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针灸临床技术与应用.ppt
《古代针灸临床技术与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针灸临床技术与应用.ppt(1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主讲:高希言,古代针灸临床技术与应用,战国后的主要针灸技术与流派,重针派,中西医汇通派,重灸派,手法派,穴法派,经穴理论派,针灸药相须派,刺营出血派,针刺技术及其学派,重针派是指偏重于应用针刺治病、或对针具、操作等有独到见解、造诣、成就的针灸流派。远古多用砭石、石针、镵石。春秋战国时代,石针已渐为金属针取代,并发展成九种形制(即内经所称“九针”)。还有竹针、陶针、金针、银针、铁针、钢针,现今又有“新九针”、合金针、皮肤针、梅花针、揿针等。,重针派,古代擅长用针的医家各有特色,如后汉书方术列传载涪翁侧重以针石疗病,他的著作有涪翁针经。酉阳杂俎记载北魏的句骊客用针,能贯毫发。史籍称唐代的甄权、宋代
2、的许希,他们针技超凡。宋代无为军医张济也善用毫针治病,宋代邵博邵氏闻见续录记载他针顶心治久患脱肛;针目眦治伤寒、翻胃、呃逆等,张子和善用针且功效卓著。,重针派,古代医家之所以偏重用针治病,除了他们针技不凡外,还与针刺疗效迅捷有关。标幽赋:“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复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会维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即射,悬钟环跳,华佗刺躄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魂免沉疴,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流注通玄指要赋中说:“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殒。”,重针派,重毫针派,内经和难经:特别重视针刺,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先立针经”,素问八正神明论也说:“先知针
3、经”,均将针经放在重要位置。书中还引述了远古九针、针经、刺法等文献,凸现了重针倾向。该书的针刺内容非常丰富,如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泻刺、毛刺、巨刺、焠刺、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半刺、豹文刺、关刺、渊刺、合谷刺等内容丰富,异彩纷呈。,重毫针派,元代之前-针灸名义中原北方地区居多;元代以后-针灸的主流派系向南偏移的局面;金元时期-我国文化大举南移,相继涌现了刘完素、张洁古、窦材、窦默、罗天益大批顶级中医大师;出现了著名的“金元四大家”,针灸学中出现了温补(窦材)与攻泻(张子和)两大流派。窦默是重针派的代表。,重毫针派,窦默:善用针法而蜚声
4、针坛,师从于名医李浩,学习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等书,并传授针灸手法。提出“拯救之法,妙者用针”(标幽赋)、“必欲治病,莫如用针”(流注通玄指要赋),对针刺治病推崇有加。提出很多毫针操作手法:如“捻针之法”“补泻手法”“呼吸补泻”“寒热补泻”“生成数法”“手指补泻”“迎随补泻”和进针、出针、留针以及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摄、按、爪、切14种手法,为明代针刺手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重毫针派,凌云明史凌云传记载:“凌云,北游泰山,古庙前遇病人气垂绝,云嗟叹久之。一道人忽曰:汝欲生之乎?曰:然。道人针其左股立苏,曰:此人毒气内侵,非死也,毒散自生耳。因授云针术,治病无不效。
