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施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
《建安施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安施工企业典型事故案例分析.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前 言,安全承载着人类历史最大的重量,它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健康和家庭幸福。关注安全是我们人类永恒的主题!必须严肃法纪,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生命高于一切的新观念,人人都来关注安全,牢记“平安是福”!,典型案例,总体状况,2009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84起、死亡802人。2010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627起、死亡772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57起、死亡人数减少30人,同比分别下降8.33%和3.74%。2011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23起、死亡669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减少104起、
2、死亡人数减少103人,同比分别下降16.59%和13.34%。,典型案例,典型案例,总体状况,总体状况,典型案例,事故类型和部位情况,2010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按照类型划分高处坠落事故297起,占总数的47.37%;物体打击事故105起,占总数的16.75%;坍塌事故93起,占总数的14.83%;起重伤害事故44起,占总数的7.02%;机具伤害事故37起,占总数的5.90%;其他事故51起,占总数的8.13%。,典型案例,事故类型和部位情况,2010年,全国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按照部位划分,洞口和临边事故128起,占总数的20.41%;脚手架事故78起,占总数的12.44%;
3、塔吊事故59起,占总数的9.41%;基坑事故53起,占总数的8.45%;模板事故47起,占总数的7.50%;其他事故262起,占总数的41.79%。,典型案例,生产安全事故等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据事故人员伤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分类,等级:(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
4、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典型案例,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典型案例,建筑施工特点,生产的流动性。产品的形式多样。施工技术复杂。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机械化程度低。我国拥有3800多万建筑工人队伍,是从业人数最多同时也是人员流动性最大的行业之一,作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综合素质较差造成建筑行业事故频发。,典型案例,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定义: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
5、所处的部位不同,分为(1)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2)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3)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4)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5)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6)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典型案例,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1,事故简介“5、9”厦门某商业广场高处坠落事故事故时间:2007年5月9日8时10分事故地点:厦门市思明区;事故类别:高处坠落;伤亡情况:死亡1人,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1,事故发生经过:某商业广场工程裙楼子单位工程于5月7日通过参建各方共同参与的正式验收。为将工程完好地移交给建设单位,装修分包单位厦门装修工程公司安排涂料工人对已验收工程的局部受污染墙面补刷涂料。20
6、07年5月9日上午8时10分,在裙楼C区中庭采用吊绳滑板作业方式对受污染部位补刷涂料的涂料工姚,在从二楼往一楼下滑过程中,由于主绳上的U型卸扣的罗栓反转脱落,致姚坠落至地下室地面,头部着地,当场死亡。,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1,主绳上的U型卸扣的罗栓反转,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1,姚坠落至地下室地面,头部着地,当场死亡,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1,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死者姚个人使用的吊绳滑板上的U型卸扣绑扎方向相反,当滑板下滑时,卸扣罗栓因与主绳磨擦而反转脱落,且无安全绳等其它安全防护措施,致使其高处坠落。(2)、间接原因:a、装修分包单位厦门装修工程有限公司虽有对职工进行日常安全生
7、产教育,但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工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工程管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滑板作业无安全防护措施熟视无睹,未予纠正。死者姚安全生产意识淡薄,对在无安全防护措施情况下进行滑板作业抱有侥幸心理;b、总承包单位某建工集团总公司对分包单位缺乏有效管理,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工程管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的滑板作业无安全防护措施熟视无睹,未予纠正。,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1,事故结论与教训:(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体系要从公司到项目到班组层层落实,切忌走过场。(2)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制度建设。(3)进一步加强高处坠落事故的专项治理。(4)坚决杜绝群死群伤的恶性事故。(5)加强民工的
