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教案(变电部分).ppt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教案(变电部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培训教案(变电部分).ppt(1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训教案,新旧安规对照学习变电部分2010.10.,国家电网安监2009664号公司各单位、总部各部门:现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线路部分)为2005年修订版本(简称2005年版安规),经过近四年的实践,执行情况良好。但随着电网生产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跨区500kV直流输电工程、750kV交流输电工程、1000kV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入运行,2005年版安规在内容上已经不能满足电力安全工作实际需要。为此,公司组织对2005年版安规进行了修编,形成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线路部分)(简称新安规,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发行),现予以印发,并
2、自2009年8月1日起执行,原2005年版安规同时作废。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意见,请及时告国家电网公司安监部,近期要认真组织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增强执行安规的严肃性。安规是电力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最重要规程,是保证人身安全、电网安全和设备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公司系统一切工作人员以及在公司系统所属设备上工作的一切工作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各级领导和管理人员要带头执行安规,确保安规明确的各项措施和要求落实到位。,二、掌握本次安规修编的重点。2005年版安规在安全管理技术措施上有较大突破,明确了单人操作、检修人员操作、间接验电、计算机开操作票等重点内容,得到了公司系统的普遍认可和生产实践的
3、有效检验。本次修编重点增补了500kV及以上直流输电部分、750kV交流部分、1000kV特高压交流部分等相关内容,同时对2005年版安规中的一些难点进行修改、完善及详述,保持安规的适时性、实用性、全面性。三、做好新安规培训宣贯工作。组织做好新安规的证订工作,使之尽快普及到基层单位及生产一线;开展新安规的宣贯培训,使各级人员尤其是管理人员掌握本次修编的基本原则、重点内容和要求,学习好、理解好、执行好规程;按照新安规的内容要求,梳理完善现场有关规程。为加强新安规的贯彻执行,国家电网公司将组织开展新安规的宣贯培训和调考,并对公司系统各单位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国家电网公司(印)二OO九年七月六
4、日,1.总则【说明】原规程共16条,修订后仍为16条,基本上保留原规程的内容,增加了部分内容。1.1 为加强电力生产现场管理,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2 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体现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和危险告知的要求,明确了作业现场的基本条件。)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2.2 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急救箱,存放急救用品,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2
5、.3 现场使用的安全工器具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2.4 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紧急处理措施。【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3 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格检查每两年至少一次)。【说明】本条未作修改。,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和业务技能,且按工作性质,熟悉本规程的相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说明】本条未作修改。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4 教育和培训。(反映体制变化后电业工作人员的多样化。)1.4.1 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
6、,经考试合格上岗。【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4.2 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4.3 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管理人员、非全日制用工等),应经过安全知识教育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单独工作。【说明】本条为原规程条,增加了“非全日制用工”内容,其他无变化。1.4.4 外单位承担或外来人员参与公司系统电气工作的工作人员应熟悉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认可,方可参加工作。工作前,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应告知现场电气设备接线情况、危险点和