5、孝宗闻云名,召至京,命太医官出铜人,蔽以衣而试之,所刺无不中,乃授御医。年七十七卒于家。子孙传其术,海内称针法者,曰归安凌氏。”在明史方伎传中,载有其五例验案,以下为其中两例:,重毫针派,其一:“有男子病后舌吐。云兄亦知医,谓云曰:此病后近女色太早也。舌者心之苗,肾水竭,不能制心火,病在阴虚?其穴在右股太阳,当以阳攻阴。云曰然,如其穴针之,舌如故。此知泻而不知补也,补数剂,舌渐复故。”这是一则患者舌吐症针未效而辅以进药而愈案例。其二:“金华富家妇,少寡,得狂疾,至裸形野立。云视曰:是谓丧心,吾针其心,心正必知耻。用凉水喷面,针之果愈。”这是一则丧夫而致丧心病狂的少妇,经针其心而愈的验案。虽未指
6、明何穴,当属巨阙或为十三鬼穴中之“鬼心”即心包经之大陵穴。,重毫针派,重毫针派-学术重点是气至、得气等临床问题。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收录了一则用灸的医案,提到他治一患者,用灸无反应,预后不佳。他曾“学针于窦子声先生”,忆及先生有“气不至者无效”之说,于是大胆推论,“悟及用灸亦然”。把气至移作对灸法效应预后的判断,突破了只有针刺才需得气的常规思维,对窦氏气至理论既有继承又有发挥。,重毫针派,窦氏-气至说对王开、王国瑞的影响较大;王国瑞-标幽赋注解中说:“气至穴下若鱼吞钩,若蚁奔走,或浮或沉也”以“如蚁奔走,或沉或浮”又:“穴下气不至,若虚堂无人,刺之无功”;提出了“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
7、勿失其气”的针灸经典名言,将选择刺激经络的重要性提升到穴位之上,把针刺得气的重要性置于选择时机之前。,重毫针派,明代刘纯-医经小学、玉机微义,均涉及针灸。医经小学-“待气候针沉、气若不至来,指甲切其经”,得气之后,还要“提针向病(所)”也是受到窦氏学说的影响。杨继洲针灸大成-窦氏的针刺理论,如针治“心痫”案称:该患者病数年,杨用窦氏八法开阖针刺照海、列缺等穴,“其针待气至,乃行生成之数,而愈。”,重毫针派,楼英-认为此气即“谷气”,在医学纲目中记载:针卒心痛取上脘,针感是“觉针下气行如滚(热)鸡子入腹为度”;治腰痛针气海,“令人觉从外肾热气入小腹”,丰富了窦氏的得气理论;徐凤-窦氏针法的传人,
8、针灸大全收载有窦氏标幽赋、窦氏正公八穴流注等。该书专论刺法的金针赋序言中提到,作者曾学针法于倪孟仲,又从学于彭九思,并传习窦汉卿的针灸书及梓岐风谷飞经走气补泻法。金针赋论述了针刺手法,对于如何激发针感、诱导针感、调控针感,均有较详尽的记载,大大丰富了窦氏气至、得气理论。,重铍针派,铍针-针灸大成称“(金非)针,一名铍针今名剑针”,这种针的形制,古称“长四寸,广二分半”、“形如剑锋”,多用于外科治疗痈疽排放脓液,主治“痈脓”“大脓”“成脓血”“骨病”等。张子和-铍针放血,屡获奇效。张氏治病主张攻逐病邪,邪去正安,常用汗、吐、下法及铍针放血,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发汗与出血相通”、“针同发汗”、“出血
9、与发汗,名异而实同”。其放血特点是运用铍针多、刺激部位与针数多、出血量多等“三多”。郑梅涧-重楼玉钥中提出“三针”(即“开风路针”“破皮针”“气针”)说,前两说用铍针(有时也用针刀)挑刺患部或他处,治疗咽喉肿痛,此法可疏通经络,祛风解毒现代“小针刀”即由铍针衍化而来。,重锋针派,锋针-灵枢九针论:“甬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今已习称三棱针。锋针-“通荥卫”、“泻热出血”的作用,主治“痈热出血”、“瘤病”、“病在经络痼痹”、“筋病”等病证夏春农-善用三棱针治喉病,著有疫喉浅论。“疫喉”即流行性喉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咽喉肿痛糜烂,肌肤出现丹痧。夏氏分刺、刮、吐三步治疗,即先用三棱针刺少商出血,必
10、要时加刺患部出紫血或阳交穴放血,以泄其毒,再与刮法、吐法配合,疗效颇佳。,重皮肤针派,皮肤针-又名七星针、梅花针、丛针、小儿针等,即将57枚数厘米长的粗针捆扎后,再嵌于竹木等材料制成数寸长的筷箸状小杆的一端,医者执其柄杆以敲击体表的针具。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记载了“箸针”的制作与操作方法,“用粗线针扎在箸头上,在患处点刺出血”,“用粗线针二条,将竹筋一头劈开,将针离分半许,夹在筋头内,以线扎紧用针蘸油烧红,向患顶重手刺入五六分”,重皮肤针派,当代孙惠卿-将钢针(或缝衣针)57枚捆扎后,将针柄嵌于竹箸一端,名之为“保健针”,敲击体表治病,用于治疗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多种病证,特别是皮肤病
