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业务的核算.ppt
《材料业务的核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材料业务的核算.ppt(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材料业务的核算,第一节 存货概述,一、存货的分类,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材料等。,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在产品。,库存的货物,材料,(一)存货的分类,1、经济用途,2、存放地点:教材P55,3、取得方式:教材P56,二、存货的确认:按法定产权的归属,非存放地点。,“在途物资”的核算,期末对存货估价入账的核算,“发出商品”的核算,“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第二节 材料计价的核算,一、材料的取得成本(初始计量):实际成本法,收、发、存的计量,(一)外购:采购成本,购买价款+入库前的
2、必要税费,不包括可抵扣的增值税,共同费用分配计入存货成本,买价:扣除商业折扣后的净额;运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运费符合规定按扣除后的净额;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应负担的税(价内税)费,【例】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该企业购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税单价为50元,发生运杂费20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200元。该批甲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甲材料的入账价值=60050+2000+200=32200(元)。,(二)自制或委托加工:加工成本,实际耗用的材料及相关费用,1、自制,直接支出+制造费用,2、委托加工,(三)盘盈:核定成本,同类或类似材料的
3、市价,【例】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入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标明的价款为25万元,增值税为4.25万元,另支付材料的保险费2万元、包装物押金2万元。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为()万元。(2007年),该批材料的采购成本=25+2=27(万元)。,【例】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本月购入甲材料2060公斤,每公斤单价(含增值税)5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5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6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620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为每公斤()元。,该批材料入库的实际单位成本=(206050+3500+620)(2060-60)53.56,三、发出材料的计价方法,(一)实际成
4、本法,1、先进先出法,以先购入的材料应先发出(销售或耗用)的为原则,对发出存货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特点:P58适用:物价下降时或材料容易腐烂变质的情况。,【例】某企业采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甲材料的成本,2007年2月1日,结存甲材料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110元;2月1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库存甲材料的实际成本为()元。(2008年),【解】剩余的原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剩余的原材料都是2月10日购入的原材料,所以月末原材料的实际成本=10011011000(元)。,2、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实
5、地盘存制),加权平均单位成本=(月初结材料成本+本月收入材料成本)(月初结存材料数量+本月收入材料数量)月末结存材料成本=月末结存材料数量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 本期发出材料的成本=本期发出材料的数量材料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倒挤法:本月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月初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实际成本本月月末库存材料成本,特点:P59适用:物价变动幅度不大的情况。,【例】某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原材料的成本。207年2月1日,甲材料结存2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00元;2月10日购入甲材料300公斤,每公斤实际成本为110元;2月25日发出甲材料400公斤。2月末,甲材料的库存余额为
6、()元。,全月一次加权平均单价=(200100+300110)/(200+300)=106(元/公斤)月末库存材料的数量=200+300-400=100(公斤)甲材料的库存余额=100106=10600(元),3、移动加权平均法:收入一次平均一次(永续制下的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原有材料成本+本披收入材料成本)(原有材料数量+本披收入材料数量)本期发出材料的成本=本披发出材料的数量移动加权平均单位成本,特点:P59适用: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差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例】见教材P59。,4、个别计价法,按照各种存货逐一辨认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所属的购进批别
7、或生产批别,分别按其购入或生产时所确定的单位成本计算各批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方法。,【例】见教材P60。,特点:P60适用: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例题】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1年6月1日结存A材料2 000千克,单位成本为50元/千克。6月份A材料的首发业务如下:1、6月8日,从外地购入A材料10 000千克,价款471 200元,增值税80 104元,运杂费4 200元,其中运费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200元。A材料验收入库时实收9900千克,短缺100千克属定额内损耗。2、6月10日,生产领用A材料5 600千克。3、6月15日,在本市购入A材料6 000千克,价款291 000
8、元,增值税49 47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4、6月15日,生产领用A材料7 200千克。,5、6月23日,从外地某公司购入A、B两种材料,其中A材料5 000千克,单价45.70元/千克,价款228 500元;B材料5 000千克,单价100元/千克,价款500 000元,两种材料的增值税共计123 845元。另外两种材料的运杂费共为3 120元,其中运费可予以抵扣的进项税额为120元。两种材料已验收入库,运杂费按材料的重量分配。6、6月27日,生产领用A 材料8 000千克。要求:1、计算各批购入A材料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2、请分别按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计算6月份A材料发出的实际成本和
