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非线性编辑系统.ppt
《电视非线性编辑系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非线性编辑系统.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视非线性编辑系统,余胜泉2000/11/10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目录,编辑系统的发展历史非线性编辑概要数字视频技术基础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基本构成如何选购非线性产品非线性编辑的发展趋势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系统简介,编辑系统的发展历史,概要,非线性编辑系统(Noliner Editing System,简称NLE),是使用数字存储媒体进行数字视频编辑的数字化后期制作系统。它是在高档多媒体电脑的基础上构造的专用数字视频后期制作设备,它不但能完成一台多媒体计算机的大部分工作,还具备了在高画质情况下完成线性编辑系统的所有功能,集成了电视台后期机房中多种传统设备的功能,而且具备了传统线性电视编辑系
2、统所无法比拟的功能。非线性编辑技术是一门新的综合性技术,它覆盖了电视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主要领域,包括音频技术、视频技术、数字存储技术、数字图象处理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相关技术,把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性和网络化带人编辑工作中,它解决了线性编辑存在的缺点,简化了节目编辑流程,提高了编辑效率,特别是方便的剪切和编辑和灵活多变的数字特效处理功能,把制作人员从繁杂的搜寻镜头和修改工作中解脱出来,并给制作者以无限的艺术创造空间。非线性编辑给电视后期制作带来重大的变革。,基本功能,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典型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实现以下传统电视编辑设备的功能:硬盘数字录像机:即使是最简单的非线性编
3、辑系统,也能充当一台硬盘录像机进行视频信号的记录和重放。存储节目的最长时间根据硬盘容量和对图像质量的不同要求而定。(非线性)编辑控制器:在硬盘上快速实时的寻找编辑点,设定入点、出点及其它标记,这是非线性编辑系统优于传统编辑控制器的一个重要特点。切换台:在传统的磁带式编辑中,进行对编和A/B卷编辑分别需要一台放机、一台录机或两台放机、一台录机。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采用了时间线和视频、音频轨的概念,一般来说一条视频轨可以看作一台放像机,因此能用多条轨模拟多通道切换台。特技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可以使用内置软件或用硬件实现特技的功能。软件特技成本低廉,并可不断升级;硬件支持的特技速度较快。字幕和图形创作
4、: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一般有专门的软件用于制作字幕和图形,并通过软件或硬件方法实现与视频信号的叠加。动画制作:所有动画制作都是由助电脑完成的,尤其是三维动画。在非线性编辑系统中生成的动画采用标准图像文件格式,可以包含透明及抠像信息,便于和视频画面进行合成。数字录音机、音源和调音台:非线性编辑系统中都包含音频输入/输出单元、软件波表或(和)硬件波表及硬件混音器,可以录制高质量的声音,可以用数百种乐器的原始音色演奏MIDI(音乐仪器数字接口)乐曲,也可以配合软件完成多路音频信号电平的调节。除了后期制作,非线性系统开始插足前期制作,有些厂商推出硬盘摄录一体机,如日本池上公司生产的Editcam全数字
5、摄录一体机,即以硬盘作为记录载体。同磁带摄录一体机相比,它能即时记录瞬间即逝的镜头,放像过程中也能立即进入记录状态,不丢失画面,还可以直接通过摄录机磁盘进行简单的节目编辑。,技术优势与特点,与线性系统相比,非线性编辑系统具有高度集成化、功能齐全、操作方便等特性,只需外加一台录像机,非线性编辑系统就能完成一套线性编辑系统所能完成的编辑工作。具体有:(1)数字非线性编辑系统全部的工作过程均以32BIT数字量化压缩算法完成。因此视频信号处理链路基本不受外界噪波干扰,没有传统模拟线性编辑过程中的噪声干扰现象产生,图像质量高。(2)由于是数字信号的编辑,图像质量不会因设备的新旧而出现大的差别。(3)制作
