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的干涉和衍射.ppt
《波的干涉和衍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波的干涉和衍射.ppt(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3 波的干涉和衍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实例1.在水塘里,微风激起的水波遇到突出水面的小石子、芦苇,会绕过它们继续传播,好象它们并不存在。,实例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光的“转弯”现象却很难被观察到。,实例2.闻其声不见其人。,声波“绕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现象:波可以绕过障碍物或通过小孔继续传播的现象叫做波的衍射,一、波的衍射,1.一切波都能发生衍射,2.衍射是波特有的现象,说明:,波可“绕弯”,进一步研究证明:当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跟波长相差不多时,衍射现象十分明显.,二、什么条件下会发生明显衍射现象?,障碍物尺寸较小,几乎无阻挡“绕弯”明显,尺寸较大,“绕弯”不明显,孔的尺
2、寸较小“绕弯”明显,尺寸较大“绕弯”不明显,在水槽里放两块挡板,中间留有一个狭缝,观察水波通过狭缝后的传播情况。,保持水波的波长不变,改变狭缝的宽度,观察水波的传播情况有什么变化。,“闻其声而不见其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ut,已知声波的波长范围是1.7cm到17m,而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4m到0.8m,三、你现在能予以解释吗?,ABD,1、下列关于波的衍射说法正确的是()A、衍射是一切波特有的现象B、对同一列波,缝、孔或障碍物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C、只有横波才能发生衍射现象,纵波不 能发生衍射现象D、声波容易发生衍射现象,由于声波波 长较大,课堂练习,2、水波通过小孔,发生一定程度
3、的衍射,为使衍射现象更不明显,可以()A、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B、增大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C、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增大水波的频率D、缩小小孔尺寸,同时减小水波的频率,A,课堂练习,3、下列关于波的衍射图象正确的是(),BC,注意:有孔衍射的子波源在小孔处,课堂练习,4、如图所示,S为波源,MN为两块挡板,其中M固定,N板可上下移动,两板中间有一块缝,此时测得A点没有发生振动,为了使A点能振动起来,可采取的方法是()A、增大波源的频率B、减小波源的频率C、将N板上移一些D、将N板下移一些,BC,课堂练习,两列波相向运行,相遇时会不会像两个球相遇那样改变它们原来的运动状态呢?,不
4、会,视频,结论:两列波相遇时,位移发生变化;相遇后,波的形状和传播的情形都跟相遇前一样,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彼此之间没有互相影响。,1、相遇前,2、相遇时刻,3、相遇过程,4、相遇后,实验研究,波在相遇时仍然能够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相遇的波一旦脱离接触又会按照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传播。,波的独立传播特性,在相遇的区域里,介质中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所产生的振动,每个质点仍然是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质点振动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波的叠加原理,两列频率相同的波相遇时,在它们相遇的区域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我们先观察下面的现象。,想一想,振动加强,振动加强
5、,振动加强,振动加强,振动减弱,振动减弱,振动减弱,由此可知:,两列波相遇后,在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从两个波源中间伸展出来的相对平静的区域和激烈振动的区域,这两种区域在水面上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相互隔开。,1、定义:频率相同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而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隔开的现象叫做波的干涉。,2、干涉图样:由波的干涉所形成的图样,波的干涉(interference),P点振动最强(振幅为A1A2),3.干涉的解释,如果在某一时刻,在水面上的某一点是两列波的波峰和波峰相遇,经过半个周期,就变成波谷和波谷相遇波峰和波峰、波谷和波谷相遇时,质点的振幅最大,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涉 衍射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7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