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pt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要点轻巧突破,经典例题探究,教材研读学案,速效提能演练,一,课程标准,了解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构建帝国主义和平体系的史实,剖析该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简述国际联盟的成立和主要活动,评价其历史地位。,教材研读学案,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力量对比及其争霸计划1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1)摧毁四大帝国:沙皇俄国、德意志帝国、_、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摧垮。(2)英法力量削弱:英、法、意等战胜国也被大大削弱。(3)美国实力增强:帝国主义力量对比最突出的变化是大英帝国的衰弱和美国力量的迅速膨胀。,奥匈帝国,战后英国成为债务国,开始失去_的地位。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的巨人,成为最大的债权国,
2、资本主义世界的金融中心开始由英国伦敦向美国_转移。2帝国主义争霸计划(1)美国:1918年,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想利用自由资本主义的_来处理国际关系,以建立有利于美国的世界秩序。,世界金融中心,纽约,价值观,(2)英国根据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为抗衡法国、制约_,反对肢解或过分削弱德国。为巩固既得利益,恢复和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要求保存已经到手的德国殖民地和_的一些领地。利用_的支持在太平洋上与美国争雄。,苏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日本,(3)法国其目的首先是大大削弱甚至肢解德国,并企图在东欧建立_,最终树立起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扩大在_和近东的殖民地。(4)意大利:想占据南斯
3、拉夫、奥地利和_的部分土地,在地中海地区称霸。(5)日本:日本的如意算盘是攫取德国原来在中国山东省的全部权益,并分享战前德属太平洋岛屿,巩固它在远东和西太平洋地区的优势。,亲法屏障,非洲,土耳其,二、巴黎和会1目的:重新瓜分世界。2召开: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_召开。3中心议题:讨论_问题。4概况(1)参加国:27个,苏俄没有被邀请参加,德国作为战败国被排斥在会议之外。(2)三巨头:会议由英国首相_、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美国总统威尔逊所操纵。,凡尔赛宫,对德和约,劳合乔治,5签订凡尔赛条约(1)签订:1919年6月签订。(2)主要内容罪责:德国承担发动大战的罪责。领土:阿尔萨斯和_归还法国;
4、萨尔地区交国际联盟代管,15年后举行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在此之前,法国有权开采萨尔煤矿;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宽的地带为不设防地区。,洛林,殖民地:剥夺德国全部海外殖民地。军事:德国不得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不得拥有_武器,陆军不得超过10万人。赔款: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提供赔偿,在1921年5月1日前,由一个赔偿委员会确定偿款总额和赔款方式。(3)影响:凡尔赛和约是战胜国强加给德国的十分苛刻的和约,它把德国民众置于奴隶的地位,由此埋下了德意志民族复仇的种子,并最终为_等法西斯分子所利用。,重型,希特勒,三、国际联盟的建立1提出计划:一战后期,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
5、了建立_的计划。2国际联盟的任务: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各国之间的_。3盟约内容(1)成员国间发生争端,应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国联行政院审理。(2)对战败国面积共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由英、法、比、日等国实行_。,国际联盟,国际合作,委任统治,4主要机构:大会、行政院和秘书厅。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5个常任理事国和4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在大会中,每个成员国包括其_都拥有一个席位。5正式成立: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盟约正式生效,国联会址设在_。6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美国提出组建国联是为了实现美国的世界领导权,但国联的成立并未使美国实现其初衷;美国国内_势力的竭力反对。
6、,自治领,日内瓦,孤立主义,四、华盛顿会议1背景(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苏俄不再介入远东事务。德国战败,退出在这一地区的角逐。_集中力量巩固在欧洲大陆的地位,对这一地区无力顾及。(2)巴黎和会以后,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日益尖锐,美、英、日成为这一地区竞争的主角,尤其日美矛盾最为突出,_是它们争夺的重点。,法国,中国,2召开:1921年11月,在华盛顿召开。3主要内容(1)四国条约:为解决_问题,美国首先同英、日秘密谈判,然后邀请法国参加,缔结了四国条约。(2)关于限制海军军备条约内容:1922年2月签订,它规定英、美、日、法、意主力舰的比例为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凡尔赛 华盛顿 体系 形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4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