7、安全注意事项。【说明】本条为原规程条,增加了“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认可”内容,其他无变化。,1.5 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立即制止,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在发现直接危及人身、电网和设备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说明】本条未作修改。1.6 在试验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说明】本条为原规程1.6条,增加了“分管生产的领导”内容,其他无变化。(明确了领导)1.7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电气设备
8、:电压等级在1000V及以上者;低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在1000V以下者。【说明】本条未作修改。,(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触电人员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11月1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令第1137次会议通过)规定对高压的定义作了修改。电压等级在1000伏及以上者为高压,电压等级在1000伏以下者为低压。来历)1.8 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发、输、变(包括特高压、高压直流)、配电和用户电气设备上及相关场所的工作人员(包括基建安装、农电人员),其他单位和相关人员参照执行。运用中的电气设备,系指全部带有电压、一部分带有电压或一经操作即带有电压的电气设备
9、。发电厂的动火工作票制度,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水)电厂(动力部分)动火工作票制度。,各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本规程补充条款和实施细则,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领导(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说明】本条为原规程1.8条,本条增加了“(包括特高压、高压直流)”,“及相关场所”,“发电厂的动火工作票制度,执行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水)电厂(动力部分)动火工作票制度”等内容,原规程中“所谓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去掉了“所谓”两个字。其他无变化。,2.高压设备工作的基本要求【说明】原规程共46条,修订后为53条,基本上保留原规程的内容,增加了部分内容。2.1 一般安全要求2.1.1 运行人
10、员应熟悉电气设备。单独值班人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说明】本条未作修改。2.1.2 高压设备符合下列条件者,可由单人值班或单人操作:1)室内高压设备的隔离室设有遮栏,遮栏的高度在1.7m以上,安装牢固并加锁者;2)室内高压断路器(开关)的操作机构用墙或金属板与该断路器(开关)隔离或装有远方操作机构者。【说明】本条未作修改。,换流站不允许单人值班或单人操作。【说明】本条为新增内容。2.1.4 无论高压设备是否带电,工作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栏时,应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2-1的安全距离。表2-1 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注:表中未列电压等级按高一档电压
11、等级安全距离。750kV数据是按海拔2000m校正的,其他等级数据按海拔1000m校正。【说明】表2-1增加了“750、1000、50及以下、500、660、800”电压等级与其对应的安全距离,以及对表2-1的注解。2.1.5 10、20、30kV户外(内)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2.7(2.5)、2.8(2.5)、2.9m(2.6m),该裸露部分两侧和底部应装设护网。【说明】本条为原规程条,本条增加了10、20、30kV 户(内)对地高度(2.5)、(2.5)、(2.6m)。,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
12、。【说明】本条为原规程条,本条由原规程“35kV”改为“10kV及以上高压配电装置场所的行车通道上,应根据表2-2设置行车安全限高标志”。表2-2 车辆(包括装载物)外廓至无遮栏带电部分之间的安全距离(以确保电网、设备、人身安全。),括号内数字为110kV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所使用。750kV数据是按海拔2000m校正的,其他等级数据按海拔1000m校正。【说明】表2-2增加了“750、1000、50及以下、500、660、800”电压等级与其对应的安全距离,以及对表2-2的注解。2.1.7 室内母线分段部分、母线交叉部分及部分停电检修易误碰有电设备的,应设有明显标志的永久性隔离挡板(护网)。(以
