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测试技术第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ppt
《光电测试技术第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测试技术第章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ppt(1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光电测试技术,第1章 基本光学量的测试技术,2023/9/27,2,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2023/9/27,3,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对准又称横向对准,是指一个目标与比较标志在垂直瞄准轴方向的重合或置中。调焦又称纵向对准,是指一个目标与比较标志在瞄准轴方向的重合。调焦的目的主要是使物体(目标)成像清晰,其次是为了确定物面或它的共轭像面的位置,后者往往称为定焦。对准以后,眼睛的对准不确定度是以对准残余量对眼瞳中心的夹角表示的。定焦以后,眼睛的调焦不确定度以目标和标志到眼瞳距离的倒数之差表示。眼睛通过光学系统去对准或调焦的目的是利用系统的有效放大率
2、和有利的比较标志以提高对准和调焦的准确度。,2023/9/27,4,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眼睛通过光学系统去对准或调焦的目的是利用系统的有效放大率和有利的比较标志以提高对准和调焦的准确度。所以对准和调焦不确定度应以观察系统的物方对应值表示。,y,F,R0=,R=1/,观察系统物方的对准和调焦不确定度的表示,x,2023/9/27,5,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1 人眼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常见的对准方式和人眼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见表。,a,a,2023/9/27,6,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
3、焦,11 人眼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最简便最常用的调焦方法是清晰度法和消视差法。清晰度法是以目标与比较标志同样清晰为准。调焦不确定度是由于存在几何焦深和物理焦深所造成的。几何焦深是指当弥散圆直径等于人眼分辨极限时,目标至标志的距离x的两倍2x。由几何焦深造成的人眼调焦标准不确定度为 式中,以m-1为单位,这时l1、l2和De的单位为m,e的单位为rad。,2023/9/27,7,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1 人眼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根据衍射理论,由于眼瞳大小有限,即使是理想成像,一物点在视网膜上的像也不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艾里斑。当物点沿轴向移动d
4、l后,在眼瞳面上产生的波差小于或等于/K(常取K6)时,人眼仍分辨不出此时视网膜上的衍射图像与艾里斑有什么差别。即如果目标与标志相距小于dl时眼睛仍认为二者的像同样清晰,通常将2dl称为物理焦深。由物理焦深造成的人眼调焦的标准不确定度由下式求得 式中,l2l1dl;De为眼瞳直径(De与波长的单位皆为m)。,2023/9/27,8,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1 人眼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由清晰度法产生的人眼调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几何焦深和物理焦深造成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的平方和再开方。即(m-1),2023/9/27,9,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
5、.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1 人眼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消视差法是以眼睛在垂轴平面上左右摆动也看不出目标和标志有相对横移为准的。1)由于无相对横移时目标不一定与标志同样清晰,所以消视差法不受焦深的影响;2)由于消视差法把纵向调焦变成横向对准,从而可通过选择准确度高的对准方式来提高调焦准确度。设眼睛摆动距离为b,所选择对准方式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为,定焦时目标和标志到眼睛的轴向距离分别为l1和l2,此时人眼直接观察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可由定义式为 式中,的单位为rad,b的单位为m。,2023/9/27,10,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2 望远镜的对准不确定