6、节目快捷,高效。(4)节省机时,设备使用寿命长。传统的视频磁头寿命为5001 000小时,计算机硬盘为300 000小时。(5)硬件接口标准化,适应多种编辑软件,可随意制作多种数字特技,增加节目的艺术性。(6)具备多代拷贝而图像质量不会急剧下降的特点。(7)由于编辑系统基于计算机技术,易于构建大型甚至全球视频网络,从而使节目的交换及素材资料资源共享成为可能。(8)由于视频和音频均可以被采集和量化,因而还可以应用静帧冻结技术,制作出多彩多姿的图像电子邮件或软件封面,在多媒体制作领域中加以应用。(9)设备体积小,便携性能好,易于挂接计算机互联网络,编辑、传输工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性与非线性,磁
7、盘与磁带对比图,磁盘上信息组织方式,脱机(Offline)与联机(Online),第一步是“初编”,有人称为“原始编辑”,后来又称其为“草稿编辑(Draft Editing)”,那就是先以大压缩比,如100:1,决定编辑点、特技效果的编辑决定表(EDL),这就是草稿编辑。节目制作者在编辑过程中,不断选择各种有用的场景片段,这些片段都有一个地址,这就需要将这些地址存储在一个表中,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直接返回到以前选择的某一个过程,这种存储场景选择信息的表称为编辑决策表(EDL)或编辑判决表。利用EDL控制硬盘的快速旋转,在重放过程中只选取EDL中所规定的视频和音频片段,在软件的高速执行过程中,重放无
8、间隙,编辑点处无停顿或闪烁,视频、音频、图形均可随机迭加。显然,草稿编辑目的在于得到EDL。这种原始的草稿编辑过程,称为“脱机”编辑。脱机编辑是非线性的,图像质量达不到广播级水平。第二步,以小压缩比,如2:1,将存有EDL的软盘插入编辑控制器内,控制广播级录像机按照EDL进行广播级成品带的编辑,这种生产节目成品带的过程,称为“联机”编辑。,非线性编辑系统结构,典型的非性编辑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组成,信号输入接口单元多媒体素材存储单元中央处理单元信号输出接口单元,非线性编辑系统工作原理,基本的编辑过程,素材采集模拟视频信号源及其设备:模拟视频信号源及其设备:录像机(VCR)、摄像机(VideoC
9、amera或Camcorder),激光视盘机(Laser Disc Player)电视机;模拟设备与非线性主机的连接:VideoOut:VideoIn;AudioOut:LineIn;RFOut:RFIn;SpeakerOut:音箱;数字接口:QSDI接口、CSDI接口、SDI接口和DV接口;设置采集参数:对同一种压缩方法来说,压缩比越小,图像质量越高,相应地占用的存储空间越大。采用不同压缩方式的非线性编辑系统,录制视频素材时的压缩比可能不同,但也可能获得同样的图像质量。,素材分类:素材箱(BIN),基本的编辑过程,编辑制作素材处理时间线编辑数字特技处理字幕制作音效处理合成输出,时间线编辑,特
10、技制作,视频的基本概念,人的视觉特性人眼依靠视网膜上光敏细胞一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获得了彩色视觉人眼仅对电磁波谱中的可见光区(波长从380nm到780nm)敏感人眼对亮度的敏感程度比对颜色的敏感程度高电视信号及其分类为兼容黑白电视机,因此把彩色信号分成亮度信号和两上色差信号分别传送Y0.30R+0.59G+0.11B色差信号分别为R-Y、G-Y和B-Y亮度信号带宽为6MHZ,色度信号的带宽为1.3MHZ电视制式:PAL制、NTSC制和SECAM制视频信号的产生、处理和传送过程摄像机拍摄、后期编辑、发送与接收视频信号的描述像素、扫描行数、帧频和场频、宽高比,视频信号的数字化,视频序列的SMPTE表
11、示单位SMPTE(Society of Motion Picture and Television Engineers)使用的时间码标准,其格式是:小时:分钟:秒:帧,或hours:minutes:seconds:frames 一段长度为00:02:31:15的视频片段的播放时间为2分钟31秒15帧数字视频的采样步骤 滤波、采样、量化 ITU-R BT.601标准规定对YCbCr信号的采样方案为4:2:2,即亮度信号采样频率约为副载波频率的4倍,为13.5MHZ。色度信号的采样频率是亮度信号采样频率的一半,为6.75MHZ。数字视频的采样格式Y:U:V4:1:1,这种方式是在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
12、上,取4个亮度Y的样本值,而色差U、V分别取其第一点的样本值,共6个样本。显然这种方式的采样比例与全电视信号中的亮度、色度的带宽比例相同,数据量较小。Y:U:V4:2:2,这种方式是在每4个连续的采样点上,取4个亮度Y的样本值,而色差U、V分别取其第一点和第三点的样本值,共8个样本。这种方式能给信号的转换留有一定余量,效果更好一些。这是通常所用的方式。Y:U:V4:4:4,在这种方式中,对每个采样点,亮度Y、色差U、V各取一个样本。显然这种方式对于原本就是较高质量分量信号的信号源(如SVideo源),可以保证其色彩质量,但信息量大。,数字演播室标准:ITUR601(CCIR601),ITU-6
