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06第六章.ppt
《动物生理学-06第六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理学-06第六章.ppt(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6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6.1 能量代谢,机体需要原料来构固和更新自身,更需要能量来驱动各项生命活动。机体正是通过糖、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体内分解与合成代谢获得能量和“建筑材料”。机体能量的提供来源是食物(营养物质)。机体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热能、机械能、电能等)需要通过不断的物质交换、代谢获得,因此,体内物质分解与合成必然伴有能量的转移。,能量代谢:生物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1.能量来源:食物(糖、脂肪和蛋白质)糖:主要的供能物质脂肪:贮存和供给能量蛋白质:细胞自我更新材料,也可供能,6.1.1 能量代谢的概念及能量转化,能量转化和利用的关键物质:ATP,2.能
2、量去路:50%转为热能,6.1.2 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和方法,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机体分解营养物质所释放的总能量即能量输入=能量输出+能量贮存;或能量输入=输出的热能+肌肉对外作的功+能量贮存如果能量输入输出,则有能量贮存,表现为体重增加。如果无能量输入(禁食/安静时)和能量输出(对外作功),则0=输出的热能+能量贮存输出的热能=-能量贮存 实践证明,机体在不对外做功的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向外散发的热量即能代表机体的能量代谢水平。,1)测热方法直接测热法:用热量计直接测量机体在一定时间内释放的热量。此法常用于鸟类和高代谢率的小动物的能量代谢测定。间接测热法: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底物的量与反应产物的量
3、之间呈定比关系。如:C6H12O6+6O2 6CO2+6H2O+H(定比关系)因此,测定一定时间内机体耗O2量、CO2产量/和尿氮排泄量,根据所消耗代谢物质的成分和数量,计算总产热量。,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1.食物的热价:1g 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分解/体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单位:kcal/g(1kcal=4.187kJ),分物理卡价:食物在体外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生物卡价: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糖的物理卡价和生物卡价:17.2kJ/g(4.1kcal/g)脂肪的物理卡价和生物卡价:38.9kJ/g(9.5kcal/g)蛋白质物理卡价:23.5kJ/g(5.6kcal/g)生物卡价:
4、17.2kJ/g(4.3kcal/g)(部分以尿素排出),2)与间接测热法有关的几个概念,2.氧热价: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1 L O2 所产生的热量。3.呼吸商:指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呼吸商(RQ)=(CO2O2)体积比,2)与间接测热法有关的几个概念,由于糖、脂肪、蛋白质氧化时产生的CO2和耗O2量不同,其呼吸商也不同(如表)。如果从总的CO2产生量和耗O2量中减去相应蛋白质产生CO2量和耗O2量,其呼吸商为非蛋白氮呼吸商(糖和脂肪)。,3)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第一步:测定机体一定时间内吸入气和呼出气中CO2和O2量,求出单位时间内耗O2量和CO
5、2产生量。第二步:测定一定时间内尿氮排出量,根据尿氮计算蛋白质氧化量(1g尿氮=氧化分解6.25g蛋白质),根据其生物卡价查表计算其产热量、耗O2量和CO2产生量。,3)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第三步:计算非蛋白呼吸商:从总耗O2量和CO2产生量中减去蛋白质的耗O2量和CO2产生量。计算非蛋白产热量:从RQ和氧热价表中查找相应的非蛋白氧热价,用该段时间内糖和脂肪的耗O2量相应氧热价来计算。第四步:计算出总产热量总产热量=蛋白质产热量非蛋白产热量,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1.测定受试者一定时间内耗O2量和CO2产生量,及尿氮排出量:假如24h的耗O2量为400l,CO2产
6、生量为340l,尿氮排出量为12g.2.蛋白质代谢:蛋白质分解量=12g6.25=75g产热量=17.2kJ/g75g=1290kJ耗O2量=0.94L/g75g=70.5LCO2产生量=0.75L/g75g=56.25L,间接测热法的能量代谢计算方法(1),3.非蛋白代谢:耗氧量=400L70.5L=329.5LCO2产生量=34056.25L=283.75L非蛋白呼吸商=283.75L329.5L=0.86查表,非蛋白呼吸商0.86的氧热价为 20.3426kJ/L非蛋白代谢产热量=20.3426kJ/L329.5L=6702.87kJ4.24h的产热量:24h 产热量=1290kJ+67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生理学 06 第六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4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