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砂浆强度的其他检测方法.ppt
《砌体砂浆强度的其他检测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砂浆强度的其他检测方法.ppt(17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原位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山东建筑大学李安起,2,目录,1 基本规定2 扁顶法3 原位单剪法4 原位双剪法5 切制抗压试件法6 推出法,7 筒压法8 砂浆片剪切法9 点荷法10 砂浆片局压法11 烧结砖回弹法12 强度推定,3,1 基本规定,除了上面介绍的回弹法、贯入法检测砂浆,原位轴压法检测砌体抗压强度等常用方法外,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15-2000还给出了其的砌体和砂浆强度的检测方法。征求意见稿还增加了几种检测方法。,4,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1、原位轴压法和扁顶法计算公式的统一和这两种方法的适用范围。明确了该两种方法的公式可以统一,根据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湖南大学
2、、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试验研究和深入分析,提出了统一计算公式;其适用范围为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其他块材的砌体可参照使用。,5,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2、增加新的砌体抗压强度检测方法切制抗压试件法,并明确换算系数取为1.0,其适用范围为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其他块材的砌体可参照使用。3、关于原位单砖双剪法的适用范围和新增原位双砖双剪法。明确了原位单砖双剪法适用于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新增的原位双砖双剪法采用注释的形式纳入本标准。,6,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4、推出法的适用范围。结合此次验证性试验数据,明确了该方法可以用于烧结多孔砖砌体。5、针对筒压法筛孔的改变、增加特细砂计算公
3、式以及适用范围进行分析讨论。明确了筛孔的改变对检测结果无影响,其适用于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增加的特细砂计算公式有待南充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和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并提供相应的专题报告。,7,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6、砂浆回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明确了该方法适用于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其使用条件为干燥环境且龄期28天,使用该方法时磨掉砂浆表面不宜小于10mm。7、增加烧结砖回弹法检测砖的抗压强度。明确该方法可以纳入本标准,但有待湖南大学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并提供相应的专题报告。,8,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8、点荷法的适用范围。明确了该方法适用于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9、
4、增加检测砌筑砂浆强度的新方法砂浆片局压法。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应进一步对原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相应的专题报告。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为烧结普通砖和烧结多孔砖砌体。,9,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变化,10、针对检测单元的推定强度等级或强度值以及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修订版,已报批)的衔接进行了讨论。明确了分别按不同的公式推定强度等级和强度值;与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衔接视该规范的实施时间而定。,10,1.1适用范围,1.1.1 在建砌体工程,检测和评定砂浆或砖砌体的强度,应按国家现行标准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1、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
5、验方法标准GBJ 129等执行;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本标准检测和推定砖砌体、砂浆和烧结砖的强度:砂浆试块缺乏代表性或试件数量不足;对砂浆试块的试验结果有怀疑或争议,需要确定实际的砌体抗压、抗剪强度;发生工程事故,或对施工质量有怀疑和争议,需要进一步分析砖、砂浆和砌体的强度。,11,1.1适用范围,1.1.2 已建砌体工程,在进行下列鉴定时,应按本标准检测和推定砂浆的强度或砖砌体的工作应力、弹性模量和强度:安全鉴定、危房鉴定及其他应急鉴定;抗震鉴定;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房屋改变用途、改建、加层或扩建前的专门鉴定。,12,1.1适用范围,1.1.3 各种检测方法的适用范围按各方法的具体要求。
