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基本拓扑形式介绍.ppt
《电源基本拓扑形式介绍.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源基本拓扑形式介绍.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9/27,单端反激式,2023/9/27,单端反激式说明,电路工作过程如下:当M1导通时,它在变压器初级电感线圈中存储能量,与变压器次级相连的二极管VD处于反偏压状态,所以二极管VD截止,在变压器次级无电流流过,即没有能量传递给负载;当M1截止时,变压器次级电感线圈中的电压极性反转,使VD导通,给输出电容C充电,同时负载R上也有电流I流过。,2023/9/27,单端反激式电路原理,其变压器起隔离和传递储存能量的作用,即在开关管开通时原边储存能量,开关管关断时原边向副边释放能量。在输出端要加由电感器和两电容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变压器初级需有C、R和D组成的RCD漏感尖峰吸收电路。输出回
2、路需有一个整流二极管D1。由于其变压器使用有气隙的磁芯,故其铜损较大,变压器温相对较高;其输出的纹波电压比较大。但其优点就是电路结构简单,适用于200W以下的电源且多路输出交调特性相对较好。,2023/9/27,单端反激式工作原理,2023/9/27,单端反激式工作原理,2023/9/27,反激式变压器特别提示,变压器T1除了具有初次极间安全隔离的作用外,还有变压器扼流圈的作用,所以反激式输出次级不需要加电感,但在实际中在滤波电容之外加一小电感,用以降低开关噪声。,2023/9/27,MOS管参数/反激开关电源特点,耐压得选择:Vdss=1.5Vin(max)电流的选择:Id=2Pout/Vi
3、nmin还有几个重要的参数:Rdss、Ciss、Coss等;元器件少、成本低、结构简单;功率小(一般150W以内)、纹波大;开关承受的电流峰值大,不适合大功率的开关电源。,2023/9/27,双管反激变换器,2023/9/27,双管反激电路原理,其变压器T1起隔离和传递储存能量的作用,即在开关管Q1、Q2开通时Np储存能量,开关管Q1、Q2关断时Np向Ns释放能量,同时Np的漏感将通过D2、D3返回给输入,可省去RCD漏感尖峰吸收电路。在输出端要加由电感器Lo和两Co电容组成一个低通滤波器。输出回路需有一个整流二极管D1(最好使用恢复时间快的整流管)。,2023/9/27,双管反激工作特点,在
4、任何工作条件下,为使两个调整管所承受的电压不会超过Vs+Vd(Vs:输入电压;Vd:D2、D3的正向压降,),D2、D3必须是快恢复管(当然用超快恢复管更好)。在反激开始时,储存在原边Np的漏电感的能量会经D2、D3反馈回输入,系统能量损失会小,效率高。在与单端反激变换器相比,无需RCD吸收电路;功率器件可选择较低的耐压值;功率等级也会很大。,2023/9/27,双管反激工作特点,在轻载时,如果在“开通”周期储存在变压器的原边绕组显得过多的能量,那么在“关断”周期会将过多的能量能量反馈到输入。两个调整管工作状态一致,我没有调试过这样电路,根据调试过的半桥和双管正激的电路经验,下管的波形会优于上
5、管的波形,在调试过程中只要观察下管波形即可(具体可到“调试经验”中详见)。我个人建议在大功率等级电源中不可选用此种电路。,2023/9/27,(二)单端正激式,这里的L不能缺少:,2023/9/27,单端正激式工作原理,单端正激式开关电源的典型电路如图四所示。这种电路在形式上与单端反激式电路相似,但工作情形不同。当开关管VT1导通时,VD2也导通,这时电网向负载传送能量,滤波电感储存能量;当开关管VT1截止时,电感通过续流二极管VD3 继续向负载释放能量。在电路中还设有钳位线圈与二极管VD2,它可以将开关管VT1的最高电压限制在两倍电源电压之间。为满足磁芯复位条件,即磁通建立和复位时间应相等,
6、所以电路中脉冲的占空比不能大于。由于这种电路在开关管VT1导通时,通过变压器向负载传送能量,所以输出功率范围大,可输出50200 的功率。电路使用的变压器结构复杂,体积也较大,正因为这个原因,这种电路的实际应用较少。,2023/9/27,单端正激式电路原理,其变压器起隔离和变压的作用,在输出端要加一个电感器(续流电感)起能量的储存及传递作用,变压器初级需有复位绕组。在实际使用中,此绕组一般用RCD吸收电路取代,如果芯片的辅助电源用反激供给则也可削去调整管的部分峰值电压(相当一部份复位绕组)。输出回路需有一个整流二极管D1和一个续流二极管D2。由于其变压器使用无气隙的磁芯,故其铜损较小,变压器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源 基本 拓扑 形式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1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