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表面特性及MOS电容.ppt
《半导体表面特性及MOS电容.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表面特性及MOS电容.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7 章,半导体表面特性及MOS电容,7.1 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结构7.2 表面势7.3 MOS结构的电容电压特性7.4 MOS结构的阈值电压,硅-二氧化硅界面中存在的 不利因素和消除措施MOS结构中C-V曲线揭示了 氧化层等器件质量性能阈值电压表征半导体表面反型状态,它是MOS器件的基础,7.1 半导体表面和界面结构,半导体器件的特性与半导体表面特征性质有特别重要的联系。在超、特大集成电路迅速发展的今天,半导体器件的制造相当多是在很薄的一层表面内完成的(几个微米甚至更小),因而,如何有效控制和完善半导体的表面质量,从而进一步利用半导体表面效应,可用来制造例如MOS(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器件
2、、CCD(电荷耦合器件)、LED(发光二极管)、LCD(液晶显示)、半导体激光等表面发光器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等表面感应器件。,理想表面(清洁表面),原子完全有规则排列所终止的一个平面。,表面排列整齐的硅原子与体内的硅原子形成共价键,但由于表面价键处于所谓“悬挂键”的空置状态,其状态极其不稳定,表面很容易吸附一些其他原子例如空气中的氧原子而形成氧化层。,真实表面,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形成的半导体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存在氧化层或吸附其他原子。表面存在“悬挂键”,对电子有受主的性质,存在一些可以容纳电子的能量状态,称为“表面能级”或“表面态”。表面能级在禁带中靠近价带顶的位置,准连续。,表面能级密度,单
3、位面积所具有的表面态的数目。cm-2,表面费米能级(EF)S,载流子填充表面能级的状态。电子填充带负电;空穴填充带正电。,内表面,真实表面存在天然氧化层,半导体与天然氧化层的交界面;内表面能级密度比原子密度小好几个数量级。,外表面,天然氧化层与外界接触的交界面。,快态能级,在毫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与体内交换电子。(内表面),需较长时间完成与体内交换电子。(外表面),慢态能级,Si-SiO2界面的结构,利用热生长或化学汽相淀积人工生长的SiO2可有厚达几千埃(10-10m),外表面能级几乎无法与体内交换电子,Si-SiO2界面有别于理想表面和真实表面,慢态能级和外界气氛对半导体内的影响很小。S
4、iO2常用作MOS结构中的绝缘介质层,器件有源区之间场氧化隔离,选择掺杂的掩蔽膜,钝化保护膜等。,硅-二氧化硅界面,二氧化硅层中,存在一些严重影响器件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氧化层中可动离子,固定氧化层电荷,界面陷阱,以及辐射、高温高负偏置应力会引起附加氧化层电荷的增加等。,可动离子,在人工生长的二氧化硅层中存在着一些可移动的正电荷,它们主要是沾污氧化层的一些离子。刚沾污时,这些正离子都在氧化层的外表面上。在电场及温度的作用下,它们会漂移到靠近硅-二氧化硅界面处,在硅的表面处感应出负电荷,对器件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钠离子(Na+),它在二氧化硅中进行漂移的激活能很低,因此危害很大。,
