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例.doc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例.doc(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Enjoy accomplishment at high tide, enjoy life at low tide, do meaningful work when you are thinking, and do interesting things when you are not in the mood.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例1梯形教案教学目标:情意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体验探究成功的乐趣。能力目标: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简单的几何计算、证明题;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认知目标:了解梯形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等腰
2、梯形的性质。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索;难点: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教学课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教学方法:启发法、学习方法:讨论法、合作法、练习法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说出每辆汽车车窗形状(投影)2、板书课题:5梯形3、练习:下列图形中哪些图形是梯形?(投影)4、总结梯形概念:一组对边平行另以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5、指出图形中各部位的名称:上底、下底、腰、高、对角线。(投影)6、特殊梯形的.分类:(投影)(二)等腰梯形性质的探究【探究性质一】思考:在等腰梯形中,如果将一腰AB沿AD的方向平移到DE的位置,那么所得的DEC是怎样的三角形?(投影)猜想:由此
3、你能得到等腰梯形的内角有什么样的性质?(学生操作、讨论、作答)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求证:B=C想一想:等腰梯形ABCD中,A与D是否相等?为什么?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同一条底边上的两个内角相等。【操练】(1)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B=60o,BC=10cm,AD=4cm,则腰AB=cm。(投影)(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DEAC,交BC的延长线于点E,CA平分BCD,求证:B=2E.(投影)【探究性质二】如果连接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图中有哪几对全等三角形?哪些线段相等?(学生操作、讨论、作答)如上图,等腰
4、梯形ABCD中,ADBC,AB=CD,AC、BD相交于O,求证:AC=BD。(投影)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探究性质三】问题一:延长等腰梯形的两腰,哪些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呢?(学生操作、作答)问题二:等腰梯是否轴对称图形?为什么?对称轴是什么?(重点讨论)等腰梯形性质:同以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对角线相等(三)质疑反思、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并提出尚存问题;学生小结,教师视具体情况给予提示:性质(从边、角、对角线、对称性等角度总结)、解题方法(化梯形问题为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问题)、梯形中辅助线的添加方法。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例2正弦和余弦(二)一、素
5、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逻辑思维能力。(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2.难点: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之间的关系的应用。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复习提问(1)什么是A的正弦、什么是A的余弦,结合图形请学生回答.因为正弦、余弦的概念是研究本课内容的知识基础,请中下学生回答,从中可以了解教学班还有多少人不清楚
6、的,可以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2)请同学们回忆30、45、60角的正、余弦值(教师板书).(3)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发现什么特征?学生一定会回答“sin30=cos60,sin45=cos45,sin60=cos30,这三个角的正弦值等于它们余角的余弦值”。2.导入新课根据这一特征,学生们可能会猜想“一个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这是否是真命题呢?引出课题。(二)整体感知关于锐角的正弦(余弦)值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之间的关系,是通过30、45、60角的正弦、余弦值之间的关系引入的,然后加以证明。引入这两个关系式是为了便于查“正弦和余弦表”,关系式虽然用黑体字并加以
7、文字语言的证明,但不标明是定理,其证明也不要求学生理解,更不应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关系式去推证其他三角恒等式.在*,这两个关系式的用处仅仅限于查表和计算,而不是证明。(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通过复习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想“任一锐角的正弦(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吗?”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2.这时少数反应快的学生可能头脑中已经“画”出了图形,并有了思路,但对部分学生来说仍思路凌乱.因此教师应进一步引导:sinA=cos(90-A),cosA=sin(90-A)(A是锐角)成立吗?这时,学生结合正、余弦的概念,完全可以自己
8、解决,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研究解决问题的时间,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3.教师板书: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sinA=cos(90-A),cosA=sin(90-A)。4.在学习了正、余弦概念的基础上,学生了解以上内容并不困难,但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三角函数,还不熟练,而定理又涉及余角、余函数,使学生极易混淆.因此,定理的应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在给出定理后,需加以巩固。已知A和B都是锐角,(1)把cos(90-A)写成A的正弦。(2)把sin(90-A)写成A的余弦。这一练习只能起到巩固定理的作用.为了运用定理,教材安
9、排了例3。学生独立完成练习2,就说明定理的教学较成功,学生基本会运用。教材中3的设置,实际上是对前二节课内容的综合运用,既考察学生正、余弦概念的掌握程度,同时又对本课知识加以巩固练习,因此例3的安排恰到好处.同时,做例3也为下一节查正余弦表做了准备。(四)小结与扩展1.请学生做知识小结,使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所学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组成部分。2.本节课我们由特殊角的正弦(余弦)和它的余角的余弦(正弦)值间关系,以及正弦、余弦的概念得出的结论:任意一个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一个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范例3一、业务学习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
10、识,树立新的理念.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另外,抽时间学习,并作学习笔记,以丰富自己的头脑,提高业务水平。二、教学方面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
11、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一年级学生特点,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意和学生一起探索各种题型,我发现学生都有探求未知的特点,只要勾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兴趣,学习劲头就上来了,如每节课后如有时间,我都出几题有新意,又不难的相关题型,与学生一起研究。3、要进行一定数量的练习,相当数量的练习是必要的,练习时要有目的,抓基础与重难点,渗透数学思维,在练习时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与锻炼,有了一定
12、的思维能力与打好基础,可以做到用一把钥匙开多道门。4、考前复习中要认真研究与整理出考试要考的知识点,重难点,要重点复习的题目类型,难度,深度。这样复习时才有的放矢,复习中什么要多抓多练,什么可暂时忽略,这一点很重要,会直接影响复习效果与成绩。另外还要抓好后进生工作,后进生会影响全班成绩与平均分,所以要花力气使大部分有希望的后进生跟得上。例如在课堂上,多到他们身边站一站,多问一句:会不会,懂不懂,课后,对他们的不足及时帮助,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从而能够主动学习。5、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
13、次,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方法。6、在作业批改上,认真及时,力求做到全批全改,重在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辅导中做到有的放矢。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教材挖掘不深入。2、教法不够灵活,不能总是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4、后进生的辅导不够,由于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也知道,有的学生只是做表面*,“出工不出力”5、教学反思不够。四、今后努力的方向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2、学习新课标
14、,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12.3.1.1等腰三角形(一)教学目标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教学重点: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探究了轴对称的性质,并且能够作出一个简单平面图形关于某一直线的轴对称图形,还能够通过轴对称变换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这节课我们就是从轴对称的角度来认识一些我们熟
15、悉的几何图形.来研究: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的三角形不是。问题:那什么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满足轴对称的条件的三角形就是轴对称图形,也就是将三角形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就是轴对称图形。我们这节课就来认识一种成轴对称图形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导入新课: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做一个等腰三角形。作一条直线L,在L上取点A,在L外取点B,作出点B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C,连结AB、BC、CA,则可得到一个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
16、的夹角叫底角.同学们在自己作出的等腰三角形中,注明它的腰、底边、顶角和底角。思考: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请找出它的对称轴。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有什么关系?3.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4.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呢?结论: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所以把这两条腰重合对折三角形便知: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要求学生把自己做的等腰三角形进行折叠,找出它的对称轴,并看它的两个底角有什么关系。沿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对折,发现它两旁的
17、部分互相重合,由此可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且还可以知道顶角的平分线既是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由此可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通常称作“三线合一”)由上面折叠的过程获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作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得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利用三角形的全等来证明这些性质。同学们现在就动手来写出这些证明过程。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底边BC的中线AD,因为所以BADCAD(SSS).所以B=C.如右图,在ABC中,AB=AC,作顶角BAC的角平分线AD,因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教学 设计 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