6、度和调焦不确定度人眼通过望远镜或显微镜去对准和调焦是为了提高对准与调焦准确度。1)望远镜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设人眼直接对准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为,望远镜的放大率为,通过望远镜观察时物方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设为,则有,2023/9/27,11,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2 望远镜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2)望远镜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清晰度法将人眼的两部分调焦标准不确定度分别换算到望远镜物方,即可求出望远镜用清晰度法调焦的标准不确定度,换算公式为由此可得到望远镜物方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2023/9/27,12,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
7、,1.2 望远镜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上式中选取眼瞳和望远镜的出瞳直径较小者。望远镜调焦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2023/9/27,13,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2 望远镜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2)望远镜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消视差法 将人眼的消视差法调焦不确定度换算到望远镜物方注意:眼瞳的有效移动距离b不等于眼瞳的实际移动距离t,而等于出瞳中心到进入眼瞳的光束中心的距离。如图所示。,2023/9/27,14,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2 望远镜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2)望远镜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消视差法 调
8、焦标准不确定度的 眼睛最大移动距离是 眼瞳中心移至位于出 瞳边缘处:若De2mm,则有,2023/9/27,15,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3 显微镜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1)显微镜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设显微镜的总放大率为,其中物镜的垂轴放大率为。通过显微镜观察时物方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设为y,则有 式中,250/fe,fe为目镜焦距;250mm为人眼的明视距离;为人眼的对准标准不确定度(rad)。,2023/9/27,16,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关于对准标准不确定度的讨论由公式可以看出,对准的标准不确定度与放大率成反比
9、。是否可以认为,只要单纯增大,对准的标准不确定度必然减小呢?实践证明,对准标准不确定度的减小还受到光学仪器分辨率的限制。因为即使光学仪器像质优良,对准和分辨也都存在着目标经物镜成像的清晰度受衍射影响这一因素,所以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实验结果指出,像质优良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单次对准标准不确定度最小只能达到它的理论分辨率的1/61/10,即,2023/9/27,17,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3 显微镜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2)显微镜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清晰度法 设显微镜物空间的折射率为n时,经过推导可得,2023/9/27,18,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
10、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1.3 显微镜的对准不确定度和调焦不确定度2)显微镜的调焦标准不确定度消视差法 消视差法求调焦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与清晰度法的方法相似。换算到显微镜物方有再利用可得,2023/9/27,19,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1.目视系统的对准和调焦,关于两种调焦方法不确定度的讨论:由于消视差法可通过选择有利的对准方式使对准标准不确定度大大减小,因此,系统出瞳直径D2mm时,用消视差法准确度高;D1mm时,用清晰度法准确度高;1mmD2mm时,两种方法准确度相差不多。实际进行目视法调焦时,往往两种方法同时采用。就是说,首先调至目标与标志同样清晰,再左右摆动眼睛看二者间
