,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几乎所有的理论都隐含着对社会行动者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预设。亚历山大指出,每一种社会理论和每一项经验研究都必须在行动问题中占据一个优先地位。理性主义把行动者描述为根据自己身外的力量判断情况,并以此假设为基础,构建了庞大的
2、理论系统,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领域产生着深远影响。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是这一过程中形成较晚,但应用广泛、意义深远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节 理性选择范式的源流,一、“理性”的哲学启蒙二、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崛起,一、“理性”的哲学启蒙,理性的含义在历史的发展中日趋复杂,但其大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本体论方面,它被看做理性自由因;二是认识论方面,它被看做寻求必然性和确定性作为绝对真理的能力。理性在古希腊的源流大致有三个:逻各斯(logos)、努斯(nous)和理性灵魂的认知功能。前两者均可译为“理性”,不仅指人类主观的语言和思想,而且表示着本体论意义上的宇宙和生命的理性,具有鲜活的特性,异于
3、后来发展起来的僵化的逻辑理性。,二、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崛起,(一)功利主义的思想渊源及其主要观点功利主义学说的思想渊源非常久远,可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以培根(Francis Bacon)为代表的近代英国经验论哲学和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构成了功利主义学说产生的直接契机。“功利”(utility)一词源自大卫休谟(David Hume)。边沁深受休谟的影响,他首先把“功利”一词作为重要的伦理学原理加以使用。边沁的功利主义包括两个基本原理:功利原理(即最大幸福原理)和自利选择原理。,背景链接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即效益主义是道德哲学(伦理学)中的一个理论。提倡追求“最大幸福”(Maximum Happines
4、s)。主要哲学家有约翰史都华米尔(John Stuart Mill)、杰瑞米边沁(Jeremy Bentham)等。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认为人应该做出能“达到最大善”的行为,所谓最大善的计算则必须依靠此行为所涉及的每个个体之苦乐感觉的总和,其中每个个体都被视为具相同份量,且快乐与痛苦是能够换算的,痛苦仅是“负的快乐”。不同于一般的伦理学说,功利主义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边沁和密尔都认为:人类的行为完全以快乐和痛苦为动机。米尔认为:人类行为的唯一目的是求得幸福,所以对幸福的促进就成为判断人的
5、一切行为的标准。,二、经济社会学的定义,1976年,斯梅尔瑟第一次给经济社会学下了明确的定义,他指出:“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斯梅尔瑟,1987)。美国康奈尔大学社会学系给出的经济社会学定义为:经济社会学是借助于已有的社会学概念和方法分析经济现象。市场、网络、公司、产权、性别、工作和许多经济现象都是经济社会学研究的内容。,三、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美国社会学学会经济社会学分会于2000年8月成立,它明确规定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分为四个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迄今为止对经济社会学研究对象较为权威的表述。
6、(1)宏观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实际上,许多经典经济社会学家对经济研究持宏观社会学的观点,如韦伯、马克思、涂尔干、帕森斯、斯梅尔瑟、波兰尼和熊彼特等。实际上,许多经典经济社会学家对经济研究持宏观社会学的观点,如韦伯、马克思、涂尔干、帕森斯、斯梅尔瑟、波兰尼和熊彼特等。现代经济社会学家如格兰诺维特、斯廷斯凯姆和爱桑尼等基于传统的理论,运用更新、更复杂的方法研究美国、拉丁美洲、欧洲和亚洲的经济系统。,三、经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二)古典经济学的理性探索在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和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这两部著作中,斯密对
7、于经济人理性的认识大致类似于洛克的理解。洛克认为,人是理性的存在,这种理性能够为人达到最大的幸福提供正确的方法和手段,以权衡利弊得失,使其利益长期化。斯密也持这样一种观点,但他突出了人对物质财富的渴求。,第二节 理性选择范式在社会科学领域的拓展,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二、社会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发展,在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借助于边际分析方法和数理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家逐渐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结构严谨的经济学大厦,全面论证了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在对消费者的行为分析中,杰文斯和瓦尔拉斯(WSJevons and Lon Walras)通过基数效用论得出消费者均衡的一般条件
8、。,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发展,在对厂商最大化行为的分析过程中,马歇尔借鉴杰文斯对效用最大化行为的阐述,得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最后一单位货币所能买到的每种可变要素所生产的边际收益产品彼此之间相等。张伯伦和罗宾逊(CEHChamberlin and Joan Robinson)对不完全市场结构的分析,首次明确采用严格的边际价值分析方法来证明利润最大化条件,后经萨缪尔森用求极大和极小的数学方法验证,成为分析利润最大化的标准工具。,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发展,在证明个人的最大化如何与整体最大化相一致这个问题时,瓦尔拉斯通过“拍卖人”的叫价描述了竞争市场是怎样达到一般均衡的。帕累托不仅把交换的一般均衡推论
