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的分类.ppt
《电子元器件的分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元器件的分类.ppt(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元器件质量与可靠性保证,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付桂翠fuguicui2012年09月13日,讨论,可靠性?元器件?元器件可靠性?,本课程要讲述的主要内容,课时安排及考核要求,课时安排:24学时,2学时/次。任课教师:付桂翠、张素娟课程安排:课堂教学22学时。考试2学时考试安排:平时考核和期末闭卷考试相结合 其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 70%。使用教材:付桂翠,电子元器件可靠性技术教程 北航出版社。2010,第一讲 内容提要,现代元器件的发展,1,元器件的分类,2,历史回顾,电子管的诞生1906 年,美国物理学家,“电子管之父”Lee De Forest发明了真空三极管,利用这种新的元件,电
2、路能够实现放大、振荡和开关等功能;真空三极管的发明,使电子管成为实用的器件;功耗大,产生的热量过多,且极易烧坏;1946年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其中采用了大约18,000只电子管,,占地面积17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功率25KW。这台机器每隔两天发生一次故障。,历史回顾,第一个半导体晶体管的诞生1947年12月16日: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和Walter Brattain成功地在贝尔实验室制造出第一个晶体管;评价:晶体管“使我们的社会发生了伟大变革,这场变革的深远意义不亚于钢铁的发现、蒸汽机的发明以及英国工业革命。”1950年,William
3、 Shockley又开发出双极晶体管,这是现在通行的标准晶体管;1954年5月24日,贝尔实验室使用800只晶体管组装了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TRADIC,功率100瓦。,历史回顾,第一块集成电路的发明1958年9月12日,基尔比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块集成电路;具有五个集成元件的简单振荡电路,电路中的元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全部制造在了同一个晶片上;半导体材料:锗,杰克 基尔比-集成电路之父,第一块集成电路,历史回顾,集成电路由“发明时代”进入“商用时代”1959年7月,仙童半导体的诺伊斯(Robert Noyce)研究出一种二氧化硅的扩散技术和PN结的隔离技术,并创造性地在氧化
4、膜上制作出铝条连线,使元件和导线合成一体,从而为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平面制作工艺、为工业大批量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半导体材料:硅地球上含量最丰富之一的元素,商业化价值更大,成本更低;1961年,仙童半导体公司和德州仪器公司共同推出了第一颗商用集成电路。,罗伯特.诺伊斯,世界上第一台用集成电路计算机-IBM360,现代元器件的发展,1906,1947,1958,1959,Lee De Forest,William ShockleyJohn BardeenWalter Brattain 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FeymanTheres Plenty of room at the bottom,Ki
5、lby200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元器件的分类,元器件的概念与分类,1,元器件的功能与命名,2,元器件的失效模式和失效机理,3,元器件的概念,在ESA标准中对元器件的定义为:完成某一电子、电气或机电功能,并由一个或几个部分构成而且一般不能被分解或不会破坏的某个装置;GJB4027-2000 军用电子元器件破坏性物理分析方法将元器件定义为:在电子线路或电子设备中执行电气、电子、电磁、机电或光电功能的基本单元。该基本单元可由一个或多个零件组成,通常不破坏是不能将其分解的。,元器件的分类,元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不改变分子成份的成品,如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本身不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无控制和变换