11、有无视差,最后以“清晰无视差”定焦。,2023/9/27,20,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2.光电对准,光电探测不仅可以代替眼睛进行对准、定焦和读数;还可以大大提高对准、定焦准确度;实现测量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是实现计算机实时控制和处理的前提。目前,光电对准装置可分为光电显微镜和光电望远镜两大类,两类仪器对准标准不确定度分别达到0.01m0.02m和0.050.1光电对准分类:光度式:普通光度式、差动光度式相位式,2023/9/27,21,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2.光电对准,2023/9/27,22,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3.光电定焦,定焦实质上是确定物镜的最
12、佳像面的位置。事实上,确定最佳像面的标准有多种,如最高对比度像面最高分辨率像面最小波像差像面最小弥散圆像面最大调制传递函数像面点像光斑中心照度最大值像面等。对于一个有剩余像差和加工误差的实际物镜来说,通常这些像面并不重合。实验确定最佳像面时,像面位置还与照明光源的光谱成分和接收器的光谱灵敏度有关。,2023/9/27,23,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 3.光电定焦,光电定焦的方法有多种,如扇形光栅法小孔光阑法刀口检验法MTF法等。这里以扇形光栅法为例介绍光电定焦方法。该方法已广泛用于测量照相物镜的工作距离(从最佳像面到物镜框端的距离)。同时,还能测量和研究其它光学特性,如弥散斑直径、OT
13、F、焦距等。,2023/9/27,24,1-1 光电系统的对准和调焦技术 3.光电定焦,a),b),c),用扇形光栅确定像面,0,amax,a0,-0.2 0 0.2,a,f,50,a(%)100,d,R,d,d,2023/9/27,25,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023/9/27,26,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关于光具座,2023/9/27,27,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关于分划板平行光管的分划板形式多样玻罗(Porro)分划板形状如图所示。它上面刻有四组间隔不同的平行线,这四对平行线的间隔距离分别为:y01=3mm、y026mm、y0312mm、y0430mm。
14、刻线间隔的准确度要求是很高的,相对于实际要求值的标准 不确定度为0.001mm。,2023/9/27,28,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平行光管测量中的注意事项:1平行光管、被测透镜和观测系统三者的光轴基本重 合。2通过被测透镜的光束尽可能充满被测透镜的有效孔 径。观测系统也尽可能不切割被测透镜的成像光 束。3平行光管焦距最好为被测透镜焦距的25倍。,2023/9/27,29,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1.概述,平行光管测量中的注意事项:4测量时,最好按被测透镜实际工作状况安排测量光路。例如作望远物镜用的双胶透镜,若工作时它的正透镜对向无限远的物体,测量时就应使它的正透镜对向平行光管或
15、前置镜。如果放反了,就会因像差增大而影响测量结果。5测量焦距时所用的玻罗板往往刻有成对的刻线,安置玻罗板时,应使光轴通过这些成对刻线的对称中心。最外面一对刻线的间距应远小于平行光管的有效视场范围,否则轴外像差将严重影响测量结果。6如果测量时观测系统的出瞳直径等于或大于2mm,则调焦时,不仅要成像清晰而且要无视差。,2023/9/27,30,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放大率法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它所需设备简单、测量范围较大、测量准确度较高而且操作简便。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测量望远物镜、照相物镜和目镜的焦距和顶焦距,也可以用于生产中检验正、负透镜的焦距和顶焦距。,2023/9/27,
16、31,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2023/9/27,32,考虑到读数显微镜的参数,公式变为 式中,是所用显微物镜的倍率;k是测微目镜的测微丝杠螺距的倒数;D是测微目镜对的读数焦距合成标准不确定度,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2023/9/27,33,平行光管焦距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达到=0.1%;仪器的分划板刻线间距的标准不确定度 0.003mm;考虑到对准不确定度和估读不确定度,取 0.005mm;由于用标准尺进行放大率和测微器读数的综合校正,故 0.1。当 f=1200mm时,取 1,y0=6mm,得D=24mm当 f=5mm时,5,y030mm,D2.5mm,则
17、以上计算结果说明,GXY08A型光具座测量焦距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可以达到0.3。,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2.放大率法,2023/9/27,34,本方法主要用来测量负透镜的焦距:本方法的测量不确定度与放大率法相当,其主要来自正透镜焦距的不确定度的影响。,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3.附加透镜法,2023/9/27,35,精密测角法是通过测出被测物镜所观察的两条刻线的夹角,再通过计算而求得被测物镜焦距的一种方法。精密测角法测量焦 距的相对不确定度 可达0.1。,1-2 焦距和顶焦距的测量4.精密测角法,精密测角法测量原理图,2023/9/27,36,关键技术:自准直定焦,1-2 焦距和顶焦距的