6、,13,1.2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现场检测工作的程序,应按下列框图进行,14,1.2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1.2.2 调查阶段包括下列工作内容:收集被检测工程的原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资料、砖与砂浆的品种及有关原材料的试验资料。现场调查工程的结构形式、环境条件、使用期间的变更情况、砌体质量及其存在问题。工程建设时间。进一步明确检测原因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以往工程质量检测情况。,15,1.2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1.2.3 应根据调查结果和确定的检测目的、内容和范围,选择一种或数种检测方法。对被检测工程划分检测单元,并确定测区和测点数。1.2.4 测试设备、仪器应按产品说明书规定进行校准和保养,尚应按使
7、用频率、检测对象的重要性适当增加校准次数。,16,1.2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1.2.5 计算分析过程中,若发现测试数据不足或出现异常情况,应组织补充测试。1.2.6 检测工作完毕,应及时提出符合检测目的的检测报告。1.2.7 现场测试结束时,应立即修补因检测造成的砌体局部损伤部位。修补后的砌体,应满足原构件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的要求。,17,1.2检测程序及工作内容,1.2.8 从事测试和强度推定的人员,应经专门培训,合格者方能参加测试和撰写报告。1.2.9 现场检测工作,应采取确保人身安全和防止仪器损坏的安全措施,以及避免污染环境的环保措施。,18,1.3 检测单元、测区和测位,当检测对象为整
8、栋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时,应将其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分析的结构单元,每一结构单元划分为若干个检测单元(条)。检测单元 Testing element每一楼层且总量不大于250m3的材料品种和设计强度等级均相同的砌体。,19,1.3 检测单元、测区和测位,检测单元是根据下列因素确定的:1.检测是为鉴定采集基础数据,对建筑物进行鉴定时,首先应根据被鉴定建筑物的构造特点和承重体系的种类,将该建筑物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可以独立进行分析(鉴定)的结构单元,故检测时应根据鉴定要求,将建筑物划分为同样的结构单元。,20,1.3 检测单元、测区和测位,2.在一个结构单元,采用对新施工建筑同样的规定,
9、将同一材料品种、同一等级250m3砌体作为一个母体,进行测区和测点(测位)的布置,成为“检测单元”,所以一个结构单元可以划分为一个或数个检测单元。3.当仅仅对单个构件(墙片、柱)或不超过250m3的同一材料、同一等级的砌体进行检测时,也将此作为一个检测单元。,21,1.3 检测单元、测区和测位,1.3.2 每一检测单元应随机选择6个构件,作为6个测区。当一个检测单元不足6个构件时,应将每个构件作为一个测区。(条)1.3.3 每一测区应随机布置若干个测点。各种检测方法的测点数应符合下列要求: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原位单剪法、筒压法:测点数不应少于1个。原位单砖双剪法、推出法:测点数
10、不应少于3个。砂浆片剪切法、砂浆回弹法、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烧结砖回弹法:测点数不应少于5个。(条),22,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1.4.1 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按对墙体损伤程度,可分为以下两类:1 非破损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对砌体结构的既有力学性能没有影响。2 局部破损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对砌体结构的既有力学性能有局部的、暂时的影响,但可修复。,23,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1.4.2 砌体工程的现场检测方法,按测试内容可分为下列几类:1 检测砌体抗压强度:原位轴压法、扁顶法、切制抗压试件法;2 检测砌体工作应力、弹性模量:扁顶法;3 检测砌体抗剪强度:原
11、位单剪法、原位双剪法;4 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推出法、筒压法、砂浆片剪切法、砂浆回弹法、点荷法、砂浆片局压法;5 检测烧结砖抗压强度:烧结砖回弹法。,24,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1.4.3 根据检测目的、设备及环境条件,可按照表选择检测方法。,25,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26,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27,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28,29,30,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31,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1.4.4 选用检测方法和在墙体上选定测点,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测点处墙体的施工质量应具有代表性。2 除原位单剪法外,测点不应位于门
