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镜的成像过程.ppt
《电镜的成像过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镜的成像过程.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SEM能显示各种图像的信息是由于电子束与样品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各种信号。选择参数合适的电子束照射到样品上,形成图像的信息来源于样品上电子束照射的部位,理想情况是信息取样面积应该等于电子束的直径,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散射.相互作用区.背散射电子.二次电子.特征射线,散射是由于电子束与样品的原子和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电子束路径或能量的变化,或者两者同时发生。截面或散射事件的几率:/()为单位体积中发生散射事件的数目为单位体积中靶位的数目为单位面积中的入射粒子数理解为一个原子在给定的相互作用中的有效面积电子在两个特定散射事件中穿行的平均自由程或平均距离:/o(cm)A为
2、原子量No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为截面,散射可分为: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弹性散射:电子能量无损失,散射角比较大弹性散射截面可以用卢瑟福公式描述:在高原子序数和低电子能量的情况下易发生弹性散射。.非弹性散射:电子将能量交换给靶的电子和原子,一次散射角比较小。非弹性散射过程和扫描电镜有关的有:a.等离子激发 激发“自由电子气”以波的形式出现b.二次电子 激发导带中松散结合的电子,出射能量为0-50evc.内壳层电离 激发内壳层电子,在激发过程中发出特征X射线d.韧致辐射 在靶的库伦场中减速,发出连续谱X射线e.声子激发 引起样品温度升高(晶格振动)单个过程的截面获得困难,可以用能量损失关系来讨论低原子
3、序数易发生非弹性散射,相互作用区1.实验依据:由实验可得到相互作用区的轮廓,一种塑料聚异丁烯酸甲酯(PMMA)在电子束轰击后,经过腐蚀可以观察到相互作用的轮廓。2.蒙特卡罗计算:对于高原子序数的材料,用蒙特卡罗电子轨迹模拟法研究相互作用区域特别有用。可以得出相互作用区在接近电子束轰击点处有一个密集的核,而且沉积的能量沿径向逐渐减小。,在PMMA中能量沉积是位置的函数,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和腐蚀法实验测定的结果如图,PMMA经电子轰击后腐蚀,随腐蚀时间显示的能量沉积轮廓的变化。,相互作用区的线性体积a.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b.随电子束能量的增加而增加;c.电子束与样品的角度关系是倾斜角增加时,相
4、互作用区变小对于电子在固体中的穿行距离,即所谓的“电子范围”有两种常用的模型来考虑:1.Bethe范围该范围大于实际范围2.Kanaya-Okayama范围Rk-o=0.0276AE01.67/Z0.889(m)该范围与实际范围接近,蒙特卡罗电子轨迹模拟图,电子束激发的各种信号产生的区域,背散射电子 70%的束电子在相互作用区消耗掉所有的能量,30%的电子则从样品散射出来,这些从新出射的电子称为背散射电子。出射的背散射电子带有在某个深度范围上的样品的性质的信息。背散射电子系数 定义为背散射电子数NBS除以入射到靶位上的电子数NB。1.背散射电子数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2.背散射电子数随样品的
5、倾斜角增加而增加3.背散射电子取样深度约为K-O范围的0.3倍(信息深度),BSE电子信号区域,二次电子二次电子是指从样品中出射的能量小于50ev的电子二次电子系数1.范围和取样深度:取样深度较浅,计算出最大发射深度约为5,横向扩散也相同。对金属约为1nm,非金属约为10nm 二次电子的信息深度约为背散射电子的百分之一2.与样品成分的关系:二次电子系数对样品成分的变化相当不敏感,但是发射的二次电子中含有背散射电子激发的二次电子,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得到一点成分信息 总=B+BS,3.与样品倾斜的关系二次电子系数与电子束的入射方向有明显关系:入射方向与试样表面法线方向一致,图像亮度最小入射方向与试