11、应用较多。1949年后,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织师生传承此项技术,并整理编写了刺激神经疗法。,重“金”针派,“金”-乃指黄金、赤金而言,此派对制针材质有特殊选择;黄石屏-撰针灸诠述,为重金制毫针应用的代表人物针灸诠述-“顾铁之本质太粗,而针以炼精金为贵,金针之善有三:性纯而入肉无毒,一善也;质软而中窍无苦,二善也;体韧而经年无折,三善也。”,并详细介绍练针法,“先用竹签戳粉壁上红圈,每戳必中后,逐渐缩小圈之直径,缩至小点为止。此时改用一般金属针,再改用金针练,做到深入墙中,而不弯、不断,且准确命中为止”。,重“金”针派,黄氏“金”针传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叶德铭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的叶心
12、清二兄弟,均用“金”针治病,并称其术受之于黄氏弟子魏庭兰(南)。除上述重针支流派外,还有火针派、温针派、电针派、芒针派、头针、耳针派等。,重灸派,重灸派-重用灸法防治疾病,或对某一类疾病使用特殊灸法、有独特见解、疗效显著的针灸学派古代灸法多用艾炷灸,由直接灸发展到隔物灸。明代出现了用艾条施灸,并在艾条中加入药物,分为有药艾条和无药艾条,其中有药艾条,依据加入的药物组方不同又分雷火针、太乙神针等不同类别;代表人物有葛洪、陈延之、王焘。,重灸派,灸法在内经中常与针刺、砭石、药物并列,各有所施,据证而治。素问汤液醪醴论-“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汤液药物为内治法,砭石、针灸为外治法的雏形。
13、灵枢官能-“针所不宜,灸之所宜”,对经脉陷下、络脉结聚和阴阳皆虚的病人可用艾火灸之素问异法方宜论-“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寒症是灸法的主要适应范围。灵枢背输-艾火补泻法,对后世灸法的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重灸派,魏晋至唐宋时期灸法盛行魏朝曹翕-曹氏灸方为最早的灸法专著,惜早已亡佚。晋代陈延之-小品方记载禁灸穴位、误灸后果、艾炷大小与疗效的关系和灸治取穴法等。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了急症的用灸方法,如艾炷、隔盐、隔蒜、川椒、黄蜡、艾管熏灸等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提出“灸疮发洪”说、“五脏中风灸背俞”说。,重灸派,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完善了灸法的理论;提出“灸之生熟”说,要求根据施灸部位、患者病
14、情、体质、年龄确定灸量;还提出施灸的顺序、体位要求,强调早灸,尽量早治及灸疗防病,丰富发展了隔物灸法。拓展了灸治的病种,特别是在热证用灸上,提出对热毒蕴结的痈肿,用灸可使火气流行,令其溃散;对黄疸、淋证等温热病,消渴、失精失血之阴虚内热等均可用灸。,重灸派,王焘-外台秘要弃针而用灸,主张艾炷灸壮数要根据病变性质和施灸部位而定,书中记载了崔知悌灸骨蒸法等处方。唐代已有专门施灸的医生,称为“灸师”。千金要方记载:“吴蜀多行灸法”,说明当时灸法盛行。,重灸派,宋代-灸法专著大量问世,如备急灸法、灸膏肓俞穴法、西方子明堂灸经大量介绍急性病证、外科病的灸治方法,窦材-用灸扶阳理论,从临床治疗、摄生防病等
15、方面强调阳气的重要作用,扁鹊心书-“保扶阳气为本”,提倡“灼艾第一,丹药第二,附子第三”,把用灸扶阳摆在重要的位置,“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窦氏-用灸壮数多,一般每穴百壮,甚至五六百壮;将宋代名医许叔微灸补肾阳、罗天益灸补脾胃学说发展成为脾肾双补学说,完善了温补学派的理论。,重灸派,明代张景岳-灸有温通经络、驱散寒邪、解阴毒、温脾肾、回阳救逆等作用。清代吴砚丞-神灸经纶总结了清以前灸疗学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重灸派理论。古代重灸派,从操作方法上分,有化脓灸派、隔物灸派、药条灸派等;从适应证上分,有热证忌灸派与热证可灸派,急症
