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ppt(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地质学,第十三章 构造运动与地质构造,构造运动的证据(地表形态、大地测量),构造运动的证据,(一)新构造运动的证据,1.地表的形态变化,前面我们所学的河流阶地及海蚀阶地等地质现象的形成和位置的变化就是地壳运动真实的记录。(说明地壳在缓慢上升。),例1.广州七星岗海蚀崖,现在距离海岸线数十公里。例2.辽宁盖县望儿山海蚀崖,距海岸线十公里,高出海面约60m。,2.大地测量的证据,根据大地测量发现许多地区的大地既有水平方向的位移又有垂直方向上的升降。,例1.河北邢台的形家湾自1920年至1955年35年中上升了140mm,平均每年上升4mm,而耿庄桥却下降32.1mm。前面说过的印度古大陆2cm
2、/年。例2.美国西部圣安德利斯大断裂两侧的地块,自2千多万年前以来,每年以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速度,作顺时针方向的水平错动。,构造运动的证据(地层厚度),(二)老构造运动的证据,1.沉积地层的厚度,我们前面已学过,浅海环境下,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米,但是我们却能见到上千米甚至上万米厚的浅海相沉积岩。如:喜玛拉雅山原来是古地中海的浅海区,沉积地层的厚度达到3万米。这就说明该地区的地壳一边下降、一边接受沉积。同时在另一些地区却见不到该时期的沉积岩,说明那些地区此时地壳正在上升,因而缺少这一时期的地层。,构造运动的证据(岩相变化),2.岩相变化,岩相就是反映沉积环境的沉积岩岩性和生物特征。是岩层形成
3、环境的物质表现。,一般分为: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角洲相、滨海沼泽相),滨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浅海相,河流相湖泊相沼泽相,这种岩相的变化,说明了当时海陆的变迁,也说明了地壳当时处于上升还是下降的地质环境。,构造运动的证据(构造变形),3.构造变形,我们在野外常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岩层或波状起伏、弯曲的岩层,以及错、断开的岩层,说明地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视频:构造运动的证据,构造运动的特征(概念),第一节 构造运动的特征,一、构造运动的概念,构造运动指由地球内力引起地壳乃至岩石圈变形、变位的机械运动。,构造运动常和地壳运动混称,只不过构造运动包括了岩石圈,但从研究意义上说,我们现今研究的内容和
4、深度也只是在地壳的深度范围内。,构造运动是长期而缓慢的,但却是所有地质作用的主导因素,它不但决定了内力地质作用的强度和方式,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外力地质作用的方式,控制了地表形态的演化和发展。,构造变动指由构造运动引起岩石的永久性变形。如褶皱变动、断裂变动。,构造运动的特征(方向性),二、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一)构造运动的方向性,1.水平运动是地壳(岩石圈)块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也称为“造山”运动。有三种基本形式:,相邻块体分离(张开)相邻块体相向聚会(挤压)相邻块体剪切、错开(平移),构造运动的特征(方向性),2.垂直运动(升降运动)地壳(岩石圈)相邻块体或同一块体的不同部位作差异性上升或下降,
5、使某些地区上升成为高地或山岭,另一些地区下降成为盆地或平原。又称为造陆运动。,3.同一地区构造运动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某一时期以水平运动为主,另一时期则以垂直运动为主,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常常兼而有之。,构造运动的特征(幅度、周期性),(二)构造运动的幅度和周期性,构造运动往往表现为:强烈活动期(明显升降运动、岩浆活动等)与相对宁静期(缓慢沉降、接受沉积)反复出现,因而形成一定的周期性。,(三)构造运动的区域性及速度,1.构造运动的区域性:,构造运动不可能使所有的地方同时升降,因此一般是某些地区表现为大面积隆起,遭受风化剥蚀;另一些地区表现为大面积拗陷,接受沉积。还有的地区
6、表现为大规模水平挤压运动,形成高大的褶皱山系。如新生代时,我国喜玛拉雅山褶皱上升了七、八千米,江汉平原则下降接受了近一千米的沉积。,构造运动的特征(区域性、速度),2.构造运动的速度:一般不为人所能感觉到的,是相当缓慢的。如:印度古大陆现在每年仍以近2cm的速度向北移动。(地震造成的断裂例外,有时可达几米。),岩石 的产状与变形(岩石的产状),一、岩石的产状,(一)倾斜岩层,岩层主要是指成层的沉积岩,包括喷出岩和由二者经过变质作用而成的变质岩。,单斜岩层(单斜结构)指一系列岩层经过地壳运动,向同一方向倾斜,而且倾角近于一致时,成为单斜岩层。,往往是局部现象,在大范围内则是组成某些大型地质构造(
7、褶皱)的一部分。,第二节 岩石的产状与变形,岩石 的产状与变形(岩石的产状),(二)岩层的产状及产状要素,1.产状是指地质体(岩层、岩体、矿体等)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基本状态有:水平的、倾斜的和直立的,称为: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另外还有倒转的、平卧的等。,岩石 的产状与变形(岩石的产状),2.产状要素及其测定,为了研究地质构造,首先要确定岩石的空间位置及产出状态。怎么来确定呢?用什么方法确定?我们常用的方法就是量出构造面、地质体的产状三要素及厚度。,走向岩层的延伸方向,即岩层面(构造面)与假想水平面相交的直线。(两个方向,以北为准),倾向岩层倾斜的方向,即岩层面上垂直于走