6、样表面法线方向成一定角度时,图像亮度增大 指电子束与样品表面 法线的夹角 试样表面有着不同程度的起伏,对应着电子束与样品表面法线不同的夹角,二次电子数量不同,荧光屏上的图像将呈现与试样起伏程度相对应的亮度差异,得到试样的形貌衬度,是二次电子像最重要的衬度内容。,二次电子信号,X射线1.X射线的产生:在束电子发射非弹性散射的过程中,可观察到能量正好处于X射线电磁波的谱段内辐射,X射线以两种不同的过程形成。a)束电子在原子实(原子核与紧密束缚的电子组成)的库伦场中减速形成能量连续的X射线谱(韧致辐射)b)束电子与内壳层电子相互作用,驱出束缚电子,原子处于激发态,电子壳层留出一个空位,在随后的去激过
7、程,某个外层电子发生跃迁填充这个空位,这个跃迁过程伴随着能量变化,原子以发射X射线的形式释放能量。发射的X射线的能量与原子中确定能级间的能量有关。这种X射线称为特征X射线。,2.特征X射线 高能束电子与原子相互作用引起内壳层电子发射,在随后的去激发过程中产生特征X射线。具有足够能量的束电子可驱出内层(K、L、M)的电子,使原子处于电离或激发态。原子在电离后约10-12s内复原到基态,在复原过程中,电子从某一壳层跃迁到另一壳层。这些跃迁导致某些可能的结果。激发态原子的多余能量将以电磁辐射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该光子的能量等于在跃迁过程中有关壳层间的能量差。对于内层的电子的跃迁,该光子的能量正好处于
8、X射线电磁波的谱段内。由辐射跃迁而发射的X射线称为特征X射线。它的特定能量表示了某个被激发元素的特征,壳层的能级随原子序数不同而变化,即使相邻原子序数的原子其壳层间的能量也有显著的变化。,K层电离后,L层、M层电子都能产生跃迁去填补这个空位:K X射线是L层跃迁 K X射线是M层跃迁 L层电离后M层、N层电子可产生跃迁 L _M层跃迁 L _N层跃迁,K线系,L线系,样品的成分、加速电压都影响相互作用区,一般情况下,相互作用区比束斑大,每种信号从固体发出的空间范围,是决定扫描图像空间分辨能力的重要因素。,小结,四:扫描电镜的成像,4-1 SEM的基本成像过程扫描作用图像的构成放大倍率象素景深,
9、扫描电镜工作动画,扫描电镜成像,扫描作用,SEM的成像是利用电子束和样品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来成像,信号是电子束在样品上光栅扫描时产生的。扫描光栅的区域就是成像的区域。在任何时刻电子束和样品上的一个点相互作用,当逐点进行扫描时,信号的强度在改变,这就反映出样品上各点的差别。输出信号的实现是通过信号调制CRT的栅极,而CRT的扫描和电子束的光栅扫描同步,由扫描线圈同时控制。,图像的构成,SEM的信息:1.X-Y空间的扫描位置 2.对应的电子-样品相互作用的强度。线扫描:电子束在样品上沿着某一条线进行扫描,接收的信号又被用于CRT的扫描成像。,面扫描:电子束在样品上作X-Y栅格扫描,CRT上也以相同
10、的X-Y方式扫描,形成我们所熟悉的图像。,放大倍率,SEM图像的放大倍率是通过调整样品与CRT上图像的比例来实现的。样品空间长度l的直线上的信息被成像到CRT空间的长度L上线性放大倍率M=L/l CRT长度L是固定的,减少样品上扫描面积的边长l就能增加放大倍率。样品上取样面积的大小是放大倍率的函数。扫描电镜的放大倍率仅与扫描线圈的激励有关,与物镜的激励无关,后者用来确定电子束的聚焦。,象素,“象素”或“象元”尺寸是扫描电镜中与放大倍率有关的一个重要概念。象素是电子束在样品上获得信息的区域,从这个区域产生的信息被传送给CRT上的某个光点成像。象素的面积越小,图像的分辨率越高,可提供的信息越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像 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2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