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职能分类.ppt
《城市职能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职能分类.ppt(8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六章 城市职能分类,2023/9/27,1,第一节 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为本城市的需要服务的非基本活动为本城市外部需要服务的基本活动,一、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2023/9/27,2,一种是离心型的基本活动,如城市生产的工业产品或城市发行的书刊报纸运到城市外销售;另一种是向心型的基本活动,例如,外地人到这个城市来旅游、购物、求学或接受医疗等。,基本部分的服务对象都在城市以外,细分又有两种情况:,2023/9/27,3,非基本活动部分细分也有两种,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基本部分的生产所派生的需要;另一种是为了满足本市居民正常生活所派生的需要。,2023/9/27,4,基本经济
2、活动,基本职能,城市经济活动,非基本经济活动,非基本职能,2023/9/27,5,城市,人口、生产要素,产品、服务,输入,输出,区域,基本经济活动,非经济活动,2023/9/27,6,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同时,基本和非基本是相互依存的。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分保持必要的比例,当比例不协调时,就会使城市运转不正常。,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的关系,2023/9/27,7,一个城市的钢铁工业,80供给外地,20在本城市消费,则B/N比是4:1。也可以按该部门产品从外地和从本地获得的收入来求取B/N比。更多情况下是折合成劳动力来表示B/N。如果城市各经济部门把从业职工划分成基本和非基本
3、两部分,即可得到整个城市的B/N。,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2023/9/27,8,现代城市的每一个经济部门都可能既为外地服务又同时为本地服务。把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做基本部门,以非其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2023/9/27,9,一个城市,如果基本活动部分的内容和规模日渐发展,这个城市就势不可挡地要发展。如果基本活动部分由于某种原因而衰落。同时没有新的基本活动发展起来,那么它就要趋向衰落。当城市的条件发生变化,促进新的基本部分萌发时,衰落的城市还会复兴。,城市经济基础理论,2023/9/27,10,经济基础理论的现实意义,一个城市,经济要发展,必
4、须根据自己的特点,发展为市外服务的经济活动。门类较多的综合性大城市,抵抗外部市场波动的能力较强,新的基本经济活动的引入所产生的乘数效应较大。专业化与综合化相结合。一方面,要寻找出乘数效应较大、产业链较长、能带动一系列产业发展的专业化部门发展,另一方面要求在专业化基础上合理地综合发展城市和区域的经济。,2023/9/27,11,曼彻斯特,利物浦,曾经经历了最痛苦的产业结构调整。现在以金融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为先导,以创意产业为另类出发点,逐步制定出赢得未来话语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发展蓝图。,从传统港口城市、制造业中心向知识经济、文化旅游城市的成功转型,使利物浦成为英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披头士、利物浦
5、足球队是其象征。,2023/9/27,12,正规经济、非正规经济(informal economy),2023/9/27,13,二、划分城市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方法,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一个企业和单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都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的B/N。优点: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缺点:整个调查过程非常繁琐。当城市规 模较大时,工作量浩翰异常,如果想同时对比研究几个城市,简直就无法靠个人的力量得到第一手资料。,1.普查法,2023/9/27,14,2.残差法,霍伊特把已经知道的以外地消费和服务占绝对优势的部门,作为基本部分先分出来,不再过细地区分内部可能包含的非基本部分
6、。然后从基本活动不占绝对优势的部门职工中,减去一个假设的必须满足当地人口需要的部分。他假设的比例为1:1。优点:简单缺点:主观性较强,精度不高。,2023/9/27,15,这个方法的实质是认为全国行业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因此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行业结构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低于这一比重的部门,城市需从外地输入产品或取得服务。当城市某部门比重大于全国比重时,认为此部门除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大于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基本活动部分的比重,把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3.区位商法(或宏观法),2023/9/27,16,17,马蒂拉(M
7、attila)和汤普森(Thompson)首先提出这种方法,其数学表达式为式中ei为城市中i部门职工人数;et为城市中总职工数;Ei为全国i部门职工数;Et为全国总职工数。Li为区位商。Li大于1的部门是具有基本活动部分的部门。,2023/9/27,17,18,(三)区位商法(或宏观法)ei为城市中i部门职工人数。et为城市中总职工人数。Ei为全国i部门职工数,Et为全国总职工数。Bi为剩余职工指数。Bi小于0,则此部门只为本地服务;Bi大于0,则Bi为i部门从事基本活动的职工数。B为城市中从事基本活动的总职工数。,2023/9/27,18,19,(三)区位商法(或宏观法)优点:简化了区分城市
8、基本和非基本部分的复杂过程。缺点:假设的前提有问题。区位商法的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对于重要的出口部门,用全国比重去衡量城市满足本地需要的部分,显然标准就偏高了。城市之间在同一部门生产率的实际差别和消费习惯的不同也会影响计算的准确性。,2023/9/27,19,阿历克山德森在1956年研究美国城市经济结构时企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低于这一标准的部门,只为本地服务,在这标准以上的部分,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4.正常城市法,2023/9/27,20,他按36个部门计算了每个城市的职工构成百
9、分比。分别把每个部门的864个城市按职工比重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并据此画成各部门职工百分比的累积分布图。他经过大量的对比,最后确定选取各部门序列中第5个百分位(即第43位城市)城市的职工比重作为该部门满足本地需要的正常比重,并称之为K值。超出K值的部分为基本活动部分。36个部门的K值加起来一共是37.7。意味着美国城市当时为本市服务的“正常的”职工比重应该在 37.7左右,即 B/N约 1:0.6。,2023/9/27,21,1960年厄尔曼()和达西()提出了另一种划分基本/非基本部分的方法,叫最小需要量法。其要点: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