12、窗洞口及补砌的临时施工洞口附近。3 应力集中部位的墙体以及墙梁的墙体计算高度范围内,不应选用有较大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4 砖柱和宽度小于2.5m的承重墙,不应选用有有较大局部破损的检测方法。,32,1.4 检测方法分类及其选用原则,1.4.5 现场检测或取样检测时,砌筑砂浆的龄期不应低于28d。1.4.6 检测砌筑砂浆强度时,取样砂浆试件或原位检测的水平灰缝应处于干燥状态;若处于潮湿状态,应自然晾干或烘干。,返回目录,33,2 扁顶法,扁式液压顶法:采用扁式液压千斤顶在墙体上进行抗压试验,检测砌体的受压应力、弹性模量、抗压强度的方法,亦简称扁顶法。湖南大学研究的检测原位砌体承载力和砌体受压性能
13、的新技术。,34,2.1 一般规定,本方法适用于推定普通砖砌体的受压工作应力、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检测时在墙体的水平灰缝处开凿两条槽孔,安放扁顶。加荷设备由手动油泵、扁顶等组成,其工作状况如图所示。,(a)测试受压工作应力(b)测试弹性模量、抗压强度扁顶法测试装置与变形测点布置,1变形测量脚标(两对);2扁式液压千斤顶;3三通接头;4压力表;5溢流阀;6手动油泵,返回,35,2.1 一般规定,测试部位应具有代表性,并应符合下列要求:测试部位宜选在墙体中部距楼、地面1m左右的高度处;槽间砌体每侧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5m。同一墙体上,测点不宜多于一个,且宜选在沿墙体长度的中间部位;多于一个时,其
14、水平净距不得小于2.0m。测试部位不得选在挑梁下、应力集中部位及墙梁的墙体计算高度范围内。,36,2.2 测试设备的技术指标,扁顶由厚1mm合金钢板焊接而成,总厚度为57mm,大面尺寸分别为250mm250mm、250mm380mm、380mm380mm和380mm500mm,对240mm厚墙体可选用前两种扁顶,对370mm厚墙体可选用后两种扁顶。,37,2.2 测试设备的技术指标,扁顶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扁顶主要技术指标,38,2.2 测试设备的技术指标,2.2.3 每次使用前,应校准扁顶的力值。手持式应变仪和千分表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手持式应变仪和千分表的主要技术
15、指标,39,2.3试验步骤,实测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选定的墙体上,标出水平槽的位置并应牢固粘贴两对变形测量的脚标。脚标应位于水平槽正中并跨越该槽;脚标之间的标距应相隔四皮砖,宜取250mm;对多孔砖砌体应相隔3条水平灰缝,宜取270mm。试验前应记录标距值,精确至0.1mm。(2)使用手持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测量砌体变形的初读数,应测量3次,并取其平均值。,40,2.3试验步骤,(3)在标出水平槽位置处,剔除水平灰缝内的砂浆。水平槽的尺寸应略大于扁顶尺寸。开凿时不应损伤测点部位的墙体及变形测量脚标。应清理平整槽的四周,除去灰渣。(4)使用手持式应变仪或千分表在脚标上
16、测量开槽后的砌体变形值,待读数稳定后方可进行下一步试验工作。(5)在槽内安装扁顶,扁顶上下两面宜垫尺寸相同的钢垫板,并应连接试验油路。,41,2.3试验步骤,(6)正式测试前,应进行试加荷载试验,试加荷载值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检查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以及扁顶或钢垫板和砌体受压面接触是否均匀密实。经试加荷载,测试系统正常后卸荷,开始正式测试。(7)正式测试时,应分级加荷。每级荷载应为预估破坏荷载值的5%,并应在1.52min内均匀加完,恒载2min后,测读变形值。当变形值接近开槽前的读数时,应适当减小加荷级差,直至实测变形值达到开槽前的读数,然后卸荷。,42,2.3试验步骤,实测墙内
17、砌体抗压强度或弹性模量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在完成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测试后,开凿第二条水平槽,上下槽应互相平行、对齐。当选用250mm250mm扁顶时,两槽之间相隔7皮砖,净距宜取430mm;对多孔砖砌体,应相隔5皮砖。当选用其他尺寸的扁顶时,两槽之间相隔8皮砖,净距宜取490mm;对多孔砖砌体,应相隔6皮砖。遇有灰缝不规则或砂浆强度较高而难以凿槽的情况,可以在槽孔处取出一皮砖,安装扁顶时应采用钢制楔形垫块调整其间隙。,43,2.3试验步骤,(2)应按中第(5)款要求在上下槽内安装扁顶。(3)正式测试前,应进行试加荷载试验,试加荷载值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检查测试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18、以及扁顶或钢垫板和砌体受压面接触是否均匀密实。经试加荷载,测试系统正常后卸荷,开始正式测试。,44,2.3试验步骤,(4)正式测试时,应分级加荷。每级荷载可取预估破坏荷载的10%,并应在11.5min内均匀加完,然后恒载2min。加荷至预估破坏荷载的80%后,应按原定加荷速度连续加荷,直至槽间砌体破坏。当槽间砌体裂缝急剧扩展和增多,油压表的指针明显回退时,槽间砌体达到极限状态。,45,2.3试验步骤,当需要测定砌体受压弹性模量时,应在槽间砌体两侧各粘贴一对变形测量脚标,脚标应位于槽间砌体的中部,脚标之间相隔4条水平灰缝,净距宜取250mm。试验前应记录标距值,精确至0.1mm。按上述加荷方法进