9、到生产的一般均衡,而且还引入了一个检验这种均衡是否最佳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帕累托最优”。但一般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的可能性迟迟得不到严格的数学证明,最终在阿罗德布鲁一般均衡模型中,两位学者严格证明了均衡的存在性、唯一性和稳定性,以及这种竞争均衡与帕累托最优一致性的问题(王铮、龙超,2001)。,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一)有限理性对“经济人”的批判西蒙(Herbert Simon)认为,人们在决定过程中寻找的并非是“最大”或“最优”的标准,而只是“满意”的标准(西蒙,1989)。以稻草堆中寻针为例,西蒙提出以有限理性的管理人代替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两者的差别在于:经济人企图找到最锋利的针,即寻求
10、最优,从可为他所用的一切备选方案当中,择其最优者。,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二)修正“经济人理性”的多元道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经济学内部涌现了两股强大的潮流:一是以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扩张,二是以科斯、诺思等人为代表的新兴经济学的扩张(刘少杰,2005)。,一、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二)修正“经济人理性”的多元道路贝克尔的工作放宽了新古典主义的苛刻假设,他运用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把理性选择带进了社会学、犯罪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他看来,理性选择分析适用于所有的人类行为研究,这种方法的核心是追求最大化行为、市场均衡和稳定的偏好这一系列假定。,二、社会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一)
11、理性选择分析的早期尝试面对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局限性,韦伯开辟了人文主义路径,把人类的社会行动纳入社会学研究的视野。他应用类型学的方法探寻社会行动背后的主观意义,并对工具理性行动和价值理性行动给予了足够关注。霍曼斯强调心理学对于解释社会现象的重要性。布劳的结构交换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在人际关系,而在于社会结构。埃默森以交换网的概念来说明交换关系的形态,而且辅之以一些图示。,二、社会学理性主义的发展,詹姆斯科尔曼(James Coleman,19271995),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杰出代表。科尔曼于1949年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后师从罗伯特默顿(Robert Merto
12、n)和保罗拉扎斯菲尔德(Paul Lazarsfeld)。于1955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获社会学博士学位。之后,科尔曼来到久负盛名的芝加哥大学任教。1959年,他来到位于马里兰州的著名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系并任系主任。科尔曼对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做出了巨大贡献,14年中共完成了60篇论文、5部专著,所有这些有关教育社会学的学术成就奠定了美国教育社会学的基础,对美国教育社会学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973年,科尔曼又回到芝加哥大学任社会学教授,直到1995年3月25日逝世。,二、社会学理性主义的发展,(三)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取向科尔曼和费勒诺认为,社会学理论必须符合以下标准。(1)理论
13、解释的现象是社会系统的行为(无论是大系统还是小系统),而不是个人行为。(2)根据社会系统中行为者的行为解释社会系统行为,这就意味着:第一,社会系统行为层面与个体行动者行为层面之间转换的理论常表现为微观宏观之间的问题;第二,一种个体行为的动机心理学理论或者模式。,第三节 经济社会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一、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二、理性选择理论在经济生活中的运用,一、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1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1)方法论个人主义(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方法论个人主义是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也是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方法论。理性选择理论由三种关系构成:
14、第一,系统层面现象对个体行为者的影响;第二,理性的个体行为;第三,个体行为的结合在某些制度结构中产生系统结果。,一、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1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2)行为者最优化原理(the principle of actor optimization)。理性选择理论的行为者最优化原理有别于新古典经济学中个人行为效用最大化的假设,更广泛地说,新古典经济学假设个人是目标导向的,一旦目标确定,就认为所采取的行为是达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行为。,一、经济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概念,1新古典经济学的要素(3)社会优化(social optimum)。在理性选择理论中,行为者最大效用原理是行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济 社会学 第三 理性 选择 经济生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40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