10、本身的服务需求,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5.最小需要量法,2023/9/27,22,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用最小需要量法分析美国城市的经济基础,同样证实了城市的非基本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而提高。,2023/9/27,23,三、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城市B/N在不同城市之间有很大差异。首先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
11、的趋势。,2023/9/27,24,其次,规模相似的城市,B/N也会有差异。(1)专业化程度高的城市 B/N大,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B/N小。(2)差不多规模的城市,依附于大城市的卫星城和独立的城市,B/N差别较大。(3)老城市与新城市的B/N差别很大。,2023/9/27,25,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部分的结构随着时间的推移也有变化。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的差别对城市经济的基本/非基本结构也都有影响。,2023/9/27,26,四、城市基本与非基本活动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活动的发展。城市发展的过程也就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在一个地方循环
12、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2023/9/27,27,城市总就业(E)等于基本部分就业(BE)和非基本就业(NBE)之和,即:,m就是乘数,它表示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是基本职工增加的m倍,2023/9/27,28,29,城市总就业(E)等于基本部分就业(BE)和非基本就业(NBE)之和,即:公式 E=BE+NBEE=m BEm是乘数,表示基本活动职工增加一个单位,引起城市总职工的增加量是基本职工增加的
13、m倍。显然乘数大小和城市就业职工的基本/非基本比率是有关系的。城市人口(P)与城市就业职工(E)和基本职工(BE)之间也有一种乘数关系,乘数大小也和BN比有关:公式P=E(1,也称带眷系数),2023/9/27,29,30,如果我们知道城市非基本职工(NBE)与它所服务的总人口(户)之间的系数,则 NBE=P(1)从上面三式可以得到以下三个经济基础方程式,说明城市或区域的人口和职工的发展与衰落是由基本部分的变动来控制的。公式 E=(1-)-1 BE P=(1-)-1 BE NBE=(1-)-1 BE,2023/9/27,30,2023/9/27,31,在图63中,服务职工即非基本部分职工被细分
14、成为消费者服务的职工和为基本生产服务的职工两个部分。并且假设城市已知的人口职工比、消费者和服务职工1、基本生产者和服务职工比2是不变的。只要把基本职工数量输入后,就可确定最终造成的服务职工和城市人口的增长量。利用这个结果,人们可以进而预测由于基本人口的增加,所需增加的新住宅单元数、中小学的班次、电话门数、公共交通和上下水道设施等等。,2023/9/27,32,第二节 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城市职能是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其着眼点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城市性质是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及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是从
15、整体上看一个城市的作用和特点,指的是城市和区域的关系,城市与城市的分工,属于城市体系的研究范畴。,由城市的主要职能确定,确定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和总的发展方向。,职能与性质的联系与区别,联系:性质是主要职能的概括;是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职能是利用现状资料分析所得到的。性质是城市规划期望里希望达到的目标和方向;职能可以有多个,强度和范围也可不同;性质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前者是客观的,合理性的论证;后者带有主观因素,具有正确性的论证;性质的作用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性质对国民经济和社
16、会发展规划也有很大影响;,城市性质的确定,定性分析:说明城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定量分析:对城市的经济职能采用一定的技术指标,分析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能源交通及主导的经济产业部门,说明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分析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作用(区位商法);分析主要部门的经济结构;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以用地所占比重大小来定量分析;,城市性质确定的依据,党和国家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对城市建设的要求;城市在所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城市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历史形成特点、资源情况、自然地理条件);,城市性质确定注意事项,表达城市的宏观区位意义,地域要明确;反映城市最主要的职能,而不是罗列
17、一般职能;体现动态发展,而不是现状描述;文字准确,精炼,凸显个性,弱化共性;定位要有依据,不能人为拔高(国际城市、世界中心城市);,39,广州,广州的城市职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商贸中心,工业基地、教育中心、医疗卫生中心、居住职能等,2023/9/27,39,广州的城市性质,2005年国务院批复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将广州城市性质定为“广东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我国重要的经济、文化和对外交往中心之一,我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规划前期研究报告:国际城市、中国南方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对外交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职能 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5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