13、01中,包含了如何将模拟视频变为数字形式的技术问题,但是它没有发布物理上的实行方法,对采样频率;采样结构;色彩空间转换等也都作了严格的规定,主要包括:分量视频:ITU-601公布的数字编码应基于使用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不同的色度信号,也就是通常所说的YCrCb色彩空间。对电视行业,这些信号直接与如何将整个电视信号编码、与通过基带同轴电缆或是地面广播频率传送、和与在电视监视器或是在磁带录像机上解码有关。2滤波:ITU-601描述了为了获得最高的数字质量,在进行YCrCb采样之前,必须进行滤波。3采样率:ITU-601规定了对PAL和NTSC视频图像的采样率,实现了世界范围的可互操作性。为了保证信号
14、的同步,采样频率必须是电视信号行频的倍数。ITU为NTSC、PAL和SECAM制式制定的共同的电视图像采样标准:f s13.5MHZ 这个采样频率正好是PAL、SECAM制行频的864倍;NTSC制行频的858倍,可以保证采样时采样时钟与行同步信号同步。对于4:2:2的采样格式,亮度信号用fs频率采样;两个色差信号分别用fs26.75MHZ的频率采样。由此可推出色度分量的最小采样率是3.375MHZ。亮度和色度采样方法:ITU-601推荐对色度的采样频率是亮度的一半,这就是所谓的4:2:2采样方法。分辨率:根据采样频率,可算出对于PAL和SECAM制式,每一扫描行采样864个样本点;对于NTS
15、C制则是858个样本点。由于电视信号中每一行都包括一定的同步信号和回扫信号,故有效的图像信号样本点并没有那么多,ITU 601规定对所有的制式,其每一行的有效样本点数为720点。由于不同的制式其每帧的有效行数不同(PAL和SECAM制为576行,NTSC制为484行),ITU 定义720484为高清晰度电视HDTV(High Definition TV)的基本标准。量化:ITU-601提供了一种编码方法,是关于如何将亮度和色度信号从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形式。对亮度通道,黑色是16,白色是235。在16以下和在235以上的数值是用于尖峰值和特殊控制目的的。(一个8位的采样系统允许总共256个数值)
16、。对色度,有很细微的差异。数据量:ITU601规定,每个样本点都按8位数字化,也即有256个等级。但实际上亮度信号占220级;色度信号占225级,其它位作同步、编码等控制用。如果按f s 的采样率、4:2:2的格式采样,则数字视频的数据量为:13.5(MHZ)8(BIT)26.75(MHZ)8(BIT)=27Mbyte/s(黑场空白信号)同样可以算出,如果按4:4:4的方式采样,数字视频的数据量为每秒40兆字节!按每秒27兆字节的数据率计算,一段10秒钟的数字视频要占用270兆字节的存储空间,编辑数字视频的关键问题是数字视频的压缩技术。,数字视频编码,视频压缩编码的基本概念有损(Lossy)和
17、无损(Lossless)压缩帧内(Intraframe)和帧间(Interframe)压缩对称(symmetric)和不对称(asymmetric)编码常用视频压缩技术预测编码:也称为差分脉冲编码调制(DPCM),是根据原始信号的统计特性进行预测,通过相差除去视频图像信号的相关性,达到压缩的目的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在变换域里描述视频图像比空间域里简单,利用变换编码,视频图像的相关性明显下降,信号能量集中在几个变换系数上,可有效的压缩数据,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分形图像压缩:分形编码实际就是把图像分割成若干个子图像,子图像通过迭代函数反复迭代而成,这些迭代函数只需几个参数即可确定,因此得
18、到较高的压缩比。小波压缩:采用局部函数在频域和时域同时分析法,将图像信号分解成不同频率区域,然后根据图像统计特性和人眼生理特性,在不同的频域采用不同的压缩方法,是视频数据量减少。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常用几种压缩方式目前应用于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几种压缩方式包括:Motion JPEG、MPEG、SONY的BETACAM SX、DVCAM,松下公司的DVCPRO,JVC的Digital S,小波压缩格式等。,Motion-JPEG,Motion-JPEG可以理解为活动图像的JPEG压缩,M-JPEG基于静态图像压缩格式JPEG,对活动图像进行实时的帧内压缩,帧内压缩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精确的定位每一帧图像
19、,这一点非常适合非线性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可以随机存取任意一帧图像,对于帧编辑十分理想。M-JPEG采用DCT编码技术。,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即联合图片专家组,是一个联合ISO/ITU-T技术委员会,成立于1986年低,主要工作是为连续色调(灰度或彩色)静止图像压缩制定通用的国际标准,通过用电视测试图像(720576,Y:U:V=4:2:2;每像素16比特;宽高比4:3)进行不同的方案测试,经过多次筛选,于1988年1月完成最终测试和评选,结果选出自适应88DCT方案为最佳方案,1991年正式提交了ISO CD10918号建议草案。JPE
