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和极化作用.ppt
《电解和极化作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解和极化作用.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理化学,第十章 电解和极化作用,Electrochemistry,第十章 电解和极化作用,10.1 分解电压10.2 极化作用10.3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使用Pt电极电解H2SO4,10.1 分解电压,理论分解电压 使某电解质溶液能连续不断发生电解时所必须外加的最小电压,在数值上等于该电解池作为可逆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将直线外延至I=0处,得V(分解)值,这是使电解池不断工作所必需外加的最小电压,称为分解电压(decomposition voltage)。,Pt H2(g)H+(aq)O2(g)Pt,要使电解池顺利地进行连续反应,除了克服作为原电池时的可逆电动势外,还要克服由于极化在阴、阳极
2、上产生的超电势 和,以及克服电池电阻所产生的电位降。这三者的加和就称为实际分解电压。,显然分解电压的数值会随着通入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2.超电势(overpotential)某一电流密度下,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之差的绝对值。超电势=|Ei Ee|,1.极化(polarization)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偏离程度可以用超电势表示,一 电极的极化,10.2 极化作用,二 极化曲线(polarization curve),超电势或电极电势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极化曲线,极化曲线的形状和变化规律反映了电化学过程的动力学特征。,阴极极化的结果是阴极电极电势变得更负
3、。阳极极化的结果是阳极电极电势变得更正。,超电势=|Ei Ee|,极化的结果:,原电池与电解池极化的差别,当有电流通过电解池,电解池的端电压大于平衡电池电动势。需额外消耗更多的电能即:E=E平+a+c,当有电流通过原电池,原电池的端电压小于平衡电池电动势。原电池的做功能力下降即:E=E平-a-c,根据极化产生的不同原因,通常把极化大致分为两类:浓差极化浓差超电势Concentration overpotential(C)电化学极化活化超电势Activation overpotential(a),电流经过电极引发电极反应需要经过一系列过程,主要分为3个阶段:,传质过程(反应物相对富集于电极表面)
4、氧还反应过程传输过程(反应产物向本体扩散),各步骤的速率不同,牵制电极反应,使之偏离平衡态,造成极化,三 极化原因,(1)浓差极化,浓差极化是在电流通过时,由于电极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迁向或迁离电极表面的缓慢而引起的电极电势对其平衡值的偏离。,阴极:Ag+eAg,v扩v反,c c0,aa c c,e,阴极极化的结果是阴极电极电势变得更负。,阳极:Ag Ag+e,v扩v反,c0 c,阳极极化的结果是阳极电极电势变得更正。,aa a a,e,浓差极化的消除 浓差极化是由于扩散慢引起的,一般采取加快扩散速度的方法就可以降低浓差极化引起的超电势。但不可能完全消除浓差极化,因为静电作用及分子热运动的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解 极化 作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2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