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传记阅读.ppt
《古代人物传记阅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人物传记阅读.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复习 人物传记阅读,一、通读以“明”记。,(一)“明”布局。也就是要明了古代人物传记的体例结构,高考人物传记通常是节选的,篇幅有规定,不会很长,通常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篇、正文、结尾。,(二)“明”手法。这个手法主要是指叙事的手法,传统传记类文字最经典的写法是横铺直叙。,一、通读以“明”记。,二、明记当“理”事。传记的正文即记“事”部分是传记的主体,利用传主生平事迹,为传主画出一条人生轨迹线以此了解传主的品格是传记的目的。那么我们应当如何顺利梳理出事件呢?,理事之要点,1.理出曾公亮传中传主的事迹。,【课堂训练】,三、“析”事以“知”人。,【课堂训练】2.分析事件,归纳人物形象
2、。,四、“扣”文以解“题”,(一)解“分析综合题”,1.题目的特点:着眼于整篇选文的内容要点、中心意思的概括,并对这些内容进行综合性的分析,从中归纳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以及作者对事件的看法和主张。2.题目的设计:选择题,四选一,三项正确,一项错误。每选项由作者的态度评价内容要点两部分组成。3.这道题目的特点决定了我们不仅可以扣文解题,同时也可以借题解文。,【方法指导】,1.比对时间。命题者故意将时间顺序颠倒、混淆。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的时间词语,并与原文比对,理清时间,识破“时间错误”的陷阱。,2.比对地点和职位。比对选项中的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地点是否与原文一致,防止地点概括错误。,3.比对
3、人物。分清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做的不同事件,防止张冠李戴、颠倒事实。,【方法指导】,4.比对关键词。命题者故意将曲解文中某一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干扰我们。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陷阱,要认真细心比对。,5.比对添枝加叶。比对选项中是否有命题者故意添加的内容,防止无中生有。,6.比对因果关系。命题者故意把原因和结果混淆,造成因果倒置和强加因果。,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曾公亮初入仕途,为民兴利除弊,他进士及第后任职会稽县,当时湖水常常外溢,民田受害,他兴修水利工程,将水引入曹娥江,民众因此得益。B曾公亮久经历练,通晓典章制度。他熟知朝廷政务,首相韩琦
4、每每向他咨询;密州有人偷盗民田产银,他认为判处死刑过重,据理力争,最终改判。C曾公亮防患未然,止息边地事端。契丹违约在界河捕鱼运盐,他认为萌芽不禁终将酿成大祸,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边地双方得以相安无事。D曾公亮老谋深算,暗中为子孙计。他为人深沉,思虑周密,曾举荐王安石,安石受到宠信,他考虑子孙前程,不露痕迹地处处随顺安石,终于得到回报。,【试题分析】1.选项C 中“派使者偕同雄州赵滋前往调解”。2.文本中“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二者比照,“谕以指意”中关键词“谕”,是“告诉”之意,应该是“把皇帝的意思告诉他们”,从而止息了边害。C 项错误在于关键词误解。,(
5、二)解“翻译题”,一、观全局,判结构1.定主谓结构。语言表达靠句子,而句子多以主谓成句,因而准确判断主谓结构并划出成分,不仅对正确翻译句子十分重要,而且也有益于与此相关的文言断句。,【方法指导】,判断出句子中的主谓结构(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5分),主谓句1.主语“苏轼”,谓语“责”,宾语“公亮不能救正”,而宾语又是一个主谓句,主语“公亮”,谓语“不能就正”。主谓句2.主语“世”,谓语“讥”,宾语“其持禄固宠云”,宾语也是一个主谓句,主语是“其”,谓语部分是“持禄固宠”。,温馨提示:在判断主谓句时,发现有些句式并不符合主谓结构,于是就要提防特殊句式,认真加以观察。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人物传记 阅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