16、用灸等临床灸派。,化脓灸派,晋代诸病源候论、甲乙经记载了发灸疮说,晋陈延之小品方记载:“灸得脓坏,风寒乃出;不坏,则病不除也”。宋代太平圣惠方云:“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闻人耆年在备急灸法阐述了灸疮与所患疾病、所灸部位的关系。南宋的王执中、窦材,明代的徐春甫、徐凤、龚廷贤、李梴等都支持这种说法,并提出了很多发灸疮的方法。有的外用热敷,有的外涂辛温通散生肌之品,有的内服滋补之剂等。,化脓灸派,清代针灸易学曰“灸疮必发,去病如把抓”,认为只有灸疮发,才能治愈疾病,否则不能奏效,虽未免言之过激,但涉及到灸疗的刺激量,值得注意。减轻烧灼痛-如扁鹊心书记载内服睡
17、圣散,实即全身麻醉法;明代龚信在古今医鉴中提出“挑筋灸癖法”;“用药制过的纸擦之,使皮肉麻木”,即局部麻醉法;外台秘要载瘰疬灸法,用麻花与艾绒混合点燃;寿世保元记载“着艾火,痛不可忍,预先以手指紧罩其穴处,更以铁物压之,即止”的指压局部麻醉法等。,隔物灸派,葛洪-肘后备急方记载的隔蒜、隔盐、隔椒、隔面、隔灸器等隔物灸法;元代朱丹溪-在脉因证治丹溪手镜丹溪心法等著作中,用到的隔物灸法有隔蒜、隔甘遂、隔头垢、隔盐、隔皂角、隔姜、隔附子饼等,治疗病种也很广泛。明代薛立斋-在隔物灸治外科疾患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如用隔蒜灸拔毒消肿,用隔豉饼灸治疗肿硬不溃或溃而不敛,、隔附子饼灸用于疮陷而脓水清稀、隔香附
18、木香饼灸用于肝气郁结之证等都有独到之处。中医文献记载,历代所用的隔物灸间隔物约有40种,还有隔薤灸、隔韭灸、隔葱灸、隔蟾灸、隔鸡子灸、隔虫灸、隔碗灸、隔核桃灸等,不胜枚举。,艾卷灸派,寿域神方-最早的记载“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此种方法称为实按灸,当时的艾卷并不掺药末。李时珍本草纲目、杨继洲针灸大成记载,艾绒中加入麝香、穿山甲、乳香等药末,并名之为“雷火神针”或“雷火针法”。,艾卷灸派,清代的范毓、李学川、陈修园、孔广培等加入的药物又有不同,并名为“太乙针”、“太乙神针”。叶桂-种福堂公选良方中更有“三气合痹针”、“百发神针”、“消癖神火针”、“
19、阴症散毒针”等名称,所用药物不同,治疗病证也各有所异。清代雷少逸的雷火针法、韩贻丰的太乙神针心法、周雍和的太乙神针附方,陈惠畴的太乙神针方等为记述此法的专著。现代常用的艾卷灸法、药条灸法均由此发展而来,热证可灸派,明代龚居中红炉点雪中明确指出,灸法可治疗寒热虚实诸证;虞摶医学正传及汪石山针灸问对对此作了解释:“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复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李梴医学入门亦载此颇具颠覆性的学说。,热证可灸派,“热证可灸”说-刘完素、李东垣等人的著作中已有提及,朱丹溪在理论上也早有阐发,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灸法之所以
20、能用于阴虚证,是因为灸能补阳,“阳生则阴长”之故,把“热证可灸”上升到理论的认识。张仲景-主张热证不可灸,他把热证用灸的不良后果描述得十分可怕,甚至认为可以导致生命危险。还有明代张景岳、清代的王孟英等也持这种观点。,炼脐派,炼脐-用不同药物、以适当的剂型,填敷脐中施行隔物灸的一种方法,是中医温补派在灸法方面的发展;代表医家有李梴、龚廷贤。五十二病方-有脐部填药、敷药的记载。金匮要略-记载了脐部施治的方法,“凡中暍死,屈草带,绕暍人脐,使三两人溺其中,令温”,即通过人尿的温热作用于脐部来治疗疾病。,炼脐派,肘后备急方-有“以盐纳脐中,灸二七壮”治疗霍乱及“救卒中恶死,灸脐中百壮”等记载。皇甫谧-