5、为了防止和去掉钠离子沾污的影响,除了严格执行工艺规定防止离子沾污外,提高制备材料(如化学试剂、气体等)的纯度,改进工艺装备和方法,是获得稳定的MOS器件的重要手段。目前有两种工艺被广泛应用:磷稳定化和氯中性化。磷稳定化即二氧化硅外部形成磷硅玻璃,扩散中可动钠离子总是进入氧化层中的富磷区,一旦离子被陷在磷硅玻璃中,即使回到室温,它仍会保持被陷状态,保证二氧化硅内碱金属离子最小状态。氯中性化在即生长二氧化硅层时,将少量氯化合物一起反应生成一种新的材料,它是位于氧化层-硅界面的氯硅氧烷,当钠离子迁移到氧化层-硅界面时会被陷住中和,实现稳定化。,实验表明硅-二氧化硅界面附件的二氧化硅一侧内存在一些固定
6、正电荷,它们大致分布在近界面100的范围内。对半导体表面的电性质有重要的影响。其特点可总结分析如下:(1)固定电荷与氧化层厚度、半导体掺杂浓度、掺杂类型无关;(2)固定电荷受不同晶向影响而变化,其密度(111)表面最大,(100)表面最小,两者比例大约为3:1;(3)固定电荷密度与氧化条件(如氧化气氛、炉温)紧密相关,温度上升固定电荷密度则近似线性下降。值得注意,当氧化过程中经过不同温度条件生长氧化层,其固定电荷由最终温度决定;(4)氧化过硅片在氩气或氮气气氛中退火(加热)足够长的时间,不管其生长氧化层温度高还是低,总可以获得最小固定电荷密度值。,固定正电荷,先生长的氧化层却是留在外表面,而后
7、生长的氧化层则是留在与硅接触的内表面,即界面处,这也就是界面处固定电荷为什么由最终氧化温度决定的道理(氧化温度越低,固定正电荷密度越大)。减少固定电荷的标准工艺,即在惰性气体中退火,图中可见它的QF(单位栅面积固定电荷)值最小。,界面陷阱(界面态),界面陷阱一般分布于整个禁带范围内,有的甚至可以高于导带底(EC)和低于价带顶(EV)。,界面陷阱可以是施主型的,也可以是受主型的。,产生界面陷阱主要由于半导体表面的不完全化学键或所谓“悬挂键”引起的。界面价键在形成氧化层时,没有被饱和而悬挂着,就会变成界面陷阱。,(1)界面陷阱密度在(111)表面最大,在(100)表面最小,禁带中央其界面态比例大约
8、为3:1;(2)界面陷阱在干氧气氛中氧化后,其密度较高,禁带中央为10111012/cm2eV,氧化温度越高,界面态密度越大;(3)在较低温度(500)含氢气气氛中退火可以减小界面态密度,禁带中央为1010/cm2eV,但是在惰性气氛高温(600)下退火却不能降低;(4)界面陷阱密度在禁带中央的区域基本不变,在靠近价带顶和导带底边缘增长很快。且数目相等、电性相反,即导带下应该是施主型界面态,价带上应该是受主型界面态。,减小界面态的方法除了氢气退火外,还可用金属后退火工艺,在金属后退火温度下活性栅材料(铝)会在氧化层表面与水蒸气反应,释放出氢原子,它会通过二氧化硅层与悬挂键结合,从面减小界面态密
9、度。,界面态能量分布和退火前后界面态密度比较,电离陷阱,固态器件中辐射损伤一直是航空和军事应用上碰到的主要问题。有些损伤会直接导致失效,而更多的可能使器件和系统退化,影响其性能和使用。辐射损伤的主要过程:首先在氧化层中产生电子-空穴对,其一部分会立刻复合,剩余部分在氧化层中电场作用下分离,电子和空穴沿相反方向加速,由于电子的迁移率比空穴大,电子会迅速离开氧化层(纳秒数量级),而空穴由于跃迁一段时间后到达Si-SiO2界面,它会与来自硅的电子复合或在深能级处被陷住,一旦陷住后,就类似于固定电荷(称之为电离陷阱)。同时,辐射还能增加界面态。,热退火可以很容易地去除如离子注入、电子束蒸发、等离子溅射
10、等工艺过程中的辐射损伤,但制备后的器件中实际恢复是相对有限的,因此更可取的方法是对器件进行“加固”。例如:栅氧化温度低于1000来加固氧化层,使辐射的敏感度降低。铝屏蔽加固可阻止大多数空间带能粒子,并增大MOS场效应管的阈值电压,减弱辐射造成栅电压变化对阈值电压的影响。,7.2 表面势,我们已经对Si-SiO2界面的电荷情况作了详细讨论。再在氧化层上进一步淀积一层金属(通常是铝)就构成所谓MOS结构,它是目前制造器件的基本结构形式。,中间绝缘层(SiO2)将金属板和半导体两个电极隔开。,绝缘体内无任何电荷且完全不导电,金属与半导体功函数差为零,绝缘体与半导体界面不存在任何界面态。如图,V=0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 表面 特性 MOS 电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4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