13、确保人身安全)【说明】本条未作修改。2.1.8 待用间隔(母线连接排、引线已接上母线的备用间隔)应有名称、编号,并列入调度管辖范围。其隔离开关(刀闸)操作手柄、网门应加锁。【说明】本条未作修改。,2.1.9 在手车开关拉出后,应观察隔离挡板是否可靠封闭。封闭式组合电器引出电缆备用孔或母线的终端备用孔应用专用器具封闭。【说明】本条未作修改。2.1.10 运行中的高压设备其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点应视作带电体,在运行中若必须进行中性点接地点断开的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的旁路接地才可进行断开工作。【说明】本条增加了“在运行中若必须进行中性点接地点断开的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的旁路接地才可进行断开工作”。2
14、.1.11 换流站内,运行中高压直流系统直流场中性区域设备、站内临时接地极、接地极线路及接地极均应视为带电体。【说明】本条为新增内容。,2.1.12 换流站阀厅未转检修前,人员严禁进入工作。【说明】本条为新增内容。2.2 高压设备的巡视2.2.1 经本单位批准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人员巡视高压设备时,不准进行其他工作,不准移开或越过遮栏。【说明】本条为原规程条,本条由原规程中“不得进行其他工作”的“不得”改为“不准”。【2.2.2 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准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说明】本条为原规程条,本条由原规程中“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的“不得”改为“不准”。,2
15、.2.3 火灾、地震、台风、冰雪、洪水、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发生时,如需要对设备进行巡视时,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得到设备运行管理单位分管领导批准,并至少两人一组,巡视人员应与派出部门之间保持通信联络。(增加本条体现了以人为本、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宗旨。)【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增加了“冰雪、泥石流、沙尘暴”,“应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分管领导”,“并至少两人一组”等内容。2.2.4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准接近故障点4m以内,室外不准接近故障点8m以内。进入上述范围人员应穿绝缘靴,接触设备的外壳和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由原规程中“室内不准接近故障点4m以内
16、,室外不准接近故障点8m以内”的“不得”改为“不准”。,2.2.5 巡视室内设备,应随手关门。【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由原规程中“巡视配电装置,进出高压室,应应随手关门”。改为“巡视室内设备,应随手关门”。2.2.6 高压室的钥匙至少应有3把,由运行人员负责保管,按值移交。1把专供紧急时使用,1把专供运行人员使用,其它可以借给经批准的巡视高压设备人员和经批准的检修、施工队伍的工作负责人使用,但应登记签名,巡视或当日工作结束后交还。【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由原规程大写“一”改为阿拉伯数字“1”。,2.3 倒闸操作2.3.1 倒闸操作应根据值班调度员或运行值班负责人的指令,受令人复诵无
17、误后执行。发布指令应准确、清晰,使用规范的调度术语和设备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发令人和受令人应先互报单位和姓名,发布指令的全过程(包括对方复诵指令)和听取指令的报告时双方都要录音并做好记录。操作人员(包括监护人)应了解操作目的和操作顺序。对指令有疑问时应向发令人询问清楚无误后执行。【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由原规程“作好记录”改为“做好记录”。2.3.2 倒闸操作可以通过就地操作、遥控操作、程序操作完成。遥控操作、程序操作的设备应满足有关技术条件。【说明】本条未作修改。,2.3.3 倒闸操作的分类2.3.3.1 监护操作:由两人进行同一项的操作。监护操作时,其中一人对设备较为熟悉者作
18、监护。特别重要和复杂的倒闸操作,由熟练的运行人员操作,运行值班负责人监护。【说明】本条未作修改。2.3.3.2 单人操作:由一人完成的操作。1)单人值班的变电站或发电厂升压站操作时,运行人员根据发令人用电话传达的操作指令填用操作票,复诵无误。【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3.2 1)内容,增加了“或发电厂升压站”内容,其他无变化。2)实行单人操作的设备、项目及运行人员需经设备运行管理单位批准,人员应通过专项考核。【说明】本条未作修改。,检修人员操作:由检修人员完成的操作。1)经设备运行单位考试合格、批准的本单位的检修人员,可进行 220kV及以下的电气设备由热备用至检修或由检修至热备用的监护操作
