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
《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率法原理及电阻率剖面法.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 电阻率法,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第一章 电阻率法,什么是电阻率法 电阻率法是以地壳中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差异为物质基础,通过观测与研究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达到解决地质找矿的目的。电阻率法是传导类电法勘探方法之一电阻率法的电场是人工电场,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第一节 电阻率法的理论基础,岩、矿石的电阻率1.电阻率(resistivity)的基本公式电阻(resistance)是表征某一物体导电能力的物理量;其与物体长度、横截面积有关;r为电阻率,是表征岩石导电性的物理量;某物质的电阻率,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组成的栈
2、截面积为一平方米、长度为一米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数值。电阻率的大小代表着岩石导电的难易程度;,用电阻描述某种材料的导电能力合适吗?,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岩、矿石的电阻率,电阻率的单位电导率(conductivity)将电阻率的倒数称为电导率,用s表示。,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1 岩石和矿石的电阻率 1)岩石电阻率的测定,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2)岩石的导电方式岩石的导电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1)电子导电:金属、石墨电阻率低;(2)半导体导电:大多数金
3、属硫/氧化物电阻率低;(3)晶体离子导电:大多数造岩矿物,石英、云母、方解石等电阻率高;(4)离子导电:含水矿物电阻率低;不同种岩石的电阻率一般不同电法勘探基础;但不同种矿物电阻率的范围有可能部分重合电法勘探的局限性;,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二、岩石和矿石的电学性质,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6)岩石电阻率与层理的关系层理构造是大多数沉积岩和变质岩的典型特征,如砂岩、泥岩、片岩、
4、板岩以及煤层等,它们均由很多薄层相互交替组成。这种岩石的电阻率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即沿层理方向和垂直层理方向岩石的导电性不同,称为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岩石电阻率的各向异性用各向异性系数来表示.,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代表垂直层理方向上的平均电阻率;代表沿层理方向的平均电阻率。,图1-1-1 层状结构岩石模型,以上两种电阻率是如何得来的?,rn的获得,设岩石由两种岩性地层组成,厚度和电阻率分别为:r1,h1和r2,h2,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rt的获得,设岩石由两种
5、岩性地层组成,厚度和电阻率分别为:r1,h1和r2,h2,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rn和rt 的关系,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垂直层理方向的电阻率总是大于沿着层理方向的电阻率!,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沉积岩石电阻率的相互关系 泥岩或粘土页岩细砂岩或粉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砾岩。,3)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第二节 地表点电源电场,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第二节 地表点电源的正常场,电位、电场强度与电流密度间的关系电流密度与电场强度成正比 j为电流密度
6、矢量,E为电场强度矢量,r为该点岩石的电阻率,s为该点的电导率;U为电位值,电场强度:单位正电荷在所研究点所受的电场力。,将电位、电场强度和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想象成流体势能3个参数间的关系。U=rgh,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第二节 地表点电源的正常场,点电源场的建立为了建立地下电场,将A、B两个电极向地下供电,A、B被称为供电电极;当供电电极大小比供电电极间距小得多时,可以将两个供电电极看成是两个“点”,所以将A、B称为点电源;,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1.点电源时的电场,一个点电源时的电场电流密度 设在地面A点向地
7、下供电,电流强度为I,地下半空间的电阻率为r。地下距A点距离为R的M点处的电流密度为?j与电流强度I呈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电场强度,电压为标量,在此为正值;电场强度为矢量,有方向性;电场强度的减小速度要比电压的减小速度快。,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一个点电源时的电场,电位:电场中某点的电位在数值上等于将单位正电菏从无穷远处移到该点反抗电场力所作的功。M点的电位是将单位正电荷从无穷远处移到电场中该点所做的功,则:即:电位值与电流强度I和岩石电阻率r成正比,与A到M点间距离成反比;点电源A(+I)处电位值最大。,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
8、ng&Tech.,1.点电源时的电场,地表正、负两个点电源的正常电流场叠加原理:当多个点电源同时存在时,任意一点M的电位是各电源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位之和;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或电流密度)是各电源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或电流密度)的向量和。如图所示,在均匀半空间表面布以电极A和B并分别以+和-向介质中供电,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写出A、B两个点电流源在M点形成的电位。,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2.地表正、负两个点电源的正常电流场,主测线上的电位及电场强度在地表通过A、B两个供电电极的连线称为主测线;在A、B之间,EMA和EMB的方向相同,此时:在A、B之
9、外,EMA和EMB的方向相反,最终可得主测线上电位与电场强度图,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主测线上的电位及电场强度,由图可知:在供电电极A、B附近,U、j、E分布极不均匀,变化很快。当距离为零时,从数学定义上讲,它们的数值值趋于正负无穷大,但实际上是趋于某一有限值,V趋于电源电压。在A、B中间部分,E、j、U变化都比较平缓,尤其是中间1/3地段,E、j可近似看作均匀水平场,U的变化近于线性,A、B中点值为零。在A、B外侧,电位变化比内侧缓慢,电场强度则比内侧衰减快。,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2.地表正、负两个点电源的正常
