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废品管理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ppt
《美国废品管理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废品管理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废品管理公司财务舞弊案例,陈龙 刘航 朱瑞 罗鹏 张迪 孙博驰,事件背景,美国废品管理公司asteMangementlnc.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处理公司,由狄恩班特若克(DeanL.Buntrock)和韦恩休真格(WayneHuizenga)于1968年创立,1971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是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华尔街耀眼的明星股。该公司营业收入从1971年的1600万美元增长到1991年的75000万美元,平均年收入增长率为36%,净收益的年增长率也高达36%。其快速成长的法宝之一是收购、兼并等横向扩张,曾在一年内完成200起收购、兼并活动而令华尔街瞠目结舌。在废品管理公司处于鼎盛时期的
2、80年代,华盛顿邮报盛赞它是“垃圾中的黄金”。,事件背景,事件背景,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垃圾处理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环境:1.环保意识和节约能源运动兴起,使生活和工业垃圾总量锐减,废品管理公司处理的固体垃圾呈下降趋势。2.经过了近20年的快速发展,美国的垃圾处理市场进入了成熟时期,同行业竞争激烈,收购扩张费用飙升。,事件背景,3.垃圾掩埋场地费用等经营成本不断攀升。4.提留的环境储备因日以严厉的法律要求而居高不下。,事件背景,事件背景,这些特别的注销费用与名目繁多的准备金项目有关,包括清理旧垃圾掩埋场准备,药品废物处置准备,石棉清理准备,危险品清理准备,废品处理国际业务转让准备等等,事件背景,
3、在经历了20年(1971-1991)持续增长的同时,废品管理公司的股价却史无前例的连年暴跌,投资者期望的回升一再落空。,事件背景,时隔几年后的1993年,华盛顿邮报便直言不讳地称它“看起来更像是垃圾”.,事件背景,但是机构投资者无法忍受滚雪球般的股票贬值损失,频频施加压力,以各种方式要求公司管理当局采取必要措施挽回颓势,有效提升公司价值。这些努力似乎得到了回报,1995年开始,股价走出困境。,事件背景,事件背景,东窗事发,1997年7月,在机构投资者要求更换高管人员的一片呼声中,废品管理公司聘请罗纳德.勒梅为新任CEO。勒梅一上任,便对废品管理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大清查、10月,清查稍有眉目时,
4、勒梅宣布辞职;事后他称废品管理公司的会计处理十分怪异。值得庆幸的是,会计清查没有因勒梅的离任而终止,勒梅的突然离任使废品管理公司陷入了空前的危机,加深了华尔街对废品管理公司经营业绩的猜疑。在废品管理公司混乱不堪的困境中,素有“危机处理专家”之称的通用电气公司前CEO罗伯特米勒临危不惧,毅然出任废品管理公司的CEO;米勒上任后,除了着手缓和废品管理公司与华尔街的紧张关系外,还聘请美国证券委员会(SEC)前主席罗得瑞克希尔斯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彻查废品管理公司疑云密布的会计记录。1998年2月,投资者翘首以待的调查结果终于公布了。废品管理公司承认,在1992至1996年以及1997年前三个季度,虚
5、增利润总额17亿美元(净利润为11.06亿美元),同时宣布将在1997年计提17亿美元的资产减值准备。SEC立即宣布对这起在当时美国最大的利润操纵舞弊案展开调查。,东窗事发,1998年3月30日,废品管理公司向SEC报送了1992至1997年前三个季度重编的合并财务报表,对原报送的同期报告中财务报表各明细项目进行重分类和重报,与重编后报告净利润相比,同期原报告虚报利润11.06亿美元,虚报比例达34%。可见,废品管理公司1992至1997年前三个季度的“辉煌经营业绩”,主要是依靠弄虚作假炮制出的财务数据堆砌而成的。那么,废品管理公司到底采用什么舞弊手法逃过监管部门和安达信的“法眼”的呢?,东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国 废品 管理 公司财务 舞弊 案例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5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