19、,监护人应是同一单位的检修人员或设备运行人员。【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3.3 1)内容,本条由原规程“运行管理单位”改为“运行单位”,“本企业”改为“本单位”,其他无变化。2)检修人员进行操作的接、发令程序及安全要求应由设备运行单位总工程师审定,并报相关部门和调度机构备案。【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3.3 2)内容,本条由原规程“运行管理单位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改为“运行单位总工程师”,其他无变化。,2.3.4 操作票2.3.4.1 倒闸操作由操作人员填用操作票(见附录A)。2.3.4.2 操作票应用黑色或蓝色的钢(水)笔或圆珠笔逐项填写。用计算机开出的操作票应与手写票面统一;操作票
20、票面应清楚整洁,不得任意涂改。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操作人和监护人应根据模拟图或接线图核对所填写的操作项目,并分别手工或电子签名,然后经运行值班负责人(检修人员操作时由工作负责人)审核签名。(明确了计算机开操作票的要求。)每张操作票只能填写一个操作任务。【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由原规程中“钢笔”改为“黑色或蓝色的钢(水)笔”,将“格式一致”改为“票面统一”,增加了“操作票应填写设备的双重名称,即设备名称和编号”,将“分别签名”改为“分别手工或电子签名”,其他无变化。,2.3.4.3 下列项目应填入操作票内:1)应拉合的设备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接地刀闸
21、(装置)等,验电,装拆接地线,合上(安装)或断开(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空气开关、熔断器,切换保护回路和自动化装置及检验是否确无电压等。【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4.3 1)内容,本条由原规程“接地刀闸”增加了“接地(装置)”,即“接地刀闸(装置)”,由原规程“安装或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熔断器”,增加了“合上或断开和空气开关”等内容,即“合上(安装)或断开(拆除)控制回路或电压互感器回路的空气开关、熔断器”,其他无变化。2)拉合设备断路器(开关)、隔离开关(刀闸)、接地刀闸(装置)等后检查设备的位置。【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4.3 2)内容,本条由原规程“接地刀闸”增
22、加了“接地(装置)”,即“接地刀闸(装置)”,其他无变化。,3)进行停、送电操作时,在拉、合隔离开关(刀闸)、手车式开关拉出、推入前,检查断路器(开关)确在分闸位置。【说明】本条未作修改。4)在进行倒负荷或解、并列操作前后,检查相关电源运行及负荷分配情况。【说明】本条未作修改。5)设备检修后合闸送电前,检查送电范围内接地刀闸(装置)已拉开,接地线已拆除。【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4.3 5)内容,本条由原规程“接地刀闸”增加了“接地(装置)”,即“接地刀闸(装置)”,其他无变化。6)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启停、功率变化及状态转换、控制方式改变、主控站转换,控制、保护系统投退,换流变压器冷却器切换及
23、分接头手动调节。【说明】本条为新增内容。,7)阀冷却、阀厅消防和空调系统的投退、方式变化等操作。【说明】本条为新增内容。8)直流输电控制系统对断路器进行的锁定操作。【说明】本条为新增内容。2.3.5 倒闸操作的基本条件2.3.5.1 有与现场一次设备和实际运行方式相符的一次系统模拟图(包括各种电子接线图)。【说明】本条未作修改。2.3.5.2 操作设备应具有明显的标志,包括命名、编号、分合指示,旋转方向、切换位置的指示及设备相色等。【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由原规程“包括:命名”改为“包括命名”,将冒号去掉,其他无变化。,2.3.5.3 高压电气设备都应安装完善的防误操作闭锁装置。防误操作
24、闭锁装置不得随意退出运行,停用防误操作闭锁装置应经本单位分管生产的行政副职或总工程师批准;短时间退出防误操作闭锁装置时,应经变电站站长或发电厂当班值长批准,并应按程序尽快投入。【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由原规程“防误闭锁”改为“防误操作闭锁”,增加了“分管生产的行政副职或”内容,其他无变化。2.3.5.4 有值班调度员、运行值班负责人正式发布的指令,并使用经事先审核合格的操作票。【说明】本条为原规程内容,本条将原规程“(规范的操作术语)”删除,其他无变化。,2.3.5.5 下列三种情况应加挂机械锁:1)未装防误闭锁装置或闭锁装置失灵的刀闸手柄、阀厅大门和网门。【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5
25、.5 1)内容,本条将原规程“隔离开关”删除,增加了“阀厅大门”内容。2)当电气设备处于冷备用时,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的有电间隔网门。【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5.5 2)内容,本条将原规程“设备冷备用且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改为“设备冷备用时,网门闭锁失去作用时”。3)设备检修时,回路中的各来电侧刀闸操作手柄和电动操作刀闸机构箱的箱门。机械锁要1把钥匙开1把锁,钥匙要编号并妥善保管。【说明】本条为原规程2.3.5.5 3)内容,本条将原规程中“隔离开关”删除,原规程大写“一”改为阿拉伯数字“1”。,2.3.6.3 监护操作时,操作人在操作过程中不准有任何未经监护同意的操作行为。【说明】本条为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力 安全 工作 规程 培训 教案 变电 部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6130383.html