19、行试验,测记逐级荷载下的变形值。加荷的应力上限不宜大于槽间砌体极限抗压强度的50%。,46,2.3试验步骤,(5)当槽间砌体上部压应力小于0.2MPa时,应加设反力平衡架,方可进行试验。反力平衡架可由两块反力板和四根钢拉杆组成。当仅需要测定砌体抗压强度时,应同时开凿两条水平槽,按中的步骤和要求进行试验。,47,2.3试验步骤,试验记录内容应包括描绘测点布置图、墙体砌筑方式、扁顶位置、脚标位置、轴向变形值、逐级荷载下的油压表读数、裂缝随荷载变化情况简图等。,48,2.4 数据分析,2.4.1.根据扁顶的校准结果,应将油压表读数换算为试验荷载值。根据试验结果,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
20、法标准(GBJ129-90)的方法,计算砌体在有侧向约束情况下的弹性模量;当换算为标准砌体的弹性模量时,计算结果应乘以换算系数0.85。墙体的受压工作应力,等于实测变形值达到开凿前的读数时所对应的应力值。,49,2.4 数据分析,2.4.3 槽间砌体的抗压强度,应按下式计算:,50,2.4 数据分析,槽间砌体抗压强度换算为标准砌体的抗压强度,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征求意见稿提出计算方法同原位轴压,未在独立给出修正系数。,51,2.4 数据分析,测区的砌体抗压强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返回目录,52,3 原位单剪法,原位砌体通缝单剪法:在墙体上沿单个水平灰缝进行抗剪试验,检测砌体抗剪强度的方法,亦
21、简称原位单剪法。依据国内以往砖砌体单剪试验方法并参照原苏联的砌体抗剪试验方法编制的。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基本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J129-90)自颁布施行以来,将砌体单剪试验方法改为双剪试验方法,但单剪、双剪两种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通过t检验,没有显著性差异,只是前者的变异系数略大,作为一种长期使用过的方法,仍有其实用性。,53,3.1 一般规定,本方法适用于推定砖砌体沿通缝截面的抗剪强度。检测时,测试部位宜选在窗洞口或其他洞口下三皮砖范围内,试件具体尺寸如图所示。,返回,54,3.1 一般规定,试件的加工过程中应,避免扰动被测灰缝。加工、制备试件过程中,被测灰缝如发生明显的扰动,应舍去此试件
22、。测试部位不应选在后砌窗下墙处。,55,3.2 测试设备的技术指标,测试设备包括螺旋千斤顶或卧式液压千斤顶、荷载传感器及数字荷载表等。试件的预估破坏荷载值应在千斤顶、传感器最大测量值的20%80%之间。检测前,应标定荷载传感器及数字荷载表,其示值相对误差不应大于3%。,56,3.3 试验步骤,在选定的墙体上,应采用振动较小的工具加工切口,现浇钢筋混凝土传力件(图)。,57,3.3 试验步骤,测量被测灰缝的受剪面尺寸,精确至1mm。安装千斤顶及测试仪表,千斤顶的加力轴线应严格对准被测灰缝的上表面,以减小附加弯矩和撕拉应力,或避免灰缝处于压应力状态。,58,3.3 试验步骤,应匀速施加水平荷载,并
23、控制试件在25min内破坏。当试件沿受剪面滑动、千斤顶开始卸荷时,即判定试件达到破坏状态。记录破坏荷载值,结束试验。在预定剪切面(灰缝)破坏,此次试验有效。加荷试验结束后,翻转已破坏的试件,检查剪切面破坏特征及砌体砌筑质量,并详细记录。,59,3.4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仪表的校准结果,进行荷载换算,精确至10N。根据试件的破坏荷载和受剪面积,应按下式计算砌体的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60,3.4 数据分析,测区的砌体沿通缝截面抗剪强度平均值,应按下式计算,返回目录,61,4 原位双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采用原位剪切仪在墙体上对单块顺砖进行双面受剪试验,检测砌体抗剪强度的方法。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24、研究的砌体抗剪强度检测方法,目前在烧结普通砖砌体上已经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其他各种规格块材的砌体,有待补充一些基本试验数据才可应用,但就其原理而言它也是适用的。应用原位单砖双剪法时,如条件允许,宜优先采用释放上部压应力的试验方案,该试验方案可避免由于上部压应力引起的附加误差,但对砌体损伤稍大。当采用有上部压力作用下的试验方案时,可按理论计算上部压应力值。,62,4.1 一般规定,原位双剪法包括原位单砖双剪法和原位双砖双剪法,原位单砖双剪法适用于推定各类墙厚的普通砖和多孔砖砌体的抗剪强度,原位双砖双剪法仅适用于推定240mm墙厚的普通砖和多孔砖砌体的抗剪强度。检测时,将原位剪切仪的主机安放在墙体
25、的槽孔内,以一块或两块并列完整的顺砖及其上下两条水平灰缝作为一个测点(试件)。其工作状况如图所示。,63,4.1 一般规定,原位单砖双剪试验示意 1剪切试件;2剪切仪主机;3掏空的竖缝,返回,64,4.1 一般规定,4.1.2 原伟双剪法宜选用释放或可忽略受剪面上部压应力o作用的试验方案;当能准确计算上部压应力o时,也可选用在上部压应力o作用下的试验方案。,65,4.1 一般规定,4.1.3 在测区内选择测点,应符合下列规定:1 每个测区随机布置的n1个测点,在墙体两面的数量宜接近或相等。2 试件两个受剪面的水平灰缝厚度应为8mm12mm。3 下列部位不应布设测点:门、窗洞口侧边120mm范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砂浆 强度 其他 检测 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3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