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创新与展望.ppt
《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创新与展望.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创新与展望.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桥梁转体法施工技术创新与展望杜嘉俊,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目 录,1 前言2 水平转体系统创新3 转体平衡检测方法创新4 典型桥梁转体实例5 结束语,1 前言,桥梁转体法施工指在偏离设计位置将桥梁浇筑或拼装成形,然后借助动力将桥梁转动就位的一种施工方法。根据转动平面的不同,分为水平转体法和竖直转体法;根据转动体支承的形式,分为单点支承和双点支承。,1 前言,外国桥梁转体法施工始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大陆于1977年3月在四川遂宁首次采用水平转体法建成了70m跨径箱肋拱桥。上个世纪,山区公路桥梁采用转体法施工的较多。本世纪,铁路、市政桥梁也陆续采用转体法施工,从而使桥梁转体法特别是水平转体法经历了
2、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陆采用转体法施工的桥梁已有数百座。,2 水平转体系统创新,承重系统桥梁水平转体体系转动系统 平衡保险系统,2 水平转体系统创新,上个世纪,大陆桥梁采用转体法施工工艺至今,承重系统的结构形式大体上经历了钢轴一环道、钢管混凝土轴一钢滚轮、钢筋混凝土球铰一支撑脚及钢管混凝土轴钢筋混凝土球铰四个阶段。本世纪,承重系统以钢结构为主,出现了钢球铰、钢平板铰和组合铰。结构以工厂加工为主,施工工艺日趋简单,转动体重量剧增,转体更加灵活。,b 钢管混凝土轴钢滚轮组合,a 钢轴环道组合,c 混凝土球铰支撑脚组合,d 钢管混凝土轴混凝土球铰,图1 二十世纪承重系统结构示意图,
3、2 水平转体系统创新,2 水平转体系统创新,上个世纪,桥梁转动体的重量一般为几百至几千吨,转体阻力相对较小,转动系统多采用倒链和普遍千斤顶。随着转动体重量的剧增,倒链和普通千斤顶的动力不能满足要求,最初主要用于竖向提升的大吨位连续张拉千斤顶被创造性地用于大吨位桥梁的平转,同时还实现了近距离桥梁的双幅同步平转。,2 水平转体系统创新,平衡保险系统一般由撑脚、环道和保险柱组成。在早期以拱桥为主的转体法施工过程中,由于转动体自身平衡难以准确控制,有时出现撑脚顶住环道或者保险柱顶住上转盘的现象,平衡保险系统在发挥作用地同时,转体开始遭遇麻烦。如何预先准确检查出转动体的平衡性能、确保顺利转体的问题,在本
4、世纪初通过采用称重试验方法,得到有效解决。,2.1.1 钢球铰,钢球铰和混凝土球铰一样,同属单点支承结构,承受全部转体重量,具有承载力大、加工精度高、安装简便、转动灵活等优点。钢球铰一般由下球铰、上球铰和转轴组成。上、下球铰在工厂用钢板精加工而成,运到现场后,在钢支架上安装定位。钢球铰凹面向下,接触面镶嵌聚四氟乙烯滑块,并填充润滑剂,以减少转动摩擦阻力。,图2 钢球铰结构示意图,2.1 承重系统,钢球铰工厂加工,钢球铰现场安装,2.1.1 钢球铰,2.1.2 钢平板铰,钢平板铰与混凝土球铰、钢球铰同属单点支承,承受全部转体重量,具有受力明确、承载力大、易于加工、安装简便、转动灵活等优点。钢平板
5、铰由上钢板、下钢板和转轴组成,上下钢板之间铺设不锈钢板或镶嵌聚四氟乙烯滑块,并填充润滑剂,以减少转动摩擦阻力。,图3 钢平板铰结构示意图,2.1.2 钢平板铰,2003年8月,赣龙铁路吊钟岩大桥140m上承式劲性钢管骨架钢筋混凝土提篮拱在4台10t倒链拽拉下分别平转180、81合拢。承重系统采用4m钢平板铰,岸两侧半跨转动体各重3012t。,2.1.2 钢平板铰,2004年8月,重8498t的贵州崇遵高速公路鞍山大桥跨黔渝铁路251.5mT型刚构采用3.02m钢平板铰,平转45后合拢。,2.1.2 钢平板铰,2005年9月转体的黑龙江绥芬河市新华街西延伸线2100m独塔单索面斜拉桥采用4m钢平