6、作用;元件又分为:电气元件和机电元件;器件:指在工厂生产加工时改变了分子结构的成品。例如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本身能产生电子,对电压、电流有控制、变换作用(如放大、开关、整流、检波、振荡和调制等),又称电子器件。,元器件分类总图,元器件的分类,电气元件,电阻器,电阻器能对电能进行吸收,故在电路中通常起限流、降压、分压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器;按照材料可分为碳膜电阻器,金属膜电阻器、氧化膜电阻、玻璃釉电阻器等。,(a)金属膜电阻器,(b)玻璃釉电阻器,(c)贴片电阻器,电阻器结构与工艺,电阻器的结构与工艺,电阻器失效,电阻膜的局部腐蚀,电阻器,标注方法直接标注法;文
7、字符号法;色环标注法;数字法:101表示100的电阻,102表示1K的电阻,223表示22K。,电阻与电位器命名方法,RJ7*:金属膜精密电阻器,电阻器,特殊电阻器:指其阻值随温度、光通、电压、机械力、湿度、磁通、气体等外界因素变化的电阻器;包括熔断电阻器和敏感电阻器;熔断电阻器又称为保险丝电阻器,超过其额定功率,可以熔断,使电路开路,从而保护贵重元件,防止故障扩大;敏感电阻器也称为半导体电阻器。常见的有热敏、光敏、磁敏、气敏、力敏等电阻器。,熔断电阻器,电位器,电位器是靠电刷在电阻体上的滑动来取得电阻的变化,并在加电压时,取得与电刷位移成一定关系的输出电压的元件;实际上是连续可调的电阻器;在
8、电路中可实现信号或电量控制等作用;常见电位器绕线电位器、双联电位器、微调电位器、直滑电位器等,(a)绕线电位器(b)双联电位器(c)微调电位器(d)直滑式电位器,电位器,绕线电位器主要失效模式开路电刷接触不良(压力过低、氧化、腐蚀、线径不均);电刷接触压力过大等引起断线。接触不良;滑动噪声大;阻值超差。,电容器,用量仅次于电阻器;电容器能被充电和放电,稳态直流电流不能通过电容器,在交流或脉冲直流电路中,电流能通过电容器;功能:滤波、调谐、旁路、耦合;电容器是由两个金属电极,中间夹一层绝缘体构成;按照材料可分为纸介电容器、薄膜电容器、瓷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电解质电容器等。,(a)
9、瓷介电容器(b)电解质电容器,低通滤波电路高通滤波电路,电容器通高频、阻低频,电容器的结构与工艺(含铝电解、液钽、固钽、瓷介),电容器结构与工艺,电解电容器的构造,电容器,铝外壳,芯子,封口橡胶,导线,浸有电解液的隔离纸,阴极箔,阳极箔,芯子,电容器,简单的平行板电容器的基本结构是由一个绝缘的中间介质层加外两个导电的金属电极,基本结构如下:,贴片电容的结构与之类似,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陶瓷介质,金属内电极,金属外电极。贴片电容是一个多层叠合的结构,简单地说它是由多个简单平行板电容器的并联体。如右图所示:,贴片电容器,电容器,表2 电容器的主要失效模式、失效机理,电容器失效分析典型案例,防止铝电解
10、电容器失效注意事项,电容器失效分析典型案例,钽电容器,属于电解质电容器;体积小、容量大、漏电流低、使用寿命长、综合性能优异;固体钽电容器由钽粉在真空烧结炉中高温烧结而成的多孔体;电介质:钽块表面形成的阳极氧化膜;阳极:钽;阴极:覆盖在阳极氧化膜表面的固体二氧化锰薄膜;,片式钽电容的正极为经真空高温烧结而成的多孔性钽块。绝缘介质是在多孔性钽块表面,经阳极氧化生成的五氧化二钽(Ta2O5)。且由于钽和五氧化二钽的化学稳定性都很好,故片式钽电容贮存性好,可靠性高。,电容器,电感器,工作原理:自感主要用途对交流信号进行隔离;与电容器、电阻器组成谐振电路或滤波电路;分类磁芯类型:空芯电感器、磁芯电感器、
11、铁芯电感器、铜芯电感器等;容量是否可调:固定电感器、可变电感器、微调电感器等;安装方式:立式电感器、卧式电感器和贴片电感器;,(d)可调电感器(e)贴片电感器,(a)空芯电感器(b)磁芯电感器,(c)卧式电感器,变压器,工作原理:互感;功能对交流电(或信号)进行电压变换、电流大小变换或阻抗变换,可以传递信号、隔直流等;分类用途:电源变压器、音频变压器、脉冲变压器、恒压变压器、耦合变压器、隔离变压器等;磁芯的类型:E型、C型、环形等;工作频率:高频、中频、低频变压器。,(a)E型变压器(b)C型变压器(c)环形变压器,变压器,机电元件,开关,用途电路中起接通、断开、转换和连接等作用;可将电力信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子元器件 分类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0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