21、脐部可灸不可刺,“脐中,神阙穴也灸三壮,禁不可针刺,针之令人恶疮溃矢出,死不治”(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盐填脐部加灸治疗霍乱、腹鸣、泻痢等消化系统病变;用苍耳子烧灰敷脐治疗脐部流水不止;杏仁捣泥与猪髓混合敷脐治疗小儿脐部红肿等。,炼脐派,外台秘要-用盐敷脐治病等记载。宋代的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严氏济生方记有许多填脐的方剂。明代李梴-重元气,在脐部保健施灸,创立炼脐法,为后世脐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医学入门记载有彭祖固阳固蒂长生延寿丹、接命丹、温脐种子方、温脐兜肚方等多种方法。,炼脐派,龚廷贤-重视脐疗法,如抢救溺死、霍乱已死、阴证腹痛冷极、卒中暴厥等病选用脐中一个穴位施灸以回阳
22、救急;并提出“熏脐法”,在寿世保元记载了“益府秘传太乙真人熏脐法”。龚氏-用艾火熏脐,能“壮固根蒂,保护形躯,熏蒸本原,却除百病,蠲五脏之痛患,保一身之康宁”。脐部施行隔物灸,是对保健灸法的丰富和发展。,炼脐派,本草纲目-用五倍子研末敷脐治疗盗汗、自汗;用黑牵牛子末敷脐治疗小儿夜啼等病案。类经图翼-记载用炒盐满脐后加姜片盖定灸,治妇人血冷不受胎;多灸脐部延年等验案。吴师机-理淪骈文中提出:“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为第一捷法”。其中记载的“太乙真人熏脐法”,所用药物达17味,通治劳伤、失血、男女科病变,使“炼脐”治病的范围更加广泛。,穴法派,穴法派-指注重临床选用穴位的学术流派。穴
23、法派形成的与针灸学术理论的形成密切相关;内经记载的经穴、穴法理论已比较丰富。灵枢中的辨证取穴,不仅初步形成了按病因、八纲、经络脏腑辨证方法,而且确立提出了局部取穴、周围取穴与远隔取穴的原则。内经论述各种疾病的针灸处方包括了四个方面:取腧穴、取经络、取部位、取病所。,穴法派,取腧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肠鸣、泄泻,伴有“当脐而痛”者,用上巨虚;灵枢四时气提出“著痹不去”、“肠中不便”用足三里;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耳聋刺听宫;素问骨空论灸治寒热病,用“绝骨之端(阳辅穴)”、关元。,穴法派,取经络灵枢根结称“痿疾者,取之阳明”,“暴病者,取之太阳”;灵枢寿夭刚柔谓“久痹不去身者”,刺血络“尽出其血”;灵枢
24、忧恚无言治疗失音,刺足三阴,泻其血络。素问刺疟论谓“少阳之疟刺少阳”,“厥阴之疟刺厥阴”;素问刺热篇谓肺热刺手太阴、阳明,肝热刺足厥阴、少阳。,穴法派,取部位灵枢官针提出远道刺法是“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治疗心痹用偶刺法,选择部位是“一刺前,一刺后”;灵枢终始提出取穴的原则是“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素问骨空论记载治疗憎风“取眉头”。,穴法派,取病所灵枢官针提出用“报刺”法治疗“痛无常处”,要针“病所”;灵枢经筋对四季的各种痹证取穴,均“以痛为输”。素问骨空论记载治疗腘痛,要“刺痛上”。,穴法派,内经-取穴理论对后世辨证取穴派有很大影响;王叔和脉经中多提取经,而不涉及具体穴位
25、,继承发挥了内经理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穴法派的影响更显而易见;巢元方治疗风病取风府、风池,与仲景太阳表虚证用风府、风池,扶正祛邪理论一脉相承。,穴法派,李东垣、罗天益治脾胃病,取足三里、中脘等穴,是从内经“取病所”理论发展而来的。难经论述了奇经八脉的病候以及原穴、八会、俞募、五输穴的应用,对后世的辨证取穴支派有重大影响。如王叔和对俞募的应用,皇甫谧对五输的应用与发展即可证明。,穴法派,以痛为输派是穴法派的一个支派,又称反应点派、阿是穴派、动穴派;学派的核心内容是以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作为选穴治疗依据;学术导源于内经;形成于宋代;代表人物是王执中。,穴法派,以痛为输,是针灸医学中的一类特殊腧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针灸 临床 技术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4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