8、培训教育,努力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开展安全生产的培训教育工作。,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1,防范事故的整改建议工程总承包公司、分包公司应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标准、规范。进一步建立健全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刻吸取“血的教训”,认真按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对该起事故进行处理。加强对全体职工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对一线作业人员的“三不伤害”教育,提高危险源识别能力,确保安全生产。,事故简介深圳市南山区2005年“2.27”高处坠落事故工程名称:海月花园三期阳台栏杆工程事故时间:2005年2月27日9时50分许事故地点:深圳市南山区事故类
9、别:高处坠落伤亡情况:死亡1人,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2,典型案例,事故发生经过:2005年2月3日,海月花园三期阳台栏杆工程进行验收,发现部分需要修补的问题。2月27日,施工单位安排作业人员对栏杆验收中发现的个别问题进行缺陷修补。约9时50分,杂工李翻过18层的花坛内侧栏杆,站到18层花坛外侧约30厘米宽、没有任何防护的飘板上向下溜放电焊机电缆,不慎从飘板面坠落至一层地面,坠落高度约54米,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2,典型案例,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李违章冒险作业,在未系安全带、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行高处临边悬空作业。(2)间接原因:a、死者进场仅三天,未进
10、行三级安全教育。b、施工单位安全管理混乱,现场无专职安全员,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c、施工单位对工人只使用、不管理、不教育。,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2,典型案例,事故结论与教训:1、临边作业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2、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杜绝违章行为。3、施工单位应落实安全措施,提供安全作业环境。4、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工程收尾阶段。,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2,典型案例,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3,事故简要经过:2009年10月24日,厦门市思明东路某工地在拆除塔吊作业。下午16时30分左右,拆除操作人员在塔吊顶升套架上进行塔吊回转的拆除作业(高度约22.5米),突然,整个顶升套架连同在上面操
11、作的四个工人一起坠落,操作人员被反弹出来,一名工人由于伤势严重送医后于17时30分死亡,另三人受伤。,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3,事故原因分析(一)直接原因1汽车吊选型不当,无法满足现场实际工作条件2当标准节拆除并放置在爬升套引进平台上后,回转机构的下支撑与塔身标准节无螺栓连接。3引进平台上的标准节未及时用汽车吊吊离,造成爬升套偏心受力。4油缸收缩过多使油缸横梁从标准节踏步中脱出5摆动爬爪销轴锈蚀严重,自动复位功能失效,在套架下坠时,不能起到防坠作用。,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3,间接原因1塔吊安装位置错误,未严格执行塔吊安装拆卸施工方案2拆卸方案未根据现行法规规范和标准,缺乏针对性。3塔吊拆卸方
12、案所提供作业人员名单,与现场实际不符。4施工总承包单位现场负责人、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只对一人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未见其他作业人员接受安全技术交底资料。5当拆卸单位没有向有关部门进行拆卸告知备案且擅自拆除的情况下,施工与监理单位未有效制止该违规行为。6施工、监理单位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缺乏塔吊拆卸安全常识,无法发现并制止违章作业。,案例分析-高处坠落事故3,事故教训与建议(一)施工单位应认真履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二)监理单位应进一步强化工程安全监理意识,并加强建筑起重机械专业知识的学习。(三)建筑起重机械的使用单位、租赁单位、安装(拆卸)单位和检测单位,应认真履
13、行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四)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必须配备专(兼)职大型设备专业管理人员。(五)应当加强对安装单位的管理和人员的培训。(六)应当加强对检测单位的管理,杜绝同体施工。,案例分析物体打击事故,定义: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中“六大伤害”的其中一种,指由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的人身伤亡事故。常见的类型有:(1)工具零件、砖瓦、木块等物从高处掉落伤人(2)人为乱扔废物、杂物伤人;(3)起重吊装物品掉落伤人;(4)设备带病运转伤人;(5)设备运转中违章操作;(6)压力容器爆炸的飞出物伤人。,事故简介“2.13”某工程物体打击事故。事故时间:2008年2月13日7时30分许事故地点:
14、深圳市福田区事故类别:物体打击伤亡情况:死亡1人,案例分析物体打击事故,典型案例,事故发生经过2008年2月13日上午7时10分,在某工程施工现场,钢筋班工人准备将堆放在基坑边上的钢筋原料移至钢筋加工场,钢筋工刘等3名工人在钢筋堆旁作转运工作。由于堆放的钢筋不稳,刘站在钢筋堆上不慎滑倒,被随后滚落的一捆钢筋压伤。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分析物体打击事故,典型案例,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场地狭小,钢筋材料堆放困难,堆放不整齐,不稳。(2)间接原因:a、工人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对工作场所情况不了解。b、吊装管理不到位。,案例分析物体打击事故,典型案例,事故结论与教训(1)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教育,提