9、月末结存成本。,1.6月8日购入A材料总成本=471 200(4 200200)=2 475 200(元)单位成本=475 2009 900=48(元千克)6月15日购入A材料总成本=291 000(元)单位成本=291 0006 000=48.50(元千克)6月23日购入A、B材料运杂费分配率=(3 120120)(5 0005 000)=0.30(元千克)A材料应负担运杂费=5 000O.30=1 500(元)B材料应负担运杂费=5 000O.30=1 500(元)A材料总成本=228 5001 500=230 000(元)A材料单位成本=230 0005 000=46(元千克),2.采用
10、先进先出法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2 000503 60048)(6 3004890048.50)(5 10048.502 90046)=999 600(元)月末A材料的结存成本=200050+(475 200+291 000+230 000)999 600=96 600(元)采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单位成本=(2 00050475 200291 000230 000)(2 0009 9006 0005 000)=47.87(元千克)月末A材料的结存成本=2 000+9 900+6 0005 000(5 6007 2008 000)47.87=100 527(元)本月发出A材料的成本=100 0
11、00+475 200+291 000+230 000100 827=995 673(元),收、发、存按计划成本核算适用材料收发业务较多并且计划资料较为健全和准确的企业。,(二)计划成本法,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 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100%,1、定义,2、成本差异的核算及分配,(1)核算: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正数:“超支差”,负数:“节约差”,(2)分配:按成本差异率分配,第三节 原材料的日常核算,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过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主要材料和外
12、购半成品,以及不构成产品实体但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具体包括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一、实际成本法,(一)科目设置,1、“原材料”,核算库存各种材料的收发与结存情况。,2、“在途物资”,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计量的货款已付或已结算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3、其他账户,“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交税费”账户,(二)账务处理,1、购入材料,发票账单与材料同时到达,适用材料收发业务较少的企业,借:原材料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付账款或应付票据),例 题,1、甲公司购入C材料一
13、批,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的货款为500 000元,增值税税额85 000元,另对方代垫包装费1 000元,全部款项已用转账支票付讫,材料已验收入库。2、甲公司持银行汇票1 874 000元购入D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1 600 000元,增值税税额272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2 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3、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E材料一批,货款40 000元,增值税税额6 8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5 000元,款项在承付期内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货款已经支付或已结算,材料尚未验收入库,借: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
14、付账款或应付票据),收到材料时: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1、2010年9月10日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F材料一批,发票及账单已收到,增值税专用发票记载的货款为20 000元,增值税税额3 400元,支付保险费1 000元,材料尚未到达。2、2010年9月20日上述购入F材料已收到,并验收入库。,例 题,收货时无需记账。发票账单月末仍然未到达,应按照暂估价记账,下月初再用红字冲回,收到发票账单后再按照实际金额记账。,材料已到、发票账单未到,月末暂估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下月冲回:作金额为红字的相同分录。,1、甲公司采用托收承付结算方式购入H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月末发票
15、账单尚未收到也无法确定其实际成本,暂估价值为30 000元。2、下月初做相反会计分录予以冲回: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30 000 贷:原材料H材料 30 0003、上述购入H材料于次月收到发票账单,增值税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31 000元,增值税税额5 270元,对方代垫保险费2 000元,已用银行存款付讫。,【例】,采用预付货款的方式采购材料,预付货款借:预付账款贷:银行存款,收到材料及发票账单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预付账款,【例】,1、根据与某钢厂的购销合同规定,甲公司购买J材料,已验收入库,向该钢厂预付100 000元货款的80%,计80 000元
16、。已通过汇兑方式汇出。2、甲公司收到该钢厂发运来的J材料,已验收入库。有关发票账单记载,该批货物的货款100 000元,增值税税额17 000元,对方代垫包装费3 000元,所欠款项以银行存款付讫。,短缺与损耗的处理,合理损耗:短缺材料计入入库材料成本。其他原因的非合理损耗:转入“待处理财产损溢”,已入账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查明原因后,结转待处理财产损溢。借: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自制、投资者投入、接受捐赠的原材料:了解。,2、发出材料,依据前述方法确定
17、发出材料成本,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记账,实训P41四(二),1.借:原材料 15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50 0002.借:原材料A材料 100 000 贷:在途物资 100 0003.借:原材料A材料 202 79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 210 贷:应付票据甲企业 237 0004.借:预付账款乙企业 160 000 贷:银行存款 160 0005.借:原材料B材料 6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200 贷:其他货币资金银行本票 70 200,6.借:在途物资丁企业 243 8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40 940 贷:银行存款