10、电流场,主断面内电位及电流分布 为了弄清电流场在地下的分布情况,AB不变,主断面(A、B连线的中垂面上)电流密度的变化情况。当h=0时,AB中点O处的电流密度用j0表示,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主断面内电位及电流分布,当h0时,,l,大部分电流都集中在近地表地层内!,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主断面内电位及电流分布,结论:当h35%,如果有异常体存在时,可以识别;因此,勘探深度AB/2;,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主断面内电位及电流分布,h不变,jh随AB的变化规律:,为了探测100m
11、深处的目标体,如何选择电极距AB?,什么时候jh最大?,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勘探深度、勘探体积,根据以上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在地表由A、B供电时,大部分电流集中于AB附近。AB一定时,在地表观测电场只能反映一定深度的不均匀体;.欲增加勘探深度,必须加大供电电极距,使更多的电流流入深处。.在AB连线之间,以中点的电流分布最深,电场最均匀,勘探深度最大。因此,以中点观测最佳,可以以最小的电极距达到最大的勘探深度。勘探深度:h=AB/2勘探体积:长AB、宽AB/2、高AB/2,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3.岩石电阻率的
12、测定及视电阻率,岩石电阻率的测定,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岩石电阻率的测定,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岩石电阻率的测定,上式中K称为装置系数,单位为米;在均匀、各向同性介质中,岩石的电阻率与K、I无关;当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互换位置时,测定的电阻率结果不变,这一结论称作“互换原理”。,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3.岩石电阻率的测定及视电阻率,非均匀介质的地下电流场及视电阻率地电断面根据地下地质体电阻率的差异而划分界线的断面;非均匀介质的地下电流场高阻体:具有向周围排斥电流的作
13、用;低阻体:具有向其内部吸引电流的作用;,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非均匀介质的地下电流场及视电阻率,视电阻率:当在电流场的作用范围内岩石不均匀或地形不平坦时,仍按均匀岩石电阻率的测定方法,并按电阻率测定公式计算出的电阻率值,不再是某一种岩石的电阻率值,而是电流场作用范围内各种岩石电阻率的综合反映,我们称之为“视电阻率”,用符rs表示,单位仍为欧姆米。计算公式为:电阻率法的实质:rs的变化是与不均匀体的存在密切联系的,通过观测和研究rs的变化,来了解不均匀体存在的情况,这就是电阻率法的实质。,视电阻率在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电阻率的综合反映。,陈同俊,
14、China Univ.of Mining&Tech.,非均匀介质的地下电流场及视电阻率,视电阻率的定性分析 在地形不平坦或地质体不均匀时,视电阻率可表示为:因此,测定的视电阻率的变化并不一定代表有不均匀地质体的存在。有可能是地表不平坦而引起的。,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非均匀介质的地下电流场及视电阻率,电极装置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的排列形式和移动方式称为电极装置。视电阻率的影响因素1.不均匀体的电性(地质体与围岩的电性差异)、规模(相对于埋深而言)和产状(走向、倾向、埋深)目标地质体属性的影响;,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
15、Tech.,非均匀介质的地下电流场及视电阻率,2.电极相对不均匀体的位置(包括装置形式),布极方向,极距大小等观测方式的影响;,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非均匀介质的地下电流场及视电阻率,3.地形起伏对视电阻率的影响;,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4.地中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在边界上,稳定电流场还满足如下的边界条件:1)第一类边界条件2)第二类边界条件 n为垂直于地平面的法向方向,此时,在地面上(除电源点外)电流密度法向分量等于零。,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地中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3
16、)第三类边界条件 当界面两侧介质电阻率为有限值时,在该界面上有以下连续条件成立 由以上三类边界条件,就可求解稳定电流场的解。,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5.镜像法原理及应用,边界面附近某点的电位可以通过镜像法而求得。,求M1处电位时,将r2介质的影响用虚电源A1(I1)代替。,求M2处电位时,将r1介质的影响用虚电源A2(I2)代替。,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5.镜像法原理及应用,对于第一种情况,当用虚电源代替后,相当于地下半空间充满着r1的单一介质,则M1处的电位为:对于第二种情况,介质r1对介质r2的作用也可由虚电源
17、代替,此时,虚电源与实际电源重合。此时,M2处的电位UM2为:,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5.镜像法原理及应用,根据稳定电流场的边界条件,有:当M1和M2点无限靠近时,两点电位相同,即:又据据界面上电流密度法线分量连续,即:j1n=j2n,5.镜像法原理及应用,联立上页的(1),(2)两式,则有,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比较电阻率法中的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与反射波地震勘探中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的异同?,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5.镜像法原理及应用,I1和I2的物理意义I1相当于电流I射
18、向界面而被反射回来的部分电流;I2相当于电流I透射到介质r2中的电流;I1+I2=I当r2时,K12=1,1-K12=0,I1=I,I2=0电源的全部电流都被界面反射回介质1中;当r20时,K12=-1,1-K12=2,I1=-I,I2=2I,界面不向介质1中反射电流,全部电流都透射到介质2中;,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电流密度,第三节 电阻率剖面法,Resistivity Profiling,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第三节 电阻率剖面法,当保持供电电极距AB不动时,电极系探测深度一定,移动电极系时就可以反应一定深度范
19、围内的地下电阻率的变化情况,这种方法称之为电阻率剖面法。电阻率剖面法装置特点:保持供电电极及测量电极之间的距离不变,几个电极同时沿测线移动;在不同测点电流场的作用范围大致不变,因此,在各测点所观测的视电阻率的变化反映地下一定深度和范围内介质电阻率的变化;,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第三节 电阻率剖面法,电阻率剖面法的应用前提:被勘探对象必须与围岩在水平方向上有明显差异;被勘探对象相对于埋深应具有一定规模;干扰水平相对较低,即被勘探对象引起的异常能从干扰背景中区分出来;沿测线方向地形起伏不大;,陈同俊,China Univ.of Mining&Tech.,第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阻率 原理 剖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2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