8、向线,沿岩层倾斜面向下倾斜的方向所得的直线为真倾斜线。,倾角层面与水平面的最大交角。,可用于岩层层面、剥蚀面、节理面、断层面及轴面、矿体等的产状要素测量。,产状三要素 即:走向、倾向、倾角。,岩石 的产状与变形(岩石的产状),3.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野外记录时一般只记录倾向和倾角两个数据,记为:13540,直立产状才记走向。地质图(平面图)上应按方位角在相应位置标出准确的走向、倾向,并写出倾角。,如:倾斜岩层 水平岩层 直立岩层 倒转岩层,46,剖面图上表示为:,135 40,岩石 的产状与变形(岩石的变形),地质构造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使岩石产生变形和变位,变位、变形后形成的产物就是地质构造
9、。,包括:倾斜岩层、褶皱、断裂。,二、岩石的变形,1.弹性变形2.塑性变形3.断裂变形,褶皱构造(褶皱的几何形态),一、褶皱的几何要素,为了研究和描述褶皱形态和空间展布特征,先要了解组成褶皱的几何形态要素。,1.核部褶皱岩层的中心2.翼部褶皱岩层的核部的两翼3.枢纽岩层褶皱面上最大弯曲点连线。4.轴面褶皱内各相邻褶皱面上枢纽联成的面。,褶皱岩层在构造运动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系列弯曲。,岩层不是绝对的刚体,在一定条件下受力时,可以产生塑性变形,形成一系列弯曲。,第三节褶皱构造,褶皱构造(影视),视频:褶皱构造,褶皱构造(褶皱的基本形式),二、褶皱的基本形式,1.背斜岩层向上弯曲,核部的岩层时代较老,
10、外侧的岩层时代较新。,2.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核部的岩层时代较新,外侧的岩层时代较老。,在野外往往不能看到褶曲的全貌,主要是根据岩层的时代新老关系及对称出现的关系来判断。,三、常见的几种褶皱构造,一般依据褶皱枢纽和轴面产状来确定褶皱的类型。,褶皱构造(常见的褶皱构造),1.直立褶皱褶皱轴面直立,两翼岩层倾向相反,倾角大致相等。故又称为同斜褶皱。,2.斜歪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倾向相反,但倾角不等。又称为不对称褶皱。,3.倒转褶皱褶皱轴面倾斜,两翼岩层向同方向倾斜,即一翼正常,一翼倒转。,4.倾伏褶皱当褶皱的枢纽呈倾斜状态时,两翼岩层在倾伏端发生弧形合围,背斜的尖端指向倾伏方向,向斜的开口指向
11、扬起方向。,褶皱构造(常见的褶皱构造),5.穹隆构造是一个外形较圆的隆起构造,核部为老地层,四周为新地层,由中心向四周倾斜。,6.构造盆地是一个外形较圆的拗陷,核部为新地层,四周为老地层,由四周向中心倾斜。,7.复式褶皱是由多级褶皱组成的巨大的背斜或巨大的向斜。各次级褶皱与总体褶皱常有一定的几何关系。是长期多次构造运动的产物。,断裂构造(节理),第四节断裂构造,岩石受到外力作用发生破裂的现象,称为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一、节理,岩石破裂后没有明显位移的断裂,是分布最广、最常见的一种断裂构造。,根据形成节理的力学性质不同,分为张节理、剪节理。,1.张节理由引张力作用形成的断裂。,特点
12、:节理面参差不齐,粗糙。节理面常绕过砾石、延伸短。裂口呈楔形,深度不大。,断裂构造(节理),2.剪节理由剪切力作用形成的断裂。,特点:常成对出现,形成两组交叉 节理,故又称为“X”节理。节理面平直而光滑,能把砾 石切断、错开。延伸较长,有时可见擦痕。,影视: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断层),二、断层,岩石断裂后,两侧岩石发生显著的相对位移,称为断层,是最常见的地质构造现象。,1.断层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层盘。,断层面岩层受力后发生相对位移的破裂面。,特征:a.呈面状展布,具有一定的走向、倾向、倾角。b.断层面有的光滑,有的具擦痕,有的呈波状起伏,有的较粗糙。,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可直可弯
13、,甚至形成一条宽窄不等、成带状分布的破碎地带,称为断层破碎带。,断层盘断层面两侧的断块称为断层盘。位于断层面上方的称为上盘,下方的称为下盘。相对上升的一盘称为上升盘,相对下降的一盘称为下降盘。,断裂构造(断层),2.断层的基本类型,分类原则:根据断层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和力学性质划分。,正断层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断层特征:a.由于受水平张力作用,断层面较粗糙,擦痕一般不太发育,产状较陡。b.其破碎带中常形成棱角明显的断层角砾岩。,逆断层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断层特征:a.是由挤压作用产生的,断层面呈舒缓波状,断层擦痕较发育。b.断层破碎带中角砾岩常被压扁,棱角不明显。c.断层面倾
14、角大小不等,45为高角度逆断层,45为低角度逆断层。,断裂构造(断层),推覆构造断层面倾角十分低缓(一般小于30),相对推移距离很大(5Km)的低角度逆断层。,其特征是:断层上盘推移较远,与原地基岩不是一个整体,属外来岩体,称为推覆体。,平移(推)断层断层两侧岩块,沿着断层面走向的水平方向相对移动的断层。,断层特征:a.产状较陡,常近于直立。b.断层面一般平直光滑,常具水平擦痕。c.破碎带中有剪裂破碎岩石,常被碾磨成粉状物质,称为断层泥。,断裂构造(断层),3.断层的组合类型,断层往往成组出现,形成各种组合形态:,地垒是由两条或多条走向基本一致倾向相反的正断层构成,中央部分相对上升,两侧相对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构造运动 地质 构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7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