6、板铰,转动体长196m、重14000t,是大陆迄今为止转动体最长的斜拉桥。,2.1.3 组合铰,由转轴、上钢板、下钢板、环道及撑脚组成,上下钢板之间以及撑脚与滑道之间均镶嵌聚四氟乙烯滑块、填充润滑剂,以减少转动摩擦阻力。介于单点支承和双点支承之间,转体重量以撑脚承受为主,转轴四周上下钢板承受为辅,受力较为复杂,但承载力大、稳定性高。,图4 组合铰结构示意图,2.1.3 组合铰,2000年6月建成通车的广州丫髻沙大桥采用(76+360+76)m连续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跨越珠江,江两岸半跨主拱肋卧拼竖转之后连同边跨拱肋一并分别平转92、117合拢。承重系统即采用组合铰,由300mm转轴、2m
7、上下钢板、33m1.1m环道以及14对撑脚组成。转动体长258.7m、宽39.4m、高86.3m,重量13685t。转体重量,撑脚承受约2/3,转轴四周上下钢板承受约1/3。,图5 丫髻沙大桥组合铰结构图,2.1.3 组合铰,丫髻沙大桥平转过程中,2.1.3 组合铰,2006年1月,广东佛山东平大桥(43.5+95.5+300+95.5+43.5)m连续梁-自锚式钢箱拱采用与丫髻沙大桥类似的组合铰,两岸分别转动体平转104.6、180后合拢,转动体重14800t。,一、竖转过程中,二、平转过程中,2.2 转动系统,转动系统一般由钢绞线、反力座、穿心式张拉千斤顶、液压泵站和控制台组成。转体时,千
8、斤顶对称布置在下转盘两侧的反力座后方,通过拽拉一端锚固在上转盘中的钢绞线,使桥梁匀速、平稳转动。,图6 转动系统平面布置示意图,2.2 转动系统,穿心式千斤顶,液压泵站,主控台,3 转体平衡检测方法创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于2003年结合北京五环石景山(45+65+95+40)m连续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部分斜拉桥14000t转体施工,率先进行了不平衡重称重试验研究。通过称重试验,可以计算得到转动体的不平衡力矩、偏心距、摩擦阻力及静摩擦系数,从而确定转体作业所需动力大小以及是否需要配重。,3 转体平衡检测方法创新,3 转体平衡检测方法创新,图7 桥梁转动称重试验受力示意图,4 典型桥梁转体实例
9、,上个世纪,桥梁转体法施工多用于山区跨河越谷公路桥梁施工,桥型以拱桥居多,另有少量的刚构桥和极少量的斜拉桥、钢桁梁桥。本世纪近十余年以来,桥梁转体法施工呈现桥型多、转体重量大、跨铁路和高速公路桥梁应用多、由中西部山区向东部平原推广等特点,涌现出一批典型工程。,4.1 刚构桥,在刚构桥中,T型刚构桥因自平衡性能强、便于支架现浇或悬灌等特点,目前在大陆桥梁转体法施工中占有很高比例,并且转体重量超过万吨。,4.1 刚构桥,2004年6月,贵州崇遵高速公路楚米大桥采用连续张拉千斤顶,首次实现了2座251.5mT型刚构双幅同步平转跨越黔渝铁路。,一、转体前,二、转体后,4.1 刚构桥,2008年7月,郑
10、西铁路客运专线洛河特大桥跨二广高速公路(48+80+48)mV型墩连续刚构成功转体,两侧的239mV型刚构转体重量约3800t、转角57,成为首座平转施工的铁路V型刚构桥。,一、支架现浇,二、转体系统布置,三、先后转体,二、转体就位,4.1 刚构桥,2010年1月,河北保阜高速公路跨京广铁路及107国道立交桥280mT型刚构转体到位,转动体重14400t、长128m,成为转动体最长的T型刚构。,4.1 刚构桥,2010年6月,河北磁县跨京广铁路、107国道立交桥转体成功,255mT型刚构重量为15300t,创转体T型刚构重量之最。,4.1 刚构桥,2010年10月,高度48m的山西阳泉至盂县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梁 转体 施工 技术创新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7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