15、高安全素质和技能,增强安全意识。(2)对于场地狭小的现场,应进行科学的文明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场地,物料堆放必须整齐有序。,案例分析物体打击事故,典型案例,案例分析触电事故,定义触电事故是由电流及其转换成的其他形式的能量造成的事故。触电事故分为电击和电伤。电击是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伤害。电伤是电流转换成热能、机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作用于人体造成的伤害。触电事故往往突然发生,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严重后果。,案例分析触电事故,常见类型有(1)人体直接接触带电体;当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而人体的某一部分触及三相导线的任何一相而引起的触电事故称为单相触电。除了单相触电外,还有两相触电。它指人
16、体两处同时接触不同相的带电体而引起的触电事故。(2)人体接触发生故障的电气设备;大部分触电事故属于这一类间接触电事故。(3)与带电体的距离过小;当人体与带电体的距离过小进,虽然未与带电体相接触,但由于空气的绝缘强度小于电场强度,空气击穿,可能发生触电事故。(4)跨步电压触电。当人的脚与脚之间同时踩在不同电位的地表面两点时,会引起跨步电压触电。,案例分析触电事故1(照明灯触电事故),事故发生经过 某工地张因家中有事请假离开工地。经工地同意,临走时交代电焊工崔如工地有电工活请帮干一下。崔表示同意。下午泥水班组因晚上加班抹地面需安装照明灯。崔在安装固定灯具使用钢筋支护灯具。装好后崔推闸亮灯后离开工地
17、。民工杜在作业时不慎碰到灯具外壳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分析触电事故1(照明灯触电事故),事故原因分析(1)违反规定,焊工代替电工操作。电工按照规定,经过考试合格以后取得电工资格才能上岗作业。崔身为焊工,领导没有安排他代替电工工作,但当电工张委托他时,他竟满口答应,代替电工工作。(2)违反操作规程。不能用导电物体作支护杆,崔竟违反安装技术规程,用钢筋支护灯具。后因灯具外壳漏电传到钢筋立杆上,致使民工作业移动灯具时触电身亡。,案例分析触电事故2(潜水泵漏电事故),事故发生经过 厦门某建筑工地,操作工王发现潜水泵开动后漏电开关动作掉闸,便要求电工把潜水泵电源线不经漏电保护开关直接接上电源。起初电
18、工不肯,但在王的多次要求下就照办了。潜水泵再次启动后,操作工王拿了一条钢筋欲挑起潜水泵检查是否沉入泥里,当王挑起潜水泵时,即触电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案例分析触电事故2(潜水泵漏电事故),事故原因:(1)、操作工王由于不懂电气安全知识,在电工劝阻的情况下仍要求将潜水泵电源线直接接到电源上,同时,在明知漏电的情况下操作工仍用能导电钢筋挑动潜水泵,违章作业,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电工在王的多次要求下违章接线,明知故犯,留下严重的事故隐患,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案例分析触电事故2(潜水泵漏电事故),事故主要教训:(1)、必须让职工知道工作过程及工作范围内有哪些有害因素和危险,其危险程度及
19、安全防护措施。(2)、必须明确规定并落实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因为特种作业的危险因素多,危险程度大。(3)、应该建立事故隐患的报告和处理制度。,案例分析触电事故2(潜水泵漏电事故),防范措施:(1)、同本案相似的违章操作很常见,如当保险丝烧断时用铜线代替、不安装动作保护器等。违章的种类很多,后果都很相似,常常导致重伤或者死亡事故。(2)、仅仅通过完善操作规程来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来预防事故是不够的。因为操作行为受很多因素影响,所以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价值观念和预防为主的理念。,案例分析触电事故3(电焊触电事故),事故发生经过 某建筑公司工人张爬上移动登高架拟对漏水管道进行电焊补漏,另
20、一处工人江则在登高架上负责监护。9时40分左右,江听到张猛叫了一声,见张拿着电焊钳的手在颤抖,江上前去拉电焊钳的电线,没拉开,于是迅速爬下移动登高架,关掉电焊机电源,张随即从移动登高架上掉落下来。后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经该医院诊断:张死于严重颅脑伤和电击伤。,案例分析触电事故3(电焊触电事故),事故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电焊钳绝缘手柄破损漏电,移动登高架操作平台没有安全防护装置,造成触电后坠落,二次伤害致死。(2)间接原因:作业现场管理不规范,现场监护人员缺乏电工专业知识,电焊机接地线连接不正确。安全教育不到位,作业人员忽视安全操作规程,不系安全带,不戴安全帽,使用不绝缘的帆布手套和绝缘手柄
21、损坏的电焊钳作业,安全交底不明确。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未发现电焊钳和移动登高架存在的安全隐患。,案例分析触电事故3(电焊触电事故),防范措施(1)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具、设备是否完好,焊机的外壳是否可靠地接地(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工作环境,施工前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3)接拆电焊机电源线或电焊机发生故障,应会同电工一起进行修理,严防触电事故。(4)接地线要牢靠安全,不准用脚手架,钢丝缆绳等作接地线。(5)在靠近易燃地方焊接,要有严格的防火措施,必要时须经安全员同意方可工作。(6)焊接密封容器、管子应先开好放气孔。(7)在已使用过的罐体上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查明是否有易燃、易爆气体或物料,严禁在未
22、查明之前动火焊接。(8)焊接吊码、加强脚手架和重要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并敲去焊渣认真检查是否安全、可靠。(9)在容器内焊接,应注意通风,把有害烟尘排出,以防中毒。在狭小容器内焊接应有2人,以防触电等事故。(10)容器内油漆未干,有可燃体散发不准施焊。,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事故,定义:机械伤害是指机械做出强大的功能作用于人体的伤害。机械伤害人体最多的部位是手。机械伤害分为:(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起重伤害;(4)触电;(5)灼烫;(6)火灾伤害;(7)高处坠落;(8)坍塌;(9)火药爆炸;(10)化学性爆炸;(11)物理性爆炸;(12)中毒和窒息;(13)其他伤害。,案例分析机械伤害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安 施工 企业 典型 事故 案例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6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