18、 284 8007.借:原材料A材料 231 667 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4 240 贷:在途物资丁企业 243 86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 0478.借:原材料B材料 1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3 800 贷:预付账款乙企业 163 800借:预付账款乙企业 3 800 贷:银行存款 3 800,9.借:其他应收款T企业 14 24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14 24010.借:原材料A材料 12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120 00011.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846 000 制造费用 161 000
19、管理费用 157 200 在建工程 104 600 贷:原材料 1 268 800,二、计划成本法,(一)科目设置,1、“材料采购”科目,借方:登记采购材料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对于同一笔业务)借方大于贷方表示超支,从本科目贷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借方;贷方大于借方表示节约,从本科目借方转入“材料成本差异”科目的贷方;月末为借方余额,表示未入库材料(即在途物资)的实际成本。,货款已付或已结算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各种物资的采购成本。,借方:登记入库材料超支差异及发出材料节约差异。贷方:登记入库材料节约差异及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超支差异。期
20、末贷方余额,表示库存材料的节约差异。,2、“材料成本差异”科目,反映已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本科目借方、贷方及余额均按照计划成本记账。,3、“原材料”科目,1、结转时间:入库随转或月末一次转2、结转方法:差额计入法或借贷方结转法,(二)账务处理,1、购入原材料,将“在途物资”改为“材料采购”。,借:材料采购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入库,采购过程与实际成本法相同,借:原材料(计划成本)贷:材料采购(计划成本),通常是月末一次性汇总结转入库,结转差异,超支差异会计分录:借: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额)贷:材料采购节约差异会计分录借:材料采购(
21、节约差异额)贷:材料成本差异,或者入库结转差异处理合并 借:原材料(计划)材料成本差异(超支)贷:材料采购(实际)借:原材料(计划)贷:材料成本差异(节约)材料采购(实际),材料成本差异月末一次性汇总结转。1、甲公司购入L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3 000 000元,增值税税额510 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3 200 000元,已验收入库,全部款项以银行存款支付。2、甲公司采用汇兑结算方式购入M1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200 000元,增值税税额34 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180 000元,材料尚未入库,款项已用银行存款支付。3、甲公司采用商业承兑
22、汇票方式购入M2材料一批,专用发票上记载的货款为500 000元,增值税税额85 000元,发票账单已收到,计划成本为520 000元,材料已经验收入库。,【例】,4、甲公司购入M3材料一批,材料已验收入库,发票账单未到,月末应按照计划成本600 000元估价入账。,5、月末甲公司汇总本月已付款或已开出并承兑商业汇票的入库材料计划成本3 720 000元(即 3 200 000+520 000)。,借:原材料 60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600 000下月初作红字金额的会计分录予以冲回:借:原材料 600 0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600 000,借:原材料L材料 3 2
23、00 000 M2材料 520 000 贷:材料采购 3 720 000上述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为3 500 000元(即3 000 000+500 000),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为节约220 000元(即3 500 000-3 720 000)。借:材料采购 220 000 贷:材料成本差异L材料 200 000 M2材料 20 000,2、发出材料,平时发出材料一律用计划成本结转。,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原材料(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成本差异+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
24、材料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率材料实际成本=计划成本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期末,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结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差异额。,【例题】某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2008年12月1日,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4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贷方余额为6万元;本月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为200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为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600万元。该企业2008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为()万元。(2009年),【解析】材料成本差异率=(-6+12)/(400+2000)100%0.25,2008年12月31日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400+2000-1600
25、)(1+0.25)=802(万元)。,分配超支差异,调增各项成本费用。,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贷:材料成本差异,分配节约差异,调减各项成本费用。编制相反的会计分录。,总结:入库时,与“材料成本差异”相对应的是“材料采购”账户;出库时,与“材料成本差异”相对应的是有关成本费用账户。,例 题,6、承前例,甲公司某月月初结存L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 000 000 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0 740元;当月入库L材料的计划成本3 200 000元,成本差异为节约200 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30 740-200 000)/(1 000 000+3 200 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材料 业务 核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