20、G提供了3种压缩算法:基本系统(Baseline System)、扩展系统(Extended System)和无失真压缩(Lossless)。所有的JPEG编码器和解码器必须支持基本系统,另外两种压缩算法适用于特定环境。基本系统基于DCT和可变长编码(VLC)压缩技术,能提供高达100:1的压缩比,且能保证可接受的重建图像质量,由于DCT编码有失真,故重建图像不能精确地再现原始图像,其图像的失真程度与压缩比密切相关。JPEG最初虽然是为静止图像设计的,但实际上,只要硬件处理速度足够快,完全可以应用与视频压缩,因此,许多非线性编辑系统生产厂家在JPEG的基础上开发了M-JPEG压缩技术。,MJP
21、EG的压缩过程,色抽样:在视频处理器中处理的是分量信号(YUV),因此输入的信号不是分量信号,需要进行转换,亮度信号(Y)、色度信号(UV)各用8比特表示,每个采样共用24比特。信号转换后,亮度信号直接进入DCT编码器中,而色度信号需要进行再抽样、同步,然后进入DCT编码器,这个过程是个有损失的过程,有些信息丢失后无法还原。色度抽样时,处理U分量的同时,丢失V分量;处理V分量时,丢失U分量,这样减少了数据量,本来需要24比特来表示一个抽样,现在只用16比特(8比特的亮度信号,8比特的色度信号),这就是常说的4:2:2(Y:U:V)。不同的厂家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的会提高压缩比,有的可能不做
22、处理,而采用24比特的无损信号。色度抽样完成后,色度信号与亮度信号输入到DCT变换器中,DCT变换器的作用主要是用频率变换来表示图像。DCT:分量信号的图像进入DCT变换器中,每帧被分割成许多88(像素)的正方形,一幅图像可以分割成几千个这样的正方形,DCT变换器对这些正方形进行分析,计算出其灰度变化,然后用频率表示其灰度值,比如大块图形或轮廓变化不大的部分用低频表示,对边缘或细节这样变化大的部分用高频表示,DCT变换器对所有正方形分析完后,在对下一幅图像进行分析。从DCT变换器输出的亮色信号使用频率来表示的,进入下一个过程-量化。量化:量化过程决定了整个压缩过程的压缩程度,可以采用有损压缩或
23、无损压缩,一旦进行有损压缩,丢失的信息无法还原。M-JPEG一般采用2:1的压缩比,在回放时,可以达到无压缩时的视觉效果。根据对人类视觉系统的分析,人眼对亮度和色度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辨别一幅图形时,亮度信号对人眼的刺激更为重要,而色度信号在损失90%的情况下,人眼仍然可以分辨出图形。数字视频压缩技术参考了人眼的这个特点,对色度信号进行压缩,来得到较高的压缩比。量化级数是量化的重要参数,其范围从0到255,级数越大,图像信息丢失越多,图像质量越差,可以得到较高的压缩比。量化级数与每帧的数据量成反比,级数大,每帧图像的数据量小,反之亦然。通过量化,把图像的频率数据根据量化转换成一系列的数,记录了图
24、像的信息。零记数:量化过程产生一个数组,通过计算数组中的零的个数,来帮助在传输过程中判断数组的尾端。这个过程多采用RLE(run-length encoding)算法。霍夫曼编码:霍夫曼编码是DCT编码的最后一步,对数据进行冗余计算,把多余的信息去掉,传递更少的数据。霍夫曼编码得到的结果,就是存储到计算机磁盘上的数据。如果要看视频影象,将这些数据解码,然后通过数字/模拟转换,得到模拟的视频信号,又可以在监视器上浏览或记录在录像带上了。,压缩比与码速率、记录时间和图像质量比较,MPEG编码,MPEG(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即活动图像专家组,建立于1988年,
25、MPEG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把计算机系统和广播电视系统结合起来,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在制定MPEG-1标准前,确定出标准建立的要求,规定质量和当前录像机所达到的水平相当,压缩图像和伴音总码率为1.5Mbps,数字存储适合当前应用的几种媒体。MPEG压缩标准于1990年制订,是一种既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同过硬件实现的标准。M-JPEG是基于静态图像的压缩技术,MPEG却是基于动态图像的压缩标准。MPEG也采用88DCT压缩编码技术,编码过程和前面介绍的类似,但在分析运动部分时,会采用更大面积的分块。MPEG压缩技术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如VCD、非线性编辑、电视会议、VOD等。MPEG有好几个版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视 非线性编辑 系统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2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