18、测量4.精密测角法,2023/9/27,37,1-3 星点检验,2023/9/27,38,1-3 星点检验 1.星点检验的理论基础,任何光学系统的作用都是为了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物体的像。光学系统的各种像差和误差都必然反映在这个像中。所以很自然地会想到,如果能直接通过物体的像来分析光学系统本身的缺陷,将是一个十分方便的方法。由近代物理光学知道,利用满足线性和空间不变性条件的系统的线性叠加特性,可以将任何物方图样分解为许多基元图样,这些基元图样对应的像方图样是容易知道的,然后由这些基元的像方图样线性叠加得出总的像方图样。通过考察一个点光源(即星点)经过光学系统后在像面前后不同截面上所成衍射像的光强
19、分布,就可以定性地评定光学系统自身的像差和缺陷的影响,定性地评价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称之为星点检验法。,2023/9/27,39,1-3 星点检验 1.星点检验的理论基础,位于无限远处的发光物点经过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在像平面上的光强分布已经研究得很清楚符合物理光学中的夫朗和斐(Fraunhofer)衍射理论。如果光学系统的光瞳是圆孔,则所形成的星点像是夫朗和斐型圆孔衍射的结果,在像平面上点光源像的强度分布可以用下式表示:,2023/9/27,40,1-3 星点检验 1.星点检验的理论基础,2023/9/27,41,1-3 星点检验 1.星点检验的理论基础,2023/9/27,42,1-3 星点检
20、验 1.星点检验的理论基础,星点像特点:中央是一个集中了大部分光能量的亮斑,周围围绕有一系列亮暗相间隔的圆环,并且亮环的光强度迅速降低,通常的星点检验中,除了看到中央亮斑外,往往只能看到周围一个或者两个衍射亮环;星点像的像平面附近前后距离相同的平面上所看到的衍射图案形状也是相同的。星点检验特点:非常灵敏的定性检验手段十分方便设备简单需要丰富的经验实际光学系统的光瞳形状并不总是圆孔形的,有时可能是矩形或者圆环形的。,2023/9/27,43,1-3 星点检验 2星点检验条件,星点检验的装置,2023/9/27,44,1-3 星点检验 2星点检验条件,2.1 星点孔的尺寸要求理论上星点的尺寸应该要
21、小到是一个几何点,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星点尺寸太大将使衍射像的亮暗衍射环的对比度下降,甚至看不见衍射亮环;星点太小,亮度又小。理论估算和实验表明,在星点检验中,星点孔的直径对于被检光学系统前节点的张角应小于理想星点衍射图案中第一衍射暗环所对应的衍射角。在实际装置中,为了能清晰地看到星点衍射像,通常把/2作为计算时所要求的星点孔直径的条件。即应有,2023/9/27,45,1-3 星点检验 2星点检验条件,2.2 观察显微镜物镜数值孔径的要求由于被测物镜的星点衍射像与它的孔径直接有关,所以在测量装置上必须保证经过被测系统的光束全部无阻挡地通过观察显微镜。从装置图中可看出,要求观察显微镜的物镜数值孔
22、径必须足够大。也就是观察显微镜物镜所允许的物方孔径角U必须大于被检物镜检验时的像方孔径角U。由于,而显微物镜有。为保证有,通常可以根据被检物镜的相对孔径来选用显微物镜的数值孔径。,2023/9/27,46,1-3 星点检验 2星点检验条件,2.3 观察显微镜的放大率要求由于星点衍射像的尺寸非常小,必须借助于观察显微镜将衍射像放大。观察显微镜的放大率应保证衍射像的第一衍射亮环和第二衍射亮环经放大后对人眼的张角要大于人眼的鉴别率,通常这个张角应不小于3。第一衍射亮环和第二衍射亮环在像平面上的间距为:人眼在明视距离处观察,经过显微镜将该视角放大到3,2023/9/27,47,1-3 星点检验 3.星
23、点检验图像例,不同球差时的星点像,不同彗差时的星点像,2023/9/27,48,1-4 分辨率测试技术,2023/9/27,49,1-4 分辨率测试技术,分辨率测量的特点:所获得的有关被测系统像质的信息量不及星点检验多;发现像差和误差的灵敏度也不如星点检验高;分辨率能以确定的数值作为评价被测系统的像质的综合性指标定量测量;并且不需要多少经验就能获得正确的分辨率值客观性;对于有较大像差的光学系统,分辨率会随像差变化而有较明显的变化,因而能用分辨率区分大像差系统间的像质差异,这是星点检验法所不如的;分辨率测量装置几乎和星点检验一样简单。分辨率测量仍然是目前生产中检验一般成像光学系统质量的主要手段之
24、一。,2023/9/27,50,1-4 分辨率测试技术 1.衍射受限系统的分辨率,理想系统的理论分辨率数值对非相干光波,两个衍射光斑重叠部分的光强度为两光斑强度之和。,2023/9/27,51,1-4 分辨率测试技术 1.衍射受限系统的分辨率,瑞利(Rayleigh)认为,当两衍射斑中心距正好等于第一暗环的半径时,人眼刚能分辨开这两个像点,这时两衍射斑的中心距为道斯(Dawes)判据认为,人眼刚能分辨两个衍射像点的最小中心距为斯派罗(Sparrow)判据认为,当两个衍射斑之间的合光强刚好不出现下凹时为刚可分辨的极限情况,两衍射斑之间的最小中心距为,2023/9/27,52,1-4 分辨率测试技
25、术 1.衍射受限系统的分辨率,实际工作中,由于光学系统的种类不同,用途不同,分辨率的具体表示形式也不同:望远系统,由于物体位于无限远,所以用角距离表示刚能分辨的两点间的最小距离,即以望远物镜后焦面上 两衍射斑的中心距对物镜后主点的张角a表示照相系统以像面上刚能分辨的两衍射斑中心 距的倒数表示分辨率显微系统则直接以刚能分辨开的两物点间的 距离表示分辨率,2023/9/27,53,1-4 分辨率测试技术 1.衍射受限系统的分辨率,不同类型的光学系统按不同判据计算出的理论分辨率见下表 其中D为入瞳直径(mm);NA为数值孔径;应用白光照明时,取光波长0.5510-3mm,2023/9/27,54,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光电 测试 技术 基本 光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