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概述.ppt
《电子计算机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计算机概述.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第一章:基础知识,主讲人:付少华,2,第一章:基础知识,课程介绍:计算机硬件课程,从计算机的硬件结构出发,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For Windows),软件技术基础课程(Basic或C语言编程)。,后续课程:单片机原理与应用、DSP原理与应用等。,微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3,教学内容:本课程以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为主题,以Intel8086CPU为主线,系统介绍计算机的硬件技术基础,包括: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微机接口三部分。,微机计算机原理与应用,原理部分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及其基本组成部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I/O接口和总线)
2、的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介绍8086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技巧等内容。接口部分介绍几种常见的I/O设备的接口原理与技术,以及PC机常用的I/O接口芯片。,4,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人工智能计算机(尚在研制)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6年)基本物理器件是电子管;程序设计语言是机器语言。1946年第一代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重30吨,占地170平方米,耗电150千瓦,每秒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5,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
3、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1957-1963年)基本物理器件是晶体管,同时采用磁芯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磁带和磁盘为辅助存储器;汇编语言,进而发展到Basic语言,有了相应编译程序和编译系统。1958年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推出,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大大降低了计算机的成本和体积,运算速度成百倍提高。,6,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64-1971年)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磁芯存储器,存储器采用64K以上的动态MOS RAM存储器;出现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终端,高级语言陆续出现,从而
4、使程序设计变得很方便。1965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为主体的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配上各类操作系统,计算机性能极大提高。,7,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971年以后)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集成度越来越高;软件上采用数据库和软件工程,把软件设计提高到工程设计高度提出了规范化设计方法。1970年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研制成功,计算机发展到第四代,微型计算机是第四代计算机的典型代表。1971年在美国硅谷第一块通用微处理器Intel4004诞生,从而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8,第五代:“非冯诺伊曼”计算机时代
5、。冯诺伊曼结构具有程序存储和程序的顺序执行的特点。,第六代:神经网络计算机时代,光计算机时代,生物计算机时代。,9,10,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计算机的发展简况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方向:巨、微、网、智,11,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二、电子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输入设备(接口)、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出设备(接口),计算机硬件的主要部分,12,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一)输入设备是向计算机系统输入程序和数据的电子设备,键盘,扫描仪,鼠标,手写笔,数码相机,摄像头,13,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二)存储器存放数据和程序,功能:存数(写入)和取数(读出)
6、,功能:临时或长期存放各种数据、程序及运算结果。,内存储器(主存储器):速度快,容量小,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存放运算器传送来的数据。外存储器(辅助存储器):速度慢,容量大,不能直接与CPU进行信息交换,须将外存内容调入内存;存放暂不用数据、程序。注意:一切程序和数据必须进入内存才能被计算机执行和使用,内存按字节分成许多存储单元。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编号,称为地址。,14,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存储器的组成,存储器,内存(主存),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外存(软盘、硬盘、光盘、U盘等)(辅助存储器),高速缓存(Cache),二级,一级,-按存储器在计算机中的作
7、用,15,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内存储器,硬盘,软盘,光盘,RAM(内存),外存储器,16,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内存也称主存,是CPU直接访问的存储器。主要存放当前运行的程序、数据和结果;内存的存储容量反映了内存存储空间的大小。,CPU从内存中取出数据,叫“读”操作;把数据存入存储器叫“写”操作。统称为“存取”或“访问”。,内存按使用的功能可分为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和高速缓存(Cache)两种。,RAM也称为主存,一般说的内存就是指RAM。,1、内存储器,17,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常见的几种内存条,18,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笔
8、记本机用256M内存,普通内存条,安装在主板上的内存条,内存大小对电脑运行影响很大。目前家用电脑内存的标准配置为:256MB DDR型内存,19,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1)、随机存储器(RAM),特点:新进旧出,存取速度快,断电数据全部丢失,RAM是一种读写存储器,它存放的信息可读可写,主要用于存取系统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分类:RAM分为双极性(TTL)和单极性(MOS),目前广泛使用的是MOS半导体存储器,而MOS又分为静态存储器(SRAM)和动态存储器(DRAM)。,20,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特点:存放固定不变的程序、数据和系统软件;所存数据 只能读出(调用),不
9、能用一般的方法修改;断电 数据不会丢失。用途:一般用于存放系统信息。,(2)、只读存储器(ROM),分类:常用的除了ROM外,还有可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 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和用 电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E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21,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储器RAM,内容不可更改、永久保存,内存储器,里面的内容可随时更改,但断电后内容会消失。一般所说的内存多少就是指RAM容量的大小。,小 结,22,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高速缓存位于CPU与
10、内存之间,就像是内存与CPU之间的“转接站”。其作用是加快CPU与RAM之间的数据交换速率。Cache中保存着当前急需执行及使用频繁的程序段和要处理的数据。CPU读写时,首先访问Cache,因此就大大提高了CPU访问的速度。Cache分为两级:一级Cache被集成到CPU芯片内部,其容量较小;而把二级Cache放在主板上,其容量比一级Cache大一个数量级以上。从Pentium 档次的微机开始,一级和二级Cache都被集成在CPU芯片中。,(3)、高速缓存(Cache),CPU,内存,外存,23,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外存储器也称辅存,外存储器不能直接与CPU交换信息,它需要经过内存
11、与CPU及输入、输出设备交换信息,即必须先调入内存,才能进行处理。,外存储器的存储容量大、存储成本低、存取速度慢。,目前常用的外部存储器有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USB闪存存储器等几大类。它们和内存一样,也是以字节为单位存储信息的。,外存可以长久保存大量的程序和数据,因此既可以作为输入设备也可以作为输出设备。,(二)、辅助存储器 外存储器可以长期保存信息,软盘,U盘,硬盘,光盘,磁盘存储器,24,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24,这些外部存储器一般都由:驱动器、控制器和盘片组成,25,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三)运算器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装置 加法器(Adder)是运
12、算器的核心部分,算术运算有:加、减、乘、除等;逻辑运算有:逻辑与、逻辑或等。,操作: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数据的传送和位移的统称。指令:指挥计算机进行操作的命令。指令系统:一台机器所具有的指令的集合。,26,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四)控制器控制各个部件自动协调工作,是计算机的指挥中心功能 负责从内存中取出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负责向各部件发出控制信号;保证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一步一步地完成各种操作。,27,第一章: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概述,(五)输出设备是将计算机中信息传输到外部的设备作用:是将计算机的处理结果传达给用户。常用的输